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之間存在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貿易關係

2020-12-27 電子發燒友

中美之間存在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貿易關係

發表於 2020-05-18 16:32:45

相比於美國,貿易戰對中國的影響更大,不僅影響當前的貿易和投資數據,對中國的科技發展也存在威脅。貿易戰疊加疫情,也應促使我國企業採取市場多元化策略,同時,踏實研發核心技術,走技術創新的路線,打造出中國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2019年以來,由貿易摩擦、地緣衝突、金融市場動蕩等問題引起的多重不確定性加重世界經濟的持續低迷。尤其是日益升級的中美經貿摩擦讓中美這兩個世界超級大國貿易關係幾近破裂。而近期在全球大肆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讓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全球製造商開始反思供應鏈產業鏈安全,以建立更加多元化、平穩化、全球化的產業基地。在全球都處在產業技術變革和產業鏈調整的過程中,貿易衝突在所難免。本文將著重從貿易數據的角度分析中美兩國的貿易關係以及貿易摩擦對中美的影響。  

一、中美之間存在著剪不斷理還亂的貿易關係 

「入世」後,中國逐漸成為了最主要的全球生產中心,而美國作為全球研發中心,與中國產業結構具有一定互補性,再加上中美雙方市場需求均較大等因素影響,逐漸成為彼此重要的合作夥伴、貿易夥伴。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後,世界經濟陷入低迷,貿易保護主義升溫,全球經貿摩擦隨之加劇,而2018-2019年的中美貿易戰將全球貿易摩擦推向了高潮。   雖然美方數據與中方數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異,但是趨勢卻是相同的。無論從美方還是中方的數據來看,中美在對方的貿易地位中都不可小視。  從美方的數據看,來自中國的進口佔到了美國進口總額的15%左右。根據近5年的中美貿易數據,除了2019年美國對中國進口佔比出現明顯下降(下降2.7個百分點)以外,其他年度佔比均比較穩定,超過15.5%。   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佔美國出口總額的7%左右。根據近5年的中美貿易數據,美國對中國的出口佔比在2017年達到峰值8.4%以後,2018年和2019年開始成下滑趨勢,2019年佔比下降到6.5%。

 圖1:近5年中美貿易情況(美方數據)

從中方的數據看,美國是中國第三大進口來源國。近5年,雖然中國自美國進口金額佔我國進口總額比重逐年減少,從2015年的9.1%下降到2019年的5.9%,但2019年,美國依然是我國的第三大進口來源國。美國是中國第一大出口目的國。在近5年中,前4年我國對美國的出口額佔我國出口總額比重一路微幅增加,在2018年達到19.2%的峰值後,2019年進入16.7%的低谷。但美國一直保持著我國第一大出口國(歐盟是一個地區不按國家算)的地位。

圖2:近5年中美貿易情況(中方數據)  

二、貿易對誰更重要? 

雖說很多文章都在強調目前美國對中國甚至世界對中國的依賴程度都很高,尤其在疫情期間突顯,很多國家連口罩都生產不了,必須依賴中國進口。但實際上,在全球製造業所形成的四級梯隊中,我國製造業還處在第三梯隊,離歐盟、日本所代表的高端製造業梯隊還有相當距離,更不用說跟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距離。就拿測試新冠病毒的檢測技術來說,美國自其國內爆發僅一個多月以來,就已經升級到第六代,從原來的24小時檢測到現在的5分鐘出陽性結果,13分鐘出陰性結果。「中國製造」的優勢確實是「製造」,而非研發,與科技創新強國相比,我們的優勢在於大規模生產、大規模市場,高效的生產組織方式和物流,即中國製造有強大的執行力,而美國具有強大的創新力。  從中美貿易順差數據看,就可以看出美國對於中國有多麼重要!自2015年以來,我國對美國貿易順差的佔比就不斷增加,從2015年的39.3%連年快速上升,到2018年達到了峰值,佔比高達87.5%,雖說2019年有所下降,但佔比也將近70%。可以說,我國外匯儲備的大部分都來自對美貿易順差。

圖3:中美貿易順差情況(中方數據) 

美國近三成的貿易逆差是來自中國。從2015-2019年的數據看,除2019年出現下降,其它年份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額是呈上升趨勢的,但對中貿易逆差佔美國總貿易逆差的比重基本保持在30%左右。中國是美國第一大貿易逆差國。這也是美國對中國發起貿易戰,中美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的原因之一。

 圖4:美中貿易逆差情況(美方數據)  除對中國外,美國同期還針對日本、歐盟都發起了「減逆差挑戰」。日美貿易摩擦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讓日本深刻感受到與美國貿易關係有多重要。於是2019年美日貿易協定快速達成,並已於2020年1月1日生效,日本以牛肉、豬肉、奶酪和葡萄酒關稅的下調換取了對美出口空調零部件、燃料電池、眼鏡等產品的關稅取消。美與歐盟間關於汽車、數字貿易的摩擦還懸而未決。可見,縮減逆差、改善貿易現狀,實現所謂均衡是表面上美國想要的結果。但如果要實現美元的霸權,就要輸出美元,輸出美元的方式之一就是貨物貿易的持續逆差。因此可見,貿易逆差對美元的全球地位更重要。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對中國的外匯貯備更重要。  

三、中美貿易戰對誰影響更大? 

中美貿易戰從2018年以來經歷了多輪談判。作為全球貨物貿易的兩個大國,摩擦影響到的不僅是兩國的消費者和生產商。中國出口商品中有70%是中間品,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徵普遍關稅,對全球製造而言,其影響都會是深遠的。

雖然中美第一階段達成協議,但削減範圍僅針對中美第三階段的徵稅商品從15%降至7.5%,並暫緩第四階段徵稅,對於已經徵收的第一、二階段,且以基礎技術、可替代中低端消費品為主的產品,仍在徵稅,而這些仍在徵稅的商品,恰恰是凝聚中國製造核心競爭力的中間品和可由別國替代的消費品,其對美國最終消費者的影響是有限的,但中間品的關稅能對衝很大一部分「中國製造」的價格優勢。  美國用「排除清單」將關稅對本國的影響降至最低。因為「中國製造」已滲透到美國家庭的方方面面,加徵關稅無疑給美國家庭帶來較大損失。但美國不斷開出「排除清單」,以減少自中國進口商品被加徵關稅而對美國造成的衝擊。排除的重要標準之一就是:必須從中國進口,短時間無可替代。為了減輕美對華加徵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美國進行了多達16輪的加徵關稅排除計劃,已實施的2500億美元清單排除計劃涉及金額佔比達到46.5%,這些產品大多數都是消費品、中間品,高端製成品很少。

中國出口商品技術含量偏低。2019年,中國對美整體出口下降了12.5%。其中,受影響較大的是我國機械、輕工領域、鋼鐵和化學品領域,同比下降幅度均超過整體出口下降幅度。可以看出,對於這些產品,其實我國的競爭力並不是很強,一旦發生摩擦,國外的訂單很容易地就轉向了他國。而我國具有競爭力的商品,正是那些在2019年加徵關稅期間仍舊保持出口增長的產品。如,紡織品、藥品、紙製品等都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同比增長,可這些產品多是勞動密集型產品,技術含量偏低。

對於這些中國有競爭力的勞動密集型產品,我們一定要時刻警惕,這種競爭力是暫時的,並且是可替代的。雖然短時間內可能無法替代,但鑑於美國的製造業回歸和疫情疊加,未來,美國一定會更加大力支持企業能回遷的回遷,不能回遷的也可能會採取產地多元化策略。而從事這些出口加工的企業,往往是我國地區性的集群產業,產業鏈上下聯繫緊密,並承載著就業的重任,一旦大規模呈產業鏈狀的轉出,將對地方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國出口型企業除主動採取出口轉內銷策略外,更應採取主動產業溢出策略,將低端組裝轉至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和地區,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畢竟主動轉移比被動轉移的時間更充裕,準備條件可以更多元。

從長遠看,貿易戰加速中美科技脫鉤,影響中國發展。由於我國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生產所需的關鍵設備、技術等很多都是來自於美國,美國對我國高科技企業採取諸多限制措施,就等於扼住了我國企業發展的咽喉。如果美國不讓我企業使用EDA工具,即使我企業有晶片設計能力,但如果沒有EDA工具,也是徒勞的。或許,對華設限正是我國實現自主創新的好機會。但從製造到設計,特別是工藝實踐和優化,是需要積累和不斷試錯的,是需要用時間換空間的。因此,中美科技脫鉤不利於現階段中國的科技發展。

綜上所述,相比於美國,貿易戰對中國的影響更大,不僅影響當前的貿易和投資數據,對中國的科技發展也存在威脅。貿易戰疊加疫情,也應促使我國企業採取市場多元化策略,同時,踏實研發核心技術,走技術創新的路線,打造出中國真正的核心競爭力!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社評:經貿團隊給中美動蕩關係壓了壓艙
    這次通話是中美近期最為積極的一次交流,它涉及的也是中美兩國頗為實質的利益。在這次通話之前,人們從美方聽到大量對華極不友好的聲音,各種威脅此起彼伏。這構成了強烈反差,提醒人們要用更多視角審視劇烈動蕩的中美關係。 美國對華戰略思維的根本性調整是真實的,它在很大程度上重置了中美關係的場景。
  • 剪不斷,理還亂:執手看日韓
    簡單的一條消息,為兩年來波譎雲詭的日韓關係平添幾許暖意。姜昌一是個「日本通」,擁有東京大學的碩博學位,是研究日本問題的資深歷史學者。他曾擔任四屆共同民主黨籍國會議員,目前是韓日議員聯盟的名譽會長。處於焦灼和惡化趨勢中的日韓關係,由一名「日本通」來擔任韓國駐日大使,起碼意味著韓國希望在雙方交往中,更能傾聽和理解日本的意圖和需求。韓國總統府相關人士介紹稱:「這一人事安排反映了總統文在寅欲改善雙邊關係的意願。」
  • 斷舍離:那些剪不斷理還亂就讓它過去吧,今天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
    我們在年輕時那些轟轟烈烈甜蜜或者心酸的愛情呀,總是讓人難忘,有些人成了你的白月光,有些人成了你的紅玫瑰,林林總總的情感,卻屬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感最磨人。那些讓你感到遺憾的,總是讓你念念不忘,它們成為你內心最純真的回憶,可是,這些美好的回憶,往往讓你們再次相遇時,很容易地變成藕斷絲連的愛情。這樣的愛情最讓人心累。
  • 摩託車企業故事系列 飛鷹摩託是山寨還是山葉真是剪不斷理還亂
    今天我們就更深層次地聊一下,廣州費用到底和山葉是怎麼樣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好些朋友都說飛鷹是山寨品牌,其實真正了解過飛鷹摩託車朋友肯定不會這樣說。說飛鷹是山寨品牌的朋友應該是買到的是和山葉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車型。因為飛鷹像其他國內廠家一樣也是走的兩條路線。一部分車型完全就是飛鷹國產山寨,和山葉一點關係也沒有。
  • 中美貿易戰最新情況 中美貿易談判進入最後「衝刺」階段
    習近平主席還會見了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和財政部長姆努欽,肯定兩國經貿團隊的磋商又取得了重要階段性進展。這是中美經貿磋商開始數月來,習近平主席首次會見美方經貿團隊成員,既是對前期經貿磋商進展的肯定,又為下一階段中美經貿關係發展指明了大方向、注入了新動力。
  • 中美貿易:疫情下逆勢上揚
    2020年,一隻疫情黑天鵝衝撞了全球貿易,緊接著中美脫鉤論甚囂塵上,但是出人意料的是,疫情暴發以來中美貿易額卻逆勢上揚,表現出來前所未有的「韌性」。據海關數據統計,2020年前11個月,美國進口中國貿易總額達2.82萬億元,同比增長6.9%,11月的貿易順差創下近30年來的最高紀錄。
  • 娛樂圈的「情」真亂,剪不斷理還亂
    前言娛樂圈的「亂情」:剪不斷理還亂。兜兜轉轉這麼多年,還是離不開他們幾個,貴圈真亂!看得人更是眼花繚亂說到張栢芝就會說到朱永堂,這個男人是她的第一個男人,陳冠希或許覺得很滑稽,而張栢芝本人也會覺得可笑,但又確實是這樣。
  • 治理手機預裝軟體
    「剪不斷,理還亂」-中國青年報
    既然預裝軟體的不僅是手機廠家,工信部僅從廠家預裝備案上來解決問題,肯定是「剪不斷,理還亂」。從手機廠商來看,預裝軟體為廠商帶來了利益,如果限制或取消預裝,本就已經薄利的生產商是否會考慮手機提價。從軟體開發者來看,即使沒有了廠商這個出口,仍然還有經銷商、零售商的預裝渠道,目前,這個渠道還屬於無人監管的狀態。
  • 拜登上臺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之一,便是中美之間的貿易衝突
    而拜登需要首先解決的問題之一,便是中美之間的貿易衝突。美國政府需對貿易逆差形成正確認識川普執政時期,美國政府將中國視作是美國最大的貿易競爭對手。美國政府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在美國巨大的貿易逆差之中,中國佔到了最大的比例。因此,美國政府認為,是中國造成了美國的巨大貿易逆差,而要改變這一局面,只能對中國出手。
  • 耳機線剪不斷理還亂?該換vivo TWS Neo 真無線耳機了
    我們在使用有線耳機時常常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將耳機整整齊齊的裝進口袋裡,可是拿出來之後卻成了一團「剪不斷理還亂」的線圈。不僅會「逼死」強迫症,著急使用時也讓人又急又氣。所以當蘋果的EarPods「剪掉線」,搖身一變成為AirPods時,這幅耳機的銷量便有了顯著的提升。
  • 中美貿易戰 牽動世界經濟神經
    經濟全球化時代,任何一個大國的發展都不可能脫離國際關係大背景。穩定的中美關係帶給彼此乃至世界的發展機遇,就是突出例證。中美貿易關係自從兩國建立貿易關係以來就在摩擦和曲折中發展。一年一度的最惠國待遇審議,與貿易有關或者無關的人權問題,正是中國「入世」前中美貿易關係特點的真實寫照。
  • 《花謝花飛》千尋公主身份暴露,與刁蠻公主之間剪不斷的愛情故事
    《花謝花飛花滿天》正在熱播中,該劇講述了花滿天與女主千尋和刁蠻公主之間剪不斷的愛情故事!花家老大花滿天與謝家千金謝千尋從小青梅竹馬,倆人一言不合還私定了終身,本想好好的過小日子吧,花老大被刁蠻公主暗戀。同時謝家也出了大事件,皇帝心情不好來了個滿門斬。
  • 中美關係的未來,雖無定論,事在人為
    現在美方一些人出於選舉利益的考慮,有意或無意地將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與其他事情掛鈎,這並不是明智的做法,也不會有好結果。其次,中美經貿關係的「壓艙石」作用依然突出。中美關係正常化以來,經貿關係一直被稱為中美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自2018年美方挑起中美經貿摩擦之後,中美正常經貿關係受到很大破壞,有人對「壓艙石」的作用還有多大心存疑慮。
  • 鄭永年:減少中美貿易依存度也有好處
    2020年1月21日,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鄭永年教授在全球化智庫(CCG)北京總部以「中美關係的現狀和未來」為主題發表演講認為:這次中美貿易第一階段協議的籤署,不僅對美國好、對中國好,對整個世界都是一個好事情。
  • 熱評丨進博會體現出中美之間不可分割的經貿關係
    美國企業的參展熱情十分高漲,一些著名企業在參展同時還將中國區總部落戶上海,體現出中美之間不可分割的經貿關係。  美國展出商品數位列第一,用數據生動註解大趨勢。根據進博會官網發布的信息,此次美國共有197家展商參會,展出商品1373件,展商數排名位列第三,而展出商品數位列第一。
  • 中美磋商最新結果 中美貿易戰最新消息
    在業內人士看來,昨日人民幣匯率之所以出現「驚魂一跌」,主要原因是市場傳聞中美貿易關係再度趨緊,但隨著美國相關部門迅速闢謠,人民幣連同美股一起很快收復失地。  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問題是全球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
  • 清華大學章百家:中美之間建立競合關係是可能的
    「回顧一下這些年可以看到,我們這些研究中美關係的人,基本上是越來越憂慮,越來越擔心,以前的擔心已經不存在了,因為它已經變成現實了,這個現實就是中美兩國將進入一個長期的戰略競爭狀態,而且這個戰略競爭會不斷地向縱深發展。」章百家認為,中美兩國是在全球化背景中受益最大的兩個國家,這種受益也使得從GDP總量角度上,兩國的實力迅速接近。
  • 《下一站是幸福》人物關係錯綜複雜,偏偏剪不斷,理還亂
    #下一站是幸福#這部劇劇情很穩,一步一個腳印,但是人物關係很亂人物關係上葉鹿鳴是蔡敏敏的舅舅,蔡敏敏是賀燦陽的女朋友,賀燦陽是賀繁星的弟弟。賀繁星若是和葉鹿鳴成了一對,那麼蔡敏敏就要喊賀繁星舅媽或姐姐,賀燦陽就要喊葉鹿鳴舅舅或姐夫,葉鹿鳴和賀繁星就要叫賀燦陽弟弟或外甥女婿、叫蔡敏敏弟妹或外甥女,那麼葉鹿鳴和賀繁星之間該怎麼稱呼呢?
  • 中美對抗下中國國際貿易力量在上升,中日韓經貿關係新格局何處去?
    文/鍾飛騰(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大國關係研究室主任、研究員) 新冠肺炎疫情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危機,加速了百年大變局的演進,也進一步激化了中美競爭。
  • TikTok 被美圍剿——八十年代美日貿易戰與當下中美關係比對細節
    八十年代美日貿易戰與當下中美關係比對細節: 一、持續時間美日貿易戰,分為大的三個階段,六十年代是開端,激化於七十年代,高潮在八十年代,這場曠日持久的持續了三十餘年的美日貿易戰以「美國全勝,日本完敗」告終,於是日本迎來了「失去的二十年」,而日本現在已經確定是沒有任何還手的餘地和話語權了,徹底淪為美國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