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醫藥類大學不一定成為醫生?!想學醫的同學,這些「知識點」請收藏

2020-12-24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記者 鄧翔灃

醫療行業極強專業魅力一直吸引著不少考生。那想要成為醫生應該報考哪些大學呢?醫學和藥學要啥不同?是否醫藥類大學只能成為醫生?12月12日,省招生考試指導中心梳理了關於醫藥類大學的報考信息,快來看看吧!

知識點1:醫學和藥學有什麼區別和聯繫?

藥學是從醫學中獨立出來的一個學科,醫學跟藥學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兩個學科有不同也有交叉,醫學側重點在疾病,藥學則側重於藥物。簡言之,學藥的人要知道這藥治什麼病,學醫的人則是掌握這病用什麼藥。

所以說,讀醫藥類大學並不一定會成為醫生。很多人一聽說醫藥類大學就立馬想到今後的就業崗位是醫生、就業機構是醫院,但實際上醫藥類大學裡包含很多專業,我們常說的醫學其實只是一個學科門類的統稱,其下設置的一級學科就達到11個:基礎醫學類、臨床醫學類、口腔醫學類、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中醫學類、中西醫結合類、藥學類、中藥學類、法醫學類、醫學技術類、護理學類,在一級學科下又會包含多個專業。

醫學專業不是與醫生職業一一對應的,很多讀了醫學專業的人不一定就從事醫生職業。

如「公共衛生與預防科學」一級學科下就包括了「預防醫學」和「食品衛生與營養學」等,讀該醫學專業,你完全有可能成為一個營養師;

又如你選擇「中醫學」一級學科下的「針灸推拿學」或「醫學技術」一級學科下的「康復治療學」,你可以自己開設養身會所或美容會所,或者提供康復與治療服務。

知識點2: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區別?

基礎醫學是研究人的生命和疾病現象的本質及其規律的自然科學。主要包括如下幾個內容: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胚胎學、生理學、生物化學、微生物與微生物學、寄生蟲學、免疫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毒理學、分子生物學和流行病學。

臨床醫學 「臨床」即「親臨病床」之意,臨床醫學是研究疾病的病因、診斷、治療和預後,提高臨床治療水平,促進人體健康的科學。臨床醫學下設內科學、兒科學、外科學、麻醉學、急診醫學等多個二級學科。

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主要區別是基礎醫學更加注重基礎理論,臨床醫學注重實用性。

實際上,雖然醫學下設多個學科,但我們常說的醫生一般都出自臨床醫學、口腔醫學等專業。而基礎醫學主要到高等醫學院校和醫學科研機構等部門從事基礎醫學各學科的教學、科學研究及基礎與臨床相結合的醫學實驗研究工作。

因此,希望未來能成為醫生的同學們要注意了,學習基礎醫學專業基本與醫生這個行業是無緣的,因為執業醫師考試報名資格明確規定,基礎醫學專業不具備執業醫師考試資格。

所以說,在報考醫學類專業前,考生和家長一定要弄清楚各個專業都是學什麼的,未來的從業方向是什麼,以免不小心弄錯「碼頭」。

知識點3:醫藥類大學報考須知

(1)免費醫學定向生(定向就業、只招收農村考生),少數重點高校裡的長學制專業(如華中科技大學臨床醫學專業的本碩博連讀8年制),以及軍醫大學,是在提前批次招生,其他的根據學校層次在一批、二批以及專科批招生。

(2)臨床醫學八年制有兩種,一種是臨床醫學「5+3」一體化的本碩連讀,另一種是八年一貫的本博連讀,合格畢業即可獲醫學博士學位。有學校會把前一種直接寫為:臨床醫學(八年制),在後面的一長串解釋性文字中才說明是本碩連讀,這極易誤導考生,以為是傳統的本博連讀的臨床醫學八年制。

目前國內設置臨床醫學八年制本博連讀專業的學校有十幾所,多是高水平的綜合大學的醫學院,如北大、復旦、中大、川大、中南、武大、華中科技等。

(3)重點綜合性大學在招生時,醫學生多是單獨劃類,與理工類、文史類並列錄取。為了避免考生對醫學的誤解和盲目,有的學校甚至對醫學生單獨招生,如北京大學本部和醫學部用兩個學校代碼招生,有各自獨立的調檔線。

(4)鑑於醫學類各專業的學習和就業的特殊性,有的醫學專業會對考生的身體情況有所要求,例如北京大學醫學部規定醫學類專業對色盲、色弱及其他各類不能準確識別顏色者不予錄取。所以在報考前考生和家長務必了解清楚報考學校的專業要求。

(5)醫科類高校雖然招收文科生,但招收的專業非常有限。這些高校招收文科生的專業主要有:護理學、中醫學、康復治療學、中西醫臨床醫學、針灸推拿學專業。

而且,醫科類高校雖然招收文科生,但招收的省份限制很大。一般招收文科類的醫藥類高校,很少有全國各省都招收的,基本在校址附近的幾個省份才有招收。所以,文科生想要報考醫學類高校,最好關注自己省份的醫科類高校。

相關焦點

  • 分數在500分左右想學醫,可以報考哪些大學?向你推薦這3所
    醫生這個職業很神聖,而且福利待遇很好。在高考結束之後,家長和學生在報志願的時候,會把醫學專業列為想報考的專業之一。但是好一點的學校,醫學類專業的錄取分數線比較高,想要考上並不容易。鄰居家的女兒婷婷今年高考,分數並不理想只有513分,婷婷的爸爸媽媽都是醫生,所以也希望女兒能夠學醫,但無奈成績擺在這,想要成功考上醫科大學卻有難度,於是小編幫著一起查了很多資料,還特意打聽了一位在醫科大學任教的髮小。如果你的學習成績不上不下,保持在500分左右的水平,可以考取哪些學校的醫學類專業呢?
  • 適合專科生「學醫」的5所大學,錄取分數不高,就業前景一樣好!
    我們今天能安穩地生活著,也少不了他們的辛苦奮戰。在這場戰鬥下,很多人也見識到了醫護人員救死扶傷的高尚,也想自己能成為他們一樣的人,走上為人民服務的道路,救人治病。很多考生有填報醫學專業的想法,但是無奈分數較低。而學醫我們都知道,重點大學的錄取分數都比較高,超出一本線六七十分更是很常見的事情,這就使很多考生望而卻步。
  • 醫學院哪些專業有做醫生的資格,不同的專業去向差別大,學醫收藏
    醫學院哪些專業有做醫生的資格,不同的專業去向差別大,學醫收藏醫學類專業是近幾年一直比較受歡迎的專業,但各專業未來在醫院就職的崗位各不相同,對於特別想當醫生的考生一定要了解醫學院的各個專業就職去向,既然醫學院一直是考生們報考的熱點,專業可能會調劑就在所難免了,對於醫學院中的多種多樣的專業
  • 學醫8年要花費多少錢?醫生收入是高,不過也要看清這3件現實
    但是,涉及到醫學,就會和人的生命健康有緊密的關聯,再加上近幾年「醫鬧」不斷,再加上醫生的職業真的很辛苦,遇上流行病每天不知道要接診多少人,所以,近些年來報考醫學的人數也在逐年下降。其實,醫生真的不是有了雄心壯志就能上崗就業的,學醫不僅具有一定的危險性,整個過程需要投入的成本也是相當高的,這其中就包括時間、金錢還有精力。
  • 醫學五大熱門專業解讀,想學醫的看看,這些醫學專業當不了醫生!
    我國大醫院的體制基本都是國家事業單位,很多人都想進入大城市的大醫院。所以,像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醫院就業率相當低。公立醫院編制有限,私立醫院在中國的發展又很一般,因此無法消化每年大量的畢業生。不僅是本科生,近些年連臨床醫學的研究生也面臨就業問題。當然就業難的原因有很多,一般人是大醫院進不去,小醫院不想去。於是很多畢業生最終做了醫藥代表,或者醫療器械銷售。
  • 想學醫的考生必看!2020中國醫藥類大學TOP40出爐!
    學醫,既可以實現個人抱負;又可以濟世救人。 如果你對醫學專業感興趣。 那麼,2020年最新醫藥類高校排行了解下吧! 院校至今已發展成為擁有23個研究所(院、基地)、6家醫院、7所學院、56個創新單元,集醫教研防產為一體的國家醫學科學中心和綜合性醫學科學研究機構。北京協和醫學院是我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和最高醫學教育機構,有6所直屬醫院,形成了國內外聞名的醫療、教學和研究緊密結合的臨床醫學體系。
  • 香港的醫學尊崇:七成狀元想學醫,副顧問醫生月薪8萬起步
    據《南方都市報》報導,11名狀元在發榜同日受訪時有超過2/3表示有意報讀醫科,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的醫科成為熱門專業。而在此前,內地各省市的高考狀元們也陸續擇定專業,醫學赫然被貼上「冷門專業」標籤,在醫療環境、醫患關係緊張的大背景下,這引發了高素質醫學人才難以為繼的擔憂,香港醫學專業魅力何在,能讓狀元們前赴後繼地成為杏林傳人?
  • 4個醫學專業,四年學制,本科畢業也吃香,學醫的同學都知道!
    這樣的疫情下,很多人開始意識到學醫真的還是很不錯的,尤其遇到像疫情這樣的舉國危難的時刻,學醫的同學的社會成就感滿滿,並且還備受全國人民的敬重。 但是學醫好多都是五年學制的,並且本科畢業還不能任職在三甲及以上級別的醫院,很多醫院都是不招聘本科畢業的醫學生,要求的是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醫學生。
  • 大學讀什麼專業比較好?學姐來支招:這些專業更容易找工作
    很多考生都感到非常困擾,讀了這麼多年書,就是為了上大學,但是考上大學了,讀什麼專業比較好呢?有些同學一直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目標,但是有些同學卻只顧著讀書,也沒想過將來要幹什麼。這也是大家困惑的原因,其實沒有哪個專業是最好的,只有哪個專業是最適合你的,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或者不知道什麼才是最適合你自己的,不妨試一下這個簡單粗暴的篩選方法。
  • 學醫不用去清華北大,這些大學同樣是iG一般的存在!@魅力教育
    最近,我們魅力教育發現,有一部分學生來諮詢醫學類專業和大學。學醫的理想是非常崇高的,可是,很多學生往往不了解醫生這份職業,不明白醫生和醫生的崗位也有很大不同。也不明白醫生這份職業的辛苦,只看到了醫生光鮮的一面。經過梳理之後,我們發現,有些孩子真正的興趣來源,其實是生物或者化學。
  • 2020年想學醫的考生必看!國內醫學類大學及專業盤點,附報考建議
    醫生一直是非常崇高、受人尊敬的職業,近年來,醫學類專業及大學依然是考生們持續關注的報考熱點。2020年想學醫的考生該如何報考醫學類專業?醫學類專業有哪些?哪些醫學類大學比較好?這些疑問將在下文內容中尋找到答案。
  • 可以上985非醫學專業分數,卻要上雙非醫學院,這些學醫的笨嗎?
    醫學院校錄取分數高一直持續了這麼多年,很多網友一直不鼓勵考生學醫,對於鼓勵學醫的文章,很多網友都是吐槽多於鼓勵,但考生們還是前赴後繼,踴躍地投入到學醫的大軍當中,尤其是很多雙非醫學院校,臨床、口腔等實力強的醫學專業錄分超過很多985、211的非醫學專業,很多人就不明白了,明明可以上985非醫學專業的分數
  • 成績差想學醫:推薦這3所二本醫科大學,錄取分數都很低!
    醫科類的大學,一般錄取的分數都比較高,這也就導致了很多人以為,只有成績非常好的人才能夠當醫生,成績稍微差一點的人,根本無緣醫護行業。其實任何分數段的人,都是可以報考醫科大學的,只不過從重點醫科大學畢業的同學,起點會稍微高一點,一畢業就可以進入三甲醫院,不管是工作環境,還是帶自己的老師,水準都是非常高的。
  • 學醫8年下來「成本」多少?醫生雖然收入高,但要看清3個現實
    而三大金飯碗中,爭議最大的一定是「醫生」,近幾年「醫鬧」事件不斷發生,醫生待在診室裡給別人看病都可能出現意外,這也間接導致了報考醫學專業學生人數的下降,其實做醫生除了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外,整個學習過程成本也高,時間、金錢、精力都需要百分百投入。學醫8年下來的成本是多少?
  • 那些選擇學醫少年的故事 現實中男女版「姜暮煙」要經過多少努力...
    今天圓桌想和你分享8位選擇學醫的男女版「姜暮煙」的故事~01倪強畢業學校:101中學報考:北大醫學部 感激兒時給我看病的那些仁者,我選擇了學醫 「我的學醫動機不複雜,可能和很多選擇學醫的同學一樣,源於小時候的每一次看病。
  • 想學獸醫專業?成為一名寵物醫生的辛酸之路
    沒錯在動物學路上走哪有不走醫路的可能?動物學——還有這些課程你還是不得不上!解剖課:這些圖你可躲不掉!解剖學學完你可能成為繪畫大師大體老師也就是無限安(si)眠(gou)的犬類的實踐課你也得上(場面還是有點血腥的)
  • 全國十強醫藥大學排名出爐,北京協和位居「榜首」,天津醫科第7
    排名第八的中醫藥科大學 這所學校的藥學是非常的有特色的,這所學校是一所雙一流大學。學校的實力也是非常的雄厚的。也是保證學生就業率的一所大學。這所歷史悠久的中醫藥大學,師資力量很強大,每年與很多想要學醫的學生都來報考,很受學生的喜歡。
  • 想學醫?這幾個專業最為吃香!畢
    在現如今的社會中,有幾類人的社會地位是非常高的,比如醫生,教師,公務員等等,因此,每年教師資格考試都有許多人報名,每年的公務員考試也有許多人報名,這些都有速成的辦法,而學醫則沒有速成的辦法,因為醫學是一個非常嚴謹的學科,關係到病人的生命安全,想要成為一名光榮的白衣天使,那就必須經過正規的醫科大學的系統培養,但是許多人都夢想學醫
  • 在讀非醫學專業,想學醫只有2個渠道,門檻高,你想轉專業學醫嗎
    雖說醫學專業目前是熱門,但也有很多考生對於醫學仍然不感興趣,考取醫學院校難度大、錄分高,而且上了大學後,醫學與非醫學專業之間轉專業的機率相當低,這完全是因為醫學專業比較特殊的緣故吧!不過在很多在讀非醫學專業的大學生中,也有想從非醫學專業轉向學醫的現象,難度太大,門檻高,只有兩種形式可以轉醫學專業。第一種就是4+4醫學博士。如果你目前屬於雙一流非醫學專業在讀本科生,想學醫的話,你可以在本科畢業之後,有一種機會去學習醫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這兩所學校每年招收省量的「4+4」類型的醫學博士,畢業後授醫學博士學位。不過招生數量很少。
  • 人大代表陳鑫:改善醫生執業環境,讓更多年輕人願意學醫從醫
    一邊是醫荒,一邊是醫科學生流失率和醫生流失率居高不下,為何「近半醫生家庭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學醫」?全國人大代表、南京市第一醫院副院長陳鑫認為,如何讓更多人願意學醫,願意從醫,值得全社會關注。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陳鑫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提交了《改善醫生執業環境,培養更多優質臨床醫生》的建議。陳鑫表示,縱觀國際上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只有一流學生才能有機會進醫學院成為醫生,可是在我國,不少一流學生不願意學醫,即使醫學院畢業後,部分畢業生選擇放棄醫生職業。從全國範圍看,絕大多數醫學院招不到一流的學生,而且醫學生的培養周期長、投入大、花費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