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測溫機方案淺析:產品原理與免費算法推薦

2021-01-08 砍柴網

近段時間,最火的視覺AI產品非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莫屬。特殊時期,進出學校、企業、社區、車站等公共場所,測溫成為每個人都需要體驗的"項目"。因此,能夠在非接觸情況下實現高效測溫的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受到了全球市場的強烈關注,海外訂單也同步激增。

針對這一情況,本文將從技術原理、免費算法推薦、人臉識別硬體選型三大方面,幫助有需要的開發者進一步了解人臉測溫機一體機的產品及研發方案。

【Telpo AI紅外測溫一體機產品圖】

產品原理:人臉精準鎖定,紅外遠程測溫

傳統手持測溫設備,檢測效率低,且需要目標與設備直接接觸,存在交叉感染風險等問題,相比之下,基於人臉識別與紅外熱成像技術的測溫一體機有以下優勢:

1. 使用成本低:無需人員操作,是高性價的自動測溫產品,相比業內常見的紅外安檢門等類似產品,成本更低、價格更優、安裝簡便;

2. 功能豐富:可替代普通考勤機、門禁機,除紅外無接觸測溫功能以外,也具備考勤管理和權限通行等功能;

3. 方便集成:可在已有的門禁、道閘上直接加裝,使用方便,無需更換大件設備。

具體來講,測溫一體機的測溫功能是基於"紅外熱成像技術"來測量目標溫度:高於絕對零度(零下273攝氏度)的物體會發射"熱紅外線",以特定探測器捕獲後,可轉化為肉眼可見的紅外熱成像。

與其他測溫方式相比,熱紅外線測溫的好處是足夠直觀,無需接觸,檢測距離相對較遠,在人流密集場所可以迅速篩查體溫異常人群。

然而,單獨使用的紅外測溫技術也存在不足:在熱紅外線成像圖上,同樣溫度的物體是歸為一類的。換言之,如果以37.3℃為警戒線,如果目標體溫正常,但手持高於37.3℃的溫水,依舊會被傳統紅外測溫一體機報警。

針對這種情況,就需要引入人臉識別技術,將測溫目標與周圍環境進行精準"分割"。而基於人臉識別技術,不僅可以精準鎖定面部,還能同時實現門禁、考勤、訪客管理等多種功能。

人臉識別算法推薦:免費、離線SDK

人臉識別算法是傳統紅外測溫一體機脫胎換骨的關鍵,因此選擇合適算法也就非常重要。

當前人臉識別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算法廣泛應用於人臉閘機、社區門禁、醫療建檔、商場客群分析等場景中。雖然與其他人工智慧技術相比,人臉識別應用較廣,但門檻仍然存在,主要表現在研發部署成本高、長期後續服務缺位等。

市場上有大量提供視覺AI算法的公司,在權衡比較後,筆者推薦虹軟視覺開放平臺提供的算法,原因有二:

其一,可商用算法,免費、離線。

很多公司會優先選擇免費算法來降低產品成本,譬如OpenCV。但OpenCV作為開源算法庫,在商用上並不是特別適合缺乏開發資源的中小型企業。相比之下,虹軟視覺開放平臺提供的免費、離線的人臉識別算法可能是個更好的選擇。

虹軟開放平臺的ArcFace SDK首先可免費商用,其次功能相當完整,包含人臉識別、人臉檢測、活體檢測、年齡檢測、性別檢測等常用功能都有,支持Windows、iOS、Android(包含Android10)、Linux等多個平臺,算法魯棒性強,接入門檻低,適合產品開發。

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合中,人臉識別算法的魯棒性及性能非常重要。非限制條件下鏡頭捕捉到的人臉差異很大,受各種角度、光照條件、模糊、噪點、遮擋等因素影響,都有可能造成人臉誤識或無法識別,識別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算法的魯棒性。ArcFace SDK在上述環境中都有上佳表現。

另外,人臉識別紅外測溫一體機在當前的使用環境中會經常遇到目標進行面部遮擋的問題,虹軟視覺開放平臺針對該問題做了針對性算法升級,哪怕有大面積遮擋也能順利框選面部,喚醒測溫模塊進行額溫檢測,以提升測溫精度。

其二,完善的支持服務體系。

除了免費算法,虹軟視覺開放平臺還有一整套技術支持體系,可以讓開發者選擇合適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比如在算法接入時遇到技術難題,可以直接通過官網提交工單,平臺工作人員會第一時間與客戶取得聯繫並解決問題。開發者也可以直接登錄虹軟開放平臺的開發者社區,裡面沉澱了大量虹軟算法使用心得可供檢索,社區中的技術專家們也很願意為新用戶提供建議。

虹軟視覺開放平臺還有一整完整的開發者培訓體系,提供技術及產品公開課,囊括了方案選型、算法測試、應用場景解決方案、Demo教學、接口解析、代碼講解、圖像知識介紹與重點案例分析,確保開發者能夠快速上手虹軟算法。

據平臺公布的運營數據,大部分用戶僅需1-2位技術人員耗費1-2天即可完成虹軟算法SDK的接入開發,說明算法在使用上對用戶確實相當友好。

硬體選型:產品規模化商用的關鍵

而從人臉識別接入到產品落地並非一蹴而就,硬體選型是開發者需要翻越的另一道難關。

測溫模塊已經相對穩定,但人臉識別功能仍需要較多硬體適配。考慮到汽車站、火車站等測溫機常用場所人流密集、光照變幻,人臉識別功能面臨的考驗較為嚴峻。

影響人臉識別算法性能的硬體主要有攝像頭與開發板,前者會影響成像質量與識別效果,後者會影響算法的運行速度與穩定性。過去,一款成熟、穩定、可商用的人臉識別設備,如果從零開始開發調試,往往需要一年到一年半左右的開發周期,開發者需要不斷發掘市場上各類硬體設備,進行組合與性能測試,也無法保證最終結果完美。

對於行業信息不通暢、缺乏硬體選型經驗的開發者而言,如何快速解決以上問題?虹軟視覺開放平臺推出的產業鏈市場是解決這一行業普遍需求的可選項之一。

產業鏈市場是專注構建產業上下遊生態的商業平臺。通過該市場,需求方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最優的攝像頭、開發板、整機等硬體模組,脫離繁瑣的硬體方案選型、驗證,縮減研發周期及成本,或是直接採購實現一站式智能升級的行業解決方案。

目前,產業鏈市場由視覺模組、開發板、整機產品、解決方案四大部分組成,需求方可實時在線諮詢並採購相應產品。並且上線的所有產品,均經過了虹軟視覺開放平臺認證與調優,更好地適配開放平臺的人臉識別、活體檢測、人證核驗、人臉屬性分析等眾多核心算法。

其中,視覺模組擁有單目、雙目等多種寬動態攝像頭品類,開發板則涵蓋了基於RK、高通的各類安卓主板方案。

整機產品包含了電子班牌、門禁機、訪客機、商品消費機、人證機等各類產品形態,直接免去了硬體選型、硬體生產等環節。此外,也有人臉支付、VIP識別、智慧酒店、智慧校園、智慧旅遊等集算法、功能應用、整機硬體與一體的完整解決方案供需求方選擇。

相關焦點

  • 人臉識別一體機專業鎖定紅外遠程測溫安全又便利
    近來,人臉識別測溫機系列中最熱的視覺識別無非是人臉識別一體機。特殊時期,進出學校,企業,社區,車站等公共場所,溫度成為一個「項目」每個人都需要的經驗。因此,能夠在溫度測量機人臉識別的高效非接觸式溫度測量的情況下,得到了有力的焦點在全球市場上,在同步海外訂單激增。
  • 實測報告:針對海外市場的AI測溫,人臉識別算法該如何選型
    如果要在今年上半年中選擇一款最成功的AI產品,那麼在疫情期間被廣泛應用的人臉識別測溫機必然能有一席之地。憑藉非接觸、無人值守、無感快速通行等優勢,不僅僅是本土市場,人臉識別測溫已經為國內廠商帶來了大批來自歐洲、南北美、中東、東南亞的海外訂單。
  • 實測報告:針對海外市場的AI測溫人臉識別算法該如何選型
    如果要在今年上半年中選擇一款最成功的AI產品,那麼在疫情期間被廣泛應用的人臉識別測溫機必然能有一席之地。憑藉非接觸、無人值守、無感快速通行等優勢,不僅僅是本土市場,人臉識別測溫已經為國內廠商帶來了大批來自歐洲、南北美、中東、東南亞的海外訂單。
  • 實測報告:針對海外市場的AI測溫 人臉識別算法該如何選型
    如果要在今年上半年中選擇一款最成功的AI產品,那麼在疫情期間被廣泛應用的人臉識別測溫機必然能有一席之地。憑藉非接觸、無人值守、無感快速通行等優勢,不僅僅是本土市場,人臉識別測溫已經為國內廠商帶來了大批來自歐洲、南北美、中東、東南亞的海外訂單。
  • 實測報告:針對海外市場的AI測溫 人臉識別算法該如何選型
    如果要在今年上半年中選擇一款最成功的AI產品,那麼在疫情期間被廣泛應用的人臉識別測溫機必然能有一席之地。憑藉非接觸、無人值守、無感快速通行等優勢,不僅僅是本土市場,人臉識別測溫已經為國內廠商帶來了大批來自歐洲、南北美、中東、東南亞的海外訂單。
  • 從零學習人臉識別:產品經理需要了解的算法通識
    人臉識別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已經越來越常見,像車站檢票、銀行核驗身份、上下班打卡……儘管技術本身隨處可見,但真正了解技術原理的人並不多。虹軟視覺開放平臺策劃了《從零學習人臉識別》系列課程,系統講解這門技術的技術原理和應用現狀。
  • AI大廠算法測試心得:人臉識別關鍵指標有哪些?
    僅僅在幾年前,程式設計師要開發一款人臉識別應用,就必須精通算法的編寫。但現在,隨著成熟算法的對外開放,越來越多開發者只需專注於開發垂直行業的產品即可。由調查機構發布的《中國AI產業地圖研究》中也有一組有趣的數據,目前中國的AI企業中,有近8成集中在應用層,其中AI行業解決方案佔比高達40.7%,從上下班的人臉識別考勤,到金融App的人臉身份核驗,再到醫院和政務大廳的人臉識別取號,以及車站的人臉核驗檢票……目前市面上既有OpenCV等開源算法庫,很多晶片廠商的產品也自帶簡單算法,同時專業算法大廠也會開放相關技術,如提供免費
  • ZAO 背後的深度學習算法原理淺析
    ZAO最近火爆,成為現象級產品之一,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ATA上面已經有同學做了一些說明分析。上面文章介紹了ZAO是基於deep fake算法演變出來的一種產品,並提供了deepFake lab的下載地址,計算機硬體的要求等等。
  • 開箱即用的人臉識別算法大盤點
    從算法層面,要解決特徵提取模型、活體檢測、人臉圖像質量檢測三塊硬骨頭。此外,還需要考慮如何優化低功耗、高性能等工程化問題。還好,現在有一些AI科技公司開放了成熟的人臉識別算法,可以讓程式設計師很快可以完成部署。那麼當前有哪些可用的免費人臉識別算法,目前市面上主流的開箱即用的人臉識別算法又有哪些呢?下邊,小算農為大家整理一下。
  • 人臉識別門檻降低!免費算法如何打造性能出眾的AI產品
    ▲圖源網絡深嵐視覺以免費、離線的方式為企業、開發者提供人臉識別1、前端識別,突破傳統點名系統痛點 採用深嵐視覺人臉識別算法,不需要AI伺服器和計算盒子,即可完成獨立運算。大大降低了使用和維護成本,提高了範圍覆蓋率。
  • 人臉識別算法公司排名
    人臉識別算法公司排名   1、雲從科技   雲從科技團隊成員除了來自中科大的校友外,還來自中國科學院各大研究所、UIUC、IBM、NEC、MicroSoft等全球頂尖學府及研究機構;截止2016年11月,成立一年半,研發團隊擴展為200餘名,為全國最大的人臉識別研發團隊;並且在金融、安防、教育等領域分別開始了商業化探索
  • 「戰疫」利器—ZLG智能人臉識別測溫解決方案
    需求場景二、人臉識別原理人臉識別是指利用分析比較人臉視覺特徵信息進行身份鑑別的計算機技術,從刷臉支付、門禁考勤、金融遠程開卡到安防反恐、智慧社區等領域,人臉識別正在不斷普及,市場不斷擴大。順應市場需求,ZLG最新推出的M1808 AI核心板,片內集成高能效AI神經網絡處理器NPU,算力高達3.0Tops,結合Z-Lab 資深算法團隊研發的人臉識別算法,可有效助力用戶人臉識別應用開發,降低研發成本。
  • 探訪78屆教育裝備展:人臉識別規模化落地成行業風向標
    根據實地探展,人臉識別測溫機在整個教裝展上的出現頻率相當之高,甚至可以說是在校園內普及最快的人臉識別設備之一。與傳統手持測溫設備相比,人臉測溫一體機無需人員操作,藉由人臉精準鎖定測溫目標,再通過紅外熱成像技術遠程測溫,哪怕人流密集區域也可以迅速篩查體溫異常人群。
  • 人臉識別技術原理與實現方式
    人臉識別技術原理與實現方式 電子發燒友 發表於 2019-02-05 11:16:00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人臉」也將成為數據的一部分,人臉識別如何實現?
  • 人臉識別設備主板如何選型?軟硬整合大幅縮短開發時間
    2020年疫情初露猙獰,基於人臉識別功能的無接觸應用成為剛需,人臉識別測溫機等設備開始大規模部署,在疫情控制上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時間來到2021年,全球疫情再度因為入冬而變得嚴重,可以預見,全球對人臉識別設備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人臉識別堪稱當下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觸的AI技術,算法已經高度成熟,應用場景也相當多樣。
  • 算法推薦 | 在iOS14與Android11系統上,App開發如何實現人臉識別
    除了手機作業系統自帶的人臉解鎖,大量App也引入了人臉識別以進一步完善產品功能,譬如政務和金融類App會通過人臉識別進行用戶身份核驗,相冊管理App通過以此進行照片分類,攝影攝像類App則通過人臉檢測進行對焦和美顏……儘管手機上發生的人臉識別都在同一套硬體上運行,然而App並不能調用作業系統自帶的人臉識別功能,而是需要在開發中引入第三方算法。
  • 算法推薦|在iOS14與Android11系統上,App開發如何實現人臉識別
    除了手機作業系統自帶的人臉解鎖,大量App也引入了人臉識別以進一步完善產品功能,譬如政務和金融類App會通過人臉識別進行用戶身份核驗,相冊管理App通過以此進行照片分類,攝影攝像類App則通過人臉檢測進行對焦和美顏……儘管手機上發生的人臉識別都在同一套硬體上運行,然而App並不能調用作業系統自帶的人臉識別功能,而是需要在開發中引入第三方算法。
  • 算法推薦|在iOS14與Android11系統上 App開發如何實現人臉識別
    除了手機作業系統自帶的人臉解鎖,大量App也引入了人臉識別以進一步完善產品功能,譬如政務和金融類App會通過人臉識別進行用戶身份核驗,相冊管理App通過以此進行照片分類,攝影攝像類App則通過人臉檢測進行對焦和美顏……儘管手機上發生的人臉識別都在同一套硬體上運行,然而App並不能調用作業系統自帶的人臉識別功能,而是需要在開發中引入第三方算法。
  • 實現人臉識別無感通行密鑰:圖像質量檢測算法
    作為生物識別技術的一種,搭載人臉識別功能的各類智能化產品已應用得非常普遍。但從產品體驗而言,用戶的感受卻不盡相同。比如有能夠在自行車騎行狀態下,無需下車實現快速無感通行的小區人臉識別閘機。同時也會在使用部分產品時,遇到多次識別不通過、站在原處不停變換人臉角度等待識別通過的尷尬。
  • 基於OpenCV的人臉識別設計方案
    導讀: 本文提出了一種在Linux平臺下開發臉識別系統的方案,通過QT 來開發用戶界面,調用OpenCV圖像處理庫對相機進行採集和處理採集圖像,從而實現了人臉檢測、身份識別、簡單表情識別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