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化 | 我國的河流,為何南方多叫江,華北中原多叫河,到了東北又...

2020-12-27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歷史D學堂 ,作者大獅子

歷史D學堂

《歷史大學堂》官方微刊物,一分鐘讀懂歷史。(百度百科TA說特邀科普合作平臺)

愛祖國 愛水務 愛海洋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們

億萬斯年,亞東大帝國

山嶽縱橫獨立幟,江河蔓延文明波

四百兆民神明胄

地大物產博

揚我黃龍愛國旗

唱我愛國歌

這是19世紀末的一首歌曲《愛國歌》,歌詞慷慨激昂,洋溢愛國情感。在那民族危亡的歲月,激勵過不少熱血男兒,投筆從戎,奮發圖強,力挽狂瀾。

正如其中歌詞所說:「江河蔓延文明波」,我國山河大地,的確水網縱橫。打開地圖,縱覽全國,無數大江大河縱貫其中。若是再仔細觀察,注意這些水系名稱,就會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

(註:本文配圖源於 南宋馬遠的《水圖》)

先看中國的南部,大多數大型河流都以「XX江」冠名。珠江、湘江、贛江、閩江、重嘉陵江、岷江、金沙江、怒江、瀾滄江、漢江、錢塘江。最有名者,還是橫貫中國十餘省的長江。只有小的水道才稱之為河,如蘇州河、萬泉河、秦淮河。

可過了長江以北,「XX」江卻幾乎不見了,無論大小,水流卻多叫「XX河」,如南橘北枳的淮河、山西汾河、天津河北的海河、涇渭分明的涇河渭河、盧溝橋下的永定河,更別提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

但是再往北,到了東北,「XX江」又成了主流,大河大都稱江,如松花江、鴨綠江、圖門江、烏蘇里江、嫩江、黑龍江。

所以,這江河又有什麼區別?為何在我國,南稱江北稱河,關外又稱江呢?

我們先從古人對河流的稱呼演變開始。

江原為長江、河原是黃河

在上古的時候,對於水流,一般都以單字稱名。《尚書-禹貢》為我國最早的地理書。其中提到了52條河,47條都是單言其名。《詩經》中有35條河,單名者31條。這些河的名字,都是三點水加個聲旁,如沱、漢、洛、沔、涇、渭、滻、灞、濟、湘、沅、汾、泗。那時就有了江、河這兩個稱呼。不過江河意義於今不同,是特有所指。

《說文解字-水部》:「江,水。出蜀湔氐徼外。入海、從水,工聲」,《孟子-騰文公上:「決汝漢,排淮泗而注之江」,顯然,這裡的江是特指長江。

《說文解字-水部》:「河、水。出敦煌塞外崑崙山,發源注海,從水,可聲,」《尚書-禹貢》:「島夷皮服,夾右碣石入於河」。顯然這裡河是特指黃河。

大約是到了戰國,人們對河流的稱呼也發生了改變,一般在單名後面加個水字,叫X水,成書於戰國的《山海經》中間記載了311條河,其中290條稱為XX水,《穆天子傳》中有26條河,14條稱為X水。如汾水、漢水、淮水、泗水、渭水。長江黃河,也稱為江水、河水。一直延續到了南北朝還是基本如此。北魏酈道元《水經注》中提到了1252條河流,其中「X水」就有119條。

「南江北河」隋唐定型

至於不是黃河也稱河,不是長江也稱江,用X江、X河指代水流的稱呼,最遲不晚於東漢。開始用的不很普遍,《漢書》中,有9條江, 10條河,但是絕大多數還是X水。《水經注》裡面有38條河流稱為「江」,如湘江、墊江、岷江、浙江,有71條河流稱為河,有海河、渭河、沙河、延河、桑乾河。這些江河稱呼基本都延續至今,且都是南方叫做江,北方叫做河。

南江北河的稱呼開始大行其道是在隋唐,隋以後基本南方稱XX江,北方稱XX河。唐代孔穎達說:「江以南,水無大小,俗人皆呼為江」,顏師古說:「南方無河也,冀州凡水大小皆曰河」。宋代宋祁說:「南方之人謂水皆曰江,北人謂水皆曰河,蓋從其俗也。」

那其俗從何而來呢?可能有如下原因:

黃河支流統稱「河」,長江支流也是「江」

在華夏先民的主要活動範圍內,北方之水黃河支流為多,汴河、洮河、汾河、洛河都是。南方之水長江支流多,漢江、湘江、烏江、岷江皆是。古人視支流同幹流,稱黃河為河,也把黃河支流認作河。《尚書-禹貢》,其中說,大禹治水成功,「九河既導」,就是挖通了黃河的九個支流。反正水都是流到黃河去的,就算黃河一部分吧,也叫它「河」好了。到了後面,老百姓叫上口了,不再講究了,也不管是不是黃河支流了,都渾叫河了。

江也是同樣道理,先秦上古,人們也把流入長江的水流視為長江一部分,也稱為江。《尚書-禹貢》中說在荊州,「九江孔殷」,江水由九條匯聚成一條。把匯入長江的八條支流也稱呼江。屈原《湘君》裡說「鼉朝馳騖兮江皋」,湘江流入長江,也可稱呼為江。後來時間久遠,南方人也不再分水流是不是流到長江去,統統叫作江好了。

「江」直且寬,「河」則有彎曲之意

另外, 「江」和「河」兩個字的字源中也暗含著「江河」之別,從中可窺南江北河之玄機。江字,左邊三點水,右邊是個工。三點示形為水,工字代表讀音。古代江和工同音,現在不少方言裡還是這樣。但是有學者認為,這個工的成分,不僅僅只是表音,也有一定的表意作用。我們舉幾個帶著「工」字邊兒的字,說明一下。

「槓」,又粗又直的橫木。「仜」,《說文解字》曰:「大腹人也」,肚大而挺,也有直和大的意思。再說「項」,脖子的意思,清代段玉載注釋《說文解字》說:「此當曰項而曰頸者,渾言則不別。。。傳曰:項,大也」這個項也有直和大的意思。我們從工字本身上看,「工規矩也,象手持之」,工字最早的意思,就是手,拿著一大把做木工的曲尺。曲尺給人的感覺,也有「直」和「寬」。

這樣就好說明問題了,江就是給人感覺「大且寬闊」的水流。長江東去,水光接天,即「直」又「寬」。南方的雨水豐沛,水流充足,河流大都也寬、直。故而皆名之以江。

再說河,河旁的可字,可本有彎曲之意。「河」即能表示曲流水。君不見,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不正是「曲水」麼?北方河流多曲折,故而也可叫「河」,所以南方曲折的,較小的內河,也被稱為「河」,轉過了九道灣的瀏陽河,不也是稱為河麼?

「江」或來自南亞語,「河」或來自遊牧民族

還一些語言學家,從現代語言學的理論,提出了觀點。「江」,「河」兩個詞,都是外來語,「南江北河」的根源,是因為這兩個詞來自於南北不同民族的語言。

「江」可能來源於南亞語系—孟棉語族。現在南亞、東南亞的民族,仍然把河流讀作工(江古音工)的諧音。如越南語,河流讀作「song」,高棉語讀作「stung」,古孟語讀作「krung」,佤語讀作「klong」。在上古時期,我國的南方是百越苗蠻之地,居住著南亞語系的民族,他們本來就把河川稱作「江」。後來中原民族南下,吸收了當地的傳統,南方也就都是各種「江」了。

「河」的來源則可能來自於北方遊牧民族,和蒙古語中河流「rool」同源。一說來自於「東夷」。也和「江」字一樣,被吸收融合進了漢語,成了北方對河流的統稱。

但是這些說法,雖有參考價值,但也有問題,孟棉語族中把河流讀作「江」,反倒可能是受漢語影響的,畢竟中華自古為天朝上國,臣服戎羌,周邊民族吸收漢語詞彙的可能性更大。至於黃河流域,自古就是華夏文明繁衍發展之地。怎麼還會用外來詞彙稱呼自己的母親河呢?

東北「江」的由來

說完了「南江北河」,我們再來看看東北地區,東北地區分為兩種情況,一個是遼寧靠近關內的地區,遼河流域先秦就是燕國封地,受中原文化影響深厚。命名規則也同於中原。遼河在《山海經》中叫潦水,《呂氏春秋》中稱之為遼水,唐代以後成為遼河。遼河流域的支流也都叫河,如大凌河、小凌河、老哈河。和華北中原的情況相同。

和中原華北迥異的,是遼寧更北的地區,這些地方在古代,屬於少數民族地區,居住著肅慎、東胡等族。河流名稱,大多是少數民族語言命名的。嫩江,一說來自女真語,為妹妹河,一說來自蒙古語,青色的河。松花江,松花譯自女真語 「速末」,白色之意。烏蘇里江,則為自女真語天王之河。牡丹江則是女真語彎曲之河。

最早漢語文書中對這些河流採取的是音譯+水的名稱。嫩江稱為那水,黑龍江為黑水,松花江為速末水,鴨綠江為馬訾水。

轉而叫江,是在遼金以後開始的,遼金松花江稱為混同江,鴨綠江有了現代的名字。嫩江到了元代開始稱為那兀江。烏蘇里江在明代開始被稱為阿速江。到了清代,基本上東北的河流的名字就和現在差不多了。

為何在遼金時,東北江河會出現改成這麼「南方」的名字呢?

首先是遼金之後,東北地區得到進一步開發,遼金作為崛起於東北的少數民族封建王朝,積極學習漢文化,大量的漢民進入東北。此時,把漢族把河流稱為X水的習慣已經消失了,引進了新的稱江道河的習慣。

第二,「南江北河」給人江大河小的印象。早在隋唐時期,關內北方稱河,南方稱江的習俗已經存在。南方的江江水清澈,流量大,北方的河,河水渾濁,流量小。久而久之,到了宋遼金時代,就給了人江大河小的印象。

第三,東北水流清澈,水流大,如南方之江。帶著「江大河小」印象的漢族移民,和受漢語言影響的契丹人、女真人,看見了清波萬裡的滔滔大川,自然想到了用江字命名。東北出現了一票江,也就不足為奇了。

參考資料:

【1】《漢語「江」詞源考》 張洪明 浙江大學學報(社科版) 2005.1

【2】《我國河流名稱變遷的規律及成因》 李小平雲夢學刊 2005.7

【3】《漢語「河」的詞源辨考》 布佔廷 莊會彬 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 2010.6

【4】《關於東北地區河流名稱及成因的幾點看法》 劉玉靜 朱宏斌 王然 中國農學通報 2010.7

............................END............................

來源:歷史D學堂

↓↓↓可能你還想看↓↓↓

原標題:《水文化 | 我國的河流,為何南方多叫江,華北中原多叫河,到了東北又叫江》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我國河流為何南方多叫江,華北多叫河,到了東北又叫江?
    只有小的水道才稱之為河,如蘇州河、萬泉河、秦淮河。過了長江以北,「XX江」幾乎不見了,無論大小多叫「XX河」,如南橘北枳的淮河、山西汾河、天津海河、涇渭分明的涇河渭河、盧溝橋下的永定河,更別提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但是再往北,到了東北,「XX江」又成了主流,大河多稱江,如松花江、鴨綠江、圖門江、烏蘇里江、嫩江、黑龍江。
  • 我國的河流,為何南方多叫江,華北中原多叫河,到了東北又叫江
    但是再往北,到了東北,「XX江」又成了主流,大河大都稱江,如松花江、鴨綠江、圖門江、烏蘇里江、嫩江、黑龍江。所以,這江河又有什麼區別?為何在我國,南稱江北稱河,關外又稱江呢?我們先從古人對河流的稱呼演變開始。
  • 江是河和南北?你知道河流的名字嗎?
    我們的祖國美麗幅員遼闊,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有許多大江大河,有1500多條河流,流域面積超過1000平方公裡,這些大江大河是文明的搖籃,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養活了成千上萬的人,但是當我們仔細觀察中國的地圖時,我們會發現一個奇怪的地方,這也是一個巨大的水為什麼有的叫江,有的叫「河」?
  • 黃河為何叫河,長江為何叫江?江河有啥不同,作為華夏兒女要了解
    曾經有著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在網上流傳:「黃河為什麼叫河?而長江為什麼叫做江呢?」想必哪怕是學霸,也未必能夠一時半會就把這個問題回答上來,但在專家的解釋裡,兩者必然都是有其中的講究,而且還有著很妙的地方,咱們作為華夏子女,這些東西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
  • 為何黃河叫河,長江卻叫江?江與河有啥不同?作為炎黃子孫要明白
    「江、河、淮、濟為四瀆。四瀆者,發源注海者也。」——《爾雅·釋水》 四瀆在我國古代屬於天文學中的井宿星官的名字,一共代表了天上的四星。一顆星在現在的雙子座內,剩下的三顆星在現在的麒麟座內。而古人們認為這四瀆與我國現在的四條入海之河相對應。
  • 長江為啥要叫江,江與河有啥區別?華夏子孫都應該知道
    李白曾經在詩中寫道:「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杜甫也在詩中說:「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黃河和長江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來源,被我國人民親切地稱呼為「母親河」。它們分別是我國第一、第二長河,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也是中華民族形象的表徵,在我國的地位非常重要。
  • 長江為什麼叫江,黃河為什麼叫河?江河區別到底在哪裡?漲見識了
    長江為什麼叫江,黃河為什麼叫河?江河區別到底在哪裡?漲見識了,到目前為止,河流是各種文化的面料, 自古以來,我們就傾向於在河周圍定居, 比如,我們的華夏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所以也被稱為母親河,其實,我國有和黃河一樣的水域, 長江,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長江叫江?
  • 我國這條河,水域面積遠超長江,流量是黃河7倍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就像埃及的尼羅河和美國的亞馬遜河一樣,它是距人類最近的河,實際上,除了大河外,還有許多支流,小河也造福於人類,在東北,有一條著名的河流,流量不小,水域比長江大得多,水量是黃河的7倍,但是,聲譽並沒有高於黃河,許多人甚至都不知道這條河的存在,這條河是黑龍江。
  • 珠江長度不濟長江黃河一半,卻是國際河流,引人好奇!
    說到河流,我們常常會想到黃河和長江,它們是我們歷史的發源地,尤其是黃河流經的中原地區,,更被看作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按照河流的長度,在世界前五名中,中國的長江和黃河都在名單上,而且這兩條河流全部都在我國境內流淌。如果有些河流,流經不同的國家,我們可以叫做國際河流。
  • 長江黃河不是國際河流,珠江長度不到一半,卻流經兩個國家
    提到河,大家往往會想起黃河和長江,這被認為是我國古代歷史傳承的搖籃,特別是黃河流經的中原地區,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根據河流長度,世界排名前5名中,中國的長江和黃河榜上有名
  • 湖北襄陽 一個奇特的地名現象:過去 襄陽只有「河」 沒有「江」
    古時候,江、河是一個專屬名稱。「江」指長江,「河」指黃河。其它河流大多稱「水」,例如:漢江古稱漢水、珠江古稱鬱水,黑龍江古稱黑水等。後來,用「江」和「河」給河流命名,江、河成了通名。襄陽人稱漢江襄陽段叫襄河。襄陽人到樊城,或樊城人到襄陽,不說「過江」,而說「過河」。例如:「我過河去的。」「你從河那面的來的?」去江邊釣魚,說:「到河裡釣魚去的。」襄陽古城南有一條比較古老的河流,最早叫襄水,襄陽城在它的北面,「山南水北為陽」,因襄陽城在襄水北,故叫襄陽。
  • 「高考地理」中國最美河流都在這,有你家鄉的河流嗎?
    北源六衝河出赫章縣北,南源三岔河出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東,兩源匯合後稱鴨池河。東北流到息烽縣烏江渡以下始稱烏江口。在該市鎮隆鎮與另一條源發北界鎮的西江(全長49公裡)匯合後往南流到高州市曹江口這段稱竇江。曹江口至下經化州、茂名、電白、吳川市的黃坡注入南海,這段史稱為鑑江,因當時水清如鏡而得名。全河為樹枝狀水系,主幹流全長233.8公裡,流域面積9445平方公裡,是粵西沿海最大的河流。
  • 亞洲第一、世界第四的扎龍溼地,為何在東北?
    溼地在很多人印象當中,我國南方地區降水豐沛,河網密布,湖泊眾多,而北方地區則氣候乾旱,河流稀少。但實際上,東北地區卻分布著大量的河流和溼地,數量雖不及南方地區多,但也絕不在少數。又為何不會消失?解決這兩個問題,便解決了東北溼地形成的原因。
  • 古代四大河流之一,曾與長江、黃河齊名,為何後來卻消失不見了
    中國古代中原地區,曾有四條主要河流,古人稱之為「四瀆」。這四條河流古人分別稱為江、河、淮、濟,也就是今天的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瀆在這裡並非是泛濫的意思,他們的位置只是對應了天上的瀆星而已。《晉書·天文志》:「東井南垣之東四星曰四瀆,江、河、淮、濟之精也。」
  • 南水北調工程,為什麼不在汛期把南方的洪水調到北方?
    梅雨季節,我國南方地區的河流當長江中下遊地區被副熱帶高壓所控制時,暖空氣推動雨帶北移到我國的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此時,我國的華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河流,會進入到汛期。夏季,我國北方地區的降雨量雖然明顯小於南方地區,但是,也有可能出現洪澇災害。黃河流域的降雨量70%集中在夏秋季節,並且經常出現暴雨,河流呈現出暴漲暴落的態勢。關於黃河徑流量的變化,我國的古代的史書描寫得非常形象,如《元史·河渠志》記載道:「大抵黃河伏槽之是地,水勢似緩,觀之不足為害,一遇霖潦,湍浪迅猛。」
  • 近期華北東北緣何多雨?颱風也喜歡「扎堆」?
    近幾天,我國從南到北降水顯著。華北東北降水頻繁,黃淮江淮風雨明顯,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也有強降雨,為何這些地區都出現了強降雨?另外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三颱風共存,颱風也「扎堆」生成嗎?為此,中國氣象網聯合新華網,邀請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和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高拴柱為公眾詳解近期我國雨帶特點和颱風動態。
  • 中央氣象臺:南方陰雨持續 弱冷空氣影響華北東北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中央氣象臺預報顯示,未來三天,我國南方大部仍被陰雨籠罩,回溫乏力,貴州中北部的部分地區有凍雨,要注意防範。從今天(17日)開始,一股弱冷空氣將給東北、華北帶來小幅降溫。在陰雨籠罩下,我國南方地區氣溫持續低迷,最近兩天,江淮、江南、華南北部最高氣溫在5~8℃徘徊;此外,貴州貴陽、安順、畢節等地遭遇較大範圍的凍雨,給當地交通、電力設施等帶來不利影響。
  • 中國最大的12條河,名字是怎麼來的?
    中國與俄羅斯的界河,也是我國結冰期最長的河流。它最古老的名字叫「黑水」。東北是我國著名的黑土地,江水在黑色的河床中流淌,遠遠望去烏黑一片,故名。 是上海的母親河,也是上海重要的文化標誌。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拜黃歇為相,封春申君,上海一帶就是他的封地。當時是一片荒涼之地,有一條河從這裡注入大海。
  • 全國天氣預報:東北華北雨雪加強 南方大部明起氣溫跳水
    華北黃淮今日降水達鼎盛 東北內蒙古局地有暴雪  我國中東部地區今年入冬以來範圍最廣、強度最大的一次雨雪天氣過程已於昨天啟程,由於水汽往陸地的輸送條件較好,強盛的暖溼氣流攜帶充沛水汽北上,在水汽輸送過程中,地面氣旋發展充當了強力運輸機的角色,水汽遇到南下的冷空氣,從而激發出大範圍的雨雪天氣。
  • 我國主要的國際河流有14條,其中發源於青藏高原的有幾條?
    國際河流是指流經兩個以上的國家並通向海洋的河流,全世界的國際河流大約有200條,其中有148條只流經2個國家,31條流經3個國家,21條流經4個以上的國家,流經國家最多的是歐洲的多瑙河,幹流流經8個國家,加上支流,則多達12個國家,非洲的尼日河及尼羅河流經的國家也分別多達10個和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