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

2020-10-09 MEETLINK視聯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針對2021年科技產業發展,整理十大科技趨勢,精彩內容請見下方:
DRAM正式跨足EUV時代,NAND Flash150層疊堆技術再升級


2021年三大DRAM廠:三星(Samsung)、SK海力士(SK Hynix)、美光(Micron)除了持續往1Znm、1 alpha奈米製程轉進外,三星(Samsung)將率先跨入EUV世代,緩步取代現有的double patterning技術,以提升成本結構與生產效率。

2020年NAND Flash疊堆技術突破100層後,2021年繼續往150層以上推進,單晶片容量也將自256/512Gb推進至512Gb/1Tb,透過成本改善吸引客戶將容量升級。在儲存界面上,PCIe Gen 3已成主流,PCIe Gen 4隨著新遊戲主機搭載以及Intel新平臺的採用,預計市佔率將自2021年起攀升,滿足高階PC、server、data center高速運算需求。
2021年全球運營商加速5G基地臺建置,日韓已搶先關注6G

2020年6月全球行動通訊系統協會(GSMA)發布最新5G SA部署指南(5G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SA Option 2),進一步討論運營商部署之技術議題與5G於全球建置狀況。預估2021年起電信運營商將大力推動5G獨立(SA)組網架構,除提供高速和大容量通訊外,亦可根據應用程式定製網絡和適用超低延遲網絡需求。在5G技術展開之餘,日本NTT DoCoMo、韓國SK Telecom (SKT)等已開始關注6G,強調未來有更多XR裝置整合(包括VR、AR、MR、8K和更多圖像),使用全像投影(Holography)交流將變得更為真實,遠端工作、控制、醫學、教育等有望得以推廣。
物聯網進化為智聯網,以AI賦能裝置邁向自主化

2021年物聯網將以深度結合AI作為提升價值之主要核心,IoT定義也從Internet of Things演化為 Intelligence of Things,透過深度學習與電腦視覺等工具的附加,讓IoT軟硬體應用全面升級;在綜合產業動態並考量經濟振興與遠端操作需求,將具體呈現於智慧製造與智慧醫療兩大垂直應用領域。以製造端來看,非接觸技術加速工業4.0的導入,在智慧工廠追求韌性、彈性及效率下,AI將致力使Cobot、無人機等邊緣端裝置具更高精度及檢測能量,由自動化步入自主化。在醫療業方面,AI將數據加值於流程優化與場域延伸,更快的影像辨識以支援臨床決策、乃至遠端問診與手術輔助,皆是AI醫聯網未來整合技術至智慧院所、遠距醫療的重要方向。
AR眼鏡結合智慧型手機,掀起終端跨領域整合


2021年AR眼鏡將改採外接智慧型手機的設計,透過終端跨領域的整合,讓智慧型手機成為AR眼鏡的運算平臺,降低AR眼鏡產品本身的重量與成本。特別是2021年在5G網絡環境將更成熟下,透過與5G智慧型手機的結合,除了能更順暢運行各種AR App之外,亦能倚靠智慧型手機的連網實現各種個人影音娛樂功能,促使手機品牌與電信運營商推動AR眼鏡市場發展的意願大幅提升。

為自動駕駛把關,駕駛人監測系統(DMS)將大放異彩


車輛安全科技的演進從車外走向車內,感測技術朝向整合車內駕駛人狀況與車外環境的方向發展,AI的應用也不僅止於娛樂與便利,安全成為新的應用重點。受到各項ADAS系統搭載率快速攀升,導致不斷發生駕駛人依賴系統而忽視前方路況的事故,對駕駛人進行監測的功能再次受到重視。然而未來將往更加主動、可靠和精準的攝影機方案發展,進行瞳孔追蹤及特徵萃取來監測駕駛人疲勞、分心和不當駕駛行為。而駕駛人監測系統(Driver Monitoring Systems; DMS)在自動駕駛的發展過程中更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條件,系統不但要能夠進行偵測與提醒,更要能判斷駕駛人的接管能力並適時與適度的介入車輛控制,預期該技術與功能將快速出現於量產車上。
摺疊裝置概念再進化,尺寸放大、擴大應用領域


2019年起,摺疊手機概念逐漸成型,數個手機品牌相繼推出對應產品測試市場水溫。雖然因成本售價偏高,銷售成績差強人意,但在逐漸成熟飽和的手機市場中,仍掀起不少話題。未來幾年,在柔性AMOLED產能逐漸擴大的狀況下,除了摺疊手機的概念與發展仍然會是品牌客戶持續關注的焦點外,摺疊裝置概念亦往筆記本電腦市場延伸的趨勢。在Intel與Microsoft的引領之下,雙面板操作的筆記本電腦產品已經陸續問世,接下來一體化的摺疊型產品也勢必成為品牌客戶新的關注重點。可以預期摺疊型筆記型電腦將有機會在2021年問世,一方面擴展摺疊概念的產品應用領域;另一方面也放大產品尺寸,對柔性AMOLED產能的去化也將帶來一定的助益。

2021年白光OLED技術迎來勁敵,Mini LED、量子點OLED加入戰局


高階電視市場在2021年將迎來兩波不同的技術競爭。其中搭配Mini LED背光的LCD電視,透過更細緻的背光分區控制,呈現更銳利的對比效果,在龍頭品牌三星(Samsung)的領軍下,搭配Mini LED背光的LCD電視除了能提供與OLED電視相仿的規格表現,輔以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將成為白光OLED技術的勁敵。另一方面,淡出傳統LCD市場的Samsung Display,計劃將技術差異化寄望於全新的量子點OLED上,以更勝於白光OLED的色彩飽和度,力圖重新豎立電視規格的新標杆,預期2021下半年高階電視市場將展開全新的競爭態勢。
2020年先進封裝技術全力向HPC、AiP領域邁進


2020年先進封裝技術並未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停滯,隨著各家大廠陸續推出HPC晶片與AiP模組,驅使臺積電(TSMC)、Intel、日月光(ASE)及Amkor等業者嘗試加入。在HPC晶片領域,由於高性能晶片帶動I/O接腳密度的增加,使之封裝所需的中介層(Interposer)要求也隨之提高,驅使臺積電與Intel相繼推出全新封裝平臺與技術(3D Fabric及Hybrid Bonding),相關能力已由第三代CoWoS及EMIB,逐步演進至第四代CoWoS與Co-EMIB等,目標鎖定2021年高階2.5D及3D晶片封裝需求。AiP模組部分,自2018年高通(Qualcomm)首推QTM系列產品後,目前朝降低封裝成本努力,聯發科(MediaTek)和蘋果(Apple)也躍躍欲試,並積極與相關封測代工廠(如日月光及Amkor等)共同投入研製相關較低成本的主流Flip Chip封裝技術,預期將於2021年後逐步切入毫米波市場應用端,憑藉於5G通訊與網路連接需求,AiP模組初期將滲透手機終端,並且後續也將推移至車用及平板市場。

晶片業者加速擴張策略,迎向AIoT市場大餅


隨著IoT、5G、AI及Cloud/Edge Computing等技術快速發展,晶片業者的布局已經從點、線到面,構築成完整且綿密的生態系統。縱觀近年各大晶片業者的發展,透過合縱連橫的布局戰略,大者恆大與區域競爭態勢已然成形。除此之外,基於5G所帶來眾多不同場景的應用服務,從晶片設計到軟硬平臺整合,晶片業者朝向建構從上到下完整的垂直整合解決方案,以因應AIOT產業快速發展所帶來的龐大商機。未能及早卡位的晶片業者,將極為容易暴露在市場過於單一的經營風險中。
首臺主動式驅動Micro LED電視,將於2021年問世


近年來Samsung、LG、Sony與Lumens等公司,紛紛發表Micro LED大型顯示器後,帶動Micro LED在大型顯示器的應用發展,由於Micro LED大型顯示技術逐漸成熟,預估三星將會率先發表首臺Micro LED 主動式驅動的電視產品,2021年有機會成為Micro LED電視應用的元年。主動式驅動使用TFT玻璃背板製程,達到定址控制畫素的目的,並且電路設計比較簡單,所使用的布線空間也比較少。其中,主動式驅動IC需要PWM功能及搭配MOSFET開關來穩定驅動Micro LED的電流,而這顆IC則需要重新設計與製造,開發費用會相當昂貴,以現狀Micro LED廠商來講,相對的技術與成本仍是進入應用市場的最大挑戰。


聲明:文章來源自【 LEDinside 】,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顯示屏專業配套組件製造商 鑄就顯示屏配套產品新勢力

相關焦點

  • 重磅:2021十大金融科技趨勢
    螞蟻集團聯合Gartner深入研究和預測人工智慧、區塊鏈、新計算、數字安全等熱點科技在金融場景中的應用,形成2021年全球十大金融科技趨勢。根據所屬的技術領域,這十大金融科技趨勢可以歸入「可信」、「智能」、「普惠」三大類別。
  • Gartner預測2021年及以後企業十大IT技術趨勢
    創業邦獲悉,Gartner公布了2021年及以後的重要戰略趨勢預測。Gartner所發布的十大趨勢預測探討了技術在重組、重啟和應對不確定性方面的作用。這十大趨勢預測分別是: 到2024年,25%的傳統大型企業首席信息官對數位化業務運營結果負責,他們實際上將成為「代理營運長」。到2025年,工作中75%的對話場景會被記錄和分析,挖掘出新的企業機構價值或風險。
  • 盤點2019至2021,達摩院發布的十大科技趨勢變化
    2020年12月28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了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在基礎技術及科技產業發展方向方面,提供了全新的預測。自2019年1月2日開始,這已經是達摩院連續第三年發布的科技預測白皮書,讓我們盤點下,這三年的預測有何變化。
  • 展望2021,百度研究院重磅發布十大科技趨勢預測
    2020年開始,全球經濟與社會陷入諸多不確定性當中。面對嶄新的2021,讀懂未來的科技趨勢發展,可能從未像今天一般重要。1月13日,百度研究院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包括人工智慧、生物計算、AI晶片、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及相關產業,技術創新與產業應用發展緊密融合,既有技術前瞻性也具備產業指導價值。
  • 外媒預測2021年企業十大科技趨勢,物聯網門鎖應用成關鍵之一
    智利《第三版時報》網站近日刊載題為《2021年企業的十大科技趨勢》的文章,作者系羅德裡格斯·穆尼薩加。文章預測了明年企業科技創新的十大趨勢。全文摘編如下: 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或5G的到來是最顯著的趨勢之一。網絡安全以及電子商務的最大化利用也將成為2021年商界的主流,科技的應用將像今年一樣接受疫情的考驗。
  • 十大科技 趨勢預測
    百度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十大科技趨勢預測,涵蓋了人工智慧、晶片、物聯網、自動駕駛、量子計算等多個前沿科技領域,為2020提供了一份可參考的「路線圖」。趨勢1:AI技術已發展到可大規模生產的工業化階段,2020年將出現多家「AI工廠」AI技術本身以及各類商業解決方案已日臻成熟,正在快速進入「工業化」階段。
  • 2021年科技趨勢是什麼?達摩院預測:第三代半導體材料5年內普及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歐陽宏宇2020年即將過去,但疫情並未阻擋科技前進的腳步。這一年,量子計算、基礎材料、生物醫療等領域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紛至沓來。後疫情時代,基礎技術及科技產業將如何發展?12月28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涵蓋了AI+醫療、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工業網際網路、腦機接口等和當前社會熱點密切結合的前沿科技及技術熱詞。
  • Gartner於今天公布了2021年及以後的十大重要戰略趨勢預測
    打開APP Gartner天公布了2021年及以後的十大重要戰略趨勢預測 卿雲 發表於 2020-12-21 13:57:31
  • 2021年科技領域將呈現十大發展趨勢
    科技沒有邊界,創新永無止境。進入嶄新的2021年,科技將在何處率先突破?創新又將如何改變生活? 日前,阿里達摩院等數字經濟巨頭髮布了對2021年科技發展的展望和預測。經過梳理歸納,2021年科技領域將呈現十大發展趨勢。
  • IDC發布2021年中國ICT市場十大預測
    IDC從全球及中國視角共同分享了組織面臨新業務需求所需的新能力、新運營和優先事項——IDC 2021年中國ICT市場十大預測。從全球角度來看,影響2021年經濟與技術市場的外部驅動因素包含:疫情加速顛覆、調整創新戰略、下一個新常態、智能無處不在、地緣政治風險、再思考全球化、數字生態平臺、未來信任危機、重新定義客戶、數字鴻溝加劇、未來工作轉型和打造學習組織。科技將引領我們走向下一個常態並發揮更大的作用。
  • IDC 2021年中國ICT市場十大預測
    IDC於今日與來自10家知名IT領域資深媒體老師從全球及中國視角共同分享了組織面臨新業務需求所需的新能力、新運營和優先事項——IDC 2021年中國ICT市場十大預測。從全球角度來看,影響2021年經濟與技術市場的外部驅動因素包含:疫情加速顛覆、調整創新戰略、下一個新常態、智能無處不在、地緣政治風險、再思考全球化、數字生態平臺、未來信任危機、重新定義客戶、數字鴻溝加劇、未來工作轉型和打造學習組織。科技將引領我們走向下一個常態並發揮更大的作用。
  • 2021年宏觀經濟十大趨勢展望
    2021年宏觀經濟十大趨勢展望 2020-12-17 17: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中國智慧醫療2021十大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健康界研究院發起《中國智慧醫療2021十大發展趨勢預測》研究課題,希望通過對全國範圍內不同區域、不同醫院等級、不同類別典型醫院的走訪和深入調研...2021年聚焦的發展熱點和趨勢。
  • 2021年科技趨勢是什麼?達摩院預測了這十個方面
    12月28日,阿里巴巴達摩院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經歷疫情的洗禮,許多行業重啟向上而生的螺旋,但疫情並未阻擋科技前進的腳步,量子計算、基礎材料、生物醫療等領域的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紛至沓來。材料是一切科技發展的基礎,新材料技術已推動多輪科技革命。
  • 2021年十大數位化轉型趨勢預測來了
    沒有人能夠預測到2020年將把我們帶到哪裡,僅僅過去六個月,產生的數位化轉型就超過了過去十年的數位化轉型,每一項已經在進行的轉型努力都在加速,而且,是以一種大規模形式。雖然,我一年前的許多數位化轉型預測,都受益於這種轉變,但其他的數字轉型,卻被更迫切的需求所取代,比如24/7(全天候)安全可靠的連接。這些變化對2021年意味著什麼?
  • Gartner預測2017年十大戰略性科技趨勢,它們最具顛覆性潛力 | 獵雲網
    復盤2016年,我們可以從Gartner的趨勢中看到全球2017年關注的焦點,以下為Gartner 的 2017 年十大戰略性科技趨勢,從另外一個角度考量,也許它們是中國未來三到五年可能發生的事情,而我們永遠應該把更大的目標放在更遠的未來。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 六禾創投。
  • 2021年中國ICT市場十大預測
    年中國ICT市場十大預測》(以下稱預測),該預測指出2021年中國ICT市場(含第三方平臺與創新加速器技術)規模將達7111億美元,將同比增長9.3%,預計2021年—2024年數位化轉型總支出將達1.5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達17%。
  • TrendForce發布2021年十大科技趨勢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針對2021年科技產業發展,整理十大科技趨勢,精彩內容請見下方:DRAM正式跨足EUV世代,NAND Flash150層疊堆技術再升級2021年三大DRAM廠:三星(Samsung)、SK海力士(SK Hynix)、美光(Micron
  • 化工|2021年十大預測:碳中和、油價、順周期等—2021年投資策略
    原標題:化工|2021年十大預測:碳中和、油價、順周期等—2021年投資策略   在油價上行、宏觀經濟復甦背景下,預計2021年化工行業景氣度上行,我們上調行業至
  • 達摩院重磅發布2021十大科技趨勢,描繪 未來科技藍圖
    相信後疫情時代,即將到來的2021註定將在科技史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年末收官之際,阿里巴巴達摩院重磅發布2021年度十大科技趨勢。這是達摩院成立三年以來第三次發布年度科技趨勢報告,阿里雲智能研究中心攜手達摩院的科學家和業界專家人士,歷經長達3個月大量訪談交流,共同碰撞觀點,深入探討,對人工智慧、物聯網、量子計算、雲計算、區塊鏈、新材料等熱點科技做出研判和預測,對未來的科技走向進行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