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3歲內寶寶聊天?依據0-3歲語言發育規律,越聊表達能力越強

2020-12-23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你偶爾跟寶寶說話的時候,看到寶寶眼睛盯著你一直看,你是怎麼想的?你是不是也很納悶寶寶到底有沒有聽懂?

其實寶寶一開始是聽不懂的,但是他盯著你看,是因為寶寶最喜歡媽媽的臉了,說話時嘴巴動也會吸引寶寶的注意力,因此當媽媽說話的時候,寶寶喜歡盯著看。

那麼寶寶多大的時候才能聽懂話?才能在爸媽喊自己名字的時候做出反應呢?怎麼樣才能讓寶寶變成一個能說會道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呢?

其實了解一下寶寶的語言發展規律就知道了。

1-6個月:學習發音階段

新生兒:用哭聲傳達自己的需求,餓了、疼了、不舒服了,寶寶的哭聲是不一樣的,通常不出滿月,寶媽就能基本掌握規律。

2個月的寶寶:

能發出喉音,如:啊、咦、唔等。

3個月的寶寶:

能發出咿呀的聲音。

4個月的寶寶:

會模仿一些聲音,最開始模仿的通常是笑聲,通常會發出比較尖且聲音比較大的「哈哈」笑聲。聽到媽媽的聲音會微笑。

5個月的寶寶:

能發出單音節的聲音,例如:a、o、e……這些拼音的單音節。

6個月的寶寶:

可以發出單音,偶爾能發出「媽」和「爸」的音,但是他還不知道真正的含義。但是,這個月齡的寶寶聽到爸爸媽媽喊自己的名字會有反應了,而且也能聽懂「不」,知道這是不允許和否定了。

7-12個月:咿呀學語階段

會經常發出咿咿呀呀的聲音,想說話的欲望很強烈。

7個月的寶寶:

偶爾會發出重複音節,比如「爸爸」「媽媽」,但是也還不知道意思;

會通過音調來辨認情感,爸媽生氣還是喜悅可以聽出了;

自己會用聲音表達高興與不高興;可以一連串的「咿呀」發音,這時候就是「咿呀學語」的時期了。

8個月的寶寶:

會重複大人說話時的某一個結尾音,比如你說「吃飯飯」,他會兩眼放光重複「飯」。

9個月的寶寶:

能聽懂簡單指令,比如讓寶寶伸手,他都可以做到了。

10-11個月的寶寶:

會用詞語表達禮儀,比如「謝謝」他知道表示感謝,「再見」他也知道是要離開。

12個月的寶寶:

能認識一些物品,但多是單字名字的,比如燈、碗、眼、牙等;

有需求時會喊爸爸、媽媽了,明白爸爸、媽媽的身份,以及這兩個詞語的應用;

可以聽懂大人的要求,比如你讓寶寶說再見,他會說再見;用自己肢體動作表示情感,會用搖頭表示不。

12-36個月:單詞短句爆發時期

15個月的寶寶:

會說自己的名字。

18個月的寶寶:

自己身體各部位的名稱,還能指出;

能說出2-3字組成的詞;

說話會用你、我這樣的代詞;

喜歡反覆用自己熟悉的單詞說話;

24個月的寶寶:

會說一些簡短的句子;

會指認物體,看到認識的也會主動說是什麼;

能聽懂簡單的指令並執行。

36個月的寶寶:

幾乎可以辨認出所有的常見物品;

能說出自己的名字、年齡和性別;

對空間有一定的認識,可以說出在哪裡,比如在裡面、在外面;

從這個時期開始,寶寶的說的句子更長更複雜,發音也更清晰,陌生人也能跟寶寶聊天了;

會唱歌;

會用形容詞和副詞、名詞。

以上是寶寶3歲前的語言發育規律。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節奏,開口時間會有早晚之分,但是也會跟爸爸媽媽們如何教有關。

之前看過一個報導,一個3歲小女孩兒,識字4000多,懂英語也會背詩,大多數的小朋友這時候剛踏入幼兒園,還在為每天需要上幼兒園而憂心忡忡,而這個小女孩兒卻已經成長為大眾眼裡的「神童」

但是仔細觀察這個報導裡的照片可以發現,小女孩兒身後的牆上,密密麻麻都是字,家裡的各個角落都有爸爸為了讓他識字而寫的紙片,這樣的教育讓小女孩兒成了遠近聞名的小神童。

並不提倡都像這位爸爸一樣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因為就像我們上小學之前背的那些唐詩,並不懂什麼意思,真正上了小學,聽老師講解之後才明白詩人表達的是什麼情感。但是我們從這位「小神童」爸爸身上知道一個事實,孩子開口說話,你得教。

只有親自教,孩子才能學好說話。

教的方法有兩個原則:

①遵照孩子的步調教;

②堅持,堅持持續、大量地對寶寶進行語言輸入,這個輸入的過程,其實就是跟寶寶聊天。

0-6個月的寶寶。

和寶寶多做眼神交流,溫柔說話

寶寶睡醒睜眼時,溫柔地說:「寶寶睡醒了?睡得好不好呀?」(寶寶用孩子的名字代替)

對於一些新手媽媽或者從來沒怎麼接觸過孩子的媽媽來說,跟小嬰兒交流會讓寶媽覺得不知所措,總覺得你說什麼他都聽不懂,所以就會把自己變成一個毫無交流的「餵奶機器」。其實不是的,就算寶寶小,多說一說也可以為寶寶加深印象,讓寶寶多聽聽你的聲音,記住你的聲音,這只是第一步。

這適用於任何時候,餵奶時、穿衣服時等等,只要你願意輕輕地說,寶寶就原因睜著眼睛痴痴地看著你的臉。

說多了,寶寶也就抓緊想要跟你交流了。

7-12個月的寶寶

聊天時,多強調自己的身份

可以從「爸爸」、「媽媽」開始,把這樣的名稱放在句子裡。

平時說話注意強調自己的身份。

孩子哭了,你可以這樣去詢問:「餓了?媽媽餵奶哦」或者「拉臭臭了?媽媽給你換個尿布。」再或者「媽媽抱、媽媽抱啊。」

說了這些再配合動作,強調自己的身份。

孩子之所以會哭,是因為有需求,哭聲可以吸引爸爸媽媽到自己的身邊,但是爸爸媽媽多強調自己的身份,久而久之讓寶寶知道你可以為他做什麼,讓孩子學會用呼喚「爸爸」「媽媽」來代替哭。

教孩子識別物體

可以教孩子識別物體了,耐心、不斷地說,讓孩子開口重複。這個階段,你跟寶寶的聊天內容就變成了看到物體指給他,並告訴他是什麼,反覆多次強調。

12-36個月的寶寶

堅持親子閱讀

跟寶寶讀繪本,是讓寶寶識物以及好好說話的助力方式,如果有條件,越早開始越好。

之前在抖音上看到一位寶媽為寶寶讀一本通篇沒有故事情節,只有象聲詞的書,都「噗、譁啦啦、咻咻」這樣的,配合一些會發出這種聲音的畫面,還沒1歲的寶寶就特別喜歡,每天讓寶寶給自己讀,可以早一些開始。

但是1歲左右的繪本大多要是識物、教小朋友打招呼的,讓孩子更好地認識世界,之後按照寶寶的發展規律,為寶寶準備繪本並堅持閱讀。

這是教寶寶識物、與現實聯繫、好好說話的另一種方式。

男孩子的爸爸媽媽們不要心急

男孩開口說話比女孩晚,是有科學依據的。

孩子說話早晚跟爸爸媽媽平日和孩子的交流互動有很大的關係,同時還要記住,大多數男孩確實開口說話要比女孩遲一些。

因為有研究發現,男孩子在大腦發育過程中左腦發育比右腦慢,而女孩相反,女孩左腦發育早於右腦。

左腦負責語言、邏輯思維等,而右腦負責圖像、好奇、想像力等。所以,大多數男孩說話是會晚於女孩的,但是男孩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會優於女孩,所以比較皮。

當3歲以內的孩子亂發脾氣,他可能是因為詞語匱乏不會表達,抓住機會,提高寶寶表達能力。

有些孩子發脾氣的理由讓爸爸媽媽琢磨不透。尤其2歲的孩子,他們很複雜,一方面是他們意識到自己是個體存在,另一方面他們又不想讓爸爸媽媽遠離自己,所以經常表現的很糾結,你讓他幹嘛,他不幹嘛。

不是他講不聽,而是他很糾結,有時候發脾氣,因為一點小事氣到摔玩具,其實他這時候可能只是想要看看玩具小車裡面是什麼樣的,但是怎麼也打不開車門,自己明明可以說話喊爸媽過來幫忙,可是又不知道怎麼表達,一氣之下把玩具車摔了,這其實也是孩子詞語匱乏的表現。

利用這個,爸爸媽媽可以在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問問:「怎麼了呀?是這個玩具車門打不開嗎?要不要媽媽幫幫你?」

這樣說,他可能就知道下次遇到一樣的問題就知道怎麼表述自己的困難了。

其實,教育寶寶都是有聯繫的,就像一句網絡名言「百因必有果」,你跟寶寶溝通得越多,他的表達能力就越強,所以多說、好好說、慢慢說,是培養一個孩子表達能力的根本原則。

相關焦點

  • 0-6歲是寶寶的語言敏感期,家長做好引導,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
    其實孩子的成長發育,都是遵循著一定規律的,特別是語言能力的發展。0-6歲是寶寶的語言發育的敏感期,家長抓住機會培養好孩子的語言能力,日後工作生活都會事半功倍。
  • 2-3歲是寶寶語言發育進階期,寶寶的這些異常是嘴笨表現,要重視
    特別是年幼的孩子們耐心有限,還可能會因為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強而被排斥,長期的被孤立,正是形成自卑孤僻性格的重要原因。 二、領導階層的絕緣體 從小語言發育能力不好的孩子,長大了也依舊不擅表達。
  • 0-3歲寶寶語言發育能力表,快來了解一下吧!
    有些媽媽對於寶寶2歲多了還不太會說話,感到非常的焦慮和擔心。當然每個人寶寶的自身情況是不一樣的,比如有的寶寶比較內向,在寶媽肚子裡就比較安靜,說話相對也會遲些。 寶寶的每項能力都有窗口期的,到了窗口期你沒有得到相應的鍛鍊就會顯得弱一些。
  • 0-3歲寶寶語言發育特點(附帶自測引導法)
    眾多粉絲盼望已久的這份表來咯~粉絲經常跟我聊的幾個問題,溼疹痱子,輔食,還有一個就是說話的問題。「明明感覺他都懂,但是他就是不說話」「我家寶寶1周歲連爸爸媽媽都不會叫」說話晚是不是智商跟不上了?有什麼辦法引導孩子寶寶開口呢?
  • 1歲萌娃語言能力超棒,「語言敏感期」抓住機會,每天這樣早教
    1歲萌娃語言能力等同於2歲娃,語言能力影響大腦發育?了解0~3歲寶寶語言發育規律,抓住「語言敏感期」,讓寶寶語言能力「快速」增強。很多父母說自己家孩子快2歲了還是只能說幾個字,語言表達能力欠佳,不知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更有甚者認為孩子語言遲緩,父母著急不知如何下手?
  • 1歲內寶寶四大能力發育標準,若一個沒達標,孩子可能發育遲緩了
    其實,孩子的發育問題,可能是不少家長都會關心的,下面就由專家來向各位科普一下1歲內寶寶的發育標準,不妨參考看看你家孩子達標了沒——0-1歲寶寶的4大發育標準1、肢體能力發育一般來說 ,寶寶在3、語言能力發育在0-3個月時寶寶只能發出a、o的單音;4-7個月可以發出如媽媽的疊音,但是可能吐詞不會那麼清晰;寶寶7個月之後可以將語言和外界的事物聯繫在一起,對語言和動作有了一定理解,比如知道揮手代表再見的意思。
  • 寶寶越早會走越聰慧?1歲內寶寶大動作發育規律,孩子爸媽要收好
    親戚表示,孩子每一個階段的生長發育都是有一定規律的,尤其是周歲內的寶寶大動作的發育是有相對應的時間表的,如果不遵循規律,讓孩子過早進行鍛鍊,反而破壞了孩子的生長發育規律,對於寶寶的生長發育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其實,早一點學會走路,也並非意味著孩子比較聰明,朵朵媽這才恍然大悟。
  • 0-3歲語言能力對照表,你家寶寶落後了嗎?
    從出生到一歲的前語言時期,正是寶寶學習語言的敏感期,家長應把握住前語言的敏感期,跟寶寶多說話,注重前語言教育讓寶寶早說話。 以下0~3歲寶寶語言能力時間表,幫你了解寶寶什麼時候會說什麼話。不過,如果你的孩子有這些能力的時間比表中所列時間早或晚一點,多半也相當正常。
  • 0-3歲寶寶發育圖解版,快來對照你家寶寶發育情況吧~
    本文來源:媽了個咪,原標題:0-3歲寶寶發育圖解版,建議收藏,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站立場無關,未經允許請勿轉載。爸爸媽媽最最關心的話題就是寶寶的成長啦~自家的寶寶發育有沒有跟上這可是新手爸媽常常有大大的疑惑。寶寶幾個月會翻身?幾個月會抬頭?幾個月會爬?幾個月會走路?一起來看看0-3歲寶寶發育圖解版吧,但是還是要根據寶寶自身的發育情況,只要寶寶身體沒有異常,稍快或稍慢都沒有關係哦。
  • 哈佛研究:大腦發育黃金期一生只有3次,家長務必幫寶寶抓住
    根據皮亞傑的兒童發展階段理論,在孩子3歲前處於感知運動階段,尚未形成語言系統,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是是運動圖示,和外界的相互作用與刺激。剛出生的嬰兒大腦重量,約佔成年人的四分之一,發育到3歲的時候基本與成年人接近了。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0-5歲是大腦發育黃金期,家長務必幫寶寶抓住
    《0-5歲——大腦發育的黃金五年》正是她的著作。所有的關鍵期基本都在出生後的前5年內就已經開始,5年以後,所有腦區的突觸都會走向衰退。用更通俗的話來說就是0-5歲是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而且是有且僅有一次的高峰期。
  • 適合0-3歲寶寶的早期課程有哪些?如何為寶寶選擇早教課程?
    一般0-3歲孩子早期教育的主要的目的,是圍繞著日常生活裡面的一些練習,達成綜合素質的培養、與完善人格的學習。家長該如何為寶寶選擇早教課程,孩子適合的早期課程又有哪些?適合0-3歲寶寶的早期課程有哪些?2、親子烘焙(1.5~3歲)提升孩子的多感官體驗與學習、精細運動技能、基礎生活技能孩子會學到小西餅、蛋糕、簡單餐點、國際文化在量、拌、揉、烤的過程中,激發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創造力,再經過耐心地等待,所有人一起品嘗成果,不僅孩子積累了成就經驗,家長與孩子、老師與孩子、孩子之間的感情也更為靠近。
  • 寶寶這3個讓家長頭疼的行為,暗示智商高,3歲前就能看出個大概
    寶寶身上這3個讓家長頭疼的行為,其實暗示著孩子智商高。 美國著名人際關係大師、演講家卡耐基說過:一個人的成功,15%靠的是專業技巧,75%靠的是語言表達。 3歲前是寶寶語言發育黃金期,如果你家寶寶喜歡說話,比如經常問為什麼等等,那麼就意味著他的語言能力正在快速發育。
  • 0~3歲是孩子大腦發育黃金期,聰明的家長都這麼做
    0~3歲寶寶大腦發育很關鍵,開發智力時別破壞大腦潛能心理學家和神經科學家研究表明:0~3歲時孩子的大腦處於飛速發展期,也是大腦智力開發的敏感期,這個時期的大腦雖然需要適當的刺激來促進智力發展,但卻要更加警惕刺激剝奪造成的腦損傷。
  • 1到3歲寶寶語言敏感期的魔力
    第二階段 1歲-2歲1歲-1.5歲 理解能力發展迅速這個階段爸爸媽媽可能會發現孩子從小話嘮咿咿呀呀的火星語階段一下子變沉默了,平時也就嗯幾聲,那個著急呀。其實只要我們理解孩子語言發展的規律,就不會焦慮了。這個階段孩子從爬到走,大運動發展迅速,這也是個裡程碑式的跨越。
  • 如何給0-3歲寶寶選擇玩具?
    玩具是寶寶們最好的玩伴之一。擺弄玩具的過程,也是寶寶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的過程,有利於促進寶寶運動、語言和認知能力等方面的發育。玩具對寶寶如此重要,我們該如何給寶寶選擇合適的玩具呢?1-3個月寶寶的玩具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就像一一個小「近視眼」,3個月內的寶寶能看見的距離為20-30釐米;這個階段的寶寶聽到聲音後逐漸能夠用眼睛去尋找聲源,並用自己獨特的方式來認識周圍的世界。
  • 寶寶「精細動作」怎麼練?0-3歲發育標準,家長別再幫倒忙
    0-3歲寶寶「精細動作」發育標準 精細動作是指:寶寶有意識的帶動手部肌肉和肌肉群的運動,是寶寶神經系統發育的重要指標之一。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有不同的標準,寶寶手部動作越精細,證明其大腦發育程度越好。
  • 0-4歲寶寶每月發育指標,快來看看你家寶寶達標了沒?
    語言發育:  現在,寶寶的詞彙不斷豐富,一般都能說20至30個詞語;語言能力強的寶寶可能遠超過100個詞語。  感覺發育:  現在寶寶各方面都更為成熟了,他(她)已經知道做什麼事會讓爸爸媽媽生氣,有了一定的是非觀念。寶寶很喜歡糾正大人的錯誤。他(她)也能發現自己的布娃娃掉了一隻鞋子,發現牆上多了一塊汙漬,這說明寶寶的觀察能力也提高了。
  • 寶寶「4種徵兆」或代表發育遲緩!符合1歲寶寶的發育標準
    1歲內寶寶生長發育較快,幾乎一天一個模樣。如果自家寶寶與同齡的孩子差距有點大,家長就應該引起警惕。今天,天天和大家聊一聊,出現4種特徵可能代表寶寶或代表發育遲緩。第一個特徵:2個月寶寶還不會笑很多新生兒時期的寶寶就會笑,比如當睡夢中會發笑,這或許只是新生兒面部肌肉自然現象。
  • 12張圖看寶寶1歲內的發育規律變化,一個月一個樣,變化真不小
    其實,寶寶出生後,每天都在變,但是寶媽每天抱著寶寶就不容易察覺,如果每個月來一張照片,就會很明顯的發現寶寶的變化了~接下來咱們就看看寶寶12個月內的發育情況吧,對比一下你的寶寶是不是也這樣吧~1個月:男寶身高:48.7-61.2cm,體重: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