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道格:為什麼拜登的頭等大事應是美國而非中國?

2021-01-08 新華網客戶端

近日,美國卡內基國際和平研究院前副會長包道格發表文章,他認為美國在西太平洋無可匹敵的霸權時代已經結束,下屆政府的第一要務應是重拾美國實力,重建國內競爭力與國外領導地位。

以下為包道格文章摘編:

拜登需要將精力集中在少數幾個議題上,他已表明打算解決包括抗擊疫情、促進經濟發展、解決種族爭議在內的幾個主要問題。拜登還需要恢復內部秩序,以使政府能夠繼續專注於上述目標,不輕易改變方向。

當前美國的力量和影響力已被大大削弱。因此,重建國內競爭與國外領導力應是拜登政府的當務之急,具體的中國議題須排在其後。扭轉疫情趨勢、加強財政手段、促進中產階級生產力及收入提升、鼓勵研究與開發等政策,可為下屆政府提供必要的工具,以應對外部挑戰。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美國需要重新學習把各國團結在一起的藝術。就國內經濟復甦而言,發達工業經濟體要重新採取協調一致的行動,這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拜登應號召其政府官員與國際同行合作,遏制保護主義,促進全球增長,共抗新冠疫情。美國需要建立一個有共同價值觀和目標的國家聯盟。如果中國表現出對合作的真正興趣,也應該及時邀請。

對拜登政府而言,對華政策的第一要務應是改變非理性的「爭吵」,回歸正常。任命一位稱職的駐華大使將有助於恢復民間對話、處理爭端。美國可借提名駐華大使之機,重申美中關係基本原則,同時也讓中國知道美國的紅線。

儘管任期即將結束,但川普政府中的對華「鷹派」已發出信號——他們希望留下儘可能多的「政治遺產」,將拜登置於兩難境地。比如拜登可能將不得不撤銷一些川普政府決定,也或將因「對中國態度軟弱」而受到批評。為應對上述局面,拜登應該儘可能把清理這一爛攤子的責任交給級別較低的官員。

相關焦點

  • 拜登公開上臺後頭等重任,將要求所有美國人,100天內完成這件大事
    據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數據,截至北京時間12月6日10時,美國累計確診新冠病例超1457萬例,死亡病例超28萬例。《紐約時報》稱,當地時間4日,美國報告了逾22.9萬例新增確診病例和超過2600例新增死亡病例。由於病例激增,美國多地醫院不勝負荷,加州的五個縣宣布從12月6日至1月4日實施「居家令」。
  • 在美國讀書的生活頭等大事--租房
    下面51due小編給各位小夥伴們分享一些平時收集的在美國留學生租房的那些事。  去美國留學,如果你打定主意不住校的話,租房子就成了頭等大事,最方便的是請認識的中國學生和朋友幫忙。能夠和幾個已在美國一段時間的中國人住在一起是比較方便的,優點是:省心,生活方式相同,生活用品齊備,搭車購物方便;缺點是:沒有新鮮感,沒有機會練英語。
  • 外圍擾動落地,拜登勝選,將會將抗擊疫情作為頭等大事
    外圍擾動落地,拜登勝選,將會將抗擊疫情作為頭等大事!拜登計劃將抗擊新冠疫情作為頭等大事,將建立應對新冠計劃,自就任第一天施行。僅就目前的信息來看,此舉將對全球抗擊疫情帶來正面影響。復星醫藥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Hengenix Biotech,Inc.收到美國FDA關於同意ACE2-Fc受體融合蛋白(即HLX71)用於治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進行臨床試驗的函。
  • 「美國在臺協會」前主席:中國很明智,沒上川普當
    原標題:美國前在臺協會主席:中國很明智,沒上川普當8月20日,美國著名政策分析師包道格在《南華早報》刊文稱,在過去幾個月中,中國政府表現出了足夠的智慧,沒讓川普當局通過中美衝突升級轉移國內選民視線,也未能藉此給自己拉到大量選票。
  • 拜登明確表示,蔡英文還要走老路?
    導讀:目前,即將走馬上任的拜登團隊,已經明確表示,將會有和川普政府截然不同的外交理念。據悉,早前拜登團隊已經把中國視為競合關係而非「敵對關係」,而這和川普政府所持的理念截然相反。對此,中國國民黨「立委」吳斯懷在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表示:中美直接對決政策將要換軌,蔡英文是否還具備條件「抗中」?
  • 臺陸軍前副命令:拜登把大陸定為「非敵手」,蔡英文還敢抗陸?
    吳斯懷據臺媒報導 針對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上任後的新局,中國國民黨「立委」、退役陸軍「中將」吳斯懷表示,從拜登近來對於中國政策的談話可以發現,中美關係已經開始出現轉折,就像鐵軌換軌,拜登日前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闡明,「最佳的對中國戰略,理應是我們所有的盟邦,或至少過去曾是我們的盟邦,均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修補與盟邦的關係進而達成共識,將是我上任後頭幾周的重點工作。」
  • 拜登為重建對華影響力新設「中國事務資深主任」一職,被提名人感慨...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周安娜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4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的政權交接網站更新訊息,將提名羅拉·羅森伯格擔任中國事務資深主任一職。羅森博格曾在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擔任希拉蕊外交政策顧問,也是候任國務卿布林肯的前幕僚長。
  • 一周外貿大事丨拜登贏得美國大選;歐盟對美徵稅;日本品牌仿冒新規
    一周外貿大事回顧(Nov.Week2) 拜登拿下關鍵搖擺州,贏得美國總統大選 歐盟對40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徵關稅 中國九大舉措推進外貿創新發展 日本擬加強對進口假冒名牌產品的管制 巴西工業產量連續第五個月上漲
  • 川普在線的最後十天:蔡英文忙著「捧臭腳」 臺媒擔憂「得罪拜登...
    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蕭衡鍾對華夏經緯網表示,在川普政府即將下臺時刻,派遣一個美國高層官員到訪臺灣是很奇怪的事情,而且時機也很糟糕。因為「這樣做不但得不到什麼好處,而且可以預期到的是,中國大陸必定會有相當嚴厲的反應與反制,如此勢必讓即將上任的拜登難以緩解與中國大陸之間的緊張、制約其兩岸政策彈性。
  • 美國傳出重磅風聲,兩黨達成重要共識,拜登還是「對準」中國
    我們都知道,自從川普上臺之後,中國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就變得異常嚴峻,然而很多人都期待著,拜登上臺之後,中美關係是否會得以緩解,而實際上事實可能並非如此,美國傳出重磅風聲,兩黨達成重要共識,拜登終於下手對付中國。從這一點大家也應該認清了現實,無論美國誰當總統,他們的對華態度都是不會改變的,只是對華強硬,和對華更加強硬的區別。
  • 美媒:拜登政府應與中國啟動新一輪全面的雙邊談判
    美國《華爾街日報》12月14日文章,原題:《如何修復我們與中國的關係》。可以肯定的是,新政府會有新政策,但競爭已成為美國與一個意識形態對立、經濟和政治制度迥異的大國關係的基調。但至關重要的是保持健康而非惡性的競爭。
  • 滑稽戲版「垃圾分類指南」《頭等大事》發出「靈魂拷問」:儂是撒...
    原標題:滑稽戲版「垃圾分類指南」《頭等大事》發出「靈魂拷問」:儂是撒「拉西」?  「溼紙巾雖然是溼的,但伊是幹垃圾;乾果仁雖然是幹的,卻算是溼垃圾。」昨天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第一日,由上海獨腳戲藝術傳承中心(上海市人民滑稽劇團)創排的滑稽戲《頭等大事》也在上海市委黨校禮堂「同步」上演。
  • 拜登當選對美國、中國及世界的影響
    北京時間2020年11月8日凌晨,拜登累計獲得290張選舉人票,已鎖定勝局。拜登的當選,對美國、中國乃至世界均有重大影響。1.長期看,民主黨更注重民生改善而非經濟增長,有望一定程度上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問題。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國貧富分化與社會撕裂問題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決的。2.2 對外政策:回歸全球治理貿易方面,拜登不支持使用關稅武器,傾向聯合盟友對他國施壓。關注「不正當競爭」和竊取美國智慧財產權行為。
  • 美國拜登我們終將獲勝;川普還拒絕承認敗選!
    據美國有線電視網(CNN)報導,拜登表示,他不會在今晚的演講中宣告勝利。「我們還沒有到最終宣布勝利的時刻,但數字告訴我們一個清晰而令人信服的故事: 我們將贏得這場比賽。」拜登說。拜登表示,他將有望最終獲得超過300張選舉人票,「看看全國的數字。我們將以明顯的多數優勢贏得這場比賽。我們將以超過400萬票的優勢擊敗川普。」拜登正離最終獲得大選勝利越來越近。在最後剩下尚未出結果的四個關鍵州中,拜登都保持領先。
  • 拜登:趕走川普是為美國做好事!看拜登如何拯救美國?
    很多美國有智之士,早就發出了諸葛亮一樣的慨嘆: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也就是為什麼拜登雖然為阻止了川普連任而欣慰,卻說「目前沒時間興高採烈」。那麼,拜登要如何拯救美國,他哪裡來的信心?也就是說,他至少可以在美國不同黨派之間斡旋平衡。拜登任命他的時候,說:「羅恩·克萊因(Ron Klain)具有的與所有政治派別人士合作的深厚而豐富的經驗與能力,正是我們在面對這一危機時刻以及讓我們的國家重新團結起來時,我所需要的白宮辦公室主任(應具備的)。」
  • 頭等大事 | 再生金屬產品線積極應對中國再生金屬原料進口管理要求
    頭等大事 | 再生金屬產品線積極應對中國再生金屬原料進口管理要求 2020-11-16 16: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看看拜登這些人選,對中國意味著什麼?
    「核心外交人物」布林肯與沙利文:非中國問題專家,主張「擴張型外交政策」在拜登的內閣團隊中,最值得關注的兩個重點人物,是被認為將在拜登外交政策中發揮核心作用的布林肯與沙利文。達巍告訴《環球時報》,相比於中國政策,布林肯與沙利文均更關注美國的盟友體系,視其為未來四年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務。
  • 擺明要針對中國,美國又搬出「太平洋威懾倡議」,拜登的考驗來了
    【撰文:佳華/編輯:小懶】 2020年的美國大選終於落下帷幕,拜登榮獲美國總統,但同樣對我國下了戰書,不過在這之前拜登還說道,在處理外部矛盾之前首先要處理內部問題,因為內部問題還沒有很好的得到解決,疫情問題可能是美國現在最大的問題,所有美國民眾不能共同的站在一起可能是他們最大的問題
  • 拜登首次聽取總統每日簡報,共和黨人紛紛反水,川普萬萬沒想到
    共和黨參議員對川普又提出新要求,要求他參加拜登的"就職典禮",這可能會川普最後一絲"體面"蕩然無存。自家議員架上川普參加就職典禮共和黨參議員格拉漢姆表示,12月14日選舉團將正式確認拜登為總統當選人,而他認為川普應參加新總統的就職典禮,並稱這是"為國家好"。
  • ...叫囂「臺灣非中國一部分」,美國專家:這種論調讓拜登和蔡英文為難
    蓬佩奧關於「臺灣一直不是中國一部分」的表態,會令拜登和蔡英文為難,因為這既會讓拜登重申美國一貫政策顯得是後退,也會讓蔡英文既不敢擁抱也不敢挑戰美國政府高官的說法。 美國戴維森學院教授任雪麗是在喬治·華盛頓大學西格爾中心17日舉行的「疫情時代的兩岸關係」網絡研討會上,被問到如何看待蓬佩奧的「臺灣一直不是中國一部分」的說法,以及如何看待臺灣在美中大國競爭中的地位的問題時,做上述表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