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雲南信託與螞蟻集團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發揮區塊鏈對供應鏈金融的科技賦能作用,重點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在今年疫情期間,雲南信託依託螞蟻區塊鏈技術已成功為國內醫藥流通龍頭上市公司瑞康醫藥的上遊中小企業(藥品供應商)提供了供應鏈金融服務。
作為業內與螞蟻雙鏈通籤約合作的首家信託公司,雲南信託這一舉措為信託業加速「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產業」的積極融合,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螞蟻集團具有全球領先的區塊鏈技術實力和應用能力,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區塊鏈生產力平臺,螞蟻區塊鏈專利申請數連續三年全球第一。
我國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由來已久。供應鏈金融是破解該難題的重要途徑,具有巨大的市場空間。據普華永道數據及億歐智庫推測,2019-2025年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複合增長率將達5.2%,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近20萬億元。艾瑞諮詢則預測,在區塊鏈參與下,預計2023年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相比傳統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提升3.6萬億元,同比增速大幅提升。儘管供應鏈金融市場廣闊,但處於國民經濟毛細血管位置的中小微企業,資產驗真、確權、流轉等問題讓金融機構在中小微金融服務面前,望而卻步,嚴重阻礙了供應鏈金融支持實體產業的能力和水平,市場痛點亟需解決。
雲南信託具有豐富的供應鏈金融實操經驗,此次借力螞蟻區塊鏈技術,可以在既有的嚴格金融風控管理之外進行技術加持:針對上鏈的數字資產(比如基於真實交易背景的票據、合同、應收憑證等)實現數據存證和流轉,防篡改,實現供應鏈多級企業間的信任傳遞,提高風險控制能力,有效為中小微企業提供確權融資服務。
傳統供應鏈金融難以在企業之間,將「信息流、物流、商流和資金流」四流,實現互聯互通互享。區塊鏈技術的可追溯、不可篡改、非對稱加密、去中心化等特性,具有打通數據流轉、信用轉移難題的天然優勢,將加速供應鏈金融領域的數字革命,新增發展優勢。
在供應鏈金融之外,雲南信託還在汽車金融領域使用了螞蟻區塊鏈技術,以鏈上前置技術對資產方推薦的客戶進行精細化科學數據管理;同時,以鏈上資產技術對資金進行存續期數據盯控,並及時披露資產風險,讓資產更透明,實現資產全生命周期關鍵數據檔案,其中,資產軌跡記錄不可篡改、資產預警信息可按時間區間等條件進行篩選。
後續,雙方還將在「區塊鏈+汽車租賃」、「區塊鏈+ABN」等多個業務場景,深度開展緊密合作,為構建充滿信任、契約倫理的現代型商業社會,貢獻自身的力量。
秉承「用科技讓金融更簡單」的使命,雲南信託數年來一直積極布局信託數位化、智能化轉型,公司逐步推出了普惠星辰IT系統、證券投資業務交易系統、PRA帳務自動化處理機器人、智能招聘、智能合規、「伽利略」智能投顧等科技創新舉措,應用於普惠金融、供應鏈金融、證券投資信託、資產證券化、農村金融等業務及中後臺運營體系。對於區塊鏈這一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基礎設施,雲南信託較早關注並躬身入局,公司於2018年與招商銀行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並於2019年2月,雙方成功在區塊鏈ABS系統方面啟動了實質性合作:雲南信託普惠金融的部分底層資產,通過自主研發系統,入鏈招商銀行資管ABS區塊鏈系統,助推「小額債權」資產證券化業務的發展升級(解決了三大痛點:投前大量數據資產的全面分析、投中資產入包封包與篩選操作,以及投後多機構間數據的同步)。
未來,雲南信託將繼續加大內外部科技動能的挖掘和整合力度,在金融「浸潤」產業鏈路的過程中,為實體企業提供更多助力,進一步彰顯信託服務實體經濟的責任文化。
(責任編輯:張紫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