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看導航,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大部分的國產手機均可以支持國產的北鬥衛星導航。只要我們開始使用手機軟體中的定位導航功能,那麼我們的手機便會使用北鬥提供的定位信號。
雖然我們日常生活中並不能直接地體驗到「北鬥導航系統」,但在國防事業中,北鬥導航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軍事任務中,「北鬥導航系統」為飛機、坦克、船艦提供導航服務,大幅度提升軍隊作戰效率;在國產飛彈中,「北鬥導航系統」可以讓飛彈精準落在目標物上。
由於「北鬥導航系統」在軍事領域具有戰略地位,關鍵零部件自主可控勢在必行。如今,「北鬥導航系統」逐步完成了國產化,並培育了一批服務軍工領域的民營企業。在國內,「北鬥導航」領域的市場化程度較高,競爭較為激烈,但有能力研製和生產軍用衛星導航設備的企業為數不多,盟升電子便是其中之一。
盟升電子成立於2013年,儘管成立時間不長,但其實力不容小覷。它是國內少數幾家自主掌握「導航天線」、「微波變頻」、「信號與信息處理」等環節的核心技術的廠商之一,其產品已應用於國防武器平臺,實現了民營企業在該領域內的首次突破。
受資金、技術等因素限制,很少有國內企業能夠自主生產「衛星導航」和「衛星通信」終端設備。短短幾年時間,盟升電子如何迅速打入軍工領域,並將其產品應用於國產戰機和國產飛彈中?
受益北鬥,打入軍工行業
在軍事作戰中,位置、坐標、時間等信息資源極為重要。一旦洩露,軍隊極有可能面臨著全軍覆沒的危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炮兵排長腓力每天都會給遠在法國的妻子寫信。恰好他的妻子是德國間諜,她從每封信的郵戳及時得知法國炮兵陣地所在地,使得德軍可以精準地跟蹤攻打法國炮兵陣地。
如今,中國自主研發運行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早已裝載在國產飛彈、制導飛彈、無人機等武器裝備中。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中的零部件及應用體系依賴國外進口,一旦發生戰爭,中國的軍事部署便像「郵戳」一樣,完全暴露在敵人面前。
因此,國家必須要建立起基於「北鬥衛星導航」的應用體系,確保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盟升電子在成立之初,其業務主要是結合客戶需求開發「軍用衛星導航系統」系統產品。出於業務長期發展考慮,盟升電子在發展衛星導航業務的過程中選擇了「基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發展路徑。
作為「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下遊企業,盟升電子基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研製「衛星導航產品」,並向國防市場銷售相關產品。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盟升電子進入軍工市場的「敲門磚」,能否得到軍工領域認可,還需看盟升電子的實力。
由於飛彈、戰機等武器裝備飛行速度極快、飛行過程中會伴隨著劇烈震動。因此,與其配套產品的「質量」必須過硬。
為了保證產品在惡劣環境下穩定工作,盟升電子「衛星導航產品」環境適應能力強,且抗衝擊力能力也得到客戶認可。
根據已披露的我國飛彈裝備彈型情況,在火箭軍 11 型已披露飛彈中,盟升電子產品已列裝 8型;在空軍海軍4型已披露飛彈中,公司產品已列裝1型。盟升電子產品廣泛應用於國防武器平臺,這便是其技術實力最好證明。
此外,我國國防信息化程度不斷加深,我國武器裝備要求「導航系統」系統功能更加多樣化。因此,從「導航天線」到「微波變頻」再到「信號與信息處理」,盟升電子核心技術覆蓋了「信號接收」到「信號處理」全流程。
全方位的技術能力和可靠的產品,讓盟升電子得到了軍工領域肯定。據了解,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等主要軍工集團均與其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在業績方面,盟升電子也有出色表現。
盟升電子的招股書披露:2017年-2019年盟升電子的「衛星導航」產品收入分別為1.29億元、1.22億元、1.53億元,營業收入穩步增長,但衛星導航產品貢獻佔比卻逐年減少,分別為80.52%、60.31%、54.06%。
與此同時,盟升衛星通信產品收入持續高增長。2017年-2019年,「衛星通信」產品收入分別為0.31億元、0.80億元、1.30億元,增長明顯。
軍工領域穩步增長的同時,盟升電子便向「衛星通信」領域拓展。衛星導航和衛星通信兩大領域差異較大,盟升電子如何找到二者的共通之處?
進口替代,打開「通信」市場
隨著國內民營企業研發能力和生產能力大幅提升,國家出臺了相關鼓勵政策。藉此機會,一批具有軍品研發能力的企業順勢進入了軍用導航設備市場,盟升電子位列其中。
憑藉著自身的研發實力,盟升電子成為公司是國內同行業中參與彈載型號研製最多的民營企業之一,在火箭軍配備的彈道飛彈、巡航飛彈中,盟升電子的市場份額可達到70%以上。
此外,盟升電子的業績更是快速飆升。2016年-2019年,公司營收由1.46億元增至2.83億元,歸母淨利潤由1591萬元增至7306萬元,翻了3倍多。
雖然軍工體系對盟升電子業務拉動有著不可磨滅的功勞,但盟升電子「軍品」業務——衛星導航產品對軍工客戶的依賴性較高。2017 年度- 2019 年度,盟升電子前五大客戶的銷售佔比分別為72.13%、73.92%和 89.25%。
不得不承認,軍工行業有其特殊性。我國國防領域武器裝備的科研生產任務主要集中在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等大型軍工集團,導致軍工產品配套企業的下遊客戶集中度較高。
從行業屬性來看,客戶集中度過高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從公司成長性角度來看,客戶過於集中不利於企業發展,尤其影響盈利能力。尤其在軍工領域,一旦國家軍費減少,軍工行業發展速度放緩,盟升電子業績勢必會受到波及。
更重要的是,軍工領域較為封閉,市場增量有限。如果,盟升電子長期依賴「軍工市場」,企業規模也會受限。多種因素推動下,盟升電子走向民用市場勢在必行。
在民用市場,盟升電子主要銷售「衛星通信」產品,包括「動中通天線」、「信標機」和「跟蹤接收機」等產品,目前主要應用於海事、民航市場。
從「衛星導航」拓展到「衛星通信」,兩個領域看似千差萬別,實則關係密切。
一直以來,「衛星通信」是全球衛星首要應用領域,卻是我國衛星產業的「短板」。更重要的是,美國知名商業航天企業Space X的「星鏈計劃」更是讓世界意識到「衛星導航」和「衛星通信」整合到一個設備或系統上的重要性。
基於對行業趨勢判斷,盟升電子一直堅持著「通導一體化」的設計思路,並成功研發出了「彈載導航數據鏈一體化」終端產品並已應用於國防武器平臺。國內民營企業中,盟升電子率先完成產品落地,實現了「零」的突破。
不過,盟升電子想邁入「衛星通信」領域,「通導一體化」技術遠遠不夠。
我國「衛星通信」行業尚處於起步階段,「衛星通信天線」市場主要被日、韓、歐、美等國外產品搶佔。其中,支持「VSAT衛星通信系統」的天線技術水平較高,國內企業很少可以自主研發並生產。
「VSAT衛星通信系統」是「天線孔徑」很小的地面信號接收站,由於VSAT系統靈活性強、成本低、可靠性高,而備受「衛星通信」領域追捧。因此,盟升電子只要實現「VSAT衛星通信」的進口替代,便可順利進入「衛星通信」領域。
基於多年研發投入,盟升電子「衛星通信」產品可以支持「VSAT 系統」,還可以支持「海事通信」和「天通系統」。此外,其產品覆蓋了市場各大主流頻段,從 L 頻段、S 頻段、Ku頻段到Ka 頻段,相當於「全網通」手機,隨意支持衛星通信領域的「移動」、「電信」和「聯通」。
在「衛星通信」領域,盟升電子依託完整的產品系列敲開了海事通信市場和民航通信市場。
在海洋領域,公司衛星通信產品主要面向國內海洋市場進行銷售。盟升電子「船載動中通」產品基於良好的質量和穩定性獲得了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舟山分公司等客戶的認可。如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舟山分公司 2019 年即向公司採購了近 1,000 臺船載動中通設備。
在民航領域,盟升電子已成功開拓沙特市場,「機載動中通」產品已批量化應用於沙特航空的客機機隊。未來,盟升電子將憑藉對中東市場的了解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持續深耕中東市場。根據 Airbus(歐洲空客公司)的全球市場預測(2019 年版),2019 年初中東地區共有 1287 架客機,市場空間亦較為廣闊。
在機載衛星通信領域,國內市場尚處於發展初期,僅部分寬體機型具有聯網功能。而窄體機型作為我國民航機型的主力,它們大部分還未實現空地互聯功能。因此,窄體機型數量決定了國內「機載衛星通信」市場規模。
當前我國 3639架客機中 2883 架均為窄體客機,佔比 79.23%,如果每架飛機的改裝成本約為 300 萬元,那麼「機載衛星」通信市場空間可達約100億元。
在海事通信方面,我國的海事衛星通信市場主要在漁船領域。截至 2018年末,我國有 55.62萬艘漁船安裝了「北鬥終端」,覆蓋率約為 8%。若未來「衛星通信終端」對「北鬥終端」進行替換,並將覆蓋率提升至 50%,按每套衛星通信終端設備 5-8 萬元測算,則未來漁船衛星通信領域市場空間將超過100 億元。
無論是海事通信還是民航通信,國內市場均在百億規模。而且,盟升電子在行業初始階段便開始布局,一旦行業需求爆發,那麼盟升電子便可收穫市場的第一波「紅利」。
盟升電子從「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切入軍事國防領域,讓其後續發展受益無窮。無論是紮實的技術實力,還是軍方企業的「金字招牌」,這些優勢在盟升電子開拓市場時一一展現。如今,盟升電子的「一條腿」已經邁入民用市場,一旦民用「衛星通信」市場走向成熟,盟升電子便迎來了大跨步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