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持續提升營商環境評估中的「獲得電力」指標,近年來,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認真貫徹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決策部署,持續發力、自我加壓,向國際先進水平看齊,在廣州建設12個智能電網高可靠性示範區,奮力打造營商環境改革「廣州樣本」,以優質電能助力廣州高質量發展。
探索打造「獲得電力」示範標杆打造「獲得電力」示範區,全力支持黃埔區創建國家級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南沙自貿區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營商環境試驗區。
南沙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中心,肩負著「三區一中心」的重要使命。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為了推動自貿區快速發展,南沙政府聯合廣州供電局制定《南沙區建設大灣區「獲得電力」示範區實施方案》,針對南沙自貿區建設情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從流程、耗時、費用等方面持續加碼,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做細優化用電營商環境,探索打造「獲得電力」示範標杆。
「在自貿區明珠灣起步區塊、慶盛樞紐區塊、萬頃沙保稅港加工製造業區塊建設高可靠性示範區,項目建成後,年平均停電時間少於2分鐘,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廣州供電局市場部負責人進一步介紹,在自貿區南沙片區範圍內,實行「全口徑低壓供電」,即所有工商業客戶都可以實行380/220伏低壓供電,實現接電「零成本」。南沙供電局還積極探索政企聯動新模式,大崗供電所成立了「紅色網格」黨員服務隊,黨員服務隊化被動為主動,深入了解客戶用電情況,全力保障客戶需求,築起提供優質服務的紅色堡壘。
明珠灣落地項目客戶向廣州南沙供電局工作人員諮詢綜合用能業務。李文梓 攝
7月21日,廣州南沙明珠灣智慧用電綜合改革創新模式宣講會舉行。新的服務模式名為「3+」,即「規劃+建設」結合、「臨電+永電」結合、「供電+綜合能源」結合,為片區開發建設和招商引資客戶「獲得電力」提供全旅程、全系統化、全智能化服務。
廣州南沙供電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3+」 服務模式下,明珠灣起步區將建設成為國際一流、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電力營商環境新高地,為片區開發建設和招商引資客戶「獲得電力」提供全旅程、全系統化、全智能化服務。
為進一步強化電網規劃的前瞻性,南沙供電局首次將電網規劃深入到10千伏電壓等級,探索「規劃+建設」結合,實現了電網建設與政府區域規劃的深度融合。通過對明珠灣開發建設和招商引資相關情況的深入研究,南沙供電局與明珠灣管理局攜手編制並發布區域10千伏電網規劃,統一將管廊建設、網架完善、線路遷改、開關房(站)布點、臨電及永電接入點等前置確定,將明珠灣電力供應的每一條「毛細血管」打通,確保把電送到客戶門口。
優質電力服務護航高精尖企業發展黃埔,是第一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也是廣東第一個營商環境改革創新實驗區;作為全國經濟開發區的標杆,廣州高新技術區匯聚了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勢能,正成為廣州創新發展的動力源、增長極。
廣州黃埔供電局拿出繡花針的功夫,為可靠性要求高的高精尖企業提供優質電力服務。據了解,今年1-8月,黃埔區、廣州開發區新登記市場主體45470戶,同比增長42.13%,其中,新登記企業40832戶,同比增長58.48%。
供電人員對用戶供電設施進行用電檢查。李偉 攝
粵芯半導體是對電壓暫降非常敏感的晶片製造客戶,該局積極開展大客戶優質用電服務,利用自主研發的儲能型優質供電裝置為製程生產線提供穩定電壓,避免連續生產中斷導致的產能損失,避免價值千萬的機臺設備的損壞風險。
技術創新持續發力。廣州供電局通過建立以配網自動化為基礎的「1+4」智能配電網模式,大大提升了故障處理效率和配電網的運行狀態感知力。當前,海珠的大學城、生物島、琶洲總部商務區,天河珠江新城核心區,黃埔科學城行政中心區已實現智能配電房全覆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廣州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