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二屆梅州網際網路大會(簡稱「MIC2020」)於2020年11月15日-16日在廣東省梅州興寧會展中心盛大召開!MIC2020由廣東省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廣東省通信管理局指導,梅州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共興寧市委、興寧市人民政府、梅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承辦,廣東省網際網路協會、興寧市網際網路協會協辦。阿里巴巴全球諸神之戰創客大賽梅州創客大賽決賽作為MIC2020的重要板塊之一,於11月16日下午在廣東省梅州市興寧會展中心成功舉辦。
本次大會邀請到聯通(廣東)產業網際網路有限公司工業網際網路部總經理 唐梅娟女士,對「梅州市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綜合服務平臺」進行詳細的精彩介紹與分享,以下為演講實錄:
各位梅州的朋友們,大家下午好。
很高興站在這個舞臺上。今天來去匆匆的,我上午在深圳接待完領導才過來的,在路上心情有點小激動,難得有機會回到家鄉,能夠跟各位前輩和家鄉的年輕人有一些互動。我叫陳維偉,也是客家人,來自梅州大埔。剛才前面幾位嘉賓講了很多關於創投創新創業的話題,有IPO上市、產業基金等等。我的演講可能相對來講比較接地氣一點,講的關於早期創業、創業種子的事情,我的演講主題是:「選好創業種子,深度伴隨孵化」。其實我在來的路上還在想,如果可以換一個主題的話,我想講「一個客家青年的創業創新創投之路」。我記得在澳門舉辦的第三屆世界客屬青年大會上,我講過這個話題,作為一名客家青年人,作為客家人在大灣區從事創投事業的有志青年,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這幾年創業創新創投之路,在接下來的演講當中也會穿插自己的見解和想法,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
今天的主題是「選好創業種子,深度伴隨孵化」
我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創辦了一個孵化器,叫種子期孵化器,我本人在2012年也創建了一個天使投資人社群,叫草根天使會。有記者採訪我,為什麼要創辦草根天使會?想想看,從93年高中畢業創業到現在創業歷程有27年之多了。在我的心中有這樣的夢想,希望有機會在相對成功有一定能力的時候,去幫助更多的年輕人創業,支持他們創業,就像當年的我特別有激情很勤奮,那個時候中國都沒幾個天使投資人,一直沒有機會得到投資人的青睞,我希望引導更多的企業家和天使投資人去投資青年人,所以我創辦了草根天使會,目前是中國十大天使投資組織,同時我創辦了種子期的孵化器,就是真正想幫助這些年輕人,可以講這是我的夢想,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我的種子孵化器也在前海立足,有很好的發展前景。
不好意思,遙控筆不起作用,我經常在各個活動場合發現遙控筆和投影出現問題,這就是一個痛點,誰可以發明一個更好的東西不要讓我苦惱,這就是一個很好創業的點。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創業就是這樣的,在這個過程當中有非常多的不確定性,有很多的突發事件,看你怎麼應對和解決它。
右邊這張照片是我們梅州優秀創業青年陳科明在2016年到種子期孵化器跟我籤約,我2013-2014年就認識科明了,他當時在梅州很活躍讓我印象深刻,我當時在梅州也做了很多事,講起以前的故事有點小小的失落。當時我創辦了梅州首屆創業大賽,引進央視創業榜樣走進梅州,做了梅州第一個創業孵化器客家夢工場,後來幾個股東意見不合,他們總想當二房東,我的想法就是重點孵化項目不收房租,後來我就退出了。在梅州我做了很多創新創業生態打造的事,包括我創辦了客家文創協會,策劃首屆客家文博會等,但是當時梅州大家的思想觀念和創業生態並沒有給到我一個很好的舞臺讓我能夠充分地去發揮,後來我就退而求其次回到深圳創辦了客商創投,創辦了種子孵化器,一路耕耘到現在。我回到這裡的心情比較複雜,不過我覺得梅州越來越好了,創業氛圍越來越好了,現在回來感覺有點成就感,我認為自己多年積累擁有的能力和經驗可以貢獻給大家了。
我的演講是發自內心肺腑地想給大家做一些貢獻,當時見到科明覺得小夥很不錯,總是在各種創業大賽擔任評委的時候不經意看到科明的身影,我認為一個年輕人要足夠有激情,要足夠活躍,臉皮夠厚,陳科明都有,參加了無數大賽還在參賽,他有這樣的激情就會跑出來,因為他在不斷創新,不斷的在學習提升,所以我希望梅州多一些像科明和我一樣的人,多一點情懷為家鄉做貢獻。所以我播下創業種子孵化美好的未來。
現在2020年全國都是孵化器的寒冬,不知道在座有多少做孵化器的?
在美國,很多高淨值的人群都在做天使,投五千美金、兩萬美金、十萬美金比比皆是,我帶隊到矽谷跟他們交流,他們說就是你們中國人過來把估值拉高了,以前美國人投兩萬美金,結果中國人一過去一投就是三五百萬,一千萬把項目估值拉高了。過去幾年創業泡沫非常嚴重,所以才導致現在的孵化器寒冬。自從雨後春筍般出現這麼多孵化器,都說要打造像美國YC那樣的成功的孵化器,其實很可笑,你知道嗎,美國的YC竟然沒有自己的孵化空間,而中國所有的孵化器、加速器以及聯合辦公空間都有高大上的場地,幾萬、幾千,而且大部分的都是二房東,美國的YC十幾年下來投了一千多億美金市值的公司,竟然沒有自己的孵化空間,更多的是服務能力、投資能力、連結能力,所以我們在做孵化器行業的時候,很多人沒有想明白,以為我們租個房子,搞個二房東,搞點工商註冊稅務代理服務就是孵化器,其實不是的,我們種子期孵化器想真正做中國的YC,我想真正打造生態幫助創業者。
我們為什麼不成功?因為我們先天不足,我們對孵化器行業理解不夠,什麼是孵化器?怎麼陪伴創業者成長?我們做什麼樣的孵化器?其實大家還沒有想明白,只是有了那個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的名詞他們去做了孵化器。第二是動機不純,大量的孵化器是為了拿政府的補貼,只是為了做秀,只是為了迎合所謂的風口,認為是一個有可能賺錢的事情都來做,所以他們的動機不純,他們不是真正想幫助創業者,還有雖然他做了這件事,但是一年兩年政府會給你資助和補助,過了三年五年堅持不下去了,因為太難了,這些項目不是一兩年可以做下來的,需要更長時間的打磨,沒有三年五年甚至是十年八年的陪伴,耐不住這個寂寞就沒有辦法做這件事。大家知道深圳灣創業大街,包括前海有非常多的孵化器,三萬平米的園區當中有一百幾十個孵化器,現在回過頭去看,很多孵化器都幹不下去了,二房東也不好當了,這個行業不是一般人可以幹的,這個行業是非常有挑戰的行業。
我做種子期這件事,說真心話非常非常有挑戰,過去幾年非常多的大佬,包括前面演講的大佬,很多頂級大佬,有的大佬勸我不要做種子期了,成功率太低了,太麻煩了,你的能力應該做更牛的事,投中後期的項目,給他們連結資源。但我心裡有這樣的情懷,想幫助年輕人,所以「你不做!我不做!誰做?」中國不缺有夢想的創業者,中國更缺有夢想的天使投資人,要花時間、精力和耐心,還有金錢,這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這個創業的社會基礎是什麼,需要有成功的企業家引領,更多天使投資人幫助創業者。
做孵化器更是做天使,純粹做天使投資人比做孵化器容易一些,很多天使投資人一年投一兩個項目,但是孵化器不一樣,每天都要跟創業者在一起互動,幫助他們成長,陪伴他們成長,就跟開幼兒園一樣,是更難的事。
大家知道天使投資是非常艱難而且孤獨的路子,我孤獨了很多年,作為客家人、天使投資人,種子投資人,幾乎大部分的客商大佬沒有我不認識不熟悉的,他們過去七八年一直給我點讚,說我很活躍、很有創新、很有能力,但是真讓他投100萬的時候,他不投,因為投早期,投種子,風險非常大,我們客家人相對比較保守,不容易踏出這一步,真正做創投的天使投資人很少很少,所以我覺得在客家的創投圈很孤獨。前段時間我找了梅花創投的吳世春,他是贛州客家人,很接地氣投了不少成功的項目,在洛陽古城客家遷徙路的出發地我跟吳世春發了微信,我說我們一起來引領客家的創投事業...
怎麼做?沒有創過業的天使投資人,沒有創過業的孵化器創始人就是耍流氓,如果你自己沒有創業的經歷經驗怎麼幫助創業者成長?首先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硬性條件。所以可能很多人會不接受這句話,要問一下孵化器的創始人,你的初心和夢想是什麼?就像我們問創業者一樣,為什麼要做孵化器?為什麼想幫助創業者?一一五科技就很適合幹這件事,未來你們可以幫助創業者,你們是怎麼成功的,遇到了什麼坑,有什麼挑戰等,分享給創業者。所以孵化器要有很好的初心。
創業是一種孤獨的煎熬,你要陪著一起煎熬,在座的有創業的朋友舉手。今天的創業者不多,做創投的有嗎?除了剛才演講的幾位大咖,做種子投資和天使投資的也沒有,梅州缺的是創投的氛圍,要有更多年輕創業者出來創業,這樣會形成很好的創業氛圍,才會有人才,才會有創業的機會,所以這是一個非常孤獨的煎熬。我想問在座的創業者,比如說每天早上九點到晚上十二點,伴隨著你的狀態是什麼?焦慮、抑鬱、煩燥、痛苦、煎熬,當然還有興奮、成就感,五年如一日、十年如一日、二十年如一日……還願意創業的請舉手。
其實我們永遠在創業,哪怕是創投也是在創業,所以是非常難的事。
我們要用創業者的精神投資運營孵化器,做孵化器就跟做天使投資人一樣,要具備一些能力,必須要對項目有深度服務的能力,要看得懂,幫得上忙,要有創業經驗,必須是有情懷和足夠的耐心,還要有資源,有能力。現在是一個跨界的時代,現在我們經常講投複合型人才,要跨界和連結,要具備這些能力才可以做這件事。
孵化不只是要有空間、幾個創業導師和合伙人這麼簡單,還需要有強大的生態。這個生態是什麼?創投的生態、服務的生態等等。我過去的幾年花了很多時間做創投的生態,我發起了草根天使會,我是深圳創業創新聯合會的執行會長,中國天使投資人聯盟的副理事長、前海夢想+深港創投聯盟的主席、中國社會價值投資聯盟的發起人等等,不斷在打造創投生態圈,連結更多創新創業的人才,回過頭幫助創業者成長,我本人還是深圳殘聯的兼職副理事長,最近為很多無障礙的項目賦能。所以你背後要有強大的資源幫助創業者成長,而不只是搞幾堂培訓課程,工商稅務代理,給幾個辦公的卡位。服務需要一個集群,過去幾年我們種子孵化器投了很多的創投生態鏈項目,比如投創業培訓的公司、品牌諮詢的公司、FA公司、技術服務的公司、媒體的公司、影視公司等等,用我們投資的這些公司可以為創業者更多的賦能,我們需要一個集群提供賦能,做孵化器現金流很少,不多的,如果養20個人根本不行,我們要去整合更多人才資源幫助創業企業成長。
如何判斷項目?各種各樣的孵化器怎麼判斷一個項目?尤其是像我做種子期的孵化器,怎麼看這個項目?我們一直在講創業者先不管是什麼項目,要先問幾個問題,我們看項目有很多維度,更重要的是看人,所以通常任何一個創業項目,任何一個高大上的方向,都離不開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個要問一下創業者「創業的初心是什麼?初心想解決什麼問題?創業的夢想是什麼?初心和夢想有什麼關係」。做這個事情是不是你的夢想,你願意持續去做的東西,如果沒有這樣的基礎,我相信你很難堅持下去,因為我們就是這樣過來的,如果做的這個事跟你的夢想沒有關係是很難堅持的。前段時間我接觸了一家無人船的獨角獸企業,估值達到10億美金,這個創始人從小就玩航模,一直有這個夢想,到現在做到國內最大的智能無人企業,做的非常好,一個人做的事情如果跟夢想無關一定成不了大事。
同樣也問幾個接地氣的問題,這件事是不是你發自內心的驅動力要做的一件事,無論是有錢沒錢有人沒人;這件事是不是興之所至?是不是你感興趣的事情?把自己的興趣變成夢想也很重要,所以有人問我每天這麼忙累不累?你太累了,但是我不覺得累,我很願意跟創業者分享,這是我的興趣,再累也開心,別人覺得你累,但是你是痛並快樂著。其次是有沒有志同道合的人跟你一起幹,以及是否做好心理準備十年如一日的煎熬,馬雲做的夠大了,但他時時刻刻都有危機感,我此時此刻也有危機感,隨時伴隨著我們,要做好煎熬的準備,十年如一日。
還有一點,是不是自己砸鍋賣鐵都要幹,自己敢不敢先找錢先借錢先投入,有決心把這件事做到極致。創業因為什麼而創要想清楚,因為需求而創,強需求才是硬道理,重新定義已有需求,發現引導創造新的需求,用創新的方式滿足客戶需求,有時創業者經常一拍腦袋就幹,沒有問一下大家問問身邊的人有沒有這種需求,哪怕百度一下都知道有沒有大量的競爭對手,有時沒有的東西是不是代表有市場?沒有的東西也許代表就是沒有需求,要考慮清楚。
做孵化器要獨有的創業項目選拔方式和培訓機制,我們種子期孵化器就有特別的項目選拔和培訓機制,除了常態的導師坐診,種子期公開課,各種項目路演論壇活動,我們每年還舉辦創投戈壁行賽事活動,組織100多名創業者和投資人徒步走100多公裡戈壁灘,通過四天三夜的近距離接觸,我們從更多的維度看待創業者的狀態,看他們有沒有創業精神,更真實了解這個創業者,平時看各種項目路演,各種論壇臺上的那個他都是經過包裝的,但是真實的不是這樣的,除了法律盡調,財務盡調以外,需要更多真實的了解。
美國的YC每年舉辦兩場在全世界範圍內項目徵集,入選的項目給你兩萬美金,你自己去租房子,在美國矽谷待三個月做強化訓練和培訓,有一對一的導師服務,最後看一下哪個項目能跑出來。中國哪些孵化器真正把這件事做到極致,中國缺乏這樣的氛圍。
孵化最看重的不是創業項目本身,而是創業者這個人,創業團隊,投資就是投人,無論什麼時候投資就是投人。過去幾年我們投了幾十個早期項目,死掉了不少,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人的問題,因為他放棄了,因為這個人的品德出現了問題,只要他不放棄就會給我們帶來無限希望也給他自己帶來無限可能。
通過對創業者孵化達到自我孵化,我們要給他更多的引導,給他錦上添花,最後達到自我孵化的狀態,不是什麼事情都由我們來解決。我發現過去幾年我們孵化成功的創業者,大部分都很少讓我們操心,不用我操心他反而做的更好,我什麼事情操心的反而做的不好,還有過早拿到融資拿到錢的都死的很快,一開始拿不到錢的很艱難的反而走的很好,所以要讓創業者達到一種自我孵化的狀態才有希望。
最後送給同行一句話:做孵化器,熬得住出眾,熬不住出局。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