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為何如此青睞華中科技大學?

2020-12-15 中國教育在線

近幾天,剛畢業就年薪201萬的華為「天才少年」火了!據長江日報8月3日報導,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今年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張霽和姚婷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其中,張霽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

來源:長江日報

來源:長江日報

要知道,全球目前僅四人拿到了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其中三人均來自華中科技大學:

鍾釗(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軟體工程專業,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學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左鵬飛(本科和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張霽(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

來源:長江日報

來源:長江日報

目前,華為方面未對上述消息置評,亦未披露今年招募了多少位「天才少年」。

華為「天才少年」項目,是任正非發起的用頂級挑戰和頂級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的項目。這超牛的三人中,除了今年入選的張霽是博士就讀於華科,鍾釗和左鵬飛都是華科的「嫡系」本科生。華為為何如此青睞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人才?

華中科技大學本身和華為淵源極深。不僅多名高管出自華中科技大學,而且歷年華中科大也向華為輸送了大量人才。因此,坊間有一個說法:華科是華為的娘家,華為是華科的東家」。

從華中科技大學發布的本科畢業生就業質量年度報告來看,近五年,進入華為的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生人數超過320人。

2019年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生到世界500強企業就業人數

2018年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生到世界500強企業就業人數

2017年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生到世界500強企業就業人數

2016年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生到世界500強企業就業人數

2015年華中科技大學本科畢業生到世界500強企業就業人數

作為計算機強勢學校,華科在深圳的計算機和軟體產業輻射極為廣泛,同時華科創業氛圍較好,傳統工科就業率極高。

根據華中科技大學官方微信號披露的信息,張霽是華科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計算機系統結構2016級博士研究生,其導師為周可教授。他的研究方向主要依託於人工智慧與計算機體系結構,智能系統優化技術研究。博士期間以第一作者在ATC, DAC, ICPP, SIGMOD, VLDB, IEEE TPDS等會議和期刊上發表論文多篇。

據他介紹,華為天才少年的招聘標準非常嚴格,他認為華為主要看的是研究方向和科研能力。其中研究方向是華為最為看重的。當然,科研能力也是華為特別看重的,論文、專利是一位博士生科研能力的體現。但華為不是一個唯論文、唯學校的公司。

據華科官網介紹,該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具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和信息安全四個二級學科均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和一級學科博士後流動站;同時一級學科也是湖北省重點學科,其中,計算機系統結構為國家重點學科、湖北省高校特色學科。

該學院在信息存儲技術與系統、並行分布式計算、現代資料庫理論與技術、數字媒體、網絡系統、信息安全和NP難度問題求解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具有突出的綜合實力。

信息存儲技術與系統方向近年來在超大規模存儲系統、新型存儲器件與系統、存儲服務與安全、網絡存儲系統、雲存儲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批創新性成果。其研究團隊是教育部創新團隊,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單位,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

並行與分布式計算方向主要研究雲計算與分布式處理、多核體系結構與系統虛擬化、集群計算與網格計算、對等計算與流媒體服務等。其研究團隊是教育部創新團隊,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單位和教育部211工程重大專項的牽頭單位,其研究整體上在國內處於領先水平。

嵌入與普適計算方向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嵌入式系統,物聯網/泛在網,普適和移動計算與網絡,並行分布式計算,人機互動原理、智能空間、情境感知計算以及普適計算系統軟體等。

現代資料庫理論與技術方向,在國內最早推出國產資料庫管理系統產品,在實時資料庫、主動資料庫、內存資料庫、移動資料庫、多媒體資料庫、時空資料庫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近年來,致力於在智能多結構數據管理及大數據處理展開深入研究;數據挖掘方向近年來在數據流處理、基於傳感網格和網格的數據管理等方面展開了研究,有些研究處於明顯的優勢地位。

軟體理論方向長期致力於計算機科學中的核心問題—NP難度問題的現實求解算法研究,在智能計算與應用研究領域將重點研究資源受限條件下複雜的組合優化問題求解的理論、核心技術和工程應用。

數字媒體研究方向在基於視頻的內容檢索、情感分析、圖像測量、人機互動、數字水印等方面,以及在自然圖像解析、醫學圖像特徵提取、醫學成像設備開發等方面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明顯的研究特色。

網絡方向主要研究網絡體系結構,大規模複雜網絡和P2P網絡的管理模型及相關理論與技術,網際網路流量分析及控制,新一代網際網路安全脆弱性評估和安全監測等方面,相關研究成果已經取得了良好的社會與經濟效益。

信息安全方向主要研究密碼理論與技術,訪問控制,軟體漏洞測試、控制與利用,虛擬化安全和雲安全,網絡安全,媒體安全及可信計算等方面的理論與技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信息安全理論與技術的研究體系,取得了一批理論與實際成果。

軟體工程領域主要研究軟體服務的理論、方法、技術和應用,面向領域的軟體工程方法與技術、面向服務的計算以及具有示範性作用的應用系統。

此外,在嵌入式系統與信息安全、手機支撐軟體研發、雲計算平臺及支撐服務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與高科技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大型應用軟體開發、片載作業系統、智慧卡應用、信息安全軟體等方面形成良好的研究和應用基礎,能夠跟蹤智慧卡應用領域的國際前沿研究。

當然,除了華中科技大學之外,武漢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等高校也輸送了大量優秀的人才到華為,每年華為在這些高校的招聘規模巨大,且給出的薪資待遇非常優厚。

相關焦點

  • 華中科技大學為何如此受華為青睞?
    華中科技大學今年兩人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其中一人拿到該項目最高檔年薪。「天才少年」201萬年薪,而其中三個人都來自於華中科技大學:1.鍾釗(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軟體工程專業,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學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2.左鵬飛(本科和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3.張霽(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
  • 華為「天才少年」多名出自華中科技大學,華為為何如此青睞華科?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計算系統機構專業兩名博士畢業生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年薪最高201萬元的話題上了熱搜,讓人們知道了華為的」天才計劃「,也讓華中科技大學火了一把。該校今年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張霽和姚婷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其中,張霽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
  • 天才少年,三名來自華中科大,華為為什麼青睞華中科技大學呢?
    據報導,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今年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張霽和姚婷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其中,張霽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資料顯示,其中有3人來自華中科技大學。那華為為什麼如此青睞華中科技大學的人才呢?
  • 華為天才少年年薪百萬,跟孟晚舟是校友,這所985大學為何如此強大?
    值得一提的是,兩人都是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的博士,並且2019年的「天才少年」左鵬飛和鍾釗也是來自華中科技大學,其實這都與華中科技大學與華為的校企合作有關。
  • 近日,華為高管一行到訪華中科技大學!
    華為將通過建立華中科技大學—華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聚合人才、聚合技術、聚合服務,和華中大共同培養一批國內頂尖的新計算機學科產業人才,助力中國信息產業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
  • 華中科技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型存儲技術創新中心啟用
    長江日報-長江網9月11日訊(記者李佳)11日,華中科技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型存儲技術創新中心啟用。據悉,華為和華中科技大學淵源已久,華為存儲的第一臺原型機,便誕生在與華中科技大學的合作攻堅中。2002年,華為正式投入存儲業務,華為存儲資深專家張國彬回憶說,當時團隊加起來也就十來個人。華為存儲與華中科技大學謝長生教授團隊合作,一年後研發成功存儲原型機。2003年,華為存儲正式啟動研發。華中科技大學在華為存儲的發展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 富過清北,為啥這麼多華為高管出身華中科技大學
    為什麼這麼多華為高管出身華中科大?比如張小龍,徐子沛,姚欣等,甚至華為財務長孟晚舟都是這所大學畢業的,而這所大學就是———華中科技大學。最近華中科技大學再上熱點,其實是因為華為最新公布的「天才少年」計劃當中,四位畢業就獲得200多萬的高薪的天才少年,有三位都來自這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要說為什麼華為和華中科技大學有這麼深的淵源呢?
  • 三人獲華為天才少年最高檔,華中科技大學不愧是老工學院的槓把子
    目前,全球僅四人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華中科技大學就佔三名,分別是鍾釗(本科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軟體工程專業,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大學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左鵬飛(本科和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張霽(博士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
  • 華為、華中科技大學再度"合體",將重點攻克這一領域的技術難題!
    華為三十年來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高校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特別是華中科技大學。當時,華為武漢研究所所長陳正軍稱讚華中科技大學為華為提供了大批優質創新人才,並希望雙方未來能開展更加廣泛的產學研合作。2019年3月26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光電領域相關領導、專家來訪華中科技大學,進行交流參觀活動。
  • 天才少年獲華為201萬年薪:三人來自華中科技大學
    華為「天才少年」項目,是任正非發起的用頂級挑戰和頂級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的項目。華為招募的「天才少年」,工資都是按年度工資制度發放的,共有三檔,最高年薪達201萬元。目前,全球僅4人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
  • 華中科技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型存儲技術創新中心成立
    8月13日,由華中科技大學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共建的「華中科技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型存儲技術創新中心」籤約大會暨揭牌儀式在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舉行。副校長張新亮參加儀式。他表示,華中大在信息存儲方面有堅實的研究基礎,並在國內外享有良好的聲譽,與華為公司也有著良好的合作基礎。華中大長期以來注重面向國家需求開展「頂天立地」研究,注重服務社會和企業,衷心希望創新中心的成立能夠促進華中大與華為的廣泛交流、共謀發展。華中大全體科研人員將秉承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的科研態度,研發更多一流科研成果,培養更多一流創新人才,實現合作雙方的互惠共贏。
  • 華中科技大學不愧是頂級高校,4人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年薪201萬
    今日最火的就是華中科技大學計算系統機構專業兩名博士畢業生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年薪最高201萬元。首先,說一下,剛剛入選華為「天才少年」的兩位來自華中科技大學的學霸——張霽和姚婷。除了張霽和姚婷,華中科技大學去年還有2名學生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左鵬飛和鍾釗,頂級年薪201萬。
  • 華為最青睞的5所大學,畢業後待遇好,2020年考生可重點考慮
    本文介紹5所最受華為青睞的高校,畢業後進入華為工作的概率更大,2020年考生可以重點考慮報考。電子科技大學是教育部、工信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重點高校,被譽為「兩電一郵」的排頭兵。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電子科技大學的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訊工程被評為A+學科,同時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華為高管姚福海就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而且201年華為在電子科技大學的招聘人數達到了565人。
  • 華中科技大學
    2020年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全國優秀大學生學術夏令營 2020年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全國優秀大學生學術夏令營華中科技大學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規劃系將於2020年8月28日~8月30日,舉辦
  • 「四大工學院」的華中科技大學排名第一,大連理工大學排名第四
    01前言被稱為「四大工學院」的大學分別是華中科技大學、東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其中華中科技大學是湖北兩所985高校之一,實力也是不弱於武漢大學,東南大學是江浙地區十分不錯的一所985大學,也同為建築老八校之一,華南理工大學是華南地區一所有實力的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是遼寧的第一學府,這四所大學的實力都是槓槓的。
  • 華中科技大學與華為合作共建「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
    11月23日,華中科技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智能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梧桐語問學中心問道廳舉行。華為副總裁馬海旭、副校長許曉東參加活動。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學科是「雙一流」建設學科,是我國重要的信息產業創新人才培養基地,著力打造計算機領域國際一流的人才培養平臺、科學研究平臺和社會服務基地。
  • 遙隔千裡,同濟大學為何同華中科技大學八年恩怨?以至於對簿公堂
    比較典型的有天津的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上海的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長沙的湖南大學和中南大學,武漢的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等。不過,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兩所高校,卻是相隔千裡,一個在武漢,一個在上海。但是即便是遙遙相望,這兩所高校之間卻還有一段令人唏噓的恩怨情仇,甚至於到最後對薄公堂,這兩所大學就是華中科技大學和同濟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和同濟大學,誰更厲害?
    如此得天獨厚的條件,讓武漢誕生了許多許多令人嚮往的學府。其中一些知名的985高校的諮詢度非常高,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解答一下,華中科技大學很厲害嗎?華科和同濟是一個檔次嗎?並附2020年錄取分數線給大家作為參考。一、華中科技大學很厲害嗎?
  • 天才少年獲華為201萬年薪:面試得過7輪,4人中3人出自華中科大
    也正是因為在校期間有如此成績,張霽在畢業之際,除了華為以外仍有不少頂級企業對其伸出橄欖枝,據其對媒體的描述,有一家企業給出的年薪甚至高達360萬元。但值得注意的是,張霽是唯一一個在華中科技大學宣傳入選華為「天才少年」的人中沒有本科介紹的。有網友猜測,這或許是因為張霽的本科院校並不是頂尖學校,在當時還是個三本。
  • 華中科技大學教務處在王店鎮開展助學活動
    12月16日,華中科技大學教務處在王店鎮何砦小學開展助學活動,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王益賢,副縣長張麗萍,陳以民參加活動。在王店鎮何砦小學,王店鎮和王店鎮何砦小學向華中科技大學教務處贈送了錦旗。華中科技大學教務處為何砦小學的學生現場發放了5000元助學金,希望學生們立志遠大,以進取者的姿態努力搞好學習,將來踏入社會有了能力之後,還要將愛心接力棒傳遞下去,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用優異的成績來回報社會。活動中,科技大學教務處還為學校捐贈了圖書和文體用品等,用於何砦小學全體學生的學習和課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