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痰多見於陰虛體熱之人,有各種症狀,如何辨證調理?

2020-12-24 中醫養生鄭芝環

燥痰的特點是咽喉乾燥、乾咳、痰黏難咯,經常多見於陰虛體熱之人,肺中有虛火,虛熱灼傷陰液,而導致乾燥的症狀,包括燥痰的出現的黃稠粘痰,或有口乾舌燥、咽喉乾燥、大便燥結、心煩躁熱等症狀皆屬於此類。

除了應用半夏、浙貝、瓜蔞等藥物清熱化痰之外,應用滋陰潤燥的藥物相當重要,常用的入肺的也能夠起到生津的作用的藥物比如有天花粉、麥冬、天冬、沙參、玉竹等等,或出現咳嗽的可以搭配五味子、杏仁、枇杷葉等藥物使用。加減化裁也比較重要,如果肺火盛的可以搭配石膏黃芩等,伴有風溫外感的症狀,可以搭配桑葉薄荷等,都是一些靈活的治療燥痰的實用方法。

中醫常用的一些經典的方藥,治療燥痰也有相當好的效果,比如養陰清肺湯、百合固金湯、清燥救肺湯,配方裡面都含有滋陰潤燥、止咳化痰的藥物,治療乾咳少痰的症狀比較合適,辯證的要點在於平素體燥,燥熱口乾,舌紅苔少,脈象細數。注意飲食清淡,少吃辛辣刺激燥熱傷陰的食物,少抽菸喝酒,能防止燥痰反覆發生。

文章作者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失眠也會導致黑眼圈,如何擺脫失眠的困擾?中醫辨證施治有辦法
    畢竟虛實的調理原則是不一樣的,中醫自古就有「實則瀉之,虛則補之」,虛實不同,調理方法截然不同。 今天我們重點來說說引起失眠的實證病機,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你輾轉反側、夜不能寐?主要與心火偏亢、肝鬱化火、痰熱內擾和胃氣失和這四種因素有關。正所謂,失眠也會導致黑眼圈,如何擺脫失眠的困擾,中醫辨證施治自有辦法,也有妙招,精通中醫辨證,助你擺脫失眠,遠離黑眼圈。
  • 【曙光·節氣】小滿溼熱,如油和面,中醫中藥辨證治之
    而民諺有云:「小滿江河滿」,南方暖溼氣流活躍,降雨多、雨量大,小滿也反映了降雨的氣候特徵。節氣 | 養生小滿溼熱,如油和面,中醫中藥辨證治之小滿節氣氣候特徵及致病特點01小滿為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暑氣漸升。什麼是暑氣?暑氣是指夏季特有的火熱之氣。
  • 寒痰熱痰「症」有別,治療不對反誤事!
    很多人進入冬季會有痰,往往會採用各種方法來「化痰」。中日友好醫院中醫部主任張洪春教授指出,中醫要辨痰論治,而且辨痰的方法也和西醫不一樣。通常中醫辨痰從幾個方面入手,一是顏色;二是痰量;三是性狀。什麼是性狀?就是痰的粘稠度。 「一個病人是黃痰還是白痰?
  • 痰溼邪氣阻塞肺部,咳嗽、胸悶、氣喘痰鳴,究竟應該如何辨證施治
    對於多少有點了解中醫的人都十分感慨,中醫的辨證施治實在是太過博大精深,看似沒有規律,實則井井有條,看似毫無懸念,往往暗藏玄機。所以,很多人說辨證施治既是中醫「活的靈魂」,也是讓很多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百變法則」。但是,要想真正領會中醫的深層要義,還真需要吃透辨證施治的精髓。
  • 六經辨證之陽明病定法
    今天為大家分享舒馳遠先生的「傷寒六經定法」中陽明病的辨證論治思路,這是一種簡單易懂易學的「方證對應」思路,希望能幫助大家提升辨證能力,提高臨證水平。 陽明病,前額連眼眶脹痛,鼻築氣而流清,發熱不惡寒,此為陽明經證。 法主葛根以解陽明之表。
  • 十人九胃!艾灸強力健胃三個穴位,調理腸胃有奇效!
    俗話說「十人九胃」,也就是說10個人當中9個人有胃病或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胃部不適,那麼你是否有過暴飲暴食、食不定時、零食代替正餐、抑鬱、壓力山大、熬夜等不良習慣呢?
  • 中耳炎的症狀,患有中耳炎千萬別吃它
    由於這種病症多在孩童時期發作,那麼我們該如何預防中耳炎,患中耳炎又有什麼忌口呢?各位有孩子的朋友們一定要認真往下翻看。下述這三種常見的症狀是判斷中耳炎的重要依據,特別是下面的聽力減退最不易察覺。1、聽力減退聽東西模糊,並且有嚴重的自聽傾向。
  • 如何止咳化痰?這3個小妙招,咳嗽痰多的人不妨一試
    很多人卻出現了這樣一種情況,咳嗽的時候痰液卻咳不出來,讓很多人感覺到困擾,咽喉部位總是有不適感出現。如果已經有這種情況存在,應該採取一些合理的妙招來止咳祛痰,避免喉嚨部位難受。那麼,咳嗽痰多的人有哪些止咳祛痰的妙招可以實施呢?
  • 如何改善胃脹胃潰瘍症狀 胃脹氣如何調理 怎麼辦如何調理
    在胃腸局部有圓形、橢圓形慢性潰瘍。 胃脹氣飲食如何調理 可飲用何首烏茶配以烏梅1枚,大棗3枚,陳皮6克。將上述諸物共放入杯內,倒入沸水加蓋泡10分鐘,即可。每日早晚2次飯前半小時衝泡服用。 何首烏入肝、腎經。具有補肝腎,益精血,潤腸通便,解毒,截瘧之功。
  • 脾胃不好怎麼調理?先對照看脾胃不好的症狀有哪些?
    中醫認為,脾為太陰溼土之髒,胃為陽明燥土之髒。《臨證指南醫案》言:太陰溼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此脾喜剛燥,胃喜揉潤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指出了脾和胃的生理特點:脾喜燥惡溼,胃喜潤惡燥。在功能上,胃主受納,是消化系統的開端。
  • 宋躍進教授:產後便秘中醫如何調理比較好?
    宋躍進教授:產後便秘中醫如何調理比較好?產婦由於生理原因以及後天因素易發生產後便秘,影響生活質量。產後是女性身體重要的恢復時期,出現便秘的情況應該積極處理,以免在日後的生活中埋下隱患。產後便秘的調理主要是找到產生便秘的原因然後進行對症處理,加上日常起居的注意積極調理。
  • 看中醫博士如何辨證論治!
    大家好,我們您的中醫體質調理師殷醫生今天結合一個醫案,來給大家講講一些中醫是如何辨證治療眩暈症的。平時的症狀就是頭暈昏昏沉沉的,陳先生這個人本身脾氣不是很好一發脾氣頭暈就發作嚴重、而且伴有脹、痛,並且還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發作過幾次嚴重的頭暈,都是因為生氣所導致的,於是就想找中醫來調理一下,通過朋友介紹到了我這來。四、中醫如何辨證論治?
  • 患上乾眼綜合症,中藥可以調理嗎?權威專家給出解答
    「找醫生」欄目旨在就患者所關心並想解決的問題聯繫島城名醫進行解答,有疑問的市民可以撥打電話80889698或者掃碼進群諮詢。本期有讀者反映:男,67歲,患乾燥症候群11年,身體嚴重口乾、眼乾,鼻子幹,請問有中藥可以調理嗎?海慈醫療集團風溼免疫科負責人宋彩霞介紹,乾燥症候群是一種以侵犯淚腺、唾液腺等外分泌腺體、B淋巴細胞異常增殖、組織淋巴細胞浸潤為特徵的瀰漫性結締組織病。
  • 這是中醫說的喘證,分4型辨證調理
    可以分為急性發作期和緩解期,來分別進行辨證調理治療  急性發作期的辨證調理  1.風寒雍肺型  表現為出門受寒之後,咳喘發作,咳嗽較為劇烈,呼吸急促,胸悶、胸脹,咳嗽痰多而色白,同時會伴隨有頭疼、怕冷等症狀,甚至還有發燒的現象出現。
  • 39歲哮喘患者,受疾病折磨6年,中藥調理2個療程,症狀消失未復發
    4.體虛病後體質不強,或病後體弱,如幼年患麻疹、頓咳,或反覆感冒,咳嗽日久等,以致肺氣虧虛,陽虛陰盛,氣不化津,痰飲內生;或陰虛火盛,熱蒸液聚,痰熱膠固。支氣管哮喘在氣候變化,由熱轉寒,及深秋、冬春寒冷季節,發病率增高。
  • 血虛的症狀有哪些 血虛應該如何調理
    血虛是我們常見的一種身體虛弱的表現,尤其是女性朋友,其中有的人是貧血。但是貧血與血虛不是一個概念,那麼血虛有哪些症狀呢?而血虛是應該通過什麼方法來調理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血虛症,是指體內血液不足,肢體臟腑五官百脈失於濡養而出現的全身性衰弱的證候。但要注意,中醫講的血虛和西醫的貧血不是同一個概念,血虛未必貧血,貧血一定存在血虛。
  • 牙齦萎縮的中醫辨證治療
    因此普遍認為牙齦退縮是由於牙周組織長期受到各種損傷、刺激而累積造成的,如刷牙不當、不良修復體壓迫齦緣、食物嵌塞、不正常的咬合力,牙周病治療後,也有牙齦退縮。牙齦退縮,是牙齒易發生楔狀缺損或牙本質敏感,暴露的根面易發聲齲壞。治療主要是消除病因,如有繼發症狀出現則要積極治療。
  • 慢性蕁麻疹建議嘗試中藥調理
    河南省中醫院皮膚科劉愛民教授告訴記者,慢性蕁麻疹主要是由自身免疫力紊亂引起的,西醫一般使用抗組胺類藥物如氯雷他定、鹽酸西替利嗪等緩解蕁麻疹症狀,中醫則通過「望聞問切」對患者進行辨證治療。劉愛民介紹,慢性蕁麻疹屬中醫的「癮疹」範疇,系內、外因共同作用而發,內因比外因更為重要。
  • 川貝枇杷露止咳也認人
    在許多人看來,這些藥是中藥製劑,時不時吃上一些,可以起到「有病治病、沒病防病」的保健作用。專家提醒,川貝枇杷露多用於風燥咳嗽,如果沒有對病情進行診斷就擅自服藥,可能會越服病越重。    □記者林輝    多用於風燥咳嗽    「中醫將咳嗽分為外感(風熱、風寒、風燥)咳嗽、內傷(痰溼蘊肺、痰熱鬱肺、肝火犯肺、肺陰虧耗)咳嗽兩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