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4日,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史蒂芬·霍金在家中逝世,享年76歲。這位傾其一生都在研究宇宙的科學巨人終於完全地融入了他所迷戀的永恆宇宙之中。
霍金逝世的消息確認後,引發了全球性的悲痛。3月14日,在霍金工作過的英國劍橋大學降半旗來緬懷偉人;各地媒體也紛紛報導這個令人悲傷的消息。這一天,全世界的科學愛好者和霍金的崇拜者都用自己的方式對這位科學巨人進行默哀。
在伽利略逝世的日子裡出生,又在愛因斯坦出生的日子逝世的霍金,其坎坷卻輝煌的一生令人肅然起敬,他不僅是物理學泰鬥,更是一位對生活充滿熱愛和抗爭的鬥士。他的許多研究成果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的許多預言正在被我們一一驗證。
今天我們重點要說的就是霍金對地外文明的態度。如果霍金看過《三體》這本書,那他應該會感到很欣慰,因為這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
眾所周知,霍金對人類積極尋找外星文明的戰略持反對態度。他曾說過:「如果外星人來拜訪我們,結果將和哥倫布登錄美洲一樣造成不可估計的後果。」
他認為,人類應該盡其所能地避免接觸外星人,而不是試圖尋找宇宙中的生命並與之溝通。為此,霍金還曾建議中國將「中國天眼」(目前是國內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關閉,以儘可能降低和外星人接觸的機率。
著名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也持這種觀點。他在科幻巨著《三體》中描繪了宇宙文明的圖景,也就是現在我們津津樂道的「黑暗森林法則」。
黑暗森林法則是劉慈欣對「費米悖論」的一種解釋。它的核心思想有兩個:第一,生存是文明發展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在這種條件之下,如果兩個文明相遇,由於兩者之間存在著猜疑鏈和技術爆炸,最後的結果只能有一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在《三體》中,因為葉文潔發出的一束信號,導致了原本在星系另一端的三體文明注意到了人類文明的存在,於是龐大的三體艦隊踏上了遠徵地球的徵途。如果不是羅輯力挽狂瀾建立了黑暗森林威懾,恐怕人類世界就像當初的阿茲塔克文明一樣被消滅了。
為什麼霍金和劉慈欣以及許多科學家都反對尋找外星文明呢?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可以總結到以下幾點原因:
外星文明存不存在尚未可知,人類有可能是宇宙唯一的智慧生物。即使外星存在,茫茫宇宙找到他們的概率實在太小,不值得去浪費精力如果外星文明的等級高於我們而且具有侵略性,那將是災難性的!最後一條是霍金和劉慈欣們真正擔心的地方。我們完全有理由的相信比我們發達的外星文明會攻擊我們。以自身的角度考慮,如果人類將來遇到了發展落後於自己的外星文明,那我們會怎麼做?可能會平等地和他們交流嗎?
所以,如果真的遇到了外星文明,實力比我們弱還好說,若實力比我們強甚至很多,那對於人類來說可不是個好消息。
在《霍金十問試答錄》中,霍金最後提到:「人類真的已經到該『杞人憂天』的時候了」。他表示現在人類過於樂觀,對尋找外星文明如此,對人工智慧也是如此。如果這樣一直樂觀下去,人類的未來到底如何還真是個未知數。
如果霍金讀過《三體》,那他多半會有相見恨晚的感覺。畢竟朋友易找,知音難尋。如果你現在還沒有讀過《三體》,那麼我建議你看一下,只需要一頓飯的錢就可以領略最前沿的科幻的魅力,探索人類的未來和宇宙的圖景,何樂而不為呢?
碼字不易創作艱辛,想要了解更多關於《三體》的獨家內容和趣聞軼事,就點個關注支持一下吧。下期我在這裡等你,不見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