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聚美優品你可能會陌生,但是陳歐這個名字,你一定聽說過,聚美優品在剛成立的時候沒有資金請大牌明星進行代言,因此作為聚美優品CEO的陳歐親自出馬為品牌做廣告,廣告詞裡的一句:我是陳歐,我為自己代言。以夢想作為切入點的陳歐式廣告,那一段時間成了爆紅廣告,陳歐也成為了微博紅人。他在微博裡種草的商品,底下評價的人都上萬,說起來,他那時就已經開始了網絡帶貨。
聚美優品,僅僅只存活了3年,3年敗光了120億
聚美優品一開始就有了明確的定位,它的定位是各個階級的女性大眾,聚美優品也是第一位運用&34;營銷模式的公司。定位清晰,有明確的消費群,這樣的產品投到市場上得到了大眾的瘋狂喜愛。聚美優品也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內,在紐交所上市,當時的市值是57.8億美元,這也算是電商界的一個奇蹟了。
但是好景不長,有消費者投訴,買到的產品是假的,並導致了自己過敏,當時的陳歐對與消費者的投訴沒有放在心上,因此,消費者的投訴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隨著假貨越來越多,聚美優品的口碑呈現斷崖式的下降,當陳歐打算補救時,最好的時機已經錯失。當時的電商像雨後春筍一般一撥一撥的冒出來,聚美優品開始資不抵債,120億的資產也隨著付諸東流。
捲土重來,3億投資共享充電寶
這幾年,共享經濟一直是社會的主流。共享自行車、共享汽車等應運而生。這時陳歐把目光放在了共享充電寶上,在他看來共享充電寶的潛力很大。他自己投進了3億,得知他這種做法的王思聰是嘲笑的態度,在王思聰看來陳歐走這一步是窮途末路了。
在他人看來,這也許就是一個笑話,但對於陳歐來說,這是一個機會,他不會因為別人的眼光而放棄,他毅然的將自己的資金投進了共享充電寶。
共享充電寶,成功蛻變
陳歐當時毅然決定,將自己的資金投入共享充電寶,有三個原因。
其一,在共享充電寶這一行業發展的前期,用戶可以藉助芝麻信用分的方式免去了用戶體驗中最差的押金環節,雖說共享單車這一行業出來的時間要比共享充電寶要早一點,但是共享單車仍然倒在了用戶押金這一點上,沒有了押金這個劣勢,用戶對於共享充電寶就不會存在排斥的心理。
其二,共享充電寶的投放大多數是在酒店、餐廳、酒吧、商場等娛樂場所中,因此共享充電寶就不怎麼會出現損害的情況。因此,共享充電寶的成本大部分是在前期投入,只要後期有足夠的使用量,巨額虧損的情況就不會出現。
其三,共享充電寶這一行業看似是偽需求,但是這是一個多地投放項目,共享充電寶能夠快速在各大商場和酒店之中鋪設成功,就說明提供的商家們還是願意接受這個新事物的,因此共享充電寶的商家通過代理模式就可以縮減大量的資金成本。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手機是每個人都不會離身的物品,充電器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必不可少的商品,因此共享充電寶的存在是有合理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