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頒布通知要求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是進步還是倒退

2020-12-18 騰訊網

足協頒布要求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的通知已經過去了幾天,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一項政策遭到了幾乎除了上港隊的所有俱樂部的反對,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也並沒有詳細解釋這樣做的原因,但這無疑是給各俱樂部澆了一瓢涼水,肯定會打擊投資人的積極性,以下是通知全文。

在全文中,解釋了為什麼要讓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第一,促進俱樂部轉變經營模式,就是不要像以前一樣,俱樂部的大部分資金靠冠名,胸前背後廣告,需要改一改經營模式了,比如讓球員各個開直播。第二推動俱樂部市場化發展,難道是讓俱樂部上市不成,冠名不就是一個市場化行為嗎? 第三,培育健康向上的足球文化,這條最讓人費解了,加了企業冠名就沒有文化了,就不健康向上了?五大聯賽確實都沒有冠名,但是這是有傳統的,人家國外球隊有上百年歷史,名稱一直叫這個,誰敢在前面加上公司名稱,一定會被抵制死,而中國恰恰相反,俱樂部的維繫就是靠這些大股東撐著,你還不讓人家冠名,如果確實冠名沒有得到相應的效應,我相信投資人肯定會放棄冠名。

說到底,俱樂部叫啥無所謂,都是皮毛,只要中國足球能上去,1月31日是更名的最後期限,不知道到時候能付順利執行下去,讓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規範要求出臺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本劍在今天下午召開的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上,中國足協還發布了《關於各級職業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具體明確了俱樂部名稱的規範和要求《通知》要求,俱樂部在工商部門註冊的官方名稱應規範為: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其中俱樂部名稱的長度不超過4個漢字;俱樂部報名參加聯賽的俱樂部簡稱或球隊名稱應規範為: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球隊名稱中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名稱,也不得使用非漢字;俱樂部名稱中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
  • 中國足協公布職業聯賽限薪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新政
    新華社上海12月14日電(記者 肖世堯 公兵 吳霞)中國足協14日在上海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公布2021-2023賽季各級職業聯賽俱樂部財務約定指標,同時發布《關於各級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
  • 中國足協:俱樂部中性名不得含有商號或品牌名稱
    ,其中更新了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其中規定,俱樂部中性化名稱不得包含品牌名稱,不能使用非漢字等,並且從2021年賽季起,對於俱樂部名稱不符合要求的俱樂部,中國足協將不給予辦理註冊手續。具體規定如下:一、俱樂部註冊官方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名稱不能超過4個漢字二、俱樂部報名簡稱或球隊名稱規範:行政區域+俱樂部名稱;名稱中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非法人組織名稱,不得使用非漢字。
  • 足協公布俱樂部改名規範:名稱不得超過四字,不得使用非漢字
    中國足協公布了各級聯賽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的要求——1-工商註冊應該是行政區劃+俱樂部名+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名稱不得超過四個漢字。2-參加聯賽的簡稱是: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球隊名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名稱,也不得使用非漢字。3-俱樂部名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相似漢字或詞組也不行。4-俱樂部名應該健康文明,體現地域傳統文化、人文精神、俱樂部理念等等。5-俱樂部股東如果有非營利性法人教育機構,或其下屬同名企業,經過足協批准,可以使用該名稱。
  • 足協官方:俱樂部要積極引導球迷 做好中性名變更
    ,非企業化名稱已審核通過的儘快完成工商變更手續,未審核通過的應做出針對性調整,在1月31日前再次上報符合要求的名稱。中國足協官方寫到:中國足協於2020年12月14日發布了《關於各級職業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通知發布後,各職業俱樂部積極響應並大力支持,提交了非企業化名稱變更的申請和相關材料,工作整體進展較為順利
  • 網友提問:球隊名稱更改後,隊徽上企業標識是保留還是去除
    虎撲12月15日訊 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14日在上海召開,俱樂部總支出壓縮、球員進一步限薪、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等政策重磅出爐。據體育博主「Bi77y」微博消息,有網友提出疑問,球隊名稱更改後,隊徽上那些企業標識是保留還是去除呢?「Bi77y」微博寫道:球隊中性名新政出來之後,網友就提出疑問:「球隊名稱更改後,隊徽上那些企業標識是保留還是去除呢?「從足協文件中沒看到對圖案方面的要求與敘述,是否可以認為沒強制要求?還是說這點被遺漏了呢?
  • 足協新政出爐,俱樂部年支出上限6億,中性隊名禁含法人組織名稱
    具體指標中國足協對2021-2023賽季內,中超、中甲、中乙三級俱樂部的支出、注資、虧損、薪酬、獎金等5個方面都提出了限額要求。同時,針對限額要求足協也明確了處罰措施:總支出超出限額但不高於20%,將被扣除聯賽積分6分;高於20%但不高於40%,將扣除聯賽積分12分,以此類推。聯賽扣分最高為24分。國內球員平均薪酬超出將被扣除聯賽積分9分,外籍球員薪酬超出也將被扣除聯賽積分9分。
  • 中國足協:三成俱樂部提交更改中性化名稱申請
    中新網12月26日電 12月25日,中國足協發布公告稱,目前已提交更改中性化名稱俱樂部的申請數量佔三級聯賽俱樂部總數的三成,其中個別俱樂部對文件理解存在歧義,將及時與俱樂部溝通反饋有關情況,提出修改意見。資料圖:廣州恆大在比賽中。
  • 足協發最後的「通牒」,中國足球再無地產商
    醞釀近五年,中國足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正式敲定。12月14日,2020年中國足協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會上,中國足協對球員薪酬、獎金,以及俱樂部名稱中性化等都做出了新規定。
  • 中超限薪與擴軍,足協要求俱樂部既要馬兒不吃草,又要馬兒跑得好
    中國足協很快又公布了一項新舉措,中超與中甲聯賽在2023年都將完成擴軍的目標,其中前者將達到18支球隊規模,與歐洲頂級聯賽看齊。目標是已經提出了,但具體怎麼擴軍還是一個大學問。天津天海、遼足、四川FC、申鑫、大連千兆...各個級別多家俱樂部或解散、或被取消註冊資格。不知道足協更加嚴厲的限薪之下,能否先保證聯賽完整?與其同時,2021賽季不完成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取消註冊!既然對不完成中性名稱的俱樂部球隊,註銷其註冊資格,這樣一來,得罪了所有投資企業,他們不玩了。
  • 足協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大限將至 四川三支職業隊將如何應對?
    據悉,廣州恆大足球俱樂部已經確定更名廣州足球俱樂部,北京國安在向足協申請延續「國安」的名字,河北華夏幸福正在網上向球迷徵集新名稱……大家都為改名忙得不亦樂乎,四川目前的三家足球俱樂部在改名上有什麼樣的進展呢? 四川優必選隊 坐不改名,九牛還是那個九牛
  • 亞泰集團不是俱樂部股東 與足協規定不衝突!長春亞泰將仍以「原有...
    按照中國足協的規定,所有俱樂部都需要在12月31日之前,向中國足協遞交俱樂部非企業化名稱申報材料。如今,距離申報的最後期限只有一周時間。長春亞泰到底叫什麼名字?24日,有媒體爆料稱,長春亞泰將在中國足協規定的12月31日前遞交俱樂部非企業化名稱申報材料,申報的俱樂部名稱沒有變化,仍以「長春亞泰足球俱樂部」作為非企業化名稱申報。對此,長春亞泰方面並沒有否認,但也沒有進行詳細的說明。亞泰集團不是俱樂部股東按照中國足協規定,所有俱樂部新賽季的名稱必須是中性化。
  • 限薪、改名、中國足協大刀破斧搞改革,真的能救國足嗎?
    今年的中超聯賽結束之後,中國足協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首先頒布了限薪政策,規定下賽季外援的年薪不得超過300萬歐元。最近,中國足協要求各支中超球隊上交自己的中性名名稱。這兩項政策的出臺目的非常明顯,限新政策是為了讓俱樂部的投入更加合理化,中性名稱則是讓球隊去企業化回歸本質,中國足協希望這兩項政策能夠幫助中國足球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然而我個人認為這兩項政策的出臺不僅不能幫助中國足球健康穩定的發展,很有可能讓中國足球倒退10年。首先限薪政策的出臺必將導致大批高水平的外援離開中超賽場,聯賽的質量會大大下降。
  • 足協官方:球隊名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名稱
    中國足協對於各級聯賽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的要求1-工商註冊應該是行政區劃+俱樂部名+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俱樂部名稱不得超過四個漢字。2-參加聯賽的簡稱是: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球隊名不得含有其他法人或者非法人組織名稱,也不得使用非漢字。3-俱樂部名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相似漢字或詞組也不行。
  • 足協這一讓那麼多球迷心碎的舉動,是否會印證了那四個字
    原創 FG 五星體育 收錄於話題#中超20#上港16#申花23不得不說,雖然要求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改中性名這一消息早已是眾所周知
  • 俱樂部名中性化再受阻,兩類名稱恐無法通過
    近日中超俱樂部名字中性化再一次被足協提上議程,中超俱樂部名稱實現中性化已經是大勢所趨了。其實在2015年3月出臺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中就已經明確提出了鼓勵俱樂部名稱實現非企業化的方案。不過,名稱非企業化也好、中性化也罷,中超俱樂部的名字都不應該是沒有個性的,僅僅為了滿足標準而起的名稱。「地名+FC」的名稱組合無疑是最簡單的、也是目前在眾多俱樂部中最受歡迎的一個排列組合,「FC」是英文「Football Club」的縮寫,意為「足球俱樂部」,這樣的名稱來作為俱樂部的中性名無疑最簡單也是最直接的。
  • 中國足協新規擾亂房企「足球夢」,「房地產聯賽」或一去不返
    近日,中國足球協會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推進足球改革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一項要求各級職業俱樂部於2021賽季前完成名稱「非企業化」變更,未完成變更的,取消俱樂部註冊資格。 關於「非企業化」,中國足協曾在12月14日發布了《關於各級職業聯賽實行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變更的通知》,並對俱樂部名稱變更做出了詳細解釋:不得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也不得使用與上述字號、商號或品牌名稱相似或近似的漢字或詞組。
  • 中超新隊名啟用:職業聯賽一下子回到1994年以前,是進步還是倒退
    今天是各支球隊提交按照足協新政修改新隊名的最後一天,雖然各界還有頗多質疑,但是已經於事無補,在大形勢下只能修改了。那麼中超16支球隊新的隊名如何呢?除了上海申花得以保留外,其他15支球隊都需要修改,目前已經曝光的有:通過上面已經曝光的幾支球隊名稱看出,除了申花和泰山這兩個名稱順口外,另外重慶1997還是比較有意義的。廣州城和廣州隊估計也是傻傻分不清楚了,江蘇隊,上海隊……聽聽這些名字,明年的中超已經是省隊和人隊的天下了,感覺一下子回到了1994年職業聯賽以前的足球時代了。
  • 粵媒:聯賽中性名稱冠名僅三成俱樂部向足協上報
    北京時間12月26日,據《廣州日報》報導,目前中超、中甲、中乙的中性化名稱冠名並不順利,只有三成俱樂部提交了中性名稱申請。 《廣州日報》表示:近期足協召開的聯賽工作會議上,已經明確提出了三級聯賽俱樂部中性冠名的要求,並要求各俱樂部必須在本月31日前提交新的俱樂部名稱。
  • 韓喬生評足球俱樂部名稱中性化:一些名稱已成文化符號
    文/韓喬生昨日(12月14日)舉行的2020年中國足協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動靜不小,除了對球員薪酬做出明確規定,還對各家俱樂部的名稱提出了要求。說真的看到「國內職業俱樂部名稱去企業化」出臺的時候,不免還是有點感傷的。規定要求:俱樂部名稱不能超過4個漢字;不能使用非漢字;不能含有俱樂部任何股東、關聯方的字號、商號以及品牌名;俱樂部名稱不符合要求,不予辦理新賽季的註冊。那些二十餘年的隊名,就像那首歌詞一樣「不管你愛與不愛,都是歷史的塵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