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道祖師》廣播劇播放2000萬,二次元音頻告別「用愛發電」?

2021-01-07 三聲

從聯動上下遊資源到打通後續變現,貓耳FM先一步嘗試了中文廣播劇的商業化產出模式。要知道,在此之前已有較長發展周期的中文廣播劇還基本停留於 「為愛發電」階段。從免費到商業化,從「散兵遊勇」狀態的業餘兼職製作到組織化、規模化生產,平臺方的大力推動更像是在這場實驗中投入了酶,一切反應正在加速。

作者 | 邵毛毛

採訪 | 邵毛毛、羅立璇

設計 | 張鵬飛

7月16日,廣播劇《魔道祖師》第一季在貓耳FM平臺的播放量突破2000萬。

這並不是一個單純意義上的流量數據。改編自墨香銅臭同名小說,廣播劇《魔道祖師》由貓耳FM出品、北鬥企鵝工作室製作,第一季共14集,全季定價25.9元,前3集提供免費試聽。在收費開始的第四集,其單集播放量現已超過200萬次,後續付費劇集的平均播放量也基本維持在100萬次左右。

「銷售情況確實比較不錯,但也並非大家根據數據所想像的那樣誇張。」貓耳FM創始人邵博說。

但這不影響一個基本判斷:中文廣播劇作為貓耳FM首個付費聲音內容品類的表現已頗為突出。自去年開始,貓耳FM將自製付費廣播劇業務優先級提升至最高,除了《魔道祖師》,該平臺陸續推出了《撒野》、《武動乾坤》等十餘部付費廣播劇。

從聯動上下遊資源到打通後續變現,貓耳FM先一步嘗試了中文廣播劇的商業化產出模式。要知道,在此之前已有較長發展周期的中文廣播劇還基本停留於 「為愛發電」階段。從免費到商業化,從「散兵遊勇」狀態的業餘兼職製作到組織化、規模化生產,平臺方的大力推動更像是在這場實驗中投入了酶,一切反應正在加速。

知乎曾有個提問「中文廣播劇有發展盈利的可能嗎?」,下面只有一個4年前的回答「有可能」。現在,至少在從業者心中,這個問題已經有了更肯定和豐富的答案。

一個商業廣播劇爆款的誕生

「《魔道祖師》廣播劇選聲優的時候,我們找了很多人試音。」貓耳FM COO蔡懋說。

今年年初,身為平臺內容產品總製片人的她為和該項目製片人、配音導演拉了一個小微信群邊討論邊試音,幾乎挨個把國內聲優圈的配音演員篩選了一遍,「真的是把圈子裡面所有人都過了一遍,才敲定了最終的聲優名單」。

一般情況下,貓耳FM為所出品廣播劇選擇配音製作組織時以尊重原著人設為基準。蔡懋說,「我們是根據IP選擇合作夥伴的,角色應該是什麼樣的聲線,合作聲優工作室擅長什麼風格、有哪些適合的聲優,這些我們都是比較了解的,有時根本不需要試音。」

《魔道祖師》稍顯不同,它屬於貓耳FM的S級IP。在所購買IP進入開發製作前,貓耳FM會對廣播劇IP等級有個基本劃分,蔡懋介紹道,「我們對IP進行S、A、B、C級的判定,不同等級的IP在後續宣傳上享受基本一致的待遇,主要區別在於前期成本和資源的投入。」

貓耳FM創始人邵博

這種分級判定主要依據團隊的經驗。貓耳FM創始人邵博說,「如果這部小說比較火,你想製作出比較好的效果,成本就要高一點;而原作本身比較小眾的話,我們就不會投入特別大的預算。」

位列晉江霸王票總榜第二的《魔道祖師》顯然屬於前者。邵博說,「配音承制方北鬥企鵝投入了相當多的精力,也願意配合我們找外部的頂級配音演員,然後我們根據場景定製了十幾首原創BGM,還找了知名的笛子演奏家來錄製。」

於是,貓耳FM呈現出了與以往質感不同的廣播劇,而這在此前並不常見。

用愛發電

在晉江文學城的網友交流區,有個「優聲由色」 板塊,因網址後綴數字為52,不少用戶將其稱之為「52區」。這是有名的「中抓」(中文廣播劇)論壇。不同於傳統電臺廣播劇論壇,這裡更多是啟蒙自「日抓」(日本廣播劇)的國內網絡廣播劇愛好者聚集地。從2011年開始接觸廣播劇的小溫過去也曾時常混跡於此,「這兒當時很火的」。

該論壇是此前廣播劇的主要發布渠道。如今在「優聲由色」置頂帖「每日出劇清單」中,用戶還能找到2010年的總結貼,而高頻次出現在出劇名單中的剪刀劇團、決意同人、翼之聲等網絡配音社團林林總總近50個,不少社團的成立時間甚至可以追溯至2005年。

每次劇組發劇都會有張宣傳海報,上面列著staff和cast名單,從配音中的主役、龍套到策劃、導演、後期、美工,甚至是ED(片尾曲)的翻唱、填詞都有專人負責,分工明確。不同劇組的質量或許參差不齊,但那個長長的名單幾乎是標配,緊跟著的是網盤下載和在線收聽連結,免費供用戶自行「取用」,有時還會明確標註禁止商用。

像這樣,網配時代的製作產出是真正意義上的「用愛發電」。 而這種模式的最大問題在於生產具有強烈的不穩定性。有時一部網絡廣播劇在製作過程中將經歷主創人員的數次變動,更新周期也不固定。據小溫回憶,她此前頗為喜愛的廣播劇《紈絝》的主角之一前前後後更換了3位「網配大大」,整部劇的5期內容更新時間橫跨2008年至2011年,而這對網絡廣播劇來說已極為難得。

「這樣的速度已經不算慢了,很多廣播劇都是幾年更一期,而且人家至少完結了,反正當時知道消息的我們都在喜大普奔,還真情實感的在論壇裡寫長評。有的廣播劇可能更著更著就沒有了,我喜歡的另一部廣播劇只更新了一期就擱置了。」小溫又補充了一句,「這在那時都很正常,大家也跳坑習慣了。」

當專業配音行業日漸有組織化,以公司模式運營的聲優工作室也開始將廣播劇列為內容輸出形式之一,例如北鬥企鵝在2014年推出了第一個自製廣播劇《怒放》,雖保證了製作水準,但同樣免費收聽的模式並不能使產出具有可持續性。

貓兒娘

貓耳FM試圖做出改變。「我們想用商業化運作的方式保障質量、穩定更新和生產聲音產品。」創始人邵博說。成立於2014年,這個定位「音頻版B站」的二次元聲音平臺目前已涵蓋了廣播劇、聲優訪談、有聲漫畫、催眠音頻等內容。創始人邵博有著清晰品類拓展和開發的思路。「和B站一樣,年輕人喜歡的聲音內容我們都要有,但這需要一個逐個完善的過程。」

中文廣播劇、有聲漫畫和催眠音頻,這是現階段貓耳FM定義的三大核心板塊。從去年開始,中文廣播劇成為團隊的優先開發對象。「聲音內容的改編來源大致為漫畫、小說、動畫和遊戲。我們之前先做了漫畫,因為當時國內的漫畫還不像現在這樣火,開發成本相對較低,比較適合剛起步的我們。這個版塊相對穩定之後,團隊就開始考慮用更高成本拿小說IP做中文廣播劇了。」邵博向《三聲》解釋道。

當大多數音頻平臺忙著製作有聲書時,與上遊IP版權方的對接廣播劇版權合作的貓耳FM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先發優勢。2017年6月,貓耳FM與晉江文學城達成了10部小說的廣播劇版權合作,作品包括《撒野》、《青龍圖騰》、《二零一三》等。這均是晉江知名作者的頭部IP作品,常年盤踞晉江各大排行榜。當時官宣微博中寫道,「版權總金額高達七位數。」

實際上,第一批IP版權的選擇更多是一種實驗性質,結合所合作網站的小說排名熱度、粉絲粘度、用戶反饋和微博、論壇大V等第三方意見,團隊嘗試性的從懸疑、偵探、玄幻、末日等不同風格小說中挑選開發作品。之後,貓耳FM又先後兩次與晉江文學城達成多部廣播劇版權合作,其中包括曾是晉江文學城作品收藏、千字收益、作品總收益全站第一的《魔道祖師》、2017年純愛佳作盤點榜首的《天寶伏妖錄》等。

如果說與晉江文學城的合作主要是為了開發女性向作品,那麼貓耳FM與起點中文網、閱文等合作獲取《武動乾坤》、《無限恐怖》等版權曾意味著平臺男性向內容的補充。邵博說,「我們平臺男女用戶比例大約為4:6,目前廣播劇可能還是以女性向內容為主,還需要一段時間把男性向內容也做起來。」

貓耳FM的優勢並不僅僅在於搶佔IP資源時的時間優勢,更重要的是B站為該平臺投資方之一。天然的聯繫構成了雙方多樣合作的可能。例如,在7月3日,B站與晉江文學城達成墨香銅臭《天官賜福》、淮上《破雲》等5部作品的動漫、遊戲化戰略合作,而貓耳FM和B站將圍繞統一IP進行聯動開發,結合不同類型的內容展開合作。

不同於影視平臺,貓耳FM面臨的是全新的製作模式和國內極度初級的供應鏈。與之相對的是日本已產業化的聲音產品生產體系。作為自上世紀蓬勃發展的聲優文化內容組成部分,錄製、發行廣播劇(DRAMA CD)也是日本聲優們的重要工作之一,並因此衍生出了專業的廣播劇製作、培訓機構,以及明確的行業上下遊分工。

「日本廣播劇製作的每個崗位都有專門的人才,專業的配音、編輯、後期、音頻製作公司都有,而且行業資源充裕到可以貨比三家、競爭上崗。」而國內目前滿足製作條件的或許僅有配音這一環節,在去年採訪中,團隊COO蔡懋表示貓耳FM已和近300家聲優工作室達成合作。「可是後期、編劇這些重要製作環節是缺失的,需要我們自己去挖掘、培養」。

在這個全新的行業,質量的標準或許還無法被具體量化。貓耳FM的解決方案是主要由製片人負責品控。蔡懋說, 廣播劇作為內容形式之一,和影視劇一樣具有藝術屬性,「我們培養的標準是讓他們先製作出合格的商業產品,也會為他留下更多的藝術化處理空間,但能否更近一步是要看個人審美和天賦的。總之,培養一個優秀製作人的周期不會短。」

同時,編劇的能力也將直接影響廣播劇質量的高低。尊重原作不進行「魔改」,幾乎是從業者的共識。改編過程中,「找對感覺」成為了製作關鍵詞。對於現階段主要被賦予IP衍生品含義的改編廣播劇而言,最基礎的粉絲便是原著讀者,讓他們滿意則需要把握平衡感。深度廣播劇用戶小溫的回答或許能描述這種微妙的感覺,「之所以喜歡聽廣播劇,一是想看到喜歡小說的另一種形式衍生品,需要貼合原作,二是希望通過廣播劇的演繹聽到一個新的故事,也就是保留原作特色的新創作。」

作為平臺方甚至部分項目的出品方,貓耳FM成為了這種微妙平衡感的把控者之一。因此平臺需要介入到製作過程中,「但具體到每個項目,貓耳FM的參與程度是不一樣的」。邵博坦言,貓耳FM目前還在摸索平臺的角色,「會在一次次合作中磨合調整」。

新的方向

去年12月,貓耳FM出品的首部付費廣播劇《撒野》上線。

實際上,平臺啟動付費收聽模式的決定「有賭博的因素在其中」。邵博也曾糾結過到底該如何處理內容的收聽模式,「到底是應該像B站那樣買回來動畫、紀錄片讓用戶觀看,還是說應該像喜馬拉雅FM或者得到那樣對內容進行收費,當時會有點猶豫」。此前,貓耳FM嘗試過類似前者的方式,例如平臺拿下了《帝王攻略》的獨家版權,由北鬥企鵝承制後免費播出。

「我們當時也就一拍腦袋說試試付費,用戶很反感的話我們就改。我們之後完全可以參考股東B站的商業化模式,所以投資方對我們目前沒有變現要求,先做好內容和用戶粘度是關鍵。」嘗試背後或許是行動支付的便利,以及知識付費洗滌下人們對內容買單接受程度的提高讓邵博和團隊有了試探市場的打算。

貓耳FM的用戶們接受了這種模式,「效果還不錯」。平臺的收費設計模式借鑑自日本,前期放出免費試聽內容,後續需支付後收聽。而定價基本在購買小說的消費量級內,「超不多是看這部小說需要多少錢,聽我們廣播劇就花多少。」

自6月1日於貓耳FM獨家播出的廣播劇《魔道祖師》提供了頗有說服力的驗證數據,上線一月時間4期內容點擊量突破1000萬,僅第四期點擊量便為216萬,而這期正是付費收聽的開始。這也意味著這些點擊量數據背後同樣裹挾著現實的消費行為。

大批原著粉絲成為了消費主力軍。在貓耳FM購買過四五部廣播劇的小溫認為,目前消費的動力在於身為原作粉絲的友情支持,「願意付費更多是因為那是我喜歡文章的衍生作品,而且原作粉基本是付費的主力,很少有聲優粉、路人粉願意為廣播劇本身氪金的。」

邵博也更願意將平臺中幾部廣播劇的火爆歸結為IP現象。「這個IP本身就火,只要質量跟上,不管改編成動畫還是廣播劇,它的數據都是碾壓。聲優也是影響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的。」

但無論如何,貓耳FM切實證明了付費廣播劇市場的存在。這也讓此前多依賴傳統配音業務營收的聲優工作室有了向新方向發展的可能。北鬥企鵝在今年將業務重轉移至聲音產品製作上,瞬心文化也嘗試在今年出品了團隊的首個廣播劇《殘次品》。

瞬心文化成立於2017年4月底,定位為二次元產業IP孵化以及衍生品運營商,具體業務包括IP衍生品開發設計以及聲優藝人經紀,旗下簽約藝人有商虹、沈磊、黃鶯、小連殺、梁達偉、錢文青等。自成立之初,團隊便沒有打算將局限聲優板塊業務局限在傳統配音上。

「我初中的時候就開始聽廣播劇,日文、中文的都有,所以對我來說只要有條件,就會嘗試去做廣播劇,而且對於初起步的我們來說,也想沉澱一些作品,所以團隊決定自行購買IP,全部包攬整個製作過程。」作為公司廣播劇業務板塊的總負責人,瞬心文化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唐瑄告訴告訴《三聲》。

不過,在去年年底卯足了勁準備去晉江文學城尋找小說IP的唐瑄和團隊有些困擾。原本,唐瑄首先鎖定了此次要率先改編頭部IP作品,「畢竟IP的影響力決定了粉絲流量的基礎,而且我們比較看好面向女性向市場的作品」,她還坦言,「我們會全面分析籤約的藝人,會從他們擅長的領域考慮,也會想辦法為他們創造一些突破和挑戰的機會,然後根據這些因素找適合的作品。」

這樣一來,在多重既定條件的限制下,唐瑄和製作組面前的選擇本來就少了。加之當時貓耳FM、網易雲音樂等平臺已在儲備IP資源,一批頭部IP的廣播劇改編權相繼被售出。「Priest的《殘次品》常駐晉江文學城金榜,還曾被評為2017年年度最受歡迎作品,如此頭部的IP,我們一開始還納悶為什麼沒人買這個。」後來唐瑄有點想明白了,這部未來架空、星際機甲題材的作品「特別難做廣播劇」,「打鬥戲份多而且主題還涉及了關於人性的探討,這意味著劇本改編、後期製作都會很複雜。」

但出於對原著的喜愛,《殘次品》還是被團隊買下,成為瞬心文化的首個自製廣播劇。唐瑄表示,從製作角度分析,除去服裝、道具、舞美等環節,製作廣播劇與組織舞臺表演的流程大同小異。首先是敲定編劇搞定劇本,「場景的穿插、畫面感的設計,這些問題我們都要反覆討論。有時成品的質量需要劇本與後期結合,以《殘次品》廣播劇第9期的場景為例,兩位主角在毒巢相遇,這個場景感的展現就需要我們在背景音的細節處下功夫。而我們劇本改編的主要堅持是儘量將原著原封不動的呈現,因此《殘次品》我們的規劃是4季,每季12集。」

瞬心文化演繹總監、廣播劇《殘次品》導演沈磊(左一)在錄音現場

之後劇本將被發送至演員處。瞬心文化分別擁有北京、上海兩個團隊,此次《殘次品》廣播劇的錄製由上海團隊負責,「我們也想儘量讓演員們集中在一起錄音」。而組織試音、劇本圍讀會、正式錄製等活動均將由導演沈磊安排進行,藝術上的整體把控同樣由導演負責。

5月15日,廣播劇《殘次品》第一季上線,於每周二在貓耳FM獨家發布,從第三期開始需付費收聽,成為平臺付費廣播劇內容之一。「實際上我們對這部劇的營收沒有那麼苛求,」在唐瑄看來,積累商業廣播劇製作經驗、樹立口碑、獲得粉絲才是此次策劃的核心價值。

而對於貓耳FM來說,增加營收也只是探索的一部分。邵博也沒打算把重心全部放在複製爆款上。在他的規劃中,貓耳FM的聲音品類將繼續擴充。哪怕是數據表現稍不足的廣播劇,他也打算繼續更新下去。「可能開發優先級會稍後置,但我們會繼續做,因為內容品類一定是大眾向和小眾向相結合的,這樣才能滿足不同口味的用戶。」

「其實關於付費廣播劇,大家都在探索,哪怕是我們目前的製作體系也有很多不規範的地方。」明年年底,或許貓耳FM付費廣播劇業務的優先級便會降下來。但邵博表示平臺對新品類的探索還將繼續。

「肯定會是娛樂向的內容。我們想做年輕人喜歡的內容平臺,就是讓大家來貓耳FM後開心一下嘛。」他說。

相關焦點

  • 《魔道祖師》爆火,開心麻花入局,付費廣播劇的上升之路
    不過,付費的門檻完全沒能擋住粉絲的大部隊前進,《魔道祖師》在貓耳FM上的播放量已經超過3000萬,而這還不能滿足粉絲為它砸錢的心,除了正片的購買,《魔道祖師》還獲得了6739次打賞。不僅如此,出品《魔道祖師》的平臺貓耳FM此前知名度不高,但從《魔道祖師》6月上線以來,貓耳FM的APP下載量曲線開始陡峭生長,目前已經突破了700萬,日均下載量達到了2萬次。《魔道祖師》並非唯一的付費熱劇。729聲工場的《殺破狼》累計播放量已經超過2000萬,劇好聽製作的《枯木寺.兇畫》上線之後一直在蜻蜓FM廣播劇周榜的前三名。
  • 《魔道祖師》播放量破2000W,廣播劇搭載網際網路迎來新的拐點?
    文丨鯤7月16日,廣播劇《魔道祖師》第一季在貓耳FM平臺的播放量突破2000萬,截至目前(7月30日),播放量已經增加至2890萬,登上貓耳FM精品月榜第一名。作為一部付費音頻作品,在移動音頻類APP貓耳FM上的《魔道祖師》播放量2500萬,這是一個比較不錯的銷售成績。
  • 《魔道祖師》實在太火,動畫就不說了,廣播劇的播放量破億
    那就非《魔道祖師》莫屬了。作者墨香銅臭是《魔道祖師》的創作者,他的作品風格獨特,原作本身的閱讀量就很高,在被改編成動畫和電視劇之後,人氣就更高了。《魔道祖師》火到什麼程度?在動畫播出的時候,網絡上關於劇情的熱議不斷,隔三差五就會因為動畫中的一些梗上熱搜。「姑蘇一杯倒」這個梗就是從這部動畫中來的。動畫版是由視美製作,和漫畫相比畫風並沒有那麼精緻但是即使這樣,依舊火爆了一個夏季。
  • 《魔道祖師》廣播劇播放破億,網友:光靠聽我就已經想入非非了!
    相信點進這篇文章的小夥伴們應該都很喜歡《魔道祖師》吧!《魔道祖師》從小說發表到現在動漫等作品接連不斷也才過了幾年而已。但是《魔道祖師》的人氣可以說已經是很高了。不僅僅是動漫的播放量高,在第一天播放的時候,《魔道祖師》動漫就已經破了兩億,而且它的廣播劇人氣也是很高。
  • 《魔道祖師》《全職高手》《有匪》……廣播劇為何走紅?
    目前的監管壓力已經逐漸轉移到音頻節目上,今年6月份,幾家主流音頻平臺因內容違規被約談便是一個信號,但是不能否認,相比較之下,廣播劇此類的音頻節目暫時還不是整治的重點對象,因此變相成為了一些敏感題材的避難所。 在耽美小說《魔道祖師》改編的網絡劇、動畫片、廣播劇三種不同形式作品中,廣播劇的尺度是最大的。
  • 都是由《魔道祖師》改編而來,為何廣播劇版最受好評?還原是根本
    前言:都是由《魔道祖師》改編而來,為何廣播劇版最受好評?還原是根本哈咯大家好,這裡是圓子,歡迎來到圓子的魔道時間。《魔道祖師》作為一本非常火的小說,進行改編也成為了它不可逃避的命運。廣播劇版,電視劇版,動漫版一一面世,幸運的是幾乎所有的版本都收穫了一大批的粉絲,相信這是離不開每一個工作人員的付出的。然而都是由《魔道祖師》改編,雖然人氣頗高,可是評價卻各不相同。拋開一系列紛爭,《魔道祖師》廣播劇可以說是道友們最滿意的了,這又是因為什麼呢?就讓圓子給大家說說這背後的故事吧!
  • 《魔道祖師》廣播劇有多厲害?播放量快2億,粉絲聽了都說好!
    除了風險很高的真人電視劇之外,對於同屬二次元的漫畫,動畫,廣播劇,粉絲們還是能夠接受的。尤其是廣播劇,是最能還原原著的。魔道祖師就是一部很幸運的作品,因為它的廣播劇遇到了一個很負責的神仙團隊。魔道祖師廣播劇有多厲害呢?今天就帶大家去全方位解析一下。
  • 《魔道祖師》廣播劇周邊PV,獻給所有的粉絲,還有未公布視頻!
    《魔道祖師》廣播劇周邊PV,獻給所有的粉絲,還有未公布視頻!由圖特哈蒙導演,括號君策劃的《魔道祖師》廣播劇,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三季播放量早已經破億,還成功走出國門有了日語版,可謂是刷新了國內廣播劇很多個歷史記錄。廣播劇製作精良,邀請的封面畫師,也是墨香家很厲害的神仙畫師。
  • 《魔道祖師》日語廣播劇解答,播放量不用擔心,聽不懂請看字幕!
    魔道祖師的官方廣播劇,已經成功走出國門,有質量很高的日語版本。日語的魔道廣播劇,是貓耳和MiMi雙平臺更新,目前已經更新到了第一季(上)的第三集了。關於日語廣播劇,其實也有一些大家需要了解的常識。今天我們整理了一份,關於日語廣播劇的常見問題解答,一起去看看吧。
  • 《魔道祖師》廣播劇即將播出,選出你最愛的配樂,求官方出專輯!
    《魔道祖師》廣播劇即將播出,選出你最愛的配樂,求官方出專輯!《魔道祖師》這兩年播出的衍生作品中,影響力最大的是視美製作的動漫。如果要論對原著的還原度,當然還是官方的廣播劇了。兩季的廣播劇,每一集正片的質量都很高。魏超和路知行兩位老師配音的忘羨,也獲得了無數粉絲的認可。
  • 《魔道祖師》百鳳山的名場面,動畫無法還原,就靠廣播劇了!
    《魔道祖師》百鳳山的名場面,動畫無法還原,就靠廣播劇了!《魔道祖師》的幾大衍生作品裡面,最受原著粉認可的,當然是官方的廣播劇了。無論是正片還是小劇場花絮等,劇組都很尊重原著,而且非常還原。導演圖特哈蒙和策劃括號君,之前就參與過魔道同人曲《盲》和《同道殊途》的製作,所以也是道友們很熟悉的大神了。目前大家都在等待廣播劇第三季的播出,估計銀子都準備好了吧(本文為清風動漫獨家首發,請勿抄襲洗稿)。
  • 魔道祖師:廣播劇兩季不過億、不足動漫版的零頭,卻得到無數好評
    導讀:魔道祖師:廣播劇兩季總播放量、不足動畫版的零頭,卻好評無數!大家好,歡迎來到動漫迷世界~今天又是魔道圈子裡的好日子,《魔道祖師》廣播劇第二季的播放量,終於在今天突破了一千萬,撒花~雖然廣播劇的製作人員請假一個月,要到12月14日才重新更新,但是每周一集的小劇場,還是能給道友嘗到一些小甜頭的~《魔道祖師》廣播劇第二季,已經更新到第六集,按第一季的經驗來看,劇情已經接近過半了,然而播放量目前只突破一千萬大關,要知道《魔道祖師
  • 《魔道祖師》日語廣播劇震撼開播,出擊海外口碑爆棚!
    其中,作為貓耳FM重點打造的頭號IP《魔道祖師》廣播劇,更是憑藉極致還原的劇情、精良走心的製作、完美契合的配音等諸多亮點口碑爆棚,攬獲外籍道友無數,外語版呼聲亦是鼎沸。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從1月24日起,每周五,《魔道祖師》日語廣播劇·第一季(上)會在貓耳FM × MiMi 雙平臺更新,為全世界的網友送上一場聽覺盛宴!惡名昭彰的夷陵老祖魏無羨,十三年後,甦醒。
  • 《魔道祖師》日語廣播劇製作中,官方很會說話,雜誌採訪有亮點!
    《魔道祖師》日語廣播劇製作中,官方很會說話,雜誌採訪有亮點魔道祖師的中文廣播劇,刷新了多項國內廣播劇的播放記錄。三季的總播放量,早就已經破億。,魔道祖師還成功走出了國門,成為了國內第一部有日語版廣播劇的作品。
  • 魔道祖師廣播劇第二季在哪裡聽 地址網址及價格多少錢
    想必小夥伴們都很開心吧,魔道祖師廣播劇第二季終於來了。那麼第二季在哪裡可以聽呢?第二季的價格是多少呢?需要花費多少鑽石呢?大家是不是還不是很清楚呢?一起來看看吧!id=1089851音頻簡介  #魔道祖師廣播劇[超話]# #魔道祖師廣播劇#  ——喏,給你。  ——哇!是糖!謝謝道長!  @貓耳FM 出品 @晉江文學城 @墨香銅臭MXTX 原著 @北鬥企鵝工作室 製作 @尋聲工作室 協作。玄幻廣播劇《魔道祖師》,每周五,貓耳FM獨家播出!
  • 魔道祖師:動畫及廣播劇都大火,卻獨獨帶不動小鮮肉聚集的真人版
    《魔道祖師》動畫自播出以來就引發很大的關注度,成功的動畫異常火爆,同樣的帶火小說、漫畫與廣播劇,就連COS界,也被掀起一股熱潮,眾多喜歡二次元的人們紛紛開始COS裡面的人物,趁熱打鐵,也開拍真人版電視劇,但電視劇卻呈現頹勢,始終帶不動的樣子,那這是為何呢?
  • 《魔道祖師》廣播劇為何那麼成功?劇組都是神仙,尊重原著很重要
    《魔道祖師》廣播劇為何那麼成功?劇組都是神仙,尊重原著很重要6月22日的時候,大家期待已久的魔道祖師廣播劇第三季,終於如期和大家見面了。第一季就上演了百鳳山圍獵的名場面,這一口甜甜的忘羨糖,真叫人一本滿足啊。短短幾天的時間,廣播劇第三季第一季的播放量,目前已經達到了89萬。
  • 魔道祖師:第三季廣播劇開播,百鳳山劇情打頭陣,甜爆
    動漫《魔道祖師》第二季即將來襲之際,苦等無果的粉絲們卻迎來了新的一輪「阿偉火葬場」,雖然動漫還沒開播,但廣播劇卻是於今天在貓耳正式開播,你追了嗎?作為最終季的它這次又會帶給我們什麼樣的驚喜呢?相信不會讓我們失望的,聽完第一集的話,你會原地爆炸,太贊了!
  • 《魔道祖師》廣播劇雖然完結,但粉絲熱情不退,見面會周邊請安排
    《魔道祖師》廣播劇雖然完結,但粉絲熱情不退,見面會周邊請安排《魔道祖師》的官方廣播劇,雖然在10月份就已經收官了,不過粉絲們的熱情並沒有消退。正劇和番外更新完了之後,官方還放了不少的花絮福利,上周還更新了主役FT上,接下來還有好幾周的快樂,真是讓人不想出坑啊。
  • 《魔道祖師》廣播劇簡直神還原
    《陳情令》看了幾集的我,就去刷了原著《魔道祖師》。電視劇在秉承過審的前提下儘量還原了原著,但是很多原著的情節由於大環境的限制,沒法拍。然後在網友的推薦下去聽了廣播劇,簡直發現了新大陸,激動的老淚縱橫。後期配音和各種人物情況下情緒處理也相當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