「普京按下核按鈕。」在俄羅斯《消息報》的一篇報導中,俄羅斯人如此寫道。
這句話並非是危言聳聽,據環球網報導,近日,在俄羅斯總統普京的指揮下,俄羅斯接連發射了多枚飛彈,包括戰略飛彈部隊從陸地發射的「亞爾斯」洲際彈道飛彈,核潛艇在巴倫支海水下潛射的「深藍」洲際彈道飛彈以及圖-160和圖-955MS戰略轟炸機發射的X-101、X-555新型巡航飛彈。
「亞爾斯」是俄羅斯軍隊最為先進的機動型洲際彈道飛彈,該型飛彈航程可達1.1萬-1.2萬公裡,配備有分離式分導機動彈頭,機動性很高,在這次演習中,該枚飛彈成功擊中位於堪察加半島庫拉訓練場的目標。與亞爾斯相比,「深藍」潛射飛彈出現的時間離現在更近,這款飛彈能攜帶數枚核彈頭,射程達1.15萬公裡,此次發射成功命中5500公裡外的目標。此外,由圖-160、圖-955MS戰略轟炸機發射的數枚新型巡航飛彈也按計劃擊中靶場目標。
海陸空輪番上陣,俄羅斯毫無疑問是在展示自己強大的核力量,而且還是擁有強大威懾力的「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我們都知道,在全球,擁有「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國家屈指可數,而進行如此程度的演習也十分罕見,這不僅意味著十分昂貴的演習成本,還需要額外增加許多安全措施,會帶來一些無法預料的風險,那麼俄羅斯為何承擔這種代價,要在此時「秀肌肉」,展示自己強大的核打擊能力?
按照俄羅斯人的說法,這次演習只是為了讓俄羅斯的核力量保持戰備水平,俄專家也表示,這主要是為了檢驗俄軍「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戰備程度,但是在北約國眼中,情況顯然不是這樣。
美國人認為,俄羅斯軍隊從海陸空發射飛彈,是為了「炫耀核力量」,德國人則認為,這是在「向北約發出信號」,這次發射飛彈的觀眾就是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說白了,就是警告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不要輕舉妄動。實際上,客觀來講,俄羅斯展露「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固然有威懾北約的意思在裡頭,但我們說普京最主要針對的目標還是美國,而且他圖的就是《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延長。
大家應該都知道,在最近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川普領導下的美國不斷「退群毀約」,比如說《開放天空條約》和《中導條約》,可以說走到現在這一步,《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已經成為美俄之間唯一的限制軍備條約,然而從美國此前的表態來看,對於這個條約的延長壓根就不感興趣,甚至還想拿這個做文章拉中國下水。與此同時,美國今年還不斷展示核威懾以及核打擊能力,多次試射民兵-3洲際彈道飛彈,從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上發射潛射的「三叉戟『型彈道飛彈,許多美國高官還在核威懾能力上大放厥詞,揚言將改變核威懾政策,如此種種行為,不僅讓俄羅斯感到不安,也讓全球陷入核戰爭的風險。
俄羅斯社會輿論基金會曾做過一個關於核戰的民調,結果顯示,有53%的俄羅斯人認為當前世界面臨核武器軍事衝突的威脅。另外,曾在歐巴馬政府時期負責美俄軍控條約的林恩·魯斯騰還將核風險與新冠疫情作比較,她說,一年前人們無法想像現在全球面臨的新冠病毒大流行,而現在人們同樣無法想像一年後人們面臨核戰的風險。
總而言之,在美國政府極其不負責任的態度下,全球的和平局面面臨極大的挑戰,而俄羅斯此時展露「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就是對美國此前各種挑釁行為的回應,意思就是,美國想通過核軍控談判來提一些過分的要求,俄羅斯絕不可能答應,如果美國想拒絕延長《新削減戰略武器協議》,以此壯大自己核力量,那你們也要清楚,俄羅斯的核打擊能力仍然很強大,鬧大了誰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