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免疫治療大有可為

2020-12-25 騰訊網

基於大型Ⅲ期臨床研究ATTRACTION-2結果,3月,中國首個免疫腫瘤藥物歐狄沃(納武利尤單抗)被批准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兩種或兩種以上全身性治療方案的晚期或復發性胃或胃食管連接部腺癌患者,使晚期胃癌患者有了新的治療方案選擇。

近日,北京協和醫院腫瘤內科副主任趙林教授對胃癌防治話題進行了全面解讀,希望全社會重視這一中國高發癌症。

胃癌防治問題凸顯

2018年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新發胃癌病例數45.6萬,死亡病例數39萬,分別佔全球的44%與50%。

胃癌是指在胃壁最內側黏膜內的細胞演變成癌細胞,且無序反覆增殖。通常癌細胞經過較長時間發展,患者才會出現相應症狀。但發現症狀後,再去診治,多數患者的病情已發展至進展期。「確診即晚期是我國胃癌防治工作面臨的最大問題。」趙林坦言,「胃癌起因複雜,高危人群更需提高警惕。」

導致胃癌的風險因素有很多,其中,飲食因素最為常見,例如醃製食品中的亞硝酸鹽、真菌毒素和多環芳烴化合物等具有致癌性,長期高鹽飲食易刺激胃黏膜,促進癌症生成。其次是遺傳因素,約10%的胃癌患者有家族遺傳史。

其他如癌前病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不良生活方式,都有可能增加罹患胃癌的風險。趙林建議,高危人群儘可能地改善生活習慣,並重視密切隨訪和監測。

推進層級化胃癌篩查

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胃癌治療的三大原則,也是提高治療效果和降低病死率的關鍵。實現胃癌早診早治的前提在於重視早期篩查。目前,胃鏡是確診胃癌的首選方式。趙林指出,在胃癌早篩早診方面,日本和韓國已有成功經驗,通常50歲就開始進行常規胃鏡檢查。對於有家族遺傳史的人群,篩查時間則更早。

然而,從人口基數與國情出發,在借鑑他國早篩經驗時,我們還需因地制宜。趙林強調,我國專家有必要對胃癌篩查年齡達成共識,並納入指南進行推薦。同時,推進篩查進一步層級化、精準化,如發展初篩機制,讓高危人群先進行篩查。

通過早篩發現早期胃癌,其治療基本可將治癒作為治療目的,防止復發和轉移、降低併發症。若在晚期確診,治療手段受一定局限,只能儘可能地延長生存期,控制症狀或縮小腫瘤體積。「對於局部中晚期胃癌,目前臨床進展的重點在於多學科綜合治療,通過新輔助治療為手術創造機會。」趙林表示。

免疫治療助力延長生存期

「在胃癌免疫治療的眾多研究中,ATTRACTION-2研究是最早開展,也是目前證據級別最高的一項。」趙林指出。鑑於Ⅲ期研究入組規模的說服力更強,通常新藥的獲批都基於大型研究結果。

ATTRACTION-2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納武利尤單抗可使死亡風險降低38%,一年生存率翻倍達27.3%;在獲益患者(完全或部分緩解患者)中,61.3%患者的生存期可延長兩年多。

此外,該研究也摘取了迄今為止胃癌三線治療最長隨訪數據「桂冠」。在超過46個月的隨訪過程中,有18位患者的生存時間超過3年。其中,15位來自免疫治療組,另外3位來自安慰劑組,而在安慰劑3位患者中,兩位後續又接受了免疫治療。

「一旦患者獲益,其獲益時間會比較長。不同於傳統治療追求帶瘤長期生存,免疫治療有望讓腫瘤消失。」趙林對胃癌免疫治療充滿信心。「我相信免疫治療會改變晚期胃癌治療的格局,甚至我們在思考,將來胃癌免疫治療是否可以往前提到二線、一線,甚至新輔助和輔助治療階段。」

這一信心正是來源於免疫治療藥物通過激活人體免疫系統來發揮作用的機制。這一機制的關鍵點在於患者的機體免疫狀態。越早期的患者,機體免疫狀態相對越好,免疫治療就更容易發揮功效。

逐步提升藥物可及性

提升創新藥物可及性是社會各界共同的努力目標。日前,中國癌症基金會發起的「歐狄沃患者援助項目」已經新增了胃或胃食管連接部腺癌適應證。「首次3+3,後續3+4循環」(首次接受3次歐狄沃治療後,通過評估可獲得後續最多3次治療援助;後續階段接受3次治療後,通過評估可獲得最多4次治療援助,後續循環最多7次)方案有望為符合條件的晚期胃癌患者實現經濟減負。

趙林表示:「近些年醫保目錄中的胃癌藥物不斷增加,多數化療藥物以及一些靶向藥物已經可以通過醫保報銷。隨著國家整體醫療水平的提高,相信胃癌免疫藥物在未來勢必會進入醫保目錄。」

相關焦點

  • 晚期胃癌治療迎來突破:化療靶向皆碰壁,免疫治療來救你
    更令人堪憂的是,我國早期胃癌佔比很低,僅約20%,80%左右的胃癌患者在發現時已屬於晚期或局部晚期,即使接受了胃癌根治術,仍有超過一半的患者局部復發或遠處轉移,而發生轉移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10%。其實,若胃癌在早期被發現,經過規範化治療,5年生存率可超過90%,甚至達到治癒效果。然而我國早期胃癌的診治率低於10%,遠低於日本的70%和韓國的50%。
  • 給生命以「胃」來,O藥開啟胃癌免疫治療新時代
    2020年3月11日,百時美施貴寶的PD-1抑制劑歐狄沃(納武利尤單抗注射液,O藥)已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治療既往接受過兩種或兩種以上全身性治療方案的晚期或復發性胃或胃食管連接部腺癌患者。這是繼非小細胞肺癌、頭頸部鱗狀細胞癌之後,O藥在中國獲批的第三個適應症。
  • O藥獲批胃癌+O藥援助計劃,「胃」來免疫治療觸手可及
    眾所周知,新藥從研發到臨床試驗再最終獲批上市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近些年熱門的癌症免疫治療藥物也不例外。2018年之前,中國大陸還沒有正式獲批上市的免疫治療藥物,國內大部分的癌症患者望眼欲穿,期待這類抗癌「明星藥」能夠儘早進入中國,惠及國人。
  • Fc優化免疫增強抗體margetuximab治療胃癌療效...
    這是一項單臂、開放標籤、Ib/II期劑量遞增和隊列擴展研究,在先前至少接受過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化療治療後病情進展的局部晚期不可切除性或轉移性HER2陽性胃癌患者中開展。與先前關於margetuximab在其他腫瘤類型中的研究一致,該研究中對治療的GEA患者樣本進行的相關分析顯示抗HER2特異性T細胞免疫增強,提示先天性和適應性免疫反應的參與潛力。研究中,margetuximab和Keytruda的耐受性是可接受的。
  • O藥再獲批,中國首個胃癌免疫療法來了!
    文 | 菠蘿(一)3月11日,納武利尤單抗(歐狄沃,俗稱O藥)正式獲得中國藥監局批准,用於晚期三線或以上胃癌治療。獲批適應證:既往接受過兩種或兩種以上全身性治療方案的晚期或復發性胃或胃食管連接部腺癌患者。這是O藥在中國獲批的第三個適應證,也是一個裡程碑事件。中國患者終於盼來了首個獲批用於晚期胃癌治療的免疫腫瘤藥物!
  • 多位名人因胃癌去世!好醫友梳理晚期胃癌治療進展
    其中,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最明確的胃癌風險因素之一。若查出感染,應及時治療,避免誘發胃癌。晚期胃癌的治療進展早篩讓我們能將胃癌扼殺在萌芽狀態,並通過手術及藥物治療,實現治癒。但如果到了晚期,胃癌就無藥可治了嗎?隨著免疫療法和靶向療法的進步,晚期胃癌患者迎來了新的希望。
  • 科研速遞|四君子湯加減聯合腸內營養對胃癌術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
    本研究探討四君子湯聯合腸內營養對胃癌術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總蛋白(TP)、轉鐵蛋白(TRF)水平的影響,現報導如下。另外有研究表明,常規腸內營養在改善胃癌術後患者的機體免疫功能方面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在營養支持之外給予一定的輔助治療對胃癌術後患者預後的提升意義重大。 中醫學認為,脾胃乃後天之本,胃癌的發生是由於脾氣虛損、陰陽失調、臟腑功能失調所致,胃癌術後患者正氣受損,脾氣虛損加劇脾失健運,引起營養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
  • Nat Rev Micro:免疫調節治療細菌感染未來大有可為
    研究者發現,根據需要適當調節機體的免疫反應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比如可以阻止病原菌的感染、抑制自身免疫和炎症反應以及引起自發引起癌症患者的抗癌免疫反應。目前可用的免疫調節治療方式主要是用於抗感染,研究者們主要利用天然的免疫調節劑來糾正後天性或者先天性的免疫缺陷,而且他們也會使用輔助的治療來延長抗生素或者抗病毒製劑的效用時間,比如幹擾素或者接種的疫苗;最主要的是免疫佐劑,可以定向增強人類機體的免疫效用,文章中作者主要介紹到了治療佐劑和疫苗佐劑;治療佐劑被稱為免疫調節劑,可以增強先天性的免疫機能抵禦疾病,可以單獨使用或者同其他抗生素免疫佐劑聯合使用,比如
  • 肺癌最新治療免疫治療,如何預測其療效,解釋一下幾個關鍵指標
    很遺憾,這位患者沒有任何敏感基因突變,無法進行靶向治療。另一張檢測報告項目是PDL1、TMB和MSI。結果提示PDL1≤1%,TMB1-5個突變/Mb,MSS。這位病人家境比較優渥,得知靶向治療行不通,很想知道如果使用免疫治療藥物效果會怎麼樣。
  • 四藥聯合方案一線治療晚期胃癌,阿帕替尼臨床應用新突破
    雖然近年來PD-1/PD-L1單抗免疫治療在眾多瘤種中獲得了很好的療效,但是免疫治療在胃癌中的進展一直不盡人意。目前化療和靶向治療仍是晚期胃癌治療的基石,人們在苦苦尋找免疫治療突破的同時,也一直在追尋進一步提高化療療效的方法。
  • 胃癌術後CA724升高,是腫瘤復發了嗎?還有沒有辦法再治療?
    若發現異常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考慮治療方案,若是沒有檢查出問題,但標誌物提示復發,該怎麼辦?待後再查標誌物、影像學檢查,或者PET-CT檢查。胃癌復發還能不能手術是我們首要考慮的問題,身體狀況、治療意願也要考慮。
  • 消化道腫瘤免疫治療全覽:國產PD-1 VS 進口PD-1
    目前免疫也聯合化療對食管癌一線發起衝擊,從卡瑞利珠單抗聯合化療ORR達35.7%,替雷利珠單抗聯合化療ORR達46.7%的結果來看,值得期待。 三、胃癌篇 另一個中國比較高發的消化系統腫瘤——胃癌的治療中,免疫治療也佔據了一席之地。大多數情況下,手術仍然是治癒性治療的主要手段,但仍有一部分患者無法進行手術治療。
  • 胃癌患者究竟如何預防復發?這份指南請收藏|NK細胞|免疫療法|胃癌|...
    胃癌是中國第二大常見癌症(2015年新診斷病例為679,100例),也是中國第二大死亡原因(2015年為498,000例死亡)。胃癌的5年總生存率僅為35.9%。目前的療法包括手術,化療,放療,近兩年靶向治療也在胃癌領域大放異彩,將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分別延長至6個月和8-14個月,讓大家不再提胃癌「色變」。
  • 【胃癌患者招募】多納非尼片治療二線以上晚期胃癌的IB期臨床試驗
    試驗名稱 甲苯磺酸多納非尼片治療二線以上晚期胃癌的隨機、開放、平行對照、單中心IB期臨床研究 本試驗適應症 二線以上晚期胃癌
  • 胃癌早期比較難以發現?胃炎胃癌都會胃痛,但要注意區分
    導致這一悲劇的原因就是,很多患者不能早期及時發現胃癌和治療,有數據表明,早期的胃癌檢出率還不足10%。胃炎胃癌都會出現胃痛,有什麼區別呢?出現炎症時,身體就會釋放很多的炎症因子,而這些炎症因子就會刺激機體的免疫系統,消滅進入機體的有害物質,在這個過程中就會產生疼痛感。這也是為什麼發炎時需要吃消炎止痛的藥物,緩解炎症疼痛。但是需要注意,如果是急性的胃炎發作時,記住不要隨便亂吃止痛藥。
  • 達伯舒被納入醫保 PD1免疫治療不再昂貴
    PD-1/PD-L1抑制劑作為免疫治療中的代表,是近年來抗腫瘤領域內最具突破性的藥物,不僅具有廣譜性、療效相對持久及比傳統化療毒副作用更小等優勢,更有讓患者達到長期生存的潛力。在包括醫保在內的國家政策支持,以及各大慈善組織和藥企共同努力下,免疫治療的費用得到了大幅度的降低。
  • 史上最全癌症靶向及免疫治療藥物清單(含醫保覆蓋及價格)!
    近年來,新一代抗腫瘤藥物的興起讓腫瘤的治療從細胞毒性藥物治療時代跨越到基於基因變異的精準靶向治療新時代。以肺癌為例,從前肺癌晚期患者的平均生存時間只有10個月左右;而現在通過靶向藥物的序貫治療,約有半數的肺癌晚期患者可以存活長達三四年。您是否想全面了解目前國內外針對不同癌種的靶向免疫治療藥物有哪些呢?哪些藥物已在國內上市並納入了醫保呢?
  • 全面盤點ASCO胃癌領域研究進展
    3 免疫治療: 摘要4536:卡瑞利珠單抗聯合FOLFOX新輔助治療可切除的局部晚期胃癌和胃食管交界處腺癌,在13例可評估患者中,有1例(8%)觀察到了pCR,其中淋巴結pCR達到62%(8/13),R0切除率為100%(13
  • 胃癌早期症狀有哪些
    胃癌是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我國是胃癌的高發區,胃癌高發於中國的西北地區和東南沿海地區,廣東、廣西、貴州發病率較低,近30年來,胃癌的發病率呈下降趨勢。胃癌的發生和低脂肪、低蛋白飲食攝入、進食煙燻、醃製、黴變的食物,此外,還和既往胃部手術、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有關。
  • 預防胃癌,五個早期信號要警惕
    鄒曉平教授為患者進行內鏡下早癌治療 錢秀華 攝過去認為大部分胃癌患者早期無典型症狀,但經過仔細追問病史,發現部分患者都有一定的症狀,只是早期症狀缺乏特異性而被忽視,按胃炎或潰瘍病盲目服藥治療,造成誤診誤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