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人力資源管理年會上,小米集團清河大學副校長王嵋在發言時說,「小米認為未來的天下,得屌絲者得天下,得年輕人得天下。」其中因「屌絲」一詞招致不少網友批評。
隨著輿論的發酵,小米公司於25日發表聲明稱,公司高管王嵋對其不謹慎的錯誤言論給粉絲、用戶帶來的傷害深感悔意,主動請辭,集團已批准。王嵋本人也已經公開道歉,表示相關言論僅僅是個人在相關行業閉門交流活動中的表達錯誤,完全不代表公司觀點和立場,希望大家不要對小米產生誤解。
小米公司和王嵋的表態,可以說是企業面對輿論的一種公關行為,其目的還是為了儘可能止損,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
雖然,這一紙聲明,平息了輿論風波,但它卻留給了我們一個問題:面對這樣的輿論,該不該一味被裹挾?
王嵋在中國人力資源管理年會上表示:「得屌絲者得天下。」
看到這個新聞,筆者多少有點詫異。因為這話,並不陌生,此前也曾聽到很多次。尤其是做新媒體、網際網路產品的,需要大眾用戶和市場下沉的企業或個人,估計都有過類似表達。
而在公開報導中,在行業論壇上,不少來自企業、甚至學界的知名人士,也有說過這句話,有的甚至可以回溯到2013年。現在,在閉門交流活動中說出同樣一句話,怎麼就成了錯,還到了必須請辭且道歉的地步?
知乎上,在「為什麼得屌絲者得天下」的問題下,共有15個回答,最早的寫於2014年。通篇瀏覽下來,會發現這些博主討論著市場、受眾、消費、流量等,一本正經地回答,也獲得了不少點讚。可是,也沒人去批評提問本身大錯特錯,更沒人要求博主刪帖道歉。
其實,視頻中,王嵋後面還有一句話:「當然以後年輕人也不屌絲了,所以我們要做高端機了。」這樣的內部場景下,這樣輕鬆隨意的說話,我們應該也見過不少吧?怎麼一放到網上,就立馬嚴肅起來,接著就是上綱上線的批評?
而且,哪怕在小米公司內部,王嵋也不是第一個說這話的人。在早年採訪中,小米創始人雷軍曾提過:「得屌絲者得天下,我靠『紅米手機』得天下。」在雷軍的看法中,屌絲並不是一個羞於提及的詞彙,並表示不介意做屌絲領袖。如今小米向自己人開刀,可能更多是輿論逼迫下的自保。
值得一提的是,王嵋還表示,相關言論僅僅是個人在相關行業閉門交流活動中的表達錯誤。如果連閉門交流都得打官腔說套話,或照著提前準備的稿子講話,那才是無聊的會議。
近些年,網絡輿論呈現出一些特點:道德感越來越強,標準越來越高,對個人的關注和要求也越來越具體,開始從「行為」到「言論」延伸,不少人更因為講錯話,而被大加批評。
網際網路那麼大,它應該是包容的。有點活力和玩笑,不是語言之罪,而是生命力所在。
紅星新聞特約評論員與歸
編輯 汪垠濤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hxpl2020@qq.com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