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南京,激情似火,一場盛會在這裡拉開了序幕。
12月4日至6日,以 「百年之大變局下的行業發展 準確識變 科學應變 篤定創新 」為主題,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協會主辦、南京中聯混凝土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行業大會在江蘇南京召開。
本次大會是全球同業規模排在前列的行業盛會與展示窗口, 與為期三天的2020中國混凝土展同步舉行。會議期間,來自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全產業鏈及市場關聯行業的2900多名會議代表出席會議,超過1.9萬人次觀展,30餘場專業主題論壇和活動,150餘個資深專家的主題報告,近200家企業的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參加展示,5個門類細分產業的年度「十強企業」與一批行業最高榮譽獲得者授牌獲獎。大家在分享中思考,在交流中收穫,為助力全行業堅持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凝聚共識。
共享信息的盛大平臺一年一度的行業大會是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行業交流經驗、共享互動的信息思維盛宴,受到行業內外的廣泛關注與支持。
本次大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國研經濟研究院院長王輝,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原副司長韓愛興,工業和信息化部原產業政策司產業組織處處長袁克蘭,新疆建材行業協會會長呂志堅,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絲路國際產能合作促進中心研究部主任關鵬,中建西部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吳志旗,南京市混凝土協會會長、南京中聯混凝土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王盛偉等領導和嘉賓出席大會;出席大會的協會領導還有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協會會長吳文貴,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協會執行會長徐永模,原副會長、北京榆構(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李毓福,副會長田玉波、張劍星、張雁、邱風雷、王玉雷、汪國華、姚元君、高學春、楊寒冰、史林忠、邵俊、崔琪、徐洛屹、付波等。大會開幕式由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協會秘書長曾慶東主持。
吳文貴為大會開幕式致辭,他表示,即將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行業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先一步實現了復工復產,助力經濟穩步恢復。混凝土與水泥製品行業經濟指標逐月好轉,行業整體生產水平已好於去年同期。同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廣大企業積極參與國家和地方抗疫工程建設,彰顯了全行業的社會責任擔當。
南京中聯混凝土有限公司是江蘇省最大的商混企業,也是全國最大的單體法人商混企業。在致辭環節王盛偉表示,本次大會是全體混凝土人的一件盛事,它不但是行業同仁共敘情誼、共商合作的大聚會,更是共謀發展、共話未來的大平臺。跨過2020年,即將迎來 「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歷史交匯點和「十四五」開局之年,新起點彰顯新氣象、新氣象呼喚新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混凝土行業高質量發展。
王輝作了題為《新發展格局下的產業發展新機遇》的主旨報告。他強調,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要清晰認識新發展階段、牢牢把握新發展理念、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善於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提高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自覺,把新發展理念貫穿到企業戰略中,推動整個產業轉型升級。
徐永模作大會主旨報告《準確識變 科學應變 篤定創新》。他在報告中結合對國際國內的最新形勢研判,結合自己對行業的調研與思索,從企業要做大,要走出去,要創建平臺,要建立新格局,要延長產業鏈,要推動綠色智能發展等多個維度暢談了如何準確識變,如何科學應變以及一定要堅持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徐會長的報告給與會代表帶來了豐富的信息與深刻的思考。
大會的頒獎、授牌儀式是全行業榮耀的高光時刻,內涵豐富、激動人心。五項全國大獎賽的金獎(一等獎)獲得者,五項細分產業2019年度「十強企業」,2020年度混凝土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行業2019年度A級以上信用企業,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行業「終身成就獎」獲得者李毓福,2020年度行業「傑出工程師」張雁等受到大會隆重表彰,讚美他們在行業發展中中流砥柱般的擔當。中建商砼在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抗疫建設中臨危受命、不辱使命、貢獻突出,成為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行業抗擊疫情中的一面旗幟,在與會代表熱烈的掌聲和欽佩的讚譽中,被大會授予行業「抗疫特別貢獻獎」。
2020年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協會組織開展《「一帶一路」重點產品、裝備及技術服務推薦目錄》的評價和發布工作。首批推薦目錄共有19家企業、19項產品、裝備及技術入選。這些行業的「領跑者」是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行業優秀企業的代表,是參與國內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建設的生力軍。大會進行了《「一帶一路」重點產品、裝備及技術服務推薦目錄》發布儀式,徐永模向南非駐華大使館商務處公使銜參贊約瑟夫、菲律賓駐華使館商務參贊格倫·佩尼亞蘭達、辛巴威駐華大使館公使銜參贊馬克·卡青戈贈送首批推薦目錄資料。
義不容辭的產業使命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人們的生活與經濟秩序受到巨大的衝擊,在這種嚴峻的競爭背景下,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行業依然煥發著勃勃的內生動力。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個季度,混凝土與水泥製品行業雖然增長速度放緩,但規模以上混凝土與水泥製品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近1.3萬億元,為全年產值實現正增長奠定了基礎。無論是節能建築、城鎮化建設,還是循環經濟、綠色發展、工業固廢與建築垃圾資源化,混凝土與水泥製品行業都承擔著義不容辭的產業責任,尤其在如今城市應急、減災救災等領域,混凝土都擔負著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
眾所周知,混凝土與水泥製品是最大宗、最主要的建築工程材料,服務於建築、水利、公路、鐵路、橋梁、港工、礦業等行業工程建設,產業規模在建材行業中排名第一位。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產業是年產值已達1.5萬億元、規模產能及部分產品與技術居世界領先水平的完整產業體系,中國亦是世界上混凝土生產和消費量最大的國家。我國的混凝土與水泥製品材料及工程技術支撐著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的創新發展,許多材料與工程技術創新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已成為「中國建造」品牌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到目前為止,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行業中的預製混凝土樁、混凝土管道、預製混凝土構件、預拌混凝土、裝飾混凝土、混凝土電桿、纖維增強水泥板及矽酸鈣板等產業的規模與產能均居全球之首。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產業鏈具有規模大、縱向深、結構優、市場廣的突出特徵。目前,在推動綠色中國的建設中,混凝土產業還在包括工業固廢和建築垃圾資源化的進程中承擔著不可替代的使命與責任。
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以市場終端為紐帶的全球最豐富多元、科學完備的混凝土產業鏈。進一步優化產業鏈,是混凝土與水泥製品行業邁向高質量,融入雙循環的強大基礎與重要競爭力。
在本次大會上,與會代表帶來了全行業最前沿的產業信息與發展思考,參會者既能強烈的感受到傳統產業艱難轉型的步履,又能清晰的觸摸到全行業面向綠色與高端發展的堅定信心。
30多場產業峰會論壇帶來了密集性的政策信息、技術信息、市場信息,受到與會代表的熱捧。其中,第四屆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行業企業家高峰論壇、第三屆全國輕骨料及輕骨料混凝土創新發展論壇、首屆標準化與企業創新發展論壇、首屆中國混凝土與水泥製品行業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論壇、首屆噴射混凝土產業技術發展與創新應用論壇、第二屆全國生態混凝土發展論壇、2020年裝飾混凝土創新發展論壇、建築垃圾資源化技術發展論壇、第三屆混凝土3D列印技術論壇、第二屆自防護混凝土技術論壇、首屆全國巖土穩定固化技術與產業發展交流會、首屆防水及修復材料與工程技術研討會等,不僅集專家的智慧與企業的經驗於一體,在為與會者帶來最前沿的發展信息的同時,還成為各細分產業在中國的技術信息「風向標」「瞭望塔」。
中國建材報記者:吳 躍
責編:孔文雄 張文齋
校對:張健
監審:王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