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十三五」收官之際,「十四五」開啟在即。讓我們透過常德經投集團一份份耀眼成績,回顧常德經濟社會發展的高質量成色,感受常德人民由此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為進一步凝聚智慧共識,高質量融入常德「十四五」規劃發展戰略,奮力譜寫建設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的經投新篇章,紅網常德站通過基礎設施建設、產業項目發展、未來發展規劃等三個方面,梳理總結「十三五」期間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精心描繪「十四五」發展美好藍圖,與您一同盤點滿滿收穫,開啟下一次揚帆遠航。
常德柳葉湖畔美麗風景。
紅網時刻 記者 朱志姣 陳妍 通訊員 曾志立 常德報導
初冬時節,天氣漸寒,在常德高鐵樞紐站建設現場,卻是塔吊林立,熱火朝天,起重機的起重臂直指雲天,大型機器轟鳴聲不絕於耳,建設者在施工現場緊張忙碌。
這只是常德經投集團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助力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常德經投集團勇擔使命,致力於為城市發展蓄勢儲能,在北部新城、東部新區上演的城建大戲高潮迭起,一條條新建道路縱橫伸展,一灣灣碧水映帶河山,一座座高樓託舉夢想……完善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改造城市水系生態,推進棚戶區涅槃重生。不斷拓寬城市的廣度,增加城市發展的厚度,提升城市發展的溫度,加快城市發展的速度。
為完善城市功能,鍛造城市品質,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活力。
修路建橋·拓寬城市發展的廣度
圖為柳葉湖環湖馬拉松賽道。
道路,是交通的血脈,須臾不能栓塞,道路,也是城市的骨架,決定城市發展的廣度。
柳葉湖沿岸的砂石路面,蝶變成「最美環湖賽道」。如今的環湖馬拉松賽道,像玉帶一樣鑲嵌在柳葉湖畔。
環湖馬拉松賽道沿沾天湖、柳葉湖親水邊緣地帶,全長37.88公裡,兼顧馬拉松、自行車等多種功能的國際性體育競技旅遊項目,集防洪、遊覽觀光、環湖交通和環湖景觀等四大功能於一體。
道路通,則百業興。
是道路,也是城市觀光的景觀帶。堤柳漁歌、松風水帶、良田美池、鶴山畫障等四大景觀區,柳葉湖水面海天一色、碧波蕩漾,與綿延的紅色跑道相得益彰。柳葉湖連續幾次登上全省最具人氣景點。
柳葉湖沙灘公園夏季風景。
是道路,也是體育盛事的青睞地。作為全國唯一一條環湖專業馬拉松賽賽道,自2016年首次舉辦常德柳葉湖國際馬拉松賽以來,來自世界各地的選手齊聚常德,共襄運動盛會的同時,也共賞綺麗風光。
經過改造後的白鶴小鎮風貌圖。
是道路,也是周邊發展的新引擎。環湖馬拉松賽道建設落地後,沿線的潤景園、保利國際、湘西北旅遊集散中心、錦江酒店、白鶴小鎮、卡樂星球,配套設施與之俱來,成為城市新的生長點。
卡樂星球成了常德旅遊板塊的又一增長極。
朗州路北延、紫緣路北延、朝陽路北延,太陽大道、月亮大道、萬壽路橫穿,青年路、建設路、人民路向東伸展,從北部新城到城東片區,縱橫交錯的一條條道路打通「大動脈」,暢通「微循環」,近年來,經投集團「遇山開路,遇水架橋」負責大小道路橋梁項目共101個,完成道路建設246千米,地下管網198千米,新建改建橋梁46座。
一條條不斷延伸的道路,是城市騰飛的翅膀,承載著城市發展的重任。
常德宜人風光。
水系治理·增加城市發展的厚度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常德濱水而生,親水安居,是名副其實的水鄉。而穿紫河水系是常德市「三山三水」的核心部分,橫穿常德市中心城區,全長18.6公裡,30餘萬居民生活在南北兩岸。從昔日臭水溝蝶變成今日「金腰帶」,穿紫河澎湃著的生機與活力,彰顯了城市發展的厚度。
穿紫河水系風光帶鳥瞰
改造沿線泵站,治理穿紫河水體,建設穿紫河駁岸風光帶……改造後的穿紫河還原了原本的清流本色,居民漫步十裡綠廊,勝似閒庭信步,乘客搭乘水上巴士,大小河街的民俗風情、德國小鎮的異域風情盡收眼底。
穿紫河水系風光帶大小河街段景觀
穿紫河水系風光帶德國小鎮段景觀
穿紫河綜合整理工程的建設實現了親水、戲水和商居、休閒、娛樂、旅遊的一體化,水質由原有的劣五類改變成了四類水質,大大改善了城區區域生態環境,使該區域成為常德市集淨化、綠化、美化、亮化各項優點於一身的靚麗自然景觀走廊和旅遊風景點。
是調蓄池、是過濾網、是休閒地,改造後的穿紫河見證了打造城市小康生活樣板間的時代變遷,提升了城市的承載能力,增加了城市發展的厚度。
棚區改造·提升城市發展的溫度
房子對中國人而言有著特殊的意義,它是安身立命之所,更是家的象徵。
棚改讓拆遷群眾住有所居、家有所安,讓城市發展更有溫度,讓百姓生活更有溫情。
柏林國際處於常德河街與德國風情街的交匯處,佔據了城央極佳的絕版區位,可曾經的它屬七裡橋棚改社區,衰敗落後,殘破不堪,大多數房屋質量差、安全隱患大、使用功能不完善、基礎設施落後。
柏林國際效果圖。
棚戶區改造,事關老百姓安居樂業。柏林國際在高標準建設棚改安置住房的同時,注重高標準完善配套。柏林國際項目共9棟,其中細分為5棟住宅、1棟公寓、2棟回遷安置房、1棟酒店式寫字樓,兼具旅遊、商業、商務、居住多種功能。
棚改騰空的土地上,住宅、公寓、酒店、寫字樓、獨版商業等多種物業形態的巧妙組合,社區風格完整統一。整個社區的建築設計、綠化、園林及景觀設計充分考慮建築與人、建築與自然、人與自然相輔相成的依賴共生關係,使建築、環境與人文融合統一,環境優美、功能完備,讓居民享有宜居、樂居的生活環境。
從經澤景園到柏林國際,從華廈致華園到致遠樂路口,近年來,常德經投集團完成:累計承擔棚改項目25個,預計徵收4923戶,可新建面積199.49萬平方米。
致遠樂路口實景圖。
一座座棚改房,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讓城市的發展更有「質量」,讓百姓的幸福更有「質感」。
高鐵樞紐站·加快城市發展的速度
「高鐵一響,黃金萬兩」。
擁抱全國高鐵網,和周邊城市一起舞動,攪熱高鐵經濟,是常德多年的夙願。
2019年7月,常益長高鐵正式開工,常德一腳邁進「高鐵新時代」。
常德高鐵樞紐站是鐵路建設整體規劃中的重大項目、常益長高鐵的控制性關鍵工程,建好常德高鐵樞紐站,是常德必須要下好的「先手棋」。
常德高鐵站施工現場。
常德高鐵站施工現場。
常德高鐵樞紐站概念圖
12月,常德天寒地凍,但南北廣場項目建設現場火熱朝天,作為常德高鐵樞紐站房重要配套項目,常德經投集團一直致力於打造造福常德人民、展示常德形象的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北廣場已經完成完成整個工作量的70%,預計是本月底前完成整個主體結構工程。」常德市海綿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塗峻銘介紹。
常德高鐵樞紐站站前南北廣場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含進站匝道及落客平臺工程、北廣場工程、南廣場工程、地下車庫聯繫通道工程、土方及防護工程等五個部分。根據進度規劃,北廣場過渡站房和廣場將於明年3月1日全面完成,並啟動火車站現有站房拆除和南廣場工程。新站房計劃2022年9月30日交付使用。屆時,常德高鐵樞紐站將成為集多種交通功能及商業於一體的「立體交通、無縫換乘」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
高鐵承載了百萬常德人的夢想,隨著「高鐵新時代」的來臨,常德將以更加硬朗的姿勢打造「現代化區域中心城市」,更加快捷的步伐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大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