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抗美援朝時,蘇聯採取了哪些關鍵行動?自身損失多大?

2020-12-04 史源歷史專欄

在我國建國的第二年,就派出了大量的志願軍幫助鄰國朝鮮作戰,經過3年的奮戰,終於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雖然戰損比很高,但已經是來之不易的戰果,畢竟對手是包括強大的美軍在內的聯合國軍。在作戰條件和武器裝備方面,五十年代我國與美國之間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的,在志願軍赴朝作戰的時候,其實也受到了蘇聯的客觀支持。那麼當時蘇聯幫了志願軍哪些忙?蘇軍自身傷亡多少人?

在於這場戰爭密切相關的國家裡面,蘇聯有一定的損失,但在戰爭過程中,蘇聯獲取的利益更多。由於蘇聯希望其半島利益達到最大化,希望親蘇的北方軍隊去統一朝鮮半島,所以在開戰前,史達林便默許甚至一定程度上慫恿了朝韓兩國的戰爭。但讓蘇聯沒想到的是,戰爭到了第3個月,局勢就發生了迅速逆轉,美國進行了大量增兵,朝鮮軍隊已經撐不住了,想要挽救局勢,就必須讓中國方面大舉出兵過江。在經過深思熟慮後,我軍也是最終選擇了出兵增援朝鮮的方案。

史達林在我軍出兵前,曾經許諾會為志願軍提供蘇式陸軍武器,並派出蘇聯空軍參加抗美援朝。很顯然,在落後的武器狀況下,史達林所承諾的都是我軍最需要的東西。一方面是我軍雖然兵力充足,但用的武器大多數是之前繳獲的老舊美式、蘇式,甚至二戰日軍武器,和朝鮮戰場上美軍所用的武器可以說是天差地別,如果能得到蘇聯的武器支持,就可以在硬實力方面減少差距;第二個方面,當時我軍幾乎是沒有空軍的,而美國又是當時全球空軍力量最為強大的國家,其空襲及掩護能力會給陸地上的中國軍隊製造巨大壓力,恰好蘇聯當時研發出了性能比美軍戰機還要略強的米格-15戰機,只是沒有進行實戰檢驗,這次的韓戰就是試驗戰機性能的好機會,客觀上也大大幫助了志願軍。

在韓戰期間,蘇聯為30個師的志願軍部隊提供了步兵裝備。當然蘇聯因為二戰的時候工業及社會生產受到了重創,所以在武器製造方面的產能也受到限制,導致槍械的供給嚴重不足,使得我軍在韓戰打得最激烈的時候,很多部隊仍然只能用落後的舊武器。我軍向蘇聯總共訂購了60個師的武器,但直到韓戰結束蘇聯也未能全部交貨。但不能否定的是,蘇聯已經提供的部分武器對我軍同樣有很大的幫助,得到了志願軍指戰員們的青睞。在空軍方面,蘇聯在韓戰中總共派出了12個航空師,在52年的時候蘇聯派出的航空作戰人數達到了2.5萬人之多,且蘇聯的空軍在韓戰中的表現還是很勇猛的,擊落的敵機數量更是超過了800架,沒有因為是出國作戰而保留實力。

但是必須說明一點,蘇聯提供給中國軍隊的武器並不是白給的,只是價格打了折,並且支付的方式是分期付款。1958年以後,中蘇逐漸開始交惡,期間我軍一方面在北方防備蘇聯,同時還在向蘇聯政府支付先前的武器費用,蘇聯在在韓戰期間是盈利的,主要利潤來源就是供給中國的裝備。而蘇聯在朝鮮的損失比較小,戰死人數不超過300人,大部分為空軍飛行員,損毀了325架作戰飛機。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時,為何美國沒對志願軍扔原子彈?
    但是隨著中國志願軍的加入,戰況發生轉變。美國不但失去了最有利的局勢,還遭受了巨大的人員傷亡。面對這種局勢,麥克阿瑟舊事重提並提制定了詳細的戰略部署,他建議美國政府在鴨綠江畔放置26枚原子彈,以此切斷中國軍隊的供應線。
  • 外國人如何評價抗美援朝中國志願軍?態度完全轉變,連日本都服了
    當時中國處於新生階段,卻派兵支援朝鮮,眾多青壯年的流失,讓國家的發展更為艱難,這樣的狀況,對於新中國來說,損失巨大。在冷戰時期唯一的兩個超級大國,美國和前蘇聯,再怎麼樣也是蘇聯反擊美國,最後卻是中國背了這個鍋。朝鮮沒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強行進攻韓國,之後卻被韓國打敗反擊,朝鮮做的錯誤決定由中國承擔後果又是什麼意思?
  • 「抗美援朝志願軍經典武器」系列圖解①三八式步槍
    編者按: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初期的武器裝備基本上是過去革命戰爭時期繳獲的,有日制、美制、英制、捷克制等等以及國內兵工廠生產的。  從戰爭第二年開始,志願軍開始逐步換裝蘇制武器,裝備水平得到改善。同時,為適應人民解放軍正規化和武器制式化建設的需要,我國除從蘇聯獲得武器援助外,還爭取在武器生產製造方面獲得技術援助。戰爭後期,一批國產武器(以仿製為主)開始裝備志願軍。
  • 「轉盤機槍」是志願軍的標誌之一丨盤點抗美援朝志願軍經典武器
    從戰爭第二年開始,志願軍開始逐步換裝蘇制武器,裝備水平得到改善。戰場上,志願軍仍積極收集、利用繳獲的軍械物資,用以彌補後方供應一時的不足。同時,為適應人民軍隊正規化和武器制式化建設的需要,我國除從蘇聯獲得武器援助外,還爭取在武器生產製造方面獲得技術援助。戰爭後期,一批國產武器(以仿製為主)開始裝備志願軍。總的看,志願軍的武器裝備水平與美軍相差很大。
  • 盤點抗美援朝志願軍經典武器
    「喀秋莎」的怒吼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我們來看看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場上使用了哪些主要武器裝備。本集介紹志願軍使用的主要重武器,包括各種火炮、坦克、飛機。開國大典閱兵式上的日制三八式75毫米野炮,由騾馬牽引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使用的日制火炮如「九二式」步兵炮、「三八式」野炮、「四一式」山炮等,一部分是抗戰時從日軍手中繳獲的,一部分是解放戰爭中繳獲國民黨軍的
  • 聊聊抗美援朝中志願軍的武器裝備
    來源:跟著虹攝看世七十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與蘇聯向志願軍提供的較為現代化的空軍戰機相比,陸軍武器裝備由於量大面廣,生產新槍枝彈藥顯然已經來不及,只能將蘇軍庫房中存放的二戰時期使用的槍械一股腦打包送到了朝鮮前線,這其中以1891/30式莫辛-納甘步槍和「波波沙」PPSh-41衝鋒鎗數量最多,組成了我軍步兵部隊班最關鍵的單兵武器裝備。
  • 解讀:上甘嶺守到7天的時候,蘇聯送來何種武器,讓志願軍如虎添翼!
    之所以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軍事武器的研發,是因為在過去的很多年裡,每一場戰爭的勝者幾乎都擁有更高水準的武器,這是戰爭獲勝的關鍵,也是保衛自己免於被侵犯的法寶。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說,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一件武器的出現扭轉了一場戰役的結局。上甘嶺守到7天的時候,蘇聯送來這種武器,讓志願軍如虎添翼!
  • 從「三八式」到「波波沙」——盤點抗美援朝志願軍的經典武器
    從戰爭第二年開始,志願軍開始逐步換裝蘇制武器,裝備水平得到改善。同時,為適應人民解放軍正規化和武器制式化建設的需要,我國除從蘇聯獲得武器援助外,還爭取在武器生產製造方面獲得技術援助。戰爭後期,一批國產武器(以仿製為主)開始裝備志願軍。
  • 記一位志願軍老戰士林欣所經歷的抗美援朝戰爭
    記一位志願軍老戰士林欣所經歷的抗美援朝戰爭編者按:2020年9月30日—12月30日,《浴血鏖兵——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專題展》將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陳列大樓三樓臨展廳展陳。這是響徹三千裡江山的光榮戰歌的再現。作者林漢京的舅舅是一位志願軍老戰士,為了紀念抗美援朝70周年,特此將家中珍藏的革命文物捐獻的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
  • 讓英雄讚歌永遠唱響在和平天際——寫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
    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應朝鮮勞動黨和政府請求,黨中央和毛澤東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略抉擇,派出志願軍抗美援朝,完全是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之舉。德必不孤、有鄰自出。由於中朝軍民所進行的戰爭的正義性,因而得到了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廣泛聲援,尤其是得到了蘇聯和當時社會主義陣營各國的積極支援。
  • 張玉環:抗美援朝中,志願軍唯一的女俘虜,被俘虜時年僅16歲
    抗美援朝抗美援朝,發生在20世紀50年代韓戰的一部分,是中國發揮人道主義精神,對於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支援活動。在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臺灣朝鮮運動委員會」的標誌著抗美援朝運動正式拉開了帷幕。
  • 抗美援朝運動中社會動員的經驗與啟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
    抗美援朝運動中社會動員的歷史經驗,對做好未來軍事鬥爭社會動員及應對類似「新冠」疫情等重大突發公共安全事件社會動員都有重要啟示。一、抗美援朝運動社會動員的主要模式動員的方法模式是決定動員效果的關鍵。解放軍官兵踴躍報名參加志願軍(三)行動動員。
  • 抗美援朝志願軍吃什麼?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日子裡,人們除了為志願軍的英勇頑強而感動外,也關心志願軍官兵吃什麼。你知道嗎?當美國兵吃膩了午餐肉時,志願軍連炒麵可能都吃不上!彭德懷司令員和志願軍總部的其他首長看過樣品後也都十分高興,專門讓負責後勤工作的志願軍副司令員洪學智給東北軍區後勤部發了電報:「送來的乾糧樣子,磨成面放鹽好,炒時要先洗一下,要大量前送」。並要求在以後為志願軍準備的口糧中,要供應三分之一的炒麵。當時志願軍每月需要炒麵1482萬斤,東北地區只能解決1000萬斤,還存在較大的缺口,需要關內加以解決。
  • 抗美援朝之時,志願軍先後共有八位正副司令員,個個都是威名遠揚
    抗美援朝戰爭中,彭老總臨危受命,當上志願軍總指揮的故事家喻戶曉。但是許多人不知道,彭老總並不是援朝戰爭中唯一的司令員,因為還有好幾位副司令員和繼任者。
  • 抗美援朝時,奔赴朝鮮戰場的共和國元帥都有誰?
    9月5日,時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和解放軍總司令的朱德寫信給毛澤東,認真分析美軍在韓戰中採取的戰略戰術後,提出「我們的對策應該是作長期打算。我們除整頓陸軍外,應該抓緊建設空軍、海軍以及裝甲兵、工兵、炮兵、鐵道兵等特種兵」。他從戰略全局上統籌發展志願軍的軍兵種建設。朱德對赴朝部隊極為關心。遇到重大戰鬥行動時,他經常親自作動員。他曾到山東曲阜看望即將赴朝的第九兵團並給指戰員鼓勁。
  • 抗美援朝是中國用「人海戰術」拖死美的?從美軍分析中能找出答案
    剛經歷了戰火洗禮的中國可以說是一片廢墟,到處都需要重建,明知會遇到很大的損失為何還是組建了人民志願軍,拿出這麼多人力和資源去支持另一個國家,還和當時勢力如日中天的美國進行對抗呢?現在不熟悉歷史的年輕人也許很難理解中國這一行為,即在自身都很困難的情況下還冒著巨大風險去參加韓戰,唇亡齒寒這個寓言故事想必大家多少都聽過。
  • 抗美援朝:19餘萬志願軍烈士尋蹤
    筆者還從有關資料中查到了這樣一組數字:根據解放軍衛生勤務部統計,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總損失數是:戰鬥和事故亡11.8萬人,負傷38.3萬人,患病後送45.5萬人;失蹤2.56萬人。另據後方醫院統計,傷員有2.16萬人不治身亡,患病者有1.32萬人病死。按以上數字,戰後統計志願軍總計有14.8萬人犧牲。
  • 抗美援朝四大謎團:朝鮮求援信誰呈給毛澤東
    抗美援朝使用「志願軍」的名義是因黃炎培的建議確定的嗎?有的著述說,中共中央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最初定的名稱是「支援軍」,在作出抗美援朝出兵決策之前(有的說是作出出兵決策後),毛澤東主席徵求黨外民主人士的意見,聽取了當時擔任政務院副總理的民主人士黃炎培的建議後,才將「支援軍」改為「志願軍」的。這種說法值得商榷。
  • 志願軍的武器:蘇聯152毫米榴彈炮,火炮太重需要用拖拉機牽引
    2020年10月25日,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70周年紀念日。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在朝鮮戰場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了長達2年零9個月的艱苦戰鬥,付出了重大犧牲,最終贏來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
  • 抗美援朝時,這位志願軍一等功臣殲滅165名敵人,1958年被開除黨籍
    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在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湧現了一大批戰鬥英雄,金珍彪就是其中一位。在抗美援朝之老禿山戰鬥中,金珍彪表現英勇,斃敵165人!金珍彪是戰鬥英雄,然而,在1958年,他遭受了不公正待遇,被開除黨籍。事情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