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消息,4月2日,瀋陽工學院黨委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就學校投資五百萬建口罩生產線一事回應新京報記者稱,生產線於3月30日投入使用,資金均來自學校董事會,車間由在校教職工運行。日均生產量可達六萬隻,產品除供給本校使用外,還會捐贈其他學校,「口罩不會盈利。」
瀋陽工學院口罩生產車間於3月30日投入使用 來源:瀋陽工學院
投五百萬建口罩生產線
瀋陽工學院投資五百萬自建口罩生產線一事,引發關注。
4月2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從瀋陽工學院黨委宣傳部了解到,2月底,為保障師生安全,該校決定投資建設口罩生產線,投資達五百萬,費用全部由學院董事會承擔。
「我們沒有接收校友捐贈,也沒有企業合作,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生產車間就竣工了」,瀋陽工學院黨委宣傳部一工作人員對新京報記者說。
「因為我們是一所工科院校,這些設備、場地,以後可以作為學生的實踐基地」,該名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介紹稱,整套生產線的生產過程,充分發揮了學院機械製造與自動化專業、自動化與控制專業、生物工程專業等專業優勢,「車間的工作人員,也均為在校的教職工。」
3月30日,口罩生產車間投入使用,參與口罩生產的教師曾公開表示,「設備剛到學校那天,為了調試好生產設備,老師們都熬了通宵。」調試過後,口罩生產線每分鐘可生產100隻口罩。
「現在老師們可以保證一天工作8小時,按照正常的工作日工作。」上述受訪者告訴新京報記者,投入生產的教職工人數,根據產量需求而定。目前已生產出的口罩存放至倉庫。
根據校方公開的資料顯示,口罩生產車間建築面積為700平方米,配備10萬級無菌車間和全自動平面口罩生產線,並設有無菌車間、滅菌室、檢測室等。
剩餘口罩將捐贈其他學校
「我們生產的口罩會按照每天兩隻的數量,發放給在校師生和其他工作人員」,上述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3月1日,瀋陽工學院已開展網絡教學,但校方還未安排師生正式復工、復學。「大學一時半會兒開不了學,但我們也沒有停產的打算。」該工作人員說道。
公開資料顯示,瀋陽工學院目前有1.7萬學生和教職工,一天6萬隻的產量。遠大於本校的口罩需求量。
針對口罩是否用於盈利的質疑,該工作人員回應表示,「我們在建設之初已經做好了預算,除了五百萬的投資,還有後期的人力、原料等費用。口罩不會盈利,我們要承擔社會責任。」
根據國家教育部規定,大學開學時間未定,現階段生產的口罩,會考慮捐贈給遼寧省的部分中學,「4月中旬,我們會有第一批捐贈」,該名受訪者介紹道,瀋陽工學院在國外還有一些合作院校,國內疫情結束後,學院還會考慮將剩餘的產能捐贈給國外的高校。
此外,她還補充說,學院已經做好了復工復學的準備,「除了口罩生產線以外,我們其他的防疫措施都是嚴格按照省裡的要求,已經演練好多次了。」
德國權威疾控機構改口:哪怕沒新冠症狀公共場合也應戴口罩
據新華社消息,當地時間2日,德國聯邦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在其官網上明確指出,佩戴口罩可以「有效減少通過咳嗽、噴嚏或者交談導致感染病毒的風險」,因此建議「哪怕是沒有新冠肺炎症狀的民眾,也應該在公共場合佩戴口罩」。該研究所同時強調,即使佩戴口罩,也依舊需繼續嚴格遵守勤洗手、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日常的衛生消毒規定。
此前,具有官方權威地位的羅伯特·科赫研究所一直只建議醫護人員以及患有呼吸道類疾病的患者佩戴口罩。所以這次態度的突然轉變引起了德國輿論的高度關注。有媒體發布了一項最新民意調查的結果,顯示有57%的德國民眾支持政府出臺口罩強制令以遏制新冠疫情的進一步擴散,35%的民眾反對。
石墨烯口罩來了!這條生產線可日產20萬隻
據北京日報報導,位於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的實創科技園區企業中國航發航材院,利用材料技術優勢成功研發出抗菌性更強、透氣性更好、使用時長相比普通口罩提升十餘倍的新型石墨烯口罩。
石墨烯究竟有何神奇之處?
記者了解到,單層石墨烯的厚度僅為0.35納米,是世界上已知最薄的二維材料,具有豐富而奇特的物理化學特性,如導熱性和力學性能突出、電子傳遞性能非凡,並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可應用在電子、信息、能源、物理學、生物醫藥和材料學等領域。
中國航發航材院科研人員介紹,石墨烯口罩是在構成普通口罩的紡粘無紡布之間的關鍵過濾層中,創新應用了新型石墨烯聚丙烯熔噴布材料。相比普通口罩,新型石墨烯口罩具有抗菌性強、透氣性更好、使用時間更長等特徵。
「石墨烯作為二維碳納米材料,能在熔噴布上形成天然的「納米刀」,在自然呼吸的作用下,破壞病菌的細胞壁,起到良好的殺菌作用。」技術人員介紹。此外,由於石墨烯熔噴布具有單向透氣功能,在呼氣時比傳統熔噴布透氣性更好。使用時間方面,傳統口罩的有效使用時間為4小時,4小時後過濾功能會明顯降低,新型石墨烯口罩的使用時間超過48小時,是傳統口罩的12倍以上,且新型石墨烯口罩在連續佩戴48小時後過濾效能僅降低4%。
實際上,研製口罩並非中國航發航材院的主業,中國航發航材院原本是製造航空發動機的企業,疫情暴發後,團隊利用材料技術優勢,迅速啟動新型石墨烯口罩研發工作。
研製之初,科研人員在石墨烯環境淨化材料技術的基礎上,加速研發石墨烯聚丙烯材料和石墨烯熔噴布材料及石墨烯熔噴專用設備,從策劃、研製到實現批產僅用了25天時間,打通了石墨烯在生物醫療防護和環境淨化領域的應用鏈條。北京石墨烯產業創新中心主任、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院長王旭東接受記者採訪透露,目前這一新型石墨烯口罩生產線具備日產20萬隻的產能。
記者了解到,2017年5月,北京市政府與中國航發基於中國航發航材院近10年來在石墨烯製備及應用技術方面取得的一系列國際領先成果,聯合發起設立北京石墨烯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創建石墨烯產業創新中心, 目前已開展了石墨烯與金屬材料、石墨烯與橡膠材料等石墨烯在多個產業鏈的應用技術研究。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臺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註: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在線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weixin@im.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