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北京開通個稅年度彙算
朋友圈不少人在曬「退稅」
獲得了一筆「巨款」
也有不少人說自己
補繳了一筆「巨款」
個稅年度彙算
為什麼有的人收到退稅
有的人需要補繳?
個稅如何進行彙算?
有哪些方便的途徑?
小編手把手帶你彙算
教你退稅(補繳)
手把手教你用
第一步
下載「個人所得稅」App
首先在應用商店下載「個人所得稅」App。直接搜索「個人所得稅」或「個稅」均可找到。下載安裝後在「個人中心」註冊並登錄,注意儘量填寫完整個人信息,包括銀行卡信息、租房、房貸等。
第二步
彙算未做 申報先行
App首頁選擇「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申報
在App首頁,點擊「綜合所得年度彙算」。如有涉及「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以及相關專項可以申報,也請一併申報後再進行彙算。
第三步
重點 重點 重點!
核對並填寫各項申報數據
一般企事業單位員工所在單位都會統一進行申報,此處選擇「使用已申報數據填寫」即可,如有更換工作單位或其他相對複雜的工作人事變動,請選擇「自行填寫」。標準申報流程中,每部分收入與扣除費用均可查看,填寫並核准後即可進入下一步。
如有「全年一次性獎金」收入,可選擇「全部併入綜合所得計稅」或「單獨計稅」,由於二者計算的方式會略有不同,所以最終產生的應繳稅額也會有所不同,請各位考量實際情況選擇計算方式。
第四步
「退」還是「補」?
計算稅款與確認差額
在完成申報後,進入下一步即可開始 計算應退稅額,這個步驟是 自動的。究竟是退稅還是補繳差額,全看這一步了。
為什麼我們能夠通過申請獲得退稅?
「綜合所得年度彙算」究竟是什麼?
以前怎麼沒聽說過?
「綜合所得年度彙算」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在以月或季度繳納的已納稅款(預繳稅)基礎上進行年度清繳:
查遺補漏
匯總收支
按年算帳
多退少補
2019年1月1日,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全面實施。這次個人所得稅改革,除提高「起徵點」和增加六項專項附加扣除外,還建立了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
綜合稅制,通俗講就是「合併全年收入,按年計算稅款」,而綜合所得分為以下四項:
而對應綜合稅制,還有一個更加詳細的公式算法計算退稅或補稅:
為何會產生退稅和補稅
講到這裡
聰明的小夥伴應該就知道
為什麼有些人會收到退稅
有些人需要補繳
由於預繳稅大都以月為單位提前徵收
可能會與以年實際收入為基礎的
年度彙算應繳稅額產生差異
並且年度彙算採取綜合稅制
各種稅之間存在算法的不同
當進行年度彙算的時候
需要對不同稅種細目以年計重新匯總
以及一年中會產生各種扣除項目
這些都會造成應繳稅額
與已繳納的稅額產生差異
綜合來看 當年度彙算時
實際應繳稅額>預繳稅+扣除項目
納稅人就會收到一筆退稅
而當
實際應繳稅額<預繳稅+扣除項目
納稅人就需要補繳稅款
導致實際應繳與預繳稅產生差異從而需要「多退少補」的具體原因有很多,多數是由於以下幾個原因:
1. 年終獎單獨或合併計稅,導致彙算結果不一致;
2. 各月收入極不平衡,比如上半年收入極高,下半年極低,有可能產生退稅;
3. 補充申報專項附加扣除,也可能產生退稅。
提醒:
依法申請年度彙算退稅,是納稅人的權利,納稅人可以自主選擇依法提出申請或者放棄。
而依法年度彙算補稅,是納稅人的義務,如果未按規定期限辦理納稅申報或者虛假申報,情節嚴重的可能會面臨稅務行政處罰或信用懲戒。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