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研究院閆金強:後浪來襲,居住消費新勢力正崛起

2020-12-25 網易科技

(原標題:貝殼研究院閆金強:後浪來襲,居住消費新勢力正崛起)

在12月16日2020第一財經數據盛典上,貝殼研究院客戶研究負責人閆金強分享了《2020新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對新青年的居住消費特點進行了分析,同時對未來的消費趨勢進行了展望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盛典專題)。

圖為貝殼研究院客戶研究負責人 閆金強

何為新青年?閆金強解釋說,在居住領域, 新青年是指緊跟主力軍80後,且已初露頭角的90後新面孔。 他們代表著新的消費力量,有著新的生活追求和價值主張。

根據研究,新青年的購房壓力整體呈下降趨勢,不過還是有很多人認為自己的購房壓力很大。對於這些到了適婚年齡的新青年來說,他們的花銷很大,對住房有著剛性需求。相比於80後對於居住品質的看重,這些新青年在購房時更看重周邊的配套情況,比如教育、地鐵、醫院等。

而隨著城市群的迅速發展,以及受限於一些城市的高昂房價,新青年對於跨城上班這件事也更能接受。為了避免在大城市留不下去,同時又回不了家鄉的尷尬局面,他們也會在外地購房,比如選擇家鄉所在省會城市或者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

對於剛踏入社會不久的新青年,租房成為大多數人的首選。閆金強介紹,今年新青年的租金花費相對變少,租賃的住宅面積也變小。無論是租房或者是買房,他們也更偏好通過線上來完成。

對於新青年的居住狀態,閆金強還介紹了一個重要的現象:獨居正成為不可逆的發展趨勢。究其原因,和女性社會地位的提高、婚姻觀念的轉變、社交網絡的極速發展等因素有關。根據研究,超過六成的人表示將來會選擇購房獨居,而很多人的理想獨居面積是50-80㎡。

閆金強認為,未來住房消費的主力人群會更趨向年輕化,「她經濟」也會持續走強。消費者不僅希望「有其屋」,還更盼望「優其屋」,對居住品質將提出更高的需求,而住房消費行為也會更加向理性回歸。

以下為演講全文:

大家下午好!我是貝殼研究院客戶研究團隊的負責人閆金強,今天很榮幸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新發布的《2020新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我會對報告中所羅列的幾個核心發現跟大家做一下簡要的論述,同時我會對消費者在居住領域方面的消費趨勢做一下展望。

首先,什麼是新青年?當然不同的群體從不同的角度,肯定會給出不同的回答。在居住消費領域,我們所說的新青年是指緊跟著現在的購房主力軍80群體的90後新面孔,因為他們代表著新的消費力量,有著新的生活追求和價值主張。

下面我會對報告裡面幾個核心發現跟大家做一下簡要的總結。

「望樓興嘆」,新青年成為重負者

2020年以22個城市為研究樣本,包括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我們統計了新青年群體的薪酬數據,以及貝殼平臺上二手房的成交數據,通過計算得到房價收入比數據。

從數據來看,22個城市在2017年房價收入比的均值,我們說的是算數平均數,大概是8.2之間,到2020年這個比值穩中下降到了7.8。從總體來看,新青年的購房壓力是有下降趨勢的,我們所說的房價收入比是比較寬泛的概念,描述的是消費者在住房方面的支付能力,當然這個跟他們的購房意願是不直接相關的。

比如說這個城市的房價收入比高,並不意味著消費者的購房意願就會低,反之亦然,這可能跟90後也好、新興青年群體也好,他們的主觀感受是有一些區別的。比如生活在一線的90後群體,他們認為購房壓力很大,當然了我們也做過相關的研究。我們以一線城市的90後群體為受訪樣本,回採一下他們對於90後購房壓力是不是更大的回答。可以看出, 特別是90後,超過70%的人表示購房壓力比較大。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們所計算的房價收入比是均值,但是有一個特別明顯的變化,房價收入比在城市之間的分化趨勢是十分明顯的。對於那些在一線城市,或者是頭部的新一線城市打拼的新青年,這些城市的房價是相對來說比較高企的狀態,而且房價與城市經濟基本面發展的趨勢是逐漸相互剝離的狀態。

對在這些城市打拼的新青年而言,無論從客觀數據來看,還是說從主觀感受上來看,他們的購房壓力是比較大的情況,但是對於一些房價收入比不是那麼高,比如說我們所說的以長沙為代表的城市,或者是惠州也好,他們的房價收入比不是那麼高,當然這些城市生活的新青年,他們的主觀感受會有不同的區別。

跨城職住,新青年想得更開

隨著城市群,包括目前所說的大都市圈的迅速發展,同時受限於一些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相對高企的房價。新青年在跨城職住分離這件事上,他相比於80後而言的接受意願更強了。也就是說, 他們願意在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工作,同時在周邊的微型城市生活,這種跨城職住分離的現象會愈發明顯。

同時,新青年群體或者90後群體,為了避免在頭部城市留不下去,同時又回不了自己家鄉所在城市的尷尬局面,他們會有一個選擇,會選擇在家鄉所在省會城市,或者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或者都市圈中核心城市的微型城市也好,把購房作為必然的選擇。

新青年購房勢力正在崛起

我們是以30個城市為研究樣本,統計了不同年齡段人群在2017年到2020年二手房成交交易的百分佔比情況。相對於80後,這個群體比較明顯的變化是,他們依舊是我們的購房主力軍,這一點還沒改變,但是這個趨勢是隨著年份的增加,在逐漸地降低。

相對應的, 新青年群體的購房佔比在迅速增加。 我們知道80後群體,在31-40歲之間,這十年正是他們的財富迅速積累的年齡段,這一群人的購房目的,更追求的是居住品質的提升。而對於21-30歲之間的90後而言,這個年齡正是結婚成家、婚戀嫁娶的十年,也是花銷比較大的十年,90後群體購房的主要目的是以剛需為主,他們在購房的時候更看重周邊的配套情況,相對於房屋的居住品質而言不是那麼的強烈要求。比如他們購房的時候, 更看重的是周邊的配套,比如教育、地鐵、醫院等。

新青年婚房一起買

對於90後群體而言,他們處在婚戀嫁娶比較集中的年齡段,談到結婚,婚房始終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新青年居住消費領域對於婚房的態度是什麼樣?我們通過調研數據發現, 超過50%的受訪新青年樣本表示,不接受租房結婚。

也就是說,我要結婚,買房是一個必要條件。至於房屋歸屬的問題,多數新青年表示,無論這個房子是誰出資來買,他們還是建議房產證上要寫上夫妻雙方共同的名字。錢從哪兒來?我們也看到多數的新青年表示,資金可以是雙方家庭一起來出資購買,特別是在一線城市或者是頭部的新一線城市,相對高企的房價,已經打破傳統的婚房由一方或者男方購買的傳統。

線上化趨勢明顯,

對服務質量要求更高

新青年群體,無論是在租房,或者是買房的交易過程中, 他們的線上行為佔比更高, 比如說他們會在線上帶看、線上諮詢,這個相對於其他年齡的人來說更高,同時他們對於AI講房等這種新的科技接受能力也是更高的。

同時我們發現,在每一筆成交單的背後,新青年對於經紀人服務的質量會提出更高的要求。怎麼說呢?平均每單新青年諮詢經紀人的數量,隨著年份的迭代在迅速地增加,同時每個經紀人被諮詢的次數在減少。這說明了什麼?說明新青年交易的過程中會頻繁地更換經紀人,如果經紀人想留住客戶、反過來推動他,要提供更好的服務來留住他們的客戶。

租賃選擇:省錢是王道

首先我們回答一個問題,對於90後群體而言,他們在租和買的意願選擇上,有沒有大的區別?根據我們的調研數據發現,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生活和工作的新青年群體,68%表示將來一定要買房。也就是說買房成為他們居住的必要選擇。

回到租賃方面,2020年租賃跟2019年相比有什麼大的變化?我們可以以30個城市為樣本,計算了每個城市的套均租金、單位面積租金,以及租賃的面積有什麼明顯的變化。可以發現,無論是資金還是說租賃面積上,2020年都呈現穩中有降的趨勢,但我們發現這個降不是滑坡式的下降,它的降幅總體保持在5%的範圍之內,也就是說是可控的區間。

同時,我們發現在租金的方面,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比如以北上廣深杭為代表的城市,他們的租金會比較表現出更強的韌性。大家知道,租金受什麼因素影響?主要受供需關係的影響,只要你的需求存在,這個城市的租金會表現出一定的韌性。 總體2020年,新青年在租賃方面花的租金更少了,同時他們租賃的面積相對來說也比較小了。

租房人面對的痛點

對於剛從院校出來,踏入社會不久,同時在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打拼的新青年而言,租房成為大多數人的第一選擇,當然在租賃交易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坑。比如受到欺騙也好,我們把痛點羅列出來做了研究,諮詢租房者在租賃過程中遇到的痛點。

我們羅列出前十個,其中最明顯的情況就是虛假房源,對假房源的感受是最不好,其次是安全隱患,特別是對女生而言,在租賃過程中遇到人身安全的問題。他們在工作過程中,頻繁地進行搬家,因為每次搬家都會耗費精力。

青年獨居漸成趨勢,

理想住房50-80平米

大家都知道當今隨著女性同胞社會地位的提高、婚姻觀念的轉變、社交網絡的線上極速發展,以及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地完善, 這些主動獨居的人會更多,同時會有人口失衡、房價上漲、工作變動所帶來的被動獨居。 無論怎麼說,獨居已經成為目前不可逆的長期發展的趨勢,我們做研究調研發現,針對於新青年群體,大概有七成的人表示,獨居會成為長期不可逆的發展趨勢。

同時,我們發現大概有50%多的新青年,他們有過獨居經歷的,平均每次獨居時間是2.2年,至於為什麼會選擇獨居,對新青年群體而言,我們大概總結了三個原因:

(1)他們處於婚戀嫁娶的階段,有一部分人本身是處於單身的狀態而去獨居;

(2)他會選擇享受相對自由的空間、相對自由的生活,選擇主動獨居;

(3)因為工作的變動而選擇了被動獨居。

目前租賃獨居成為他們租房的主要形式,但是我們發現超六成的人表示,將來他們會選擇購房獨居。

以上是對於這次報告發布的八個核心觀點做的簡單闡述。

下面我對消費者在居住領域長期的趨勢 做一下簡單的展望,大概羅列出了五點:

1、住房消費作為最大的內需引擎,未來順應消費升級的趨勢,以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為代表的頭部城市,這些頭部城市多數已經進入了存量房市場,這些存量房市場未來的改善性消費需求會有一個迅速的增加,而不是剛需,是 改善性的換房的需求 會有明顯的增加。

2、在人口流動趨勢分化越發明顯的情況下,住房消費也會在城市之間,甚至說在城市內部的城區之間也會 呈現出比較明顯的分化趨勢 ,那些具有產業優勢的城市群、城市會不斷地吸引高端人才的引入,伴隨著人口的引入,會帶來住房需求的增加。

3、消費趨勢會從「居者有其屋」向「居者優其屋」升級, 消費者對居住品質提出更高的要求, 特別是今年長期的居家辦公生活,進一步觸發了原有一群人的換房需求。之前他本身有換房動機存在的,只不過他沒有切身感受到自己長期在家生活會帶來各種不便。比如說房屋面積太小、衛生間的數量不夠,長期的居家辦公生活會進一步觸發他們的換房動機。

4、90後正在逐步地取代80後,成為居住消費領域的主力軍。主力消費人群年輕化的趨勢會愈發明顯,它主要是指在一些二線或者是新一線城市。但是在一線城市而言, 購房年齡正在有一個略微的滯後狀態, 因為一線城市的房價高一些,他們的購房年齡有一些延遲也是正常的。同時我們發現女性購房佔比呈現比較顯著的增加趨勢。

5、一些城市,特別是一些二線城市在今年的二級市場,仍存在結構性過熱的情況,但是在 「房住不炒」 的宏觀政策影響下,這個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了,同時在市場平穩預期的影響之下,我們預計消費者在購房消費方面,他們的消費觀念會 進一步向理性回歸。

關於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CBNData)成立於2015年,是由阿里巴巴集團和第一財經共同發起成立的,面向品牌企業提供數位化增長解決方案的大數據服務商。

依託阿里巴巴和第一財經的優勢資源,以全球最大的消費資料庫為核心競爭優勢,充分發揮全媒體勢能,以AI技術為驅動,以多元場景為延展,面向品牌企業全面輸出數據應用、內容運營、整合營銷、銷售轉化等數位化增長服務。業務場景已覆蓋傳統零售與電商、網際網路消費、內容社交、醫療教育、金融理財等多領域。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貝殼研究院發布新青年居住報告 90後成新一線購房新主力
    近日,貝殼研究院發布《2020年新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發現了新青年居住的8大趨勢及特點。報告發現,購房壓力逐年呈下降趨勢,但一線城市房價收入比仍居高不下; 95前成購房新主力,95後開始進場;在租房上,今年相比往年更多人傾向「低價格,小面積」。
  • 貝殼研究院:數位化技術重塑居住的下一個五年
    具體到居住領域,貝殼研究院院長李文杰也認為線上數位化技術與房地產業的融合將進一步深化。「我們已進入品質提升的新居住時代,下一個五年,是數位化技術對居住領域各行業、各環節重塑一次的五年。」12月29日,貝殼研究院發布了年度報告《數位化居住:2021年新居住展望》,並對2021年房地產行業的走向做出預判:數位化仍是至關重要的著力點。
  • 南京新青年房價收入比排第七 貝殼研究院發布新青年居住報告
    近日,貝殼研究院發布《2020年新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發現了新青年居住的8大趨勢及特點。報告發現,購房壓力逐年呈下降趨勢,但一線城市房價收入比仍居高不下; 95前成購房新主力,95後開始進場;在租房上,今年相比往年更多人傾向「低價格,小面積」。
  • 貝殼研究院發布新青年居住報告 多城市租房偏愛省錢「小戶型」
    近日,貝殼研究院發布《2020年新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發現了新青年居住的8大趨勢及特點。報告發現,購房壓力逐年呈下降趨勢,但一線城市房價收入比仍居高不下; 95前成購房新主力,95後開始進場;在租房上,今年相比往年更多人傾向「低價格,小面積」。
  • 貝殼研究院發布新青年居住報告,快來看看這屆年輕人住的怎麼樣
    近日,貝殼研究院發布《2020年新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發現了新青年居住的8大趨勢及特點。報告發現,購房壓力逐年呈下降趨勢,但一線城市房價收入比仍居高不下; 95前成購房新主力,95後開始進場;在租房上,今年相比往年更多人傾向「低價格,小面積」。
  • 90後買房增勢明顯 明年30歲以下購房者佔比或升至27%
    原標題:90後買房增勢明顯,明年30歲以下購房者佔比或升至27%   「『後浪』逐漸成為購房主力軍的趨勢明顯,但『前浪』80後仍然是購房主力軍。」
  • 貝殼找房高級副總裁、貝殼研究院院長李文杰:以科技賦能居住服務...
    當日下午舉辦的主論壇中,圍繞「科技發展與創新驅動」這一主題,貝殼找房高級副總裁、貝殼研究院院長李文杰作為網際網路企業代表,分享了貝殼找房在科技賦能下構建居住新生態的實踐經驗。    科技重構未來:居住產業迎來技術驅動時代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加速演進,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應用新業態方興未艾,網際網路迎來了更加強勁的發展動能和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 MOB研究院:2020後浪生存圖鑑
    沒有人永遠年輕,但總有人正在年輕~ 來從大數據角度看看如今正風華正茂的後浪們吧! 後浪來襲~ 本報告旨在用大數據展示「後浪們」 的生活,看看你是不是一朵合格的小浪花~ 1、『中國後浪』移動網民規模 95後是增長新勢力,總體人數近2億,00後移動網民人數接近1億 2、『中國後浪』日均使用時長:95後突破
  • 貝殼找房全面升級「新居住」戰略
    4月23日,以「數字新居住 產業共生長」為主題的2020貝殼新居住大會通過線上雲直播方式舉行。作為技術驅動的品質居住平臺,貝殼找房在會上再次分析了房產經紀行業發展趨勢以及貝殼找房在新居住方面的戰略成果和方向。  2018年4月誕生之初,貝殼找房通過科技賦能產業網際網路,打造新居住品質服務平臺,繼續夯實交易服務的線上化閉環。
  • 房產服務轉型進行時,貝殼找房李文杰首提居住新基建
    貝殼找房高級副總裁李文杰在發言中指出,隨著疫情影響的逐漸消退,市場回暖的同時樓市的風險依然存在,隨著新一輪品質需求的升級,居住新基建正推動房產行業數位化轉型。市場底部回暖,樓市面臨三類風險新冠疫情對房地產行業產生的影響已經處在恢復期,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受疫情與小區封閉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量環比減少39.2%,同比減少
  • 貝殼研究院院長:實現居住產業智能化要先做到標準化 數據化
    [PConline資訊]11月23日消息,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貝殼找房高級副總裁、貝殼研究院院長李文杰分享了貝殼找房在科技賦能下構建居住新生態的實踐經驗,他指出,「居住產業是一個高度非標準的行業,要在其中實現數位化、智能化,第一步先要做到標準化,然後是數據化,最後才能實現智能化。」
  • 2020新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顯示:90後成新一線購房新主力西安對新...
    近日,貝殼研究院發布《2020年新青年居住消費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發現,新青年的購房壓力整體呈下降趨勢,但一線城市房價收入比仍居高不下, 95前成購房新主力,95後開始進場;隨著城市群的迅速發展,以及受限於一些城市的高昂房價,新青年對於跨城上班這件事也更能接受。
  • 貝殼研究院院長李文杰:實現居住產業智能化要先做到標準化、數據化
    【TechWeb】11月23日消息,在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上,貝殼找房高級副總裁、貝殼研究院院長李文杰分享了貝殼找房在科技賦能下構建居住新生態的實踐經驗,他指出,「居住產業是一個高度非標準的行業,要在其中實現數位化、智能化,第一步先要做到標準化,然後是數據化,最後才能實現智能化
  • 貝殼找房兩周年:新居住戰略升級 數位化、服務者相互定義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在消費升級和網際網路技術的雙重塑造下,人們對品質居住的需求不斷提升。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4月23日,以「數字新居住 產業共生長」為主題的2020貝殼新居住大會,通過線上雲直播方式,完成了一次對於居住產業網際網路戰略走向的全新定義。
  • 【深度To B】新居住研究報告全文
    01驅動力核心觀點住房供給整體過剩,消費升級與技術進步將驅動新居住服務時代的到來。同時,消費端升級與供給端滯後的矛盾將要求產業數位化技術進一步深化、服務者彼此間合作融合。新居住服務的構建必須以數位化為新基建,實現服務者價值的全面崛起,並推動全產業鏈的服務共融。
  • 貝殼研究院:2020市場保持復甦展望2021七大趨勢
    同時,建設數字中國已經被提到國家級戰略高度,2020年中央正式提出「數位化新基建」戰略,用數位技術全方位改造傳統行業。線上數位化技術與房地產業的融合將進一步深化。「我們已進入品質提升的新居住時代,下一個五年,是數位化技術對居住領域各行業、各環節重做一次的五年。」李文杰表示。
  • 貝殼研究院發布年報:數位化重塑房地產價值鏈
    原標題:貝殼研究院發布年報:數位化重塑房地產價值鏈   12月29日,貝殼研究院發布以《數位化居住:2021年新居住展望》為主題的年報,用數據復盤2020年的市場變化
  • 貝殼兩周年打造新居住「場」:數字和物理空間更好融合
    在消費升級和網際網路技術的雙重塑造下,人們對品質居住的需求不斷提升。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4月23日,以「數字新居住 產業共生長」為主題的2020貝殼新居住大會,通過線上雲直播方式,完成了一次對於居住產業網際網路戰略走向的全新定義。
  • 貝殼找房:如何用兩年時間定義「新居住」?
    在成立兩年後,貝殼找房已進駐全國110個城市,入駐合作新經紀品牌超過250個,連接經紀門店超過4萬家,服務超過37萬經紀人。無論規模還是效率,貝殼找房都為行業創造了極大的價值,成為居住領域產業網際網路的標杆。2020年4月,兩歲的貝殼找房已站在聚光燈下,自信而從容地接受著來自行業和公眾的審視,並交上了一份兩周年的「貝殼找房答卷」。
  • 貝殼研究院:2020年盒區房報告 新零售門店成社區新配套
    近日,貝殼研究院發布《2020年盒區房報告》,報告顯示,居民對「居住便利」的需求大大提升。盒區房比其他社區便利性指數高50%,關注度、平均交易周期更優,購、租房者對宜居性的偏好更加凸顯。居住便利性指數高5成,生活效率高3成,盒區房升級成社區新配套盒區房原指盒馬鮮生門店的配送範圍內的樓盤小區,近年盒馬又孵化盒小馬、x會員店等多種業態,多盒區房概念應運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