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讓「飯圈」綁架所有網絡平臺的話語權

2020-12-11 中國經濟網

近日,一篇出版社編輯的日誌在豆瓣極速發酵,並進一步擴散至多個社交平臺。日誌內容是關於一本文藝類新書成為某偶像明星「飯圈」年底「養號」的基地——該書11月11日後發貨,趕上 「飯圈」年底衝KPI(關鍵績效指標),二三十萬字的長篇小說,兩天內多出近200條幾乎都是複製粘貼的短評,而標記記錄幾乎都是這位明星的「飯圈」養號。

作為一名豆瓣的老用戶和一名寫作者,我和我的很多同行以及出版社的朋友一樣,對此感到痛心——因為被複製粘貼的「水評論」鳩佔鵲巢,「豆瓣上的這本書,已經徹底不屬於作者、譯者、編輯和讀者了」,更感到憤怒——不能讓「飯圈」綁架所有網際網路平臺的話語權!

有必要先對「養號」的來龍去脈做一個解釋。「飯圈」到豆瓣讀書頁面打分,目的是為了增加自身的評分權重。按照豆瓣評分規則,每一個豆瓣網友的評分權重是不同的,越是持續活躍的用戶評分權重越重,給相關作品打分就會起到拉升評分的作用。而如果是剛註冊的小號,或者是殭屍號,打分會被豆瓣平臺視為無效評分。

為了增加評分權重,日常就需要「養號」。怎麼養呢?既然是要持續活躍,那就去豆瓣的書影音板塊下面打分寫評論,評論也不需要真評,隨便複製粘貼一段話就可以了,這樣就能營造出它是真實帳號的假象。

此次某偶像明星飯圈打分事件,就是這一操作的具體表現。事實上,豆瓣平臺被粉圈「攻佔」的書遠不止這次一本。從有心人整理的「被飯圈用來養號的那些作品」系列可以看到,數百條複製粘貼的無效評分充斥到多家出版社多本圖書的豆瓣頁面。新經典文學豆瓣官方帳號就在廣播裡稱:「近日我們發現雷蒙德·卡佛《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的豆瓣短評區突然湧入大量0粉小號的注水短評,這些短評或複製粘貼其他高贊短評、書評,或發一些與書關係不大的句子心得,我們對此感到十分遺憾。」

作為豆瓣十幾年的老用戶,我對豆瓣是深有感情的。我的寫作從這裡開始,正是因為在豆瓣頁面發表文章引起出版界編輯的關注,我的第一本書才得以出版。跟我一樣,很多作家都是從豆瓣開始走上專業寫作的道路。這裡匯集了眾多出版界的編輯,他們在豆瓣上挖掘了很多作者,並藉助這個平臺推介自己做的書。與此同時,大量專業的高素質讀者在這裡跟作者和編輯認真交流、提供建議,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在不斷的碰撞中,作者和編輯感悟到自己需要什麼樣的作品。

可以說,作者、編輯、讀者,在豆瓣上形成一種良性的文化生態。也正因為此,我們都分外珍惜這個平臺。

此次 「飯圈」刷評 「養號」之事,的確讓我們這些相關的從業人員深感憤怒。因為此舉破壞了網絡的文化生態,幹擾了正常的評分機制,讓真正有價值的評論淹沒在水軍的假評論裡。他們之所以選擇在圖書頁面下面評分,我推測是因為電影頁面、音樂頁面涉及到娛樂明星。一份流傳開來的「豆瓣養號指南」裡就寫道:「儘量不給流量明顯或粉絲較多的明星打分評論,避免不必要的爭端,或被當做粉絲號降權。」而圖書頁面絕大部分跟娛樂行業無關,打分的人也少,看起來沒有太多人在意,通過這種頁面悄悄地「養號」,看起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豆瓣是編輯的大本營,他們非常在意自己做的書,這種刷評「養號」的行為會在第一時間被發現,這也是不用豆瓣的外圍用戶所沒有料想到的。

豆瓣評分能否繼續保持其權威性,一方面需要平臺自身的維護。針對這次的「養號」事件,豆瓣讀書官方帳號發表聲明:「近日接到投訴,部分圖書的評分評論出現異常情況。經查,與某些帳號試圖『養號』的行為有關。收到投訴後,我們加大了人工審核力度,並結合技術手段,陸續對這些異常用戶進行了處理。垃圾數據被清除的同時,這部分用戶也會被永久標記,未來的評分評論將視作無效內容處理。」

另一方面,平臺的「純淨」也需要眾多豆瓣用戶自發的監督。可以說,豆瓣上的任何惡意操作都是我們這些忠實用戶所不能容忍的。我跟很多豆瓣用戶一樣,對「飯圈養號」行為持鮮明的反對態度。喜愛自己的偶像本無可厚非,但追星行為需要理智的約束!我相信這位一向以陽光正面形象示人的偶像明星,也不會贊同你們這樣的行為。畢竟你們此番的惡意操作一旦讓公眾知道,對偶像本人的形象也是一種傷害。所以在愛偶像之餘,也請尊重他人的作品,尊重每一位創作者和讀者,尊重自己。

(作者為青年作家,代表作《山中的糖果》《紙上王國》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組稿編輯:陸紓文

來源:文匯報

相關焦點

  • 2020飯圈深度解析:早已不能飯圈事飯圈畢
    網紅比娛樂圈的明星其實更需要做粉絲運營,網紅建立所有粉絲群,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帶貨,為了促進購買力,你需要有一個人在粉絲內部帶風向帶節奏。」看似有序的飯圈又是如何製造出巨大的爭議的呢?他們可能不直接賺飯圈的錢,但飯圈的話語權會令很多大粉沉迷其中,享受被眾人擁戴的感覺。在獲得自己的擁躉後,不少大粉也轉型成營銷號,或者利用自身的流量接推廣。飯圈生態的「失控」不止於KOL大粉。打開任何一位流量藝人的數據組微博,一定都能看到關於如何打榜做數據的詳細教程。
  • 失控的飯圈①:集資千萬應援,幾年間粉絲話語權何以暴漲
    後被用於飯圈,指為偶像花錢);到控評(即用統一文案控制評論畫風和方向)廝殺,一言不合就「激情開麥(指在社交平臺公開發文談論某偶像/某事件)」……飯圈文化正在消費持續增長的市場中,掌控大局,也徹底失控著——他們不再被團隊控制,不再受偶像制約,他們急於建立自身話語權,以「愛豆只有我們」的一己之力守護所謂的立場。
  • 飯圈豆瓣「養號」的背後,是被綁架的娛樂業
    在超女快男之後,韓流偶像團體在內地形成新的追星潮流,粉絲群體自然也會向韓國追星模式學習,加之新的社交媒體平臺如微博出現,粉絲與偶像之間的互動逐漸由線下轉移到線上,微博其後設計的「超級話題」功能使得粉絲的圈層封閉,形成了所謂的飯圈。
  • 飯圈95後:因愛發電,隱形甲方
    在上世紀,粉絲們只能通過電視、報紙、電臺等傳統媒體「中介」,遠距離觀看偶像,粉絲的支持不能轉化為支持偶像的具體力量,既不能增加其曝光度,也不能讓其獲得經濟利益。到了網際網路時代,粉絲與偶像的關係從「弱聯繫」變成了「強聯繫」,他們對於偶像的狂熱與愛,可以轉化為偶像的實際利益。粉絲從單純的「仰望者」,變成了製作者與構建者。
  • 失控的飯圈③:所有人都知道問題出在哪,就能理性追星?
    而這兩年,隨著影視產業陷入嚴冬,平臺、資方趨于謹慎、冷靜,粉絲經濟早已不再是效益的保證,飯圈文化未來或將進入理性休整期。相關系列報導——A 粉絲行為偶像買單?資深媒體人小木身處網絡媒體,見證了很多「偶像買單」的事件。有著12年飯圈經驗的紅紅的偶像從出道到現在,經常引導飯圈,很多次在發生不愉快時,他用簡單的話語、表情、歌曲對粉絲進行引導,不僅能夠平息大家的情緒,也不會傷害到為他努力的粉絲的面子。「其實這件事,就像是『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你冷』。
  • 95後飯圈:從「用愛發電」到「隱形甲方」
    全球18億年輕人,他們是充滿潛力的一代,網際網路讓這一代年輕人擁有了前所未有的自我表達權利,他們通過網絡交流、學習,創業。 他們從網絡中汲取養分,又用自己的創造力反哺這個繁榮的生態。從愛好到職場,他們的人生觀和職場觀與父輩有著顯著的區別。
  • 點讚「飯圈女孩」:粉絲力量走向理性
    第四篇點讚「飯圈女孩」:粉絲力量走向理性半月談評論員:楊建楠2018年微博上的娛樂明星粉絲年度累計總人次達到167億。以這一基數為背景,進入2019年,粉絲經濟、飯圈文化一路高歌猛進,跨越地域、年齡的界限,由小眾走向大眾。
  • 集資千萬應援 幾年間粉絲話語權何以暴漲?
    她沒在公開平臺做過表達。大半年過去,她像很多粉絲一樣,選擇相信和陪伴。「我們只是一群盼他好,盼他大紅大紫,盼他平安喜樂的人罷了。」接受採訪前,阿粉猶豫了很久,「我有很多想法,但怕說出來讓路人對他本人,對他粉絲有不好的觀感。」   肖戰和粉絲,似乎在「飯圈妖魔化」的環境下,陷入了循環往復的困局。而肖戰事件引發的不僅是「飯圈文化」的反躬自省,也映射了社會對「粉絲經濟」的束手無策。
  • 失控的飯圈②:粉絲不滿,團隊難,資方煩,誰是受害者?
    作為大眾流行文化,飯圈文化既與網絡生態同步發展,也與經濟掛鈎。圖/視覺中國「飯圈」這個詞,似乎短時間內衝進了全民熱議的話題範疇,也打破了文娛產業鏈條的健康平衡。相關系列報導——失控的飯圈①:集資千萬應援,幾年間粉絲話語權何以暴漲A 內容方——「劇方、平臺方、經紀方都不想慣著他們(粉絲),但,沒有粉絲,廣告方又不買帳。有些惡性循環。」
  • 王一博粉絲注水豆瓣養號,飯圈思維汙染網絡生態
    長期以來,微博一直是飯圈battle的主戰場,而豆瓣的書影音,近似一片淨土,是用戶的精神角落。在豆瓣的打分機制下,新用戶不能給予作品有效評分,因此,粉絲內部發起了養號行動,在各種新書、小眾書下刷分。然而,作品是作者編輯的心血靈魂,讀者在豆瓣也是希望找共鳴尋知音。
  • 如何看待網絡暴力之下的飯圈文化呢
    網絡世界每天都在上演各種網絡暴力的戲碼,我們一邊抵制網絡暴力的同時,又在另一邊製造網絡暴力,真正形成網絡暴力的還是混亂不堪的飯圈文化所導致的。在明星藝人們的評論區下面,那是一個無硝煙的戰場,充滿著濃濃的火藥味。
  • 網絡正能量激揚話語權構建
    習近平總書記在意識形態、網絡、新聞傳播、哲學社會科學建設、文化建設、國家安全等領域,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闡述了網絡話語權建設的重大意義。  在此背景下,中央通過舉辦「五個一百」網絡正能量評選活動集聚社會正能量,發揮其宣傳教育與示範引領作用。
  • 金方廷:豆瓣,也要被飯圈攻佔了?
    「飯圈」在這個時代的網絡世界簡直無處不在。那麼,豆瓣會否繼微博之後成為第二個被飯圈攻佔的社交平臺?答案也同樣直接:會的,而且早就已經是了。今天,我們簡直無法避免「飯圈」對上網體驗的影響。微博早就被調侃為一款追星軟體。
  • 飯圈女孩:她們真的那麼令人討厭嗎?
    我們可以想一想為什麼在其他圈子和飯圈發生爭端的時候,大家會一面倒的批評飯圈女孩呢?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第一,飯圈女孩自身的毛病。最令人詬病的應該就是飯圈女孩的「強勢」了,她們不允許不一樣的聲音存在,她們希望她們的偶像擁有最好的資源,佔據各大榜單,得到更好的成績,她們希望偶像和自己心中所想一樣。這是飯圈女孩的通病。
  • 網絡用語dbp是什麼意思 飯圈用語大盤點
    網絡用語dbp是什麼意思 飯圈用語大盤點時間:2018-04-11 22: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用語dbp是什麼意思 飯圈用語大盤點 網絡上經常流傳著一些一般人看不懂的縮寫暗語,有些就像是飯圈的暗號.那飯圈用語dbp什麼意思呢,下面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些飯圈的暗語吧.
  • 思想界|飯圈入侵豆瓣讀書:一場流量粉絲、豆瓣用戶與平臺的博弈
    從飯圈的角度來看,這些為偶像增加流量、提高美譽度的手段並無不妥,且在微博等其他平臺早已運作自如,卻不料在豆瓣屢屢碰壁。《新京報書評周刊》認為,出現這種矛盾的根本原因在於,豆瓣原生用戶和流量粉絲之間的認同邏輯出現了分歧,導致雙方對評價體系採取了不同的理解和行動。相比海外的IMDb、Rotten Tomatoes、Goodreads等評分網站,國內少有可信度能與豆瓣匹敵的平臺。
  • 曾被稱讚為愛國的「飯圈女孩」為何這次犯了眾怒?
    事態後來進一步擴大,肖戰粉絲進而舉報了AO3等同人文小說作品庫,導致數個平臺受到影響。雖然在部分人眼中有關耽美的內容「不入流」,這些平臺的內容本身也受到限制。但在外界看來,肖戰這位一線明星,正是演了「耽美作品」才一炮而紅的,在肖戰之前的一些流量明星,也許多是演了耽美後躍升一線。耽美作品改編的劇本在中國現在人人搶,誰演誰火,「男明星與男明星捆綁炒CP」在娛樂圈更是風行。
  • 大學生吐槽藝人又被網暴 「飯圈」啥時成的「黑社會」?
    究其原因,還是所謂的「飯圈思維」在作祟,即一切以偶像為主、偶像最大、所有事都要為偶像利益讓步。一方面,粉絲們發明了控評、反黑、淨化廣場等各種方式,試圖隨時隨地控制偶像的信息。一旦發現負面信息,一些粉絲就會立馬出動,勸刪、舉報、開撕……個人處理不了的就群體處理。對於什麼是負面信息,粉絲們的要求可能比宣傳公司的標準還要嚴苛,也許只是不同的意見、不太好聽的話。
  • 三道槓小學生語出驚人談華為:綁架限制發展,別讓手機圈成為飯圈
    關於到底用不用華為手機的問題,在網上一直飽受爭議,有人說華為手機是在綁架國人,用愛國促銷手機。衝在前面的華為,為什麼遭人詆毀?5、華為的責任感被放大,受美國制裁,華為乃至國內的高科技產業都受到了影響,國人恨不能一秒反擊,但反觀現在的華為,確實短時間內沒有太好的辦法。
  • 三道槓小學生語出驚人談華為:綁架限制發展,別讓手機圈成為飯圈
    關於到底用不用華為手機的問題,在網上一直飽受爭議,有人說華為手機是在綁架國人,用愛國促銷手機。 衝在前面的華為,為什麼遭人詆毀? 網上寫華為的文章不在少數,看評論區大部分人都有著支持國貨的想法,但也有人有不同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