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面對網絡故障時,不光公司內部員工會受到影響,公司業務也會牽扯其中,而一臺好用的乙太網性能測試儀可以幫網絡管理人員解決不少問題,而一臺功能不全,有性能缺陷的測試儀不僅不會解決問題,還會製造問題。而在選購乙太網測試儀的時候,具體要看哪些性能指標呢。明辰智航千兆萬兆性能測試儀的小編給大家科普。
吞吐量:網絡不掉幀的情況下最大的幀轉速率(驗證流量的上限)
時延:包括存儲轉發時延和比特轉發時延。
存儲轉發時延就是數據幀最後一個bit進入設備開始計時到數據幀第一個bit出現在 輸出埠結束間的時間差。
比特轉發時延就是從第一個bit位進入開始到第一bit位出現在輸出埠結束之間的時間差。
丟包率:穩定狀態下幀丟失情況
背靠背:back to back or burst,表達突發數據的處理能力。
明辰智航千兆乙太網測試儀
完整的測試能力M-P-1C 完整的測試能力,為現場技術人員提供端到端的 10/100/1000M 傳輸鏈路,千兆乙太網鏈路和IP 網絡的誤碼性能測試,確定鏈路利用率,吞吐量,時延和 IP 連通性。
BERT測試
BERT測試是採用類似於SDH傳輸網絡中的誤碼測試原理,用特殊性測試碼型的乙太網幀作為測試數據,在被測網絡中傳送,通過在接收端分析這些特定幀格式來驗證網絡的誤碼率情況。
多業務流分析和測試
乙太網測試中需要模擬實際的多種業務,可以同時產生多種不同的數據流,測試這些類型的業務在乙太網網絡中的轉發性能;通過同時設置和產生多個數據流,每個數據流設置不同優先級,通過分析和統計多流的測試結果來驗證多業務的性能。
ITU-T Y.1564 測試
迄今為止,RFC 2544 一直是應用最廣泛的乙太網測試方法。然而,它是為實驗室環境中的網絡設備測試而非現場環境中的服務測試而設計。ITU-T Y.1564 是針對運營商乙太網服務開通和故障診斷而新近引入的標準。與 RFC 2544 相比,它具有一系列優點, 包括能夠鑑定數據包抖動和 QoS 測量結果等關鍵的 SLA 標準。該方法還大幅提高測試速度,因此能夠節約時間、資源,並優化 QoS。
服務配置測試
網絡配置測試包括先後對每個服務進行測試,鑑定服務的配置是否正確以及是否滿足所有的特定 KPI 或 SLA 參數。
服務性能測試
鑑定完各個服務的配置後,測試設備會同時鑑定所有服務的質量。
選購乙太網測試儀時,不要只看價格不然買回來不好用,就是一塊板磚,明辰智航網絡一點通千兆乙太網性能測試儀M-P-1C及萬兆乙太網性能測試儀M-P-1W可以放心無憂的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