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大腦獨樹一幟,阿里雲比騰訊雲華為雲厲害在哪?

2021-01-03 中國日報網

城市大腦是阿里雲在2016年發布的智能城市解決方案,你也許感到陌生,但很多人其實已經享受到它帶來的便捷。阿里雲佔下這個市場後,廣受歡迎,一時間騰訊華為紛紛跟進,都想分一杯羹。但細觀浪潮,不難發現阿里雲、騰訊、華為諸家中,阿里雲依舊是行業標杆,而華為雲和騰訊雲有不免有舊瓶裝新酒之嫌。

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入場智能城市境況對比

河都過了為什麼還要摸著石頭?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落地分析

從現狀來說,阿里雲不僅最早提出並亮相產品—ET城市大腦,且一方面在境內外各城市成功落地,一方面推動產品的迭代升級。資料顯示,城市大腦已經成功落地杭州、上海、雄安、蘇州、吉隆坡、澳門等城市:在杭州,城市大腦接管了全杭州四分之一路口的攝像頭,將散落在交通管理、公共服務等領域的百億級的數據匯聚起來,搭建完整的城市交通動態網,從而準確應對複雜的交通狀況,最終實現對交通的優化。通過優化了1300個信號燈,接入了4500路視頻,最終覆蓋了杭州420平方公裡的區域,成為了杭州的基礎設施。阿里雲ET城市大腦還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落地,實測顯示,通過城市大腦調節紅綠燈,吉隆坡的救護車和消防車能節省48.9%的通行時間。

而後兩家——騰訊雲華為雲實在缺少匹配其PTT宣傳水平的實際成果,騰訊雲在深圳的成果是一個令人瞠目的小程序、華為雲可能還在緊鑼密鼓地賣推銷硬體中。

落地案例證明了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的成果差距

強大永遠是自內而外的——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的基因優劣

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的巨大差距,在於阿里雲其城市大腦背後的技術非常強大。 城市大腦優化城市通行時間的可觀數據,依靠的是海量視頻數據處理能力、超強計算能力以及人工智慧算法。舉個例子,每個城市能統計汽車保有量,但一直無法統計路面時實時跑著多少輛車。而城市大腦不僅能夠通過視覺算法測算出來,還能把路面交通事故信息自動推送給附近的交警,來實現道路交通資源的有效調配。還有信號燈的配時優化,要求同時對100個路口連接而成的動態網絡進行計算,複雜度以10的100次方計算。城市大腦將10的100次方的計算量優化到10的15次方,效率直接提升了85倍,以此獲得複雜交通狀況下的最佳通行效率。

前者09年就布局雲計算,後兩家持續低迷沒有大的技術突破,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巨大差距根源在此,除了後兩家入局晚,另一方面他們也都普遍缺少全局智能的能力。

比如華為進入智能城市領域,發布了智慧路燈、智慧水務等概念,出身硬體領域的定位讓他擺脫不了依賴硬體設施的思維。更嚴重的問題問題在於,華為的設施覆蓋面積有限,交通設施彼此之間,無法形成有效協同。畢竟硬體更適合進行單點智能,而無法實現城市級別的全局智能。IBM是世界第一硬體廠商,早在08年IBM就提出智慧地球,但套著「智慧「這層殼,IBM在各地銷售了不少的「智能硬體」,卻始終無法形成有效協同。城市投資的硬體設施沒有發揮作用,淪為「面子」工程,IBM前轍如此,以其為效仿對象的華為雲應該警惕。

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基因不同1

業務收入中最高的是遊戲,騰訊已經習慣掙EASY MONEY。讓騰訊服務政府客戶來做智能城市,它本身並沒有經驗。更重要的是,體量巨大的城市,每天產生海量的信息數據,騰訊本身並不具備處理這些海量數據的技術。去年組織架構調整,就暴露出騰訊做不到整合內部資源和打通內部系統隔閡,自己的部門都協調不好,又怎麼給職能部門繁多的城市疏通數據血液呢。所以,自身不具備的系統構建能力、智能化能力,無法以「城市」為單位對外輸出,騰訊現在向政府主推即用即走的小程序,希冀承擔了流量入口的角色。這能在小範圍幫部門機構技術提高能力,但距離「智能城市」差距還很遠,因此很少見到騰訊雲城市級智能的合作落地。

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基因不同2

大潮與其攜裹的魚蝦——阿里雲華為雲騰訊雲關係如此

不為大眾了解的,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不只是落地案例上的數字差異那麼簡單,阿里雲的成就已經在世界範圍內,被各權威機構認可。入選國家AI開放創新平臺的阿里雲ET城市大腦,被認為是人工智慧領域的登月計劃,已經催生出了三項世界級技術:

1、城市大腦三項技術論文同時入選國際頂級學術會議,論文研究成果將用於智能判斷交通事故、人流軌跡,同時將解決研究過程中交通數據樣本不足的等問題。

2、全球權威機器視覺算法測評平臺KITTI的世界紀錄被城市大腦多次刷新。最新數據顯示,阿里雲將其車輛檢測的準確率拉升至90.55%。

3、阿里雲的城市圖搜技術上線,城市裡的車、步行人、騎行人、道路、建築都可以作為單個目標,進行識別、索引和搜索,準確率達99%以上,精確度細到顏色、車牌的某一欄位。

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的成就對比,前者不僅技術得到國際認可,落地項目也是屢摘榮譽。去年8月,IDC公布2018年度亞太區智慧城市大獎,杭州首次入圍,憑藉城市大腦榮獲交通組大獎。組委會認為,杭州城市大腦的創新應用在交通領域打造了一種全新的建設模式,也為智慧城市的建設開創了新思路。

自城市大腦市場潛力初顯,跟隨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等玩家蜂擁而至,但產品真實落地並不多見,還好有獨樹一幟的阿里雲讓人期待,就像勇敢叛逆又嚴肅認真的法國作家安德烈·紀德評論浮華年代所說:「我一直在潛心觀察這一切,但我感興趣的是大潮,而不是潮水所攜裹的魚蝦」,這是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等廠商關係的最好註解。

來源:東北新聞網

相關焦點

  • 騰訊、阿里的城市大腦較量
    不過,城市大腦在發展建設上仍面臨信息安全、信息孤島等問題,而阿里、騰訊在城市大腦的萬億市場中,下一步在城市大腦這個項目中,究竟能取得怎樣的成績,還取決於其後續動作。和阿里相比,騰訊的WeCity稍顯遜色。直到2019年,騰訊和長沙政府合作推出智能城市方案,騰訊在城市大腦領域的生態才得以進一步滲透。而阿里ET城市大腦和騰訊WeCity的正面交鋒,是在海南這座城市。2014年開始,騰訊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選址由北京改為海南,並在海南建立眾創空間、QQ創意產業園等項目基地。
  • 掃描騰訊、阿里、百度、華為的智慧城市玩法
    騰訊、阿里、百度、華為等知名企業紛紛投入智慧城市領域,對推動智慧城市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些智慧城市主流玩家,是如何發力智慧城市的?
  • 一克商評丨人工智慧改造傳統行業,百度雲超越騰訊雲或許用不了多長...
    百度雲收入比去年翻四倍滴滴:9月8日至15日暫停深夜服務成都成美團點評「嗚哈玩樂寶典」第一站 貓眼娛樂:騰訊承諾持股5%以上不參與在線票務競爭 華為董事長梁華:5G即將成熟,轉型正當其時百度總裁張亞勤披露百度雲最新成績
  • 阿里雲和騰訊雲對比哪家好?雲伺服器哪個速度快?各有什麼優勢?
    阿里雲和騰訊雲對比哪家好?雲伺服器哪個速度快?各有什麼優勢?還有網友從騰訊雲與阿里雲在產品線、數據節點、雲伺服器作業系統豐富程度、運營商線路以及各自優惠活動等方面進行異同對比:騰訊雲相比阿里雲優勢不明顯。阿里雲比騰訊雲開放的時間更早,輔助系統更完善些,功能更多可用性更強。但騰訊雲不是單純賣雲服務的,凡是要接入騰訊的生態(比如微信小程序等)必須得用騰訊雲伺服器,騰訊雲迅速發展壯大。
  • 阿里雲和騰訊雲伺服器哪個好?哪個速度快?
    還有網友從騰訊雲與阿里雲在產品線、數據節點、雲伺服器作業系統豐富程度、運營商線路以及各自優惠活動等方面進行異同對比:騰訊雲相比阿里雲優勢不明顯。阿里雲比騰訊雲開放的時間更早,輔助系統更完善些,功能更多可用性更強。
  • 金融雲排名:公有雲阿里、騰訊、百度;私有雲華為、浪潮、新華三
    IDC 本次金融雲研究覆蓋了完整的行業雲市場,包括公有雲、私有雲和混合雲基礎設施,以及面向金融行業的雲平臺、雲應用解決方案。金融雲解決方案市場2019年,金融雲解決方案市場規模達到9.8億美元。金融雲解決方案市場份額:阿里12.2%、中科軟8.1%、騰訊6.8%、百度5.9%、華為5.2%、融信雲3.7%、宇信3.6%、京東數科3.5%、文思海輝3.4%、長亮3.1%。備註:融信雲是由京東數字科技與神州信息共同投資成立;宇信被百度戰略入股;文思海輝被中國電子收購;長亮被騰訊入股。
  • 「雲」上戰爭:一心追逐阿里的騰訊,竟然被華為反超?
    政府採購記錄顯示,從2016年到2017年,阿里雲從政府機關,國有企業和學術機構獲得了28份與雲相關的合同,而騰訊獲得了7份。其中2017年,騰訊以0.01元的價格完成了福建省政府信息平臺項目的建設,彰顯了中標的決心。2018年,騰訊雲拿到的合同數已逐漸追上阿里雲。
  • 騰訊阿里華為重金布局,A股雲遊戲機會在哪?
    騰訊、阿里和華為重金布局,完美世界、三七互娛、遊族網絡和吉比特等遊戲公司也在大力研發,將為我國雲遊戲的發展按下加速鍵。貝殼投研(ID:Beiketouyan)來介紹一下雲遊戲行業存在的一些確定性機會。4.雲遊戲技術要求從技術方面來看,雲遊戲對帶寬要求較高(>100Mbps),且網絡傳輸速度不足會導致延遲(延遲<10ms)。因此基於當前有限的網絡傳輸條件,《華為:5G時代應用場景白皮書》指出目前雲遊戲平臺通常不會提供高於720p的圖像質量,降低了遊戲體驗。
  • 阿里雲、騰訊雲「卡位戰」
    而一位阿里雲負責工業領域的員工張亮也向極客公園證實了,「上半年與騰訊雲的競爭確實很激烈。」戰略產品逐漸趨同事實上,阿里雲、騰訊雲作為國內雲計算「雙寡頭」,連續多年分別佔據第一、第二的位置。兩者份額此消彼長,更像一場「零和遊戲」。一方面,中國乃至全球雲服務需求暴漲。另一方面,雲計算業務營收、價值對阿里、騰訊整體貢獻越來越大。
  • 阿里騰訊華為三雲爭霸,雲巔大戰一觸即爆
    ,阿里人工智慧實驗室進入集團創新業務事業群,成立新零售技術事業群。至此雲市場主要玩家在近兩年內幾乎都經歷了架構調整,開戰在即。雲在國內發展軌跡並不長,阿里巴巴雖然在2009年就開始攻克技術,直到2014年前後,才開始真正落地。騰訊雲源於QQ的後臺系統,2013年9月獨立開始對外商用,比阿里雲晚了四年。
  • 觀察:阿里與騰訊「雲較量」
    □記者 蘇潔作為網際網路巨頭,阿里和騰訊一直都是勢均力敵,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二者在雲上的競爭愈發明顯。不管是阿里還是騰訊,近兩年都將業務重點放在了金融行業,由於金融行業較為傳統,對於數位化轉型需求迫切,單靠自身很難實現技術突破,這也給了網際網路公司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 阿里雲電腦,華為雲手機,國外科技公司為什麼不發布雲產品
    華為發布了雲鯤鵬雲手機(Cloud Phone,簡稱CPH),是一種具有虛擬手機功能的雲伺服器。您可以將手機上的應用轉移到雲上的手機來運行,和傳統手機相比,雲手機具有更快的運行速度、更強的兼容性和更專業的安全防護。
  • 阿里雲、騰訊雲、百度雲、華為雲伺服器性價比PK,H.A.T初具雛形
    這裡只談談一折的八款這8款雲伺服器最長購買期限1年,總捨不得推3年期的產品。如上圖有2核4G2M的399元一年,帶寬小了點點,價格貴了點點,可購買年限短了點點,新用戶資格好弄一點點,性能比阿里雲弱一點點。對於絕大多數站長而言,除了其它原因,真沒法下手了。騰訊雲尚且可以犧牲價格跟阿里雲搏一搏,百度雲貌似完全不準備和阿里騰訊硬碰硬。
  • 騰訊雲和阿里雲免備案香港雲伺服器哪個活動更實惠?
    做個人博客網站就是圖一個痛快,所以很多站長比較喜歡選購免備案的主機空間(如香港雲伺服器、香港虛擬主機等)。平時選購免備案虛擬主機或 VPS 主機除了選擇老薛主機外,阿里雲和騰訊雲也是有香港雲伺服器和虛擬主機的。
  • 阿里-華為-騰訊三大主流公有雲平臺雲原生解決方案對比分析
    ,對整個雲原生開源社區的貢獻,可以看到華為已經從19年的第7位上升到第4位,Code Commits 從19年的963上升到2492,這個數據遠遠超過了阿里和騰訊。對於華為,阿里,騰訊都屬於當前CNCF基金會金牌會員,而華為是頂級會員,也可以說是CNCF在國內的唯一初創成員,因此在CNCF整體地位還是最高。在18年華為作為亞洲首家公司進入CNCF基金會TOC技術監督委員會,也是亞洲首家。
  • 阿里雲、騰訊雲、華為雲,三家「雲大使」做哪家最賺錢?
    比如騰訊雲叫「騰訊雲CPS推廣獎勵」,華為雲叫「華為雲獎勵推廣計劃」。那麼這三家雲廠商的推廣計劃具體有什麼不同呢,哪家的推廣更好做?哪家返利最多?哪家給錢最痛快?今天我們就來簡單的比較一下。最低返利比例,騰訊雲和華為雲都是20%,阿里雲是23%。本輪比拼,阿里雲勝出。
  • 後來者騰訊雲的焦炙
    華為雲、金山雲等增長迅速的對手。 還有,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發布的《中國政務雲基礎架構市場廠商評估MarketScape報告》結果顯示,華為雲又一次成為了中國政務雲基礎架構市場的領導者。 面對這些在B端具有不小優勢的對手,騰訊雲並不輕鬆。
  • 「阿里」「騰訊」「百度」「華為」雲-「數字孿生」喊你入局,構建...
    物聯感知平臺是數字孿生城市與真實世界的連接入口,泛在感知粒度決定數字孿生城市的精細化程度。雲邊協同計算主要通過在網絡節點中根據需求統籌部署調度雲計算和邊緣計算資源,建立虛擬一體化計算資源池,實現從終端到中心的「雲-邊-端」無縫協同計算。
  • 搶佔金融雲市場,騰訊、阿里再對決
    而在螞蟻集團衝擊IPO的同時,它的老對手騰訊也在金融領域持續加碼,在深圳和興全證券舉行了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進一步擴大了其在金融科技領域的生態布局。不過,目前在國內金融雲市場中,騰訊還是遜色於阿里。從這些巨頭頻頻布局金融雲市場也不難看出,金融雲市場已然成為了雲計算廠商新的戰場。而對於一心想要追趕阿里的騰訊而言,在金融雲市場取得相對優勢,對其至關重要。
  • 騰訊正式發布超級大腦 並宣布騰訊雲核心產品全線降價
    DoNews5月23日消息 (記者 費倩文)23日,在2018騰訊「雲+未來」峰會上,騰訊雲推出戰略新品——超級大腦,並宣布新一輪共享計算的降價行動,涉及產品包括CVM、CDN、資料庫、COS存儲等,最高降幅達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