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東江惠州段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

2020-12-18 熱點日曝

11月8日有惠州市民稱在東江惠州博羅縣段發現一隻中華白海豚。博羅縣農業局實地查看後確認是中華白海豚,但農業局工作人員不無擔心稱白海豚一般生活在河水海水交界處,出現在離珠江口這麼遠的東江惠州段很可能是病了回聲系統有問題。不幸被言中,11月16號下午惠州市民報警稱該白海豚在岸邊擱淺,惠州博羅農業局工作人員急忙趕到現場發現這隻白海豚已經不幸死亡。

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很多人把它們與白鱀豚(白鰭豚)、長江江豚混淆了,其實區分它們很簡單,白海豚自然是生活在海中鹹水的,其他兩種是生活在長江流域淡水哺乳動物。三種動物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尤其是白鰭豚被宣告功能性滅絕了。

中華白海豚出現在珠三角各河流並不罕見,惠州曾在2016年出現過好在那次那隻白海豚遊回大海了。佛山、廣州、東莞等地也報導出現過中華白海豚。不過令人詫異的是珠江水道繁忙,東江沿途多有攔河大壩和橋梁,白海豚竟然能往上遊到惠州。

相關焦點

  • 誤入東江的中華白海豚不幸死亡
    誤入惠州東江水域的中華白海豚已確認死亡!自11月12日以來,惠州博羅東江水域疑似出現白海豚的消息吸引了眾多市民的關注。從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了解到,根據市民拍到的視頻片段,可以推斷這隻出現在惠州東江水域的水上生物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據了解,中華白海豚主要棲息地為紅樹林水道、海灣、熱帶河流三角洲或沿岸的鹹水中。這頭可愛的中華白海豚在惠州水域出現後,博羅縣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連日來加強了巡查,可惜沒能追蹤到它的蹤跡。
  • 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網友熱議:孤寂到老,獨自死亡,大概...
    虎撲11月18日訊 近日,廣東惠州市民報警稱一頭白海豚在東江潼湖段擱淺,相關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發現這隻白海豚已經不幸死亡,初步估計因生病自然死亡。新聞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東江後死亡#【中華白海豚誤入東江擱淺不幸死亡 初步估計因生病自然死亡】11月16日,廣東惠州,市民報警稱一頭白海豚在東江潼湖段擱淺。相關工作人員趕到現場發現這隻白海豚已經不幸死亡。擱淺的中華白海豚身長約兩米四,重約150公斤。
  • 誤入東江的中華白海豚,還是永遠離開了我們!
    遺憾的是,不管是省海洋綜合執法總隊惠州支隊,還是博羅縣農業農村局執法大隊,最近幾日雖然加強了東江水上巡查,但沒有發現海豚身影。不過昨天下午,有市民再次發現它的蹤跡,可惜傳來的是白海豚已經死亡的消息。一起來關注事件進展。
  • 惠州一釣友在東江拍到中華白海豚,再見時已擱淺死亡
    中華白海豚遊到惠州東江了!但這是件好事嗎?誤入東江的白海豚惠州農業農村部門相關人員趕赴現場後,這頭白海豚卻突然又消失不見了,它可能順著東江,又返回大海了。「看樣子這條白海豚像是生病了,它的身體外表沒有明顯傷痕,應該是迷路後無力再遊回去了!」幾名釣友經過接力救助,也未能助其脫險。最終,這條白海豚在11月16日下午不幸離去!這個可愛的精靈,沒想到再見到它時已經擱淺死亡,現場釣友悲傷不已!
  • 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由於該海豚身體器官老化,聲納系統出現問題,所以誤入內江。一般情況下,白海豚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交接海域。 科普:中華白海豚 中華白海豚(學名:Sousa chinensis),屬於鯨類的海豚科,是寬吻海豚及虎鯨的近親。很多市民及漁民均以為中華白海豚是一種魚類,其實它們和其他鯨魚及海豚都是哺乳類動物,和人類一樣恆溫,用肺部呼吸、懷胎產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兒。
  • 今早,爺爺級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
    今早,爺爺級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12月16日上午7時許,接沙口水閘通知,一頭疑似白海豚活體生物從東平河誤入水閘內。市水利局已將其關進水閘內並報市委網信辦。佛山市漁政支隊支隊長劉和平表示:這是中華白海豚,身體泛紅,可見屬於老年海豚,大約30到40歲,體重約300至400斤,無外傷。由於該海豚身體器官老化,聲納系統出現問題,所以誤入內江。
  • 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獲救了!
    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獲救了!昨日上午,一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了解前情,請點擊這裡)。逗留14小時後,在多部門多機構的合力營救下,迷途中華白海豚昨晚得到科學營救,隨即被送往珠海進行下一步看護。救援過程回顧獲救前,白海豚已被控制在引水閘和分洪閘之間較小的區域。
  • 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有新消息了
    今早7時許中華白海豚誤入位於禪城張槎的佛山沙口水利樞紐站佛山市漁政支隊支隊長劉和平表示,這隻中華白海豚,身體泛紅,可見屬於老年海豚,大約30到40歲,體重約300至400斤,無外傷。一般情況下,白海豚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交接海域。由於該海豚身體器官老化,聲納系統出現問題,所以誤入內江。
  • 佛山驚現中華白海豚,因聲吶系統出現問題而誤入
    佛山驚現中華白海豚!今早7時許,一隻疑似中華白海豚在沙口水利樞紐站分洪閘遊弋。目前白海豚已自行遊進沙口水利樞紐站分洪閘和引水閘之間。佛山市漁政支隊支隊長劉和平表示:這是中華白海豚,身體泛紅,可見屬於老年海豚,大約30到40歲,體重約300至400斤,無外傷。由於該海豚身體器官老化,聲納系統出現問題,所以誤入內江。一般情況下,白海豚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交接海域。白海豚現在所處的位置在沙口分洪閘口。
  • 又見中華白海豚誤入江門內河!它現在……
    ……近日端芬河塘底村河段誤入一頭中華白海豚,迎來不少附近村民圍觀、討論。具體情況如何呢?看看村民提供的小視頻:8月28日當天,確認村民提供的線索無誤後,江門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以下簡稱「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立刻趕到現場,對誤入內河的中華白海豚進行救護。截止到8月29日下午,記者向保護區工作人員了解到,經過考察與驅趕,白海豚還在內河,8月30日將繼續進行救護工作。
  • 誤入佛山的白海豚已成功獲救
    12月16日上午一頭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沙口水閘在多方合力救援下,目前「大白」已成功獲救佛山市漁政支隊支隊長劉和平:這是中華白海豚,身體泛紅,可見屬於老年海豚,大約30到40歲,體重約300至400斤,無外傷。
  • 年邁中華白海豚「迷路」誤入佛山江中,14小時後被成功救出
    新京報訊(記者 劉浩南)12月16日7時許,佛山水域出現一頭中華白海豚,並在江內水閘口處長期停留。佛山漁政部門判斷其因為身體器官老化,聲吶系統出現問題,所以誤入內江。當日21時,經過佛山、珠海兩地救援力量努力,中華白海豚成功獲救,當晚被送往珠海進行後續看護。
  • 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成功脫困!多圖+視頻回顧→
    誤入佛山的中華白海豚成功脫困!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昨日上午,一中華白海豚誤入佛山
  • 一頭中華白海豚的生死七小時
    廣東省江門市,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的工作人員鍾錦澤和馮抗抗正在救助中華白海豚。楊翌舒攝/光明圖片  5月3日8時55分,臺山市公安局廣海派出所接110警情稱,在廣海鎮烽火角往白宵圍方向淺水區,有一頭中華白海豚擱淺。聽到這個消息,民警鐘偉傑心頭一揪。在海邊長大的他,從小就聽說過中華白海豚的故事。能與300多頭被譽為「海上大熊貓」「媽祖魚」的珍稀物種相伴,是臺山人的驕傲。放下電話,鍾偉傑與4名同事立刻驅車出發。  9:20,救援開始。
  • 中華白海豚擱淺臺山!好在有他們...
    中華白海豚擱淺臺山!好在有他們...幾經波折,這頭迷途的白海豚在民警和江門中華白海豚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平安重歸大海。△中華白海豚在臺山海域淺水區擱淺,臺山警民合力營救。中華白海豚有「海上大熊貓」之稱,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棲息在珠江口一帶的中華白海豚,近年來誤入內河或擱淺事件時有發生。
  • 白海豚!海洋中的「大熊貓」現身佛山,就在…
    在這麼冷的天中華白海豚卻遊到了佛山佛山驚現中華白海豚!那些年誤入佛山的「大白」此前,《佛山日報》曾多次報導佛山水域出現中華白海豚:2020年6月:不少佛山街坊發現,在東平河畔有一條疑是中華白海豚的白色「大魚」。經記者向珠江口中華白海豚保護區的工作人員確認,這「大魚」的確是中華白海豚!
  • 保護區裡的年輕人:迷路白海豚,我送你回家
    雖然辛苦,高廣銀卻覺得這份工作很有意義,「這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我喜歡海洋環境保護工作,能夠把物種保護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特別是把深受沿海居民喜歡的白海豚保護起來,很有意義。」誤入河道擱淺?我來救你救護擱淺鯨豚,是救護小組承擔的重要工作。
  • 中華白海豚現身東方海域
    原標題:中華白海豚現身東方海域 中科院深海所科研團隊記錄「精靈」時刻 近幾年來,這群中華白海豚在瓊南一帶海域頻繁出沒,代表著該區域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優越。 視頻中,先是兩三頭白海豚浮現,白色的身影在碧藍的大海中十分搶眼。很快,海水之下又躍出七八頭白海豚,爭相聚攏一處。緊接著,遠處還有多頭白海豚以及數頭黑白相間的海豚在向前疾遊。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中華白海豚入藥研究?!建議加強科學倫理審查|...
    這段話轉譯成大白話,就是支持開展針對白海豚、中華鱟等海洋動物的增養殖及分子級的入藥研究。此論一出,保護界的震驚可想而知。也有研究表明,中華白海豚在我國東南沿海共有8個地理種群。但近些年,一個不容辯解的客觀事實是:隨著海上交通的頻繁、近海水質汙染、食物減少、以及灘涂佔用開發等原因,適合野生中華白海豚這樣大型海洋哺乳動物的生存狀況,是越來越艱難了,頻頻出現擱淺與意外死亡,其種群數量持續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