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眾號已開通後臺關鍵字回複查詢歷史文章的新功能測試,可以試試在後臺回覆:經營籤、留學、續籤、生活必備、父母養老、護照更新、生孩子、日語、旅遊、買房租房、房價、房產、學區、地段、幼兒園、小學、醫保、福利、騙局、地震、歧視、雜談、闢謠、適應、治安、搬家、物價、霸凌、各區體驗、華人區、創業、等等關鍵字。全部都是這兩年來寫的關於日本生活體驗的原創文章,歡迎查詢。)
各位好,我是在東京的老蔡,這是本公眾號第123篇原創文章,3600多字。很多人學習了日語但完全不知道怎麼在電腦或者手機端輸入日語,也有人不會打疑難詞,或者不知道各種使用竅門快捷鍵,所以今天我想寫一下在電腦上或者手機上輸入日文的具體方法竅門注意點等等,沒有廣告,請放心閱讀。文末附上了日本最快打字速度的小女孩採訪視頻,5分鐘打1265字。
本文手機部分以iphone為例,電腦部分以windows10為例,這兩個比較常用。篇幅所限,安卓手機和mac系統的話還是各位自行摸索下吧。廢話不多說,下面先從最多人用的手機開始。
1. iphone上如何輸入日語
首先要說的是,不管是手機還是電腦,都有系統自帶的日語輸入法,但是說實話我用下來不太好用,還是建議使用第三方輸入法。
除了自帶輸入法之外,日本蘋果app store上還有一些第三方輸入法,最熱門的輸入法是simeji,其他還有谷歌日語輸入法等等。而且令人非常驚訝的是,這個simeji輸入法居然是百度做的,堪稱國貨之光。
made by Baidu Japan
如果你的app store還是中國區,建議開一個小號,方便來回切換,有些app只有日本區有,有些app只有中國區有,實踐證明每次切換地區複雜程度遠超每次重新登陸不同帳號。用你的日本本土付款手段註冊日區帳號就行。如果你人在國內不方便切換地區,就用系統自帶的日文輸入法吧,方法差不多。
進入日區app store,搜索simeji,安裝完畢之後,進入手機,依次點:
設置—通用—鍵盤—鍵盤—添加新鍵盤—Simeji
如果你的手機界面語言是日文,那麼依次點:
設定 ー 一般 ー キーボード ー キーボード ー 新しいキーボードを追加... ー Simeji
添加完畢之後,最好再在キーボード中的Simeji上按一下,確認是否是フルアクセス許可(完全訪問權限)狀態,這樣就可以獲得全部訪問權限了。
然後我們隨便進一個微信打字的地方,按地球儀切換到simeji,第一次使用會出現選項,讓你選テンキー的九宮格模式還是ローマ字羅馬字模式,強烈建議新手選右邊的ローマ字模式。選後點次へ。
接下來選英語模式,左邊依舊是九宮格英語,右邊是羅馬字全鍵盤QWERTY,依舊強烈建議選右邊的全鍵盤模式。然後點OK。
這裡簡單解釋下,ローマ字(羅馬字模式)真的對新手比較友好,基本上你會讀就會打,あいうえお就只要打aiueo。比如你要打一個早上好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只需要打ohayougozaimasu,還是很簡單的,配合聯想功能,馬上就能打出來。
但是テンキー(九宮格模式),對我來說非常變態,要非常熟練才可以打得比較快速,也未必比羅馬字快。因為日語都是あいうえお五段式,九宮格中的あ,長按就能看到這一個鍵其實包含了五個假名,左劃是い,上劃是う,右劃是え,下劃是お,其他的假名同理,這個輸入難度堪比做智力題,不信你可以用九宮格打打上面的早上好例句,看看羅馬音快還是九宮格快。我在電車上偶爾看到用九宮格打字飛快的日本人,真的佩服,反正我不行,也不建議。
九宮格模式簡直是地獄難度,我太菜了
下面簡單說下界面使用方法。除了字母之外,左下角的「^_^」是顏文字輸入,あa是來回切換日語和英語用的按鈕,123是切換數字,其他應該沒啥好多說了。
因為一般默認都是平假名,當你要輸入一長串片假名時,可以先按正常輸入,然後剛才顏文字輸入的按鈕會變成カナ,按一下就能全部轉換成片假名了。
另外,當你切換到英語模式時,每個按鈕上的小符號或者小數字,想打的話是按住按鈕往上滑哦,還是挺方便的。
し這個假名,除了打shi之外,還可以打si或者ci,這也是為什麼simeji讀しめじ的原因,只要打si就出來shi了。
同樣的道理,つ可以打成tsu,也可以打tu,兩種打法都一樣。而ふ可以打hu,也可以打fu,都是ふ。
ん需要按兩次n,但ん後面接其他假名連打時,大部分情況下只需要打一次,比如でんき,不管你打dennki,還是denki,都可以。
促音的小っ怎麼打,比如你要打一個おっと,輸入的是otto,而如果你直接打oto,則出來的是おと,一個是丈夫的意思,一個是聲音的意思,差一個促音意思就完全不一樣了。
除了那些最簡單的假名可以很輕鬆的打出來之外,還有一些可能不知道怎麼打的假名,比如ディ、ヴ、ぢ、でぇ、キィ等等比較難打的假名,我把全部的羅馬字具體打法都發在這裡,各位遇到的時候可以查一下以備不時之需,的確挺難打的。
信息來源:
https://typing.twi1.me/training/roma-list
總的來說,現在只要不停的學日語,記住讀音,就能打出來了。
關於日語學習,之前寫過三篇文章,也可以參考下:
我們一家竟然用三種不同的方法學日語2. 電腦上如何輸入日語
因為simeji沒有電腦版本,而windows自帶的日文輸入法真的很爛,我自己電腦上用的是谷歌日文輸入法。不過這個輸入法有不少快捷鍵需要注意,否則裝完你有可能都不知道怎麼用。
安裝很簡單,電腦打開瀏覽器上谷歌,搜索「日文輸入法」,第一個就是,點進去,再點「windows版をダウンロード」,再點「同意してインストール」同意並安裝即可。
一通同意和下一步之後就裝完了,理論上你點擊電腦下方任務欄右邊的按鈕,就會出現谷歌輸入法了。如果沒有出現,或者哪裡不正常,可以進下面的「語言首選項」。
這時間暴露了我是個夜貓子
(此段內容如果輸入法一切正常就不需要操作。)如果沒有出現,進語言首選項先添加一下語言「日語」,然後打開日語的「選項」,找到添加鍵盤,添加Google Japanese Input即可。這裡也建議電腦裡亂七八糟輸入法一大堆的朋友清理一下,我平時只用搜狗和谷歌日語兩個就完全夠了。
谷歌日語輸入法一共提供了5種最常用的模式,但因為顯示的是英文,所以這裡翻譯一下:
Hiragana:平假名(常用)
Full-width Katakana:全形片假名(常用)
Full-width Alphanumeric:全形英文數字
Half-width Katakana:半角片假名
Half-width Alphanumeric:半角英文數字
下面說下最關鍵的快捷鍵,電腦上打字可沒法點iphone上的地球儀了,這時候切換中日輸入法的快捷鍵是alt+shift,注意這裡是alt鍵哦,不是常用的ctrl鍵,習慣了之後切換起來飛快。(ctrl+shift是在統一語言下切換不同輸入法,跨語言都是alt+shift。)
沒有用的知識點又增加了
然後是一個比較常用的快捷鍵,有時候你打開日文輸入法時,谷歌圖標左邊顯示的是一個大寫的A,只能輸入英文,這時候在英文日文之間切換的快捷鍵是alt+~鍵,就是鍵盤左上角的~鍵,按了就可以切換到日文輸入模式,也就是一個あ的圖標。
A 英文模式
あ 日文平假名模式
還有一個比較常用的,因為在電腦上填各種日文東西時,默認情況都是輸入平假名,即hiragana,有時候需要填全形的片假名katagana,搞的很麻煩。最傻的方法是右擊あ的圖標,點選Full-width Katagana,就可以打出一連串的全形片假名了。
當然,用滑鼠按太麻煩了,這個快捷鍵也可以記一下,是alt+caps lock大寫鎖定鍵,此時圖標變成了片假名的ア。當你想切換回平假名模式時,可以按快捷鍵ctrl+caps lock,圖標就又變回あ了。
ア 日文平假名模式
就這3條快捷鍵比較常用
這裡也要忍不住吐槽一下,在網上填寫各種比如信用卡申請之類東西時,有時候要用全形,有時候要用半角,需要看清楚填空的說明。第一次填肯定會不習慣,日本人做事的確比較麻煩,尤其是數字,一會兒要全形的,一會兒要半角的。我一般遇到需要半角的數字就直接用中文輸入法打,用全形的就用日文輸入法的默認模式打,這樣比較快。
這裡以網上續籤系統裡的選項為例,可以看到地址欄裡的數字需要用全形,電話號碼裡的數字又只能用半角,來回切換很麻煩,就沒人吐槽一下嗎?
還有,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破折號沒輸對可能導致你點不了下一步,而破折號又特別常用。甚至我遇到過幾次,他要求你填全形破折號,我已經用全形輸入法打了全形破折號都過不去,最後發現只能複製他上面舉的範例裡的破折號才成功通過,都是全形居然還有兩種破折號,真的令人無語。因為已經記不清具體是哪個使用場景了,所以這裡沒法放範例了,當你網上申請各種東西死活過不去的時候,真的要懷疑一下是不是破折號出了問題。
以上內容均為windows系統上如何輸入日語,在蘋果mac os上會有一些不同,尤其是快捷鍵等等。mac上切換輸入法用的是control+空格鍵,一個手指按住control鍵,另外一個手指不停的按空格可以在各種輸入法之間循環切換,和windows完全不一樣。篇幅所限我就不多演示了。
一個手指按住control鍵
另外一個手指不停的按空格
以上便是本周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各位在學習日語的朋友有所幫助,我也知道從完全不懂任何日語到能飛快的打九宮格的程度需要花非常非常多的時間精力,大家一起加油。感謝各位能看到這裡,我們下周再見。
最後附上朝日新聞今年對一位5分鐘打1265字的高中女孩採訪,日本第一速度打字員,簡直是一臺無情的打字機器。
老蔡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