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電功率自學攻略

2021-01-08 物理的李老師

一.本章內容: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後簡稱《標準》)的要求: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薰陶;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本章教材降低了知識的難度改變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使本章教材的內容更貼近學生生活,符合學生認知特點,激發並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中強調了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實踐能力以及創新意識.學生通過本章學習之後,會明白以下問題:

(一)電能

(二)電功率

(三)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四)電和熱

二.本章內容標準

(一).科學內容:教材根據《標準》中的課程目標制定了本章教材的科學內容.把知識由易到難的梯度用"了解""認識""理解"來界定,它們分別所用的行為動詞是:"了解"中可用;了解,知道."理解"中可用;理解,區別,解釋,計算等.本章科學內容可分為:

知道:電能的單位,了解電能跟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轉化.

了解:電能表的重要參數,會讀數.

知道:電功率及單位.

理解:電功率和電流,電壓之間的關係,並會進行簡單計算.

區別:用電器的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了解:電流的熱效應跟電阻大小的關係.

了解:電熱的利用和防止.

了解:電功率和安全用電知識.

(二).科學探究:在《標準》中,科學探究既是學生的學習目標,又是重要的教學方式之一.根據本章內容可以進行課堂內的探究活動.

探究小燈泡的電功率.

探究電流的熱效應跟電阻大小的關係

三.本章教材分析

本章課程的設置是在學生知道了一些基本電學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讓學生初步了解電能,電功率這兩個重要的電學概念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達到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目的.

本章教材綜合性較強,內容和課後習題中都要運用電流,電壓,電阻的知識,還要涉及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有關概念.

全章教材概述:

第一部分:"電能".電能對初中生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教材重視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課文一開始"今天的人類,已經離不開電能了……"首先從人類生存的需要引入電能,激發了學生求知慾望和興趣.

本節教材還從生產實際中介紹了各種發電設備,知道它們是把各種形式的能量轉化為電能的裝置.當人們獲得電能之後,又可以把電能通過各種用電器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來為人們服務的.這樣使學生能初步從能量轉化的過程中了解電能.

如何把電能這一抽象概念落到實處使學生了解,教材注重聯繫生活實際,用家家都有的電能表讓學生認識電能.要求學生觀察電能表上的重要參數來激發學生想知道電能表是怎樣記錄家庭中消耗電能多少的興趣,使他們想親自去看,去想.從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他們會讀電能表的示數,並且按電費標準計算自己家中所應支付的電費,從而認識到學習物理知識是有用的,使他們有滿足感和興奮感.

要求學生知道電能的單位是千瓦時俗稱"度",(1千瓦時=1度) 教材這樣處理可以使學生從生活出發認識到平常說的用了多少度電就是消耗了多少千瓦時的電能.關於"電功"教材降低了知識的要求,只讓學生了解有多少電能發生了轉化就說電流做了多少功.我們常說消耗了多少電能而很少說電流做了多少功.只要知道電功和電能的單位一樣都用焦耳就可以了.

第二部分:"電功率".傳統教材中對"電功率"這一知識是按物理意義,定義,公式,計算…..知識結構編排的,而本節教材改變了過分強調知識傳承的傾向,注重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研究方法.本節開始充分利用上一節學生已了解的電能表進一步觀察中間鋁盤轉動的快慢來引入電功率.這樣做的好處是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激發並保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有初步觀察的能力,能在觀察到的現象過程中發現問題.

有初步提出問題的能力—什麼是電功率 教材緊緊抓住學生具備了會觀察電能表鋁盤轉動快慢的能力,進行演示實驗.具體做法是用15W和100W的兩個燈泡接在電路中,比較電能表鋁盤轉動的快慢.學生通過觀察到的現象很容易認識到電功率是表示用電器消耗電能快慢的物理量,從而降低了知識的難度.關於電功率的單位瓦特,教材是通過例舉了生活中家用電器的電功率的一些小數據來認識的,然後又聯繫工,農業生產提出千瓦及瓦特間的關係.

對於電功率的定義,教材中通過P=W/t來解決的並且用變形式W=Pt,來解釋了電能的單位"千瓦時"的來歷.並且要求學生能用家用電器的電功率(P)和通電時間(t)來計算它消耗的電能.怎樣知道電功率的大小.教材充分利用上一章中學生已掌握的伏安法,用電流表和電壓表分別測出電流和電壓,要求學生記住公式P=IU並且會計算電功率(P)及電流(I),並且知道用電器的電壓如果改變了,它消耗的功率就會改變.用電器只有在額定電壓下工作時的電功率叫額定功率,其它電壓下工作時為實際功率.

第三部分:"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本節在《標準》中定為課堂內的科學探究活動.學生在科學探究活動中,通過經歷與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時的相似過程,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學習科學家的科學探究方法,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神.在學習中科學探究能力大致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科學探究要素對科學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提出問題:能書面或口頭表述分別測量三種情況下小燈泡的功率

設計實驗:明確探究目的和已有條件,經歷設計實驗的過程:會畫電路圖,寫出實驗器材,步驟.

進行實驗:會正確使用儀器,滑動變阻器,電流表,電壓表,開關,能正確記錄實驗數據.

分析和論證:知道由P=IU計算燈泡的功率,區別額定功率和實際功率.

評估:實驗中可能出現的錯誤是哪幾個環節 哪些方面容易出現較大誤差 如何改進。

交流;寫出簡單的探究報告與同學交流.

第四部分:"電和熱",在傳統教材中,當提到電和熱時必然要涉及到焦耳定律,而本節中依據《標準》的要求,降低科學知識的難度,注重科學研究方法,大膽地刪去焦耳定律,迴避了熱量這個概念,從電流的熱效應引入探究了電流的熱效應跟電阻大小的關係得出:在電流相同的條件下,電能轉化成熱能時的功率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教材這樣編導充分體現了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及學習科學研究方法,能更好地了解科學的基本規律以便客觀的認識世界.

本章重點:理解電功率和電流,電壓之間的關係,會進行計算.

這一部分在得到公式P=IU之後要讓學生學會,當I一定時,P與U成正比.當U一定時P與I成正比.當P一定時I與U成反比.也就是我們在說到兩個物理量"成正比""成反比"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條件:關係式中其他物理量的大小不變.

本章難點:了解電流的熱效應跟電阻大小的關係.這一部分可分為兩個階段完成,便於分散難點.先增加小探究:可定性得出在電流相同時,電阻越大,產生的熱量越多.然後用P=I2R得到在電流相同時,電能轉化成熱能時的功率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的定量關係.

四.教學建議

《標準》提倡多種教學形式,建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儘快步入自主性學習的軌道.前人留給我們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是未知的,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去認識和發現.啟發學生養成討論的好習慣,能提出問題並且勤於探究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素質有創造能力.經過以上對本章教材的分析建議各節可分別從幾個不同的問題完成教學要求.

(一).電能

電,時時刻刻在為我們服務.建議讓學生充分討論,說出他們所知道的電源,並且能說出電源的作用,是把各種其他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要求學生能更多地說出日常生活中見到的各種用電器,並且知道它們是消耗了電能轉化成為其他形式的能.

電能的單位及換算關係.知道千瓦時(kwh ),度,焦耳簡稱焦(J)1千瓦時=1度 1度=3.6×106焦,建議幫助學生建立對1焦耳很小形成具體的感受.例如一個普通的手電筒,通電1秒鐘消耗電能約1焦,一輛電動火車行駛1分鐘消耗的電能約3×109焦.因此焦這麼小的單位在實際生活和生產中用起來很不方便,所以要採用較大的單位,度或千瓦時來表示.

電能表.了解電能表的重要參數會讀數,並且能計算自己家中1個月或1周內消耗了多少電能,能按當地電費標準算出應支付的電費.讓學生做"動手動腦學物理"中的習題.建議教師給學生布置作業觀察自己家中的電能表中間的鋁質圓盤,為什麼有時轉得快,有時慢?家中停電時它不轉動嗎?

(二).電功率

什麼是電功率.課文中先讓學生從實際中知道燈泡上的"220V25W"中"220V"是額定電壓,"25W"是電功率.然後讓學生知道電功率的物理意義這是本章的難點之一,突破該難點的最好辦法是應用學生已經了解的電能表,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演示實驗.分別拿"15W"和"100W"的燈泡接在電路上比較電能表鋁盤轉動的快慢,直觀地表示用電器消耗電能的快慢不一樣來引入電功率的物理意義是表示用電器消耗電能快慢的物理量.

電功率的單位是瓦特(W)千瓦(KW)1千瓦=1000瓦 讓學生知道電功率的定義是1秒內所消耗的電能.公式是P=W/t的變形式W=Pt 本教材中不是單純的去套公式進行計算,而是用W=Pt解釋了電能的單位"千瓦時"的來歷而後聯繫實際計算了下用電器一個月內消耗了多少電能.應用控制變量法理解W=Pt,並且讓學生做"想想議議"體會這一方法的含意.

怎樣測量電功率.最好用專業的儀表直接測量.但是為了使學生具有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在實驗室中,常常採用通過用電流表和電壓表分別測得電壓和電流間接計算得知電功率.理論證明P=IU.知道電功率的大小,用控制變量法分析:當電流I一定時,功率P會隨電壓的變化而,由此引入額定電壓和額定功率以及實際功率.又用I=P/U計算家庭電路中,用電器所通過的電流對公式P=IU及變形式的應用加深了解.

(三).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本節要求學生參與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知道探究要素和對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並且要讓學生充分閱讀課文和討論制定出探究方案,由於上一章第五節"測量小燈泡"學生已經掌握了伏安法測電阻的方法,因此本節對電流表,電壓表和滑動變阻器的使用僅僅是個熟悉的過程在操作上不會有太大的困難.

通過本節實驗要達到的目的是經歷探究過程使學生理解,小燈泡在不同的電壓下會有不同的電功率,只有在額定電壓下的電功率為額定功率,小燈泡才正常發光.高於或低於額定電壓下為實際功率,小燈泡都不能正常發光.通過實驗學生對所發生的現象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幫助他們很好地理解燈的亮度可以由它的實際功率表示.

(四).電和熱

電流的熱效應.建議讓學生聯繫生活實際找出一些由於通電發熱的家用電器,從而知道:電流通過導體時電能要轉化成熱能這個現象叫做電流的熱效應.

電流的熱效應跟電阻大小的關係.建議對這個問題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活動,探究的要求有: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本節中對科學探究能力大致表現為:

提出問題:為什麼電爐絲熱得發紅,而導線卻幾乎不發熱

猜想與假設:電流通過導體時產生熱的多少跟什麼因素有關

假設熱跟導體電阻的大小有關,選用電阻大的鎳鉻合金絲和電阻小的銅絲做實驗.

設計實驗:

進行實驗;通電一定時間後觀察兩瓶中溫度計的示數,發現電阻大的鎳鉻合金絲瓶中溫度計示數要大於另一瓶中溫度計的示數.

分析與論證:實驗表明;在電流相同時,電阻越大,產生熱量越大

論證:∵P=IU U=IR ∴P=I2R式子表明,在電流相同時電能轉化成熱能時的功率跟導體的電阻成正比.

所以當通過的電流相等時,電爐絲髮熱是因為它電阻大,放熱多,導線的電阻很小.因此導線幾乎不發熱 .

評估;讓學生討論能否改進探究方案,用其它實驗完成探究過程

交流與合作:本實驗中必須幾位同學合作才能完成,如讀溫度計的示數,控制電路中的電流等等,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

探究過程完成後建議提出問題:家庭中的電熱器和燈泡,電熱器沒有發出強烈的光芒,但是可以取暖,電燈發出了比較亮的光芒,但人們不用它取暖這是為什麼 

電熱的利用和防止.對電熱的利用教學中應對電熱器簡單的介紹,能舉出生活中常見到的利用電熱的例子.另外也可以介紹一些電熱,造成不利的一方面,並且採用了哪些措施降溫或散熱.教學中應使學生認識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電熱給我們生活帶來了方便,也會給人們帶來危害.來引導學生辯證的看問題,要求學生做"動手動腦學物理".

相關焦點

  • 人教版:初中物理電功率及公式匯總!太詳細,務必收藏列印
    人教版:初中物理電功率及公式匯總!太詳細,務必收藏列印物理是同學們需要重點學習的一門科目,而電學相關的知識則是同學們需要重點學習的內容。因為不僅考試必考,在生活當中我們也會用到這方面相關的知識點,所以學好初中物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 初中物理知識點:電功率
    電功率   一、電能   1、電能可能同其它形式的能量轉化而來,也可以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量。   2、電能用W表示,常用單位是千瓦時(KWh),在物理學中能量的通用單位是焦耳(J),簡稱焦。1KWh=3.6106J。
  • 初中物理:電功率計算原創解析
    電學,初中物理又一大重點和難點。電功率的複雜計算,有時很令人頭疼。如何學好這一塊呢?下面我通過原創詳細分析,幫同學們理清思路,達到快速解題拿高分。③燈泡正常發光時消耗的電功率是6瓦。四 關於公式的變形:①閉合電路歐姆定律表達式U=IR可變行為R=U/I。②電功率定義式是P=UI,可變行為I=P/U。
  • 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電功率的概念
    新一輪中考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中考網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下面是《2018中考物理知識點:電功率的概念》,僅供參考!
  • 物理知識點電功率學習口訣
    新一輪複習備考周期正式開始,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學科的複習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點、中考常考知識點、各科複習方法、考試答題技巧等內容,幫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識脈絡,理清做題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 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電功和電功率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八年級物理知識點:電功和電功率,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電功   1.電功(W):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   2.電功的單位:國際單位:焦耳。常用單位有:度(千瓦時),1度=1千瓦時=3.6×106焦耳。
  • 2張圖搞定電功率最值問題,從此電學再無難點!笑傲初中物理!
    我們學習物理知識的主要目的是用物理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並運用物理知識去分析各種問題出現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措施來解決相關問題。所以要想學好物理,一定要會深度思考,並且能夠運用所學知識去分析實際問題。
  • 備戰2020物理中考——電功率專項講解
    應廣大學生的要求,今天我們把電功率的知識給同學們複習一下,電功率的定義以及公式,還有電功率的測量等相關知識都是初中物理的重點內容,在中考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2.電能的計量3.電功計算公式:W=UIt;單位:J(焦)、U(伏)、I(安)、t(秒)二、電功率1.概念:電功率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用P表示,單位:瓦特,簡稱瓦,符號W。
  • 物理中考——電功率知識點詳解
    (2)物理意義: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用字母P表示,燈泡的亮度取決於燈泡的實際功率大小。(3)國際單位:瓦特(W);常用單位:千瓦(kW)。解題方法點撥:(1)要分清用電器消耗電能的多少為電功,而消耗電能的快慢叫電功率。電功電功率的比較如下表所示。
  • 電功率教材分析
    從知識內容來看,電功率部分概念多(電功率、額定電壓、額定功率等)、公式多(計算公式P=UI=W/t,推導公式P=I2R=U2/R等)、計算量大、綜合性強(如解題時要求靈活地應用串、並聯電路中的電流、電壓關係及功率分配特點等),因此本部分可以認為是整個初中物理中最難的一章。
  • 初中物理電功率知識點解析:電功率的計算公式
    電功率計算公式:P=UI=W/t(適用於所有電路)     對於純電阻電路可推導出:P=I2R=U2/R     ①串聯電路中常用公式:P=I2RP1:P2:P3:…Pn=R1:R2:R3:…:Rn     ②並聯電路中常用公式:P=U2/RP1:P2=R2:R1
  • 初中物理公式總結:電功電功率部分
    電功電功率部分   12.P=UI(經驗式,適合於任何電路)   13.P=W/t(定義式,適合於任何電路)   14.Q=I2Rt(焦耳定律,適合於任何電路)
  • 初中物理電功率專題公式及實驗詳解
    學完了電路電流、電壓電阻,接下來就是電功率了,這也是電學中比較難的一部分,相關公式和導出式也比較多,所以一定要自己推導一下,真正理解記憶,做題的時候才能比較快。   電能   1、電功   定義:電流所做的功叫電功。電功的符號是W   單位:焦耳(焦,J)。
  • 電功率公式
    導讀:電功率是初中物理學中的一大重點,在實際生活中也廣泛存在,那麼電功率公式有哪些呢?分別適用於哪些情況呢?本文將詳細為您介紹~~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69913.htm一、電功率公式- -簡介  電功率,指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做的功,是一個表示電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用P來表示,單位是瓦特(Watt),簡稱瓦,用符號表示為W。
  • 初中物理電學部分知識點及公式總結
    初中物理電學部分知識點及公式總結   1、電流、電壓、電阻、電功、電功率在串聯、並聯電路的中的規律:(☆☆☆☆☆)   電流:   ◆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等。I=I1=I2   ◆並聯電路中總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
  • NB物理創新課堂|第18期:電功率及其計算
    為了描述用電器消耗電能時的這種差別,我們引入一個新的物理量——電功率。(二)合作探究探究點一 電功率活動1:再次利用NB物理實驗演示不同燈泡工作情況並用秒表記錄相同時間內鋁盤轉動圈數。活動4:能否根據比較消耗電能快慢的方法,小組之間交流、討論說出電功率的概念?表達式和單位?歸納總結:(1)電功與時間之比為電功率。
  • 如何在短時間內提高初中物理成績
    去年的中考還歷歷在目,今年的中考又即將來臨,在此,我談談如何在短時間內提高初中物理成績,做一個學法指導的分享:短時間內如何提高物理成績。一、我們必須要清楚中考物理考什麼從考試分值比例來講:聲光熱24%,電與磁31%,力和機械33%,物質和能源%(當然各地考試分值比例不盡相同)。
  • 2021年初中物理公式:電學公式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初中物理公式:電學公式,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2)、Q=UIt=Pt=UQ電量=U2t/R(純電阻公式)   5、串聯電路:   (1)、I=I1=I2   (2)、U=U1+U2   (3)、R=R1+R2(1)、W=UIt=Pt=UQ(普適公式)   (2)、W=I2Rt=U2t/R(純電阻公式)   9.電功率
  • 初中物理公式及換算大全
    #初中物理U=U1=U2電阻1/R=1/R1+1/R2U1/U2=R2/R1(分流式)P1/P2=R2/R1七、 定值電阻I1/I2=U1/U2、P1/P2=I12/I22、P1/P2=U12/U22八、 電功和電功率
  • 初中學習方法:思路學習——物理捷徑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初中學習方法:思路學習——物理捷徑,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學習物理,要理順解題思路,歸納起來就是一看二想三畫圖,根據模式去解題,具體來說,就是要:   首先看題,尋找題設中的關鍵字眼,理解這些字眼中的特殊含義;   二想就是要想該題屬於哪個範圍的題目,涉及哪些概念、規律或計算公式:   三畫圖就是要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變成不同的物理具體圖形,最後建立解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