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凍結時借記卡被盜刷十幾萬 客戶認為銀行消極處理

2021-01-08 東方網

  消費者在使用ATM機、在POS機上刷卡或網上購物時,需注意用卡安全,防止相關信息被盜 晚報資料圖片

  東方網4月10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日前,上海市民吉先生遇到銀行卡盜刷事件,雖然立馬申請凍結,但仍在4分鐘內被盜刷 16萬元人民幣。銀行業內人士坦言,銀行卡的安全問題已經越來越受到社會關注。而在相關事件中,消費者往往處在弱勢地位,這需要在法律制度設計上,更多地從保護消費者利益出發,改變其弱勢地位,以「利益」進一步驅動銀行從多方面進一步強化銀行卡的安全。

  回放

  [客戶遭遇]

  借記卡被盜刷16萬元

  對於上海市民吉先生而言,3月31日晚上的四分鐘讓他膽戰心驚,而隨後遭遇某銀行的推諉更是讓他氣憤異常,「雖然報案了,但我只能眼睜睜看著16萬元被盜走。 」

  3月31日當天19:24,吉先生接到一條某銀行的刷卡通知簡訊,簡訊內容顯示:貴卡7777於3月31日19時23分境外消費當地幣2499.99元,如有疑問請速電: 400**—9****。 「當時我人在上海,怎麼可能在境外消費,我第一反應就是遭到盜刷,於是立即撥打了簡訊提供的號碼400**—9****,告知銀行客服我的卡遭到了盜刷,要求其立即凍結我的銀行卡。」

  但是就在他與客服通話的過程中,手機的簡訊提示震動音樂不斷,客服稱無法聽清,最終身份證號碼的核對就進行了4次,雖然最後完成了凍結,仍舊沒能阻止其後的四筆盜刷消費。 」吉先生稱,4分鐘內其借記卡再次產生了四筆消費,分別是2499.99英鎊、2000英鎊、5000英鎊、5000英鎊,加上之前的一筆2499.99英鎊,總計1.7萬英鎊 (約合人民幣160990元)。

  為了證明自己卡被盜刷,按照客服的當時要求,吉先生在樓下的全家超市用卡消費一次,「但在我就近刷卡後,銀行給我的答覆依舊是,我提供的資料只能證明這幾筆消費不是我本人進行,但按照國際慣例,處於預授權的這幾筆交易,所設錢款仍然要劃給商戶。 」吉先生對此完全無法接受。事發之後,該銀行一直無法給出明確的處理方式。無奈之下,吉先生次日一早報案。

  然而,當吉先生拿著接案回執單與相關材料趕到該銀行人民廣場支行後,發現銀行水單上被盜刷的這幾筆消費依然處在「預計付款」的狀態,就是說錢還沒有被划走,銀行卡上的餘額也沒有發生變化。於是吉先生再次要求銀行撤銷這幾筆預授權消費,但該銀行給答覆仍然是:「錢肯定是要被划走的。 」4月2日,這幾筆消費被請款划走。

  吉先生認為其受到傷害的因素除無法追回的錢款之外,更多的是該銀行消極的處理態度。由於迄今為止該銀行未能給出明確處理意見,他準備付諸法律討說法。

  [銀行回應]

  爭議在於「預授權交易」

  帳戶被凍結後,投訴客戶最大的不滿是,當時5筆消費處於「預授權」即資金凍結狀態,顯示消費發生於英國。銀行為什麼不作為呢?

  記者在四大行卡中心逐一採訪後了解到,這種理解上的差異主要源於對預授權的認識。 「境外交易跟國內預授權的概念是不一樣的,在國內酒店可能會要求你用預授權擔保,這並非真實發生的交易;但在境外,刷卡渠道有所不同,真實發生的交易也要通過幾重渠道轉,所以顯示為 『預授權交易』即為真實交易。」一位非涉事銀行的內部人士表示。

  另一家股份制銀行負責人也佐證:「投訴客戶使用的是借記卡,理論上是不能透支的,且不說是不是被盜刷,但交易的確是真實的,而不是僅僅『被凍結』。 」

  目前國內銀行市場的確有一部分借記卡,特別是高端的金卡、白金卡,擁有信用卡一樣的 「預授權凍結功能」,凍結的為卡內存款,實際凍結金額都是115%,如交易1000元預授權,實際卡內凍結1150元。同時,借記卡也擁有「自動解凍功能」。預授權到期將由發卡銀行自動為客戶解凍,具體每家銀行解凍準確時間、最終解釋權都在於發卡銀行。但這種預授權凍結和解凍功能,顯然跟此次盜刷案並非同指,卻由於字義上的相似極易被混淆。

  然而吉先生卻對此持有不同意見,他提供的一份4月2日之後的與客服的電話錄音顯示,在其提出預授權交易的問題上,客服人員並沒有提出異議,也沒有指出該消費是預授交易。

相關焦點

  • 銀川女子銀行卡境外被盜刷,剛贏了官司,卡又被盜刷了……
    公安機關立案並認定,該借記卡被盜刷。同年7月2日,某銀行通過國際銀聯組織賠償王萌被盜刷款項,並將盜刷款項如數返回王萌案所涉借記卡中。本以為事情就此圓滿解決,不料卻在兩天後,王萌之前被盜刷的那張借記卡,再次被盜刷1萬元。
  • 獨家:上海農商行客戶銀行卡被盜刷八筆 董事長徐力如何看此類事
    運營商財經網 實習生李秀梅/文運營商財經網獲悉,上海農商行朱家角支行一客戶銀行卡被盜刷了八筆,損失了一萬五千多,客戶要求銀行賠償損失,銀行卻反怪客戶沒有保管好銀行卡。銀行卡被盜刷八筆據一份裁判文書顯示,2017年4月4日,徐先生在上海農商行朱家角支行處申辦的借記卡,被犯罪嫌疑人在異地通過ATM機,分8次共盜取15577.50元(包括手續費)。
  • 銀川一女士的銀行卡在境外被盜刷四萬多!一紙訴狀將銀行告上法庭!
    2015年,王萌(化名)在銀川市某銀行申請辦理了一張借記卡。讓王萌沒想到的是,2019年4月,她發現自己所持借記卡被人盜刷了,經過銀行查詢後發現,還是在境外被盜刷,盜刷金額40480.22元。於是2019年5月10日,王萌向銀川市公安局金鳳區分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報案並立案,認定該借記卡被盜刷,同年7月2日,某銀行通過國際銀聯組織賠償王萌被盜刷款項,並將盜刷款項如數返回王萌案所涉借記卡中。本以為事情就此圓滿解決,卻不料在兩天後,王萌之前被盜刷的那張借記卡,再次被盜刷1萬元。她認為,之所以自己的借記卡屢次三番被盜刷,完全是因為銀行疏於管理。
  • 警鐘|銀川一女士的銀行卡在境外被盜刷四萬多!一紙訴狀將銀行告上...
    2015年,王萌(化名)在銀川市某銀行申請辦理了一張借記卡。讓王萌沒想到的是,2019年4月,她發現自己所持借記卡被人盜刷了,經過銀行查詢後發現,還是在境外被盜刷,盜刷金額40480.22元。
  • 銀行卡兩度被盜刷?到底誰該承擔責任?
    原標題:銀川一女士的銀行卡在境外被盜刷四萬多!一紙訴狀將銀行告上法庭!2015年,王萌(化名)在寧夏銀川市某銀行申請辦理了一張借記卡。讓王萌沒想到的是,2019年4月,她發現自己所持借記卡被人盜刷了,經過銀行查詢後發現,還是在境外被盜刷,盜刷金額40480.22元。
  • 銀行卡被盜刷,一個操作法院判銀行全賠
    銀行開通境外業務,就是允許持卡人在境外用卡,不能因為持卡人在境外通過ATM機使用過卡片,就認為信息被複製就是持卡人的過錯。在銀行辦理借記卡後,民事主體與銀行之間發生儲蓄存款合同關係,銀行作為借記卡的發卡行,負有保障持卡人存款安全的義務;在無任何證據證明持卡人自行洩露銀行卡密碼的情況下,他人利用金融機構的安全隱患盜刷持卡人借記卡的,銀行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持卡人不必自擔損失。
  • 銀行卡被盜刷,一個操作法院判銀行全賠
    銀行則認為,小康的銀行卡被盜刷是小康自身的過錯造成的。小康在辦理銀行卡設置密碼後,長時間內未進行密碼更新、修改,不排除密碼曾被洩露的可能;小康的銀行卡是磁條卡,未升級變更為晶片卡,磁條卡在境外通過ATM機進行操作的話,被複製、盜用信息的風險較高。對於銀行的辯稱,小康並不認同。
  • 銀行卡被盜刷後這麼做 3.3萬元損失款全被追回
    劉女士意識到自己的銀行卡可能被盜刷了,當即打110報警,併到最近的銀行櫃員機取款,剛取了5000元現金,想要接著再取時,卡裡的餘額已顯示為0元。劉女士馬上對涉案銀行卡進行掛失凍結,併到公安機關報案。後經核查,被盜刷的銀行卡通過京東支付——網銀在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支付了六筆,共支付了19000元,通過另一終端支付了三筆,共支付了14997元。
  • 銀行法官:銀行卡盜刷情況時及時凍結帳戶 留存證據
    銀行法官:銀行卡盜刷情況時及時凍結帳戶 留存證據 2020-11-10 09:34:05 來源:北京青年報 王先生的卡未離身,餘額卻發生了變動,結果發現銀行卡在印尼被盜刷了上百筆
  • 銀行卡在境外被盜刷30多萬!男子將銀行告上法庭 居然還告贏了
    網絡圖片2017年12月23日19時許,杜某在下班途中接連收到某銀行客服向其發送的9條信息,提示杜某在該行辦理的借記卡發生了9筆境外刷卡消費,金額累計近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30多萬元)。杜某在震驚之餘,立即撥打銀行客服電話對該卡掛失,並撥打110報警。當日19時30分,銀行客服電話向杜某發送簡訊,告知其卡已掛失成功,卡上金額已凍結。
  • 光大銀行客戶儲蓄卡遭異地盜刷 法院:銀行承擔80%責任
    劉先生回憶稱,當時他正在家裡睡覺,立即意識到該卡被盜刷,馬上撥打光大銀行客服電話掛失,並於上午9點前往公安機關報案。經光大銀行查證,該卡的交易發生在廣西平果。於是劉先生馬上又去天河區石牌派出所報警,後經公安部門到當地調閱銀行監控錄像,發現取款人蒙面無法識別,案件無法偵破。劉先生表示,被盜刷的這張儲蓄卡是工資卡,很少用於消費和取現。
  • 農行銀行卡被盜刷37萬餘元,官司打到省高院,判賠九成
    2016年9月17日,遼寧省朝陽市消費者於某突然發現,自己的農業銀行金穗借記卡帳戶餘額竟然少了37萬多元,他立即報警,並通知銀行卡客服凍結銀行卡。2一審認定被盜刷事實判令銀行賠付全部損失一審法院審理認為,綜合現有事實,能夠證明於某銀行卡的資金372306元是通過快捷支付被盜刷的。
  • 呼市一女子建行卡在境外被盜刷10萬元 銀行賠償全部損失
    對此,建行呼和浩特海東路麗苑支行辯稱,雙方按照郭某的申請形成儲蓄合同關係,在雙方建立合同關係時,按照郭某自願申請開通了網上銀行、手機銀行、境外交易以及銀聯交易的渠道,郭某按照協議約定應當妥善處理該儲蓄卡,並將該卡密碼妥善保管,而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建行麗苑支行是按照郭某授意的交易方式及交易渠道完成其帳戶管理及合同義務。
  • 3.15系列|借記卡被盜刷,到底誰的鍋?
    銀行卡意外被他人盜刷,責任該由誰承擔?1案件事實梳理邱某在某銀行申請辦理借記卡。不久,其手機收到服務提醒,顯示其已成功定製簡訊過濾服務,當時以為是垃圾簡訊,未在意。次日,邱某取消簡訊過濾服務後,收到銀行卡交易提示。邱某馬上取消訂單,並檢查發現自己借記卡被盜刷。
  • 「黑客」盜刷71人信用卡買機票/信用卡被盜刷如何應對
    1、個人資料必須謹慎處理申請信用卡時,必須時正規渠道,銀行櫃檯、銀行業務員或自己在各大銀行官網或APP等官方平臺進行操作。在填寫所需資料時,要對身份證、房產證、收入證明等材料妥善保管,特別是需要複印件的時候要謹慎處理,以免資料外洩被冒用。
  • 市民綁定Applepay卡被盜刷2600元 銀行:巧合
    不過,一位市民卻質疑這種支付成了她信用卡被盜刷的罪魁禍首,稱自己在綁定了Apple pay後被盜刷了2600元。銀行相關負責人稱僅是一個巧合而已,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關聯。據了解,目前警方正在調查,暫時還未有結果。  事件 綁定Apple pay被盜刷  「一覺醒來,錢就沒了。 」家住李滄區振華路的孫女士這兩天心情很是鬱悶,自己卡裡的錢好端端的就沒了。
  • 「您的帳戶已被凍結!」銀行卡詐騙新手段出現,被盜刷了該咋辦?
    「您的帳戶已被凍結!」銀行卡詐騙新手段出現,被盜刷了該咋辦?一起來看看!孟先生就收到了一條類似的簡訊,「您的帳戶因未分類核實個人信息已被凍結,請登錄某某網址按提示核實解凍 」。信息的發送號碼顯示為「95開頭」,點進網站之後要填寫身份證號、卡號、密碼等信息,隨後孟先生被騙數千元。其實,這是偽基站冒充銀行客服群發的詐騙簡訊,通過竊取銀行卡信息來盜取他人銀行帳戶資金。大家切記!
  • 信用卡被盜刷,應立即凍結,避免「二次傷害」!
    雖然在發現後已經立馬報警處理,但還是發生了信用卡盜刷事件。期間一共被盜刷了三筆,總金額4300美元。男子立即聯繫銀行,經查詢得知,這三筆消費都有持卡人的籤名,但都是經人模仿的。銀行工作人員告訴男子,小額消費需要輸入密碼,大額消費只需籤字就行了。這引發了男子深深的擔憂。回國後,銀行催促著男子儘快還款,可男子認為這不是自己的消費,不應有自己償還。
  • 獨家:光大銀行石家莊分行客戶信用卡被盜刷 行長蔡雪峰如何看
    運營商財經網 實習生李秀梅/文運營商財經網獲悉,光大銀行石家莊分行一客戶信用卡被盜刷,信用卡被透支了15萬,銀行卻各種推卸責任,想要客戶償還信用卡欠款。信用卡被盜刷透支據一份裁判文書顯示,2014年9月12日,楊女士行經石家莊市裕華區時,收到三條消費信息,顯示其光大銀行帳戶連續消費59875元、41126元、49749元,當時信用卡就在楊女士身上,楊女士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立馬對該銀行卡進行掛失、凍結,並撥打了110進行報警。
  • 銀行卡被盜刷5筆!女子一個操作,法院判銀行連利息都要賠
    銀行卡被盜刷5筆!銀行:是小康密碼保管不當庭審中,小康認為銀行應該進行賠償:「報案那天,我往銀行卡裡轉了100元,可以證明自己是在國內的,銀行卡也在自己身上,境外的幾筆消費不是我本人花費。」銀行則認為,小康的銀行卡被盜刷是小康自身的過錯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