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地產下半場
(2019年3月25日張馬)
時間能破滅的,不只是謊言,還有夢想。
回顧這幾年的濟南樓市,許多謊言都已不攻自破,同樣,許多美麗的夢想,也最終成為了幻想。
揚言要賣到5萬的CBD,房價依然兩三萬徘徊,揚言2萬起步的唐冶,一萬二三是主流,揚言要賣到3萬的張馬屯,房價更是攔腰斬……
說好的「54321」價格版圖呢?
而在濟南所有的片區中,張馬屯大概是最委屈的一個。
同為剛需集中營的雪山、唐冶,起碼還嘗到過樓市火爆期的甜頭,經歷過一夜跳漲幾千的高光時刻,張馬屯卻是一出世就站上了高崗,還沒能乘上2017年樓市上漲的東風,就遇上了樓市下行。
3萬的價格夢想,被殘酷的市場競爭打回了原地。濟南樓市橫盤這兩年,張馬屯可謂夾縫求生,今天我們不聊旁的,就聊聊那些年張馬片區的房價夢想。
(2020年9月3日華山眺望張馬)
如果不是這幾年房地產開發,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張馬在哪裡,雖然2010年這裡曾發掘出了4000多平近年最大的一處商代遺址,但張馬明沒有因此名聲大噪。可見,死人的遺址,遠不如活人的房子被關注。
張馬片區真正一炮打響,是在2017年。
2017年12月1日,張馬屯片區11宗地塊掛牌出讓,這片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青青麥田,卻引起多家大牌房企爭搶,碧桂園斥97億巨資拿下其中8塊,剩下的三塊被正榮、綠城瓜分,半數以上地塊樓板價超8000,3塊地價過萬,最高的一塊甚至高達14406元/平米,張馬屯也因此一戰成名。
(2017年12月1日,張馬土拍信息)
那一年,營業額榮登榜首的碧桂園,風頭正盛;那一年,呼呼上漲的濟南樓市,意氣風發。大牌房企和行情的裹挾下,於是很多人大放厥詞:
張馬屯未來房價要破3萬!
刷新認知的,除了張馬屯的地價,還有張馬屯片區「前衛」的規劃。紐約式的小街區規劃理念、TOD公共運輸,頗有國際化大都市的風範,CLD(中央居住區)的概念,也是炒的響亮。且不論這些規劃落地濟南,是否會水土不服,但聽起來,確實高大上。
拿地之後,碧桂園、正榮也是搬來了不少大開發商合作。萬科、金茂、龍湖、旭輝紛紛進駐,張馬屯的樓盤,幾乎都是混血兒。
地價高企,市場上行,大牌雲集,規劃超前,即便周圍除了荒地就是麥田,張馬屯片區在衝刺3萬的道路上,依然信心滿滿。
(2020年9月3日遠處為張馬)
然而,拐點卻來得太快。
2018年下半年,伴隨著土地市場的頻頻流拍,一股涼意在濟南樓市四散開來,隨後,濟南房地產市場也以不可調轉之勢一路下行,風光不再。
2018年12月,公園學府、正榮天宸、碧桂園鳳凰首府三盤同開。鳳凰首府首開定價19500元/平米,在環境、配套都比較欠缺的工業北,這個價格可謂不低,或許本想著領漲一波熱度,怎料客戶並不買帳,銷售成績並不理想。定價15000左右的公園學府、正榮天宸市場反響也是平平。
2019年,濟南樓市就像打了霜的茄子,越來越蔫,與此同時,張馬片區也迎來了供應爆發期,時代公館、魅力之城、錦悅府、璟樾、悅棠府相繼入市。即便都是近親兄弟,競爭也在所難免,再加上周邊新城香溢華庭、天鴻公園大道的低價競爭,日子更是不好過。
(2019年3月25日張馬)
即便是搬出了團購炒房的套路、大炒CLD概念,也沒能刺激到購房者。張馬眾兄弟們才後知後覺,未開發片區加高價是走不通的。
最終,張馬片區在價格戰中淪陷,高層一度落到一萬一二,與唐冶、雪山並稱濟南大剛需片區,房價3萬的夢想,碎了一地。
2020年,濟南樓市還未等來轉機,又遭到了疫情的襲擊,整體市場依然「穩重有降」。張馬屯片區的價格也基本穩定。若說意料之外,大概就是中建蔚藍之城的入市,在如此市場環境下還能表現不俗,但依然改變不了張馬樓市的困境,距離萬的夢想依然是山高路遠。
(2020年9月3日拍攝)
當然,日子再難,也總會過下去。
歷經兩年多的去化,如今,張馬屯不少樓盤的去化都已過半。整個片區也在跌跌撞撞中一步步成長,從這些航拍照片中,便能直觀地感受到張馬屯片區這兩年的變化。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道路建設也在逐步完善,包括傳來很久的地鐵9號線,今年10月底也終於獲得了批覆。明年上半年張馬屯就將迎來首批交付……
我們從不否認張馬片區的成長和發展,但房價3萬的夢想,也不過是一場夢。
當然,對於價格夢想的破滅,也不能全怪市場。畢竟張馬片區的先天條件也擺在那,雖然發展變化很大,但距離配套完善、生活氛圍成熟依然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除了密集的高樓,要山沒山,要水沒水,要好學校也沒有好學校,3萬的夢想不能只靠吹!
其實,不只是張馬,濟南任何一個片區,雪山唐冶CBD新東站南北康,都如此,畢竟脫離實際的夢想,只能是大夢一場。
(2020年9月3日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