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如何解決拍賣問題,難道不是「價高者得」麼?

2021-01-08 騰訊網

魯曉芙,財經作家,旅居歐洲,以荷比盧為基地,從事全歐洲投資併購業務。

中國經濟已經國際化了,如果不了解歐洲,有時候,你就不了解中國。

諾貝爾經濟學獎,今年頒給研究」拍賣理論「的美國學者威爾森和米格羅姆。

諾貝爾獎委員會說,過去人們總是把物件賣給出最高價者,或者是向出最低價者購入。而運用了兩位學者的理論以後,人們發現這是錯的,拍賣模式發生巨變。

拍賣理論造福社會

他們的理論改善拍賣實務,一些很難用傳統模式拍賣的商品和服務,設計出新的拍賣模式,例如無線電頻譜拍賣等。他們的理論不但造福拍賣者和競標者,也造福全球的納稅人。

拍賣的結果取決於三項因素。第一是拍賣規則,即拍賣架構,包括拍賣活動究竟是公開式或閉門式,參與者可以出價多少次,贏家要支付多少價格,支付他自己出的價格,還是支付價高者提出的價格。

第二項因素是拍賣標的物,例如標的物的價值,是否對每一位競標者都不同,還是每位競標者,都以相同的方式估價。

第三項因素則涉及不確定性,例如不同競標者對標的物研究如何,擁有哪些信息。

利用拍賣理論,有可能解釋這三項因素,如何主導競標者的策略性行為,從而得出拍賣的結果。

這項理論也能夠設計一場拍賣,來創造出可能的最高價格。

價高者得,是錯誤的?

」拍賣理論「,是賽局理論延伸出來的領域,目的就是研究通過哪種拍賣機制,能讓市場更有效率。

獲獎學者將」信息理論「和」拍賣理論「,融入既有的賽局理論框架,研究」不同信息結構之下,對應不同的拍賣方式「。

經濟學裡的效率,就是讓社會福利越高越好,也就是買方與賣方利益的加總;應該讓最願意給商品合理評價的人得標,而不是價格最高,或者價格最低的得標,這樣社會資源分配最有效率。

由於信息不對稱,傳統拍賣模式沒有效率,買方可能擔心自己出價太高而不敢出價,讓得標價格不符合競爭市場價格。

例如eBay採用的」出最高價者得標、付第二高的價格「方式,就能讓出價者安心給出自己心中願意購買的價格。

雖然賣家並沒有賣得最高價,但買家是給商品最高評價的人,雙方利益加總為最大,無謂損失也越小。

生活中可以拍賣的產品和形式非常多,從土地、房屋、債券、股票、骨董、網絡關鍵字,到5G頻譜等,每種拍賣,都會因買賣雙方對於產品價值的信息和認知不同,而產生不一樣的拍賣方式。

拍賣會上常見」贏家詛咒「,假設今天拍賣一座森林的礦產,礦產的儲藏量是固定的,但買家會有不同預期猜測;這時,過分樂觀者將會吃虧,他會出較高價,但較容易得標,在他得標的那一瞬間,立刻成為」壞消息「,因為期望值是負的。

如果今天拍賣一支蘋果手機,買家對產品非常了解,但產品在每個人心中的價值並不同,這就是信息結構改變後,對拍賣的影響。

這兩位學者,曾替許多國家設計」頻譜拍賣「規則,在數量並非唯一、買家不需全拿,且每位買家需求不一的情況下,通過拍賣創造政府最大利益,是很少見的具有高度實用性的理論。

兩位學者為許多產業進行拍賣設計,例如威爾森主要為電力市場,設計動態拍賣架構,目前全球電力業在制定電價模式時,已經普遍應用他的理論;米格羅姆在金融海嘯期間,曾為美國財政部的銀行救助措施提出建議,在谷歌2004年上市時提供建議,而且一直是雅虎、微軟和全球許多政府的顧問。

相關焦點

  •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解讀:如何避免「贏者的詛咒」?
    北京時間晚上6點左右,瑞典諾貝爾基金會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威爾遜(Robert B. Wilson),以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兩位經濟學家都是美國人,而且都是史丹福大學的經濟學教授。
  • 解讀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拍賣出來的新貴
    威爾遜在石油、通信和電力行業的拍賣設計和競標策略,以及創新定價方案的設計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現代經濟學讓古老的拍賣更加高大上紅樓夢開篇賈雨村就寫過一副對聯:「玉在匱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人人都希望賣個好價錢。物以稀為貴,人們待價而沽,價高者得是人類樸素的經濟學心理,拍賣自然也就成為人類生活與經濟活動最古老的形式之一。
  • 拍賣理論與實戰經濟學——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因此米爾格羅姆和威爾遜不僅是理論大師,也是實踐專家,設計了許多新穎實用的拍賣方式,業內聲名顯赫。2.1 拍賣理論ABC相信大家對於拍賣都不陌生,至少也在電視裡見過。最常見的是英式拍賣,拍賣師宣布起拍價和最小加價幅度後,眾多競拍者在場下不斷舉牌喊價,最後價高者得。英式拍賣是由低到高不斷加價,假如是由高到低不斷降價,則是荷蘭式拍賣。
  • 「拍賣理論」獲諾貝爾經濟學獎?你去超市買瓶水也是一種拍賣!
    北京時間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Wilson)兩位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
  • 兩位美國學者分享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12日17時45分(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12日11時45分),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名單公布。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簡 介  美國經濟學家。Milgrom是博弈論專家,尤其擅長拍賣理論和定價策略。他還與Nancy Stokey一起提出了無交易定理。他於1970年畢業於密西根大學學士學位,1979年獲得史丹福大學博士學位。  Robert B.Wilson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2名經濟學家 近10年得主一覽
    中新網10月12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當地時間12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 (Robert B. Wilson),以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
  • 解讀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人生贏家,要懂拍賣理論
    如何買股票才能賺大錢?校花為什麼嫁的不是最好?產品z怎麼才能賣個好價錢?為什麼你排隊半小時買的奶茶覺得不好喝? 一切都在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 經濟學乃當世顯學,學好了能為國藩籬經邦濟世,學不好也能經世致用小富即安。 然而,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是講拍賣的,解讀就有點難度。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政府設計競拍,也為谷歌等提供諮詢
    諾貝爾頒獎辭中寫道,「他們運用自己的見識,為難以用傳統方式出售的商品和服務設計出新拍賣形式。他們的發現,使世界各地的賣方、買方和納稅人受益。」諾貝爾獎的傳統,是獎勵勇於探索和解答國際關鍵問題的研究者。考慮到當前全球經濟面臨貧富差距、增長受疫情衝擊等世界性難題,外界曾對獲獎者有不同的預測。
  • 公鏈項目顧問斬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米爾格羅姆與他的拍賣理論
    在這種方式中,拍賣標的的競價按從高到低依次遞減,直到首個競買人應價(達到或超過底價)時擊錘成交,這種方式讓拍賣公開透明,解決了定價難的問題,包括谷歌上市時也採用了此方式。然而荷蘭式拍賣也存在弊端,如太高成本等,Algorand曾因私募投資者持續砸盤,荷蘭拍的投資買單後快跑止損而取消原定的拍賣規則。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他們發明的新拍賣形式和我們的生活有什麼...
    2020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20年瑞典銀行經濟學獎授予保爾·米爾格羅姆(Paul R.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Wilson),以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新型拍賣形式的發明」。在生活中,人們總是把東西賣給出價最高的人,或者從出價最低的人那裡購買。
  • 這兩位分享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都做了些什麼?
    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人名單揭曉,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獲獎,以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新型拍賣形式的發明」。作為諾獎家族中最「年輕」的一員,諾貝爾經濟學獎在過去的50多年間,有過讚譽,也嘗盡爭議。新冠疫情肆虐的當下,全球經濟受到重創,疫情過後經濟能否恢復,如何恢復?從諾貝爾經濟學獎中,人們能找到答案嗎?
  • 諾貝爾經濟學獎「爆冷」 他們發明的新拍賣形式到底與你我有什麼...
    當被問及將如何使用這筆獎金時,威爾遜表示,現在處於疫情期間,沒什麼地方能花錢,也不能去旅遊,只能存起來給老婆和孩子用了。事實上,在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公布之前,路透社等機構都對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選做出了預測,兩位經濟學家並沒有進入獲獎熱門人選的名單。頒獎結束後,美媒打趣道,本屆經濟學獎再一次延續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經常爆冷門的傳統。
  •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拍賣理論創始人 表彰其對拍賣定價的貢獻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授予經濟學家Paul R. Milgrom和Robert B. Wilson ,以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auction theory)的發展以及對新拍賣形式(new auction formats)的創新。Paul R.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拍賣理論」方面的研究成果
    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本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是72歲的美國人保羅·米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83歲的羅伯特·B·威爾遜(Robert B. Wilson)。瑞典皇家科學院周一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他們是為表彰他們在拍賣理論研究領域所做的工作。諾獎委員會在陳述頒獎理由時指出,米格羅姆教授和威爾遜教授「完善了」拍賣理論,並發明了拍賣的「新形式」。
  • 梁捷:從拍賣的「公共價值」看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但事實上,大量拍賣活動都與公共價值有關。資料圖片 當地時間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學院的評選委員會公布,本年度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史丹福大學的米爾格雷姆(PaulMilgrom)與威爾遜(RobertWilson),以表彰他們在拍賣理論方面的重要貢獻。
  • ...美國|瑞典皇家科學院|中新社|諾貝爾經濟學獎|羅伯特·b·威爾遜
    華輿訊 據北歐時報報導,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史丹福大學兩位經濟學教授,理由是這兩名經濟學家在拍賣理論研究領域的傑出成就。本報記者在瑞典皇家科學院報導,常務秘書悅然教授公布這一消息,至此,2020諾貝爾獎所有獎項公布完畢,所有獲獎者將在本國瑞典使館舉行簡單儀式,而諾貝爾委員會將邀請所有獲獎者和嘉賓2021年再來斯德哥爾摩吃大餐,2020年的獎金是1000萬克朗(折合人民幣700萬)。諾貝爾經濟學獎評委、烏普薩拉大學教授接受本報記者專訪。
  • 拍賣理論折桂:師生同享諾貝爾經濟學獎,因設計頻譜許可證拍賣流程...
    此次拍賣的成功,讓在拍賣設計專家小組中擔任核心角色的保羅·米爾格羅姆一戰成名,事實上,在考慮頻譜許可證拍賣流程時,米爾格羅姆面對的一個巨大問題是:無線電頻譜許可證市場的特點,是每個潛在買者對許可證的需求不同。對於某個買者而言,這張許可證的價值,是由他手頭上的其他許可證決定的。
  • 為什麼是拍賣理論獲得了諾貝爾獎?
    好在他倆不僅是學術研究上親密的合作者,住得也很近。他們之所以能夠獲獎,是因為在「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新型拍賣形式的發明」上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什麼叫做拍賣理論,又如何來理解諾獎委員會給出的理由呢?這個問題還真有點複雜,我們要從頭說起。講述 | 梁捷來源 | 01.
  •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拍賣的大學問和小門道
    一個生動的故事是:課堂上,老師帶來一罐硬幣,讓大家分別寫下報價,出價最高者可以獲得它。隨後每個同學發言公布自己開出的價碼,鮑勃以全班最高的45美元取得了罐子的所有權。而當老師問他當下感受如何時,他甚至還不知道罐子裡的硬幣總價值有多少。
  • 諾貝爾經濟學獎「拍賣理論」,為什麼投資中也有「贏家詛咒」?
    拍賣的四種基本形式中,公開競價的有兩種,一種是」英式拍賣「,就是從低往高報價,報價最高者得,一種是「荷蘭式拍賣」,即從高往低報價,心理價位最高者即第一個出價者得。另一種跟拍賣類似的行為是「招標」,區別只在於:拍賣中的競拍者是買家,而「招標」中的競標者是賣家——出賣施工或設計的勞動,獲取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