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填開採解放煤炭資源:山東能源集團創新技術「挖出」上億噸大煤

2020-12-19 大眾日報

「『這堆積成山的煤矸石如今真的是『鹹魚翻身』了!」6月20日,在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孫村煤礦的充填車間裡,充填工韓洪祥說。根據充填需要,今天他需要完成500噸煤矸石的輸送任務。

過去,煤礦開採產生的煤矸石堆積如山,不僅佔用土地資源,還會對大氣、土壤和水體造成破壞,是較難處理的固體廢棄物之一。

山東能源集團把綠色發展作為重要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大力推進實施「綠煤戰略」,針對傳統採煤工藝帶來的矸石排放、採煤塌陷等問題,創新實施「以矸換煤」等多樣化充填開採技術,先後建立「煤礦充填開採國家工程實驗室」「山東省充填開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引領煤炭產業綠色發展。

據了解,山東能源集團是全國率先實施矸石充填置換煤炭技術研究的企業。2012年,國家能源局在新礦集團召開現場會,向全國推廣了充填開採技術。2013年,新礦集團成立「煤礦充填開採國家工程實驗室」,是國內煤炭行業唯一一家國家級充填開採研發和工程化平臺。

山東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位民介紹說,目前,山東能源集團已有18對礦井開展充填開採,累計完成充採產量930多萬噸,充填矸石1050多萬噸,減少塌陷地面積4.5萬畝。

近年來,山東能源集團用「智慧」為綠色開採賦能,全力推進煤礦充填開採智能化技術攻關,綠色智能充填開採走在了全國前列。山東能源集團充填開採現已形成固體物充填、膏體似膏體充填和高水超高水充填三大技術工藝和裝備體系,制定11項充填行業技術標準,獲授專利120多項,「矸石膏體充填開採成套技術」被國家能源局推薦為「煤炭安全綠色開發和清潔高效利用先進技術」。

位於內蒙鄂託克旗的裕興煤礦,井田範圍全部在地方視為「眼珠子」的生態園下,一度面臨停產退出。礦井生死存亡之際,充填技術成為「救命稻草」。不僅解決了周邊4家洗煤廠的排矸問題,而且解放生態園下壓覆煤炭資源1000萬噸,延長了礦井開採壽命10年。

目前,「裕興模式」已在山東能源新礦集團省內外7對礦井「開花結果」,去年以來累計回收煤柱和「三下」壓覆資源75.3萬噸,因使用充填技術而獲得的收益超過了8億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東能源集團綠色智能充填開採徹底破解了矸石外排問題,走出了一條生態和效益雙贏的發展新路徑。據了解,通過實施綠色開採,山東能源集團解放了煤炭資源,延長了礦井壽命,等於新增了上億噸的大煤田。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左豐岐 通訊員 李志勇 侯豔含 報導)

相關焦點

  • 山東能源集團掀起綠色開採高潮
    在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孫村煤礦井下-210連採連充試驗區,27號支巷近日充填結束,用此技術可盤活淺部資源68萬噸和井田北部壓覆資源960萬噸。 新礦集團老區礦井普遍面臨資源枯竭問題,現有的2.8億噸可採儲量中,「三下一上」壓煤量2.1億噸,佔到開採總儲量的75%。可以說,解放老區礦井「三下」和煤柱資源,充填開採技術是最有效的辦法。
  • 山東能源新礦集團找煤擴量7000多萬噸
    「通過設計施工21122軌道斜巷,解放可採儲量40萬噸。」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孫村煤礦技術部副主任紀新波說。目前,該礦通過優化設計,編制了二採六層煤開採方案,釋放可採儲量81萬噸,多回收資源並延長了礦井服務年限。
  • 山東能源新礦集團:這個「女兒」不愁嫁 好技術自然成搶手貨
    山東能源新礦集團將裕興煤礦短壁連採密實充填工藝模式「嫁接」到省內外7對礦井,去年來累計回收煤柱和「三下」壓覆資源75.3萬噸,年產效益近1.5億元——手中「密鑰」掀風暴「把裕興煤礦創新的短壁連採密實充填工藝模式推廣應用到集團公司省內老區礦井
  • 山東規範煤礦充填開採產能增量置換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車路、陳增科、記者尹明波報導 日前,山東省能源局下發《關於規範山東省煤礦充填開採產能增量置換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鼓勵煤炭企業因地制宜推廣充填開採綠色開採技術,減少煤炭開採對礦區生態環境的影響,促進煤炭工業綠色發展。
  • 山東能源集團以智能化建設推進轉型升級
    為此,山東能源集團把科技創新作為加快轉型發展、蝶變升級的重中之重,「十三五」以來投入科研經費177億元,強化煤礦智能化建設等關鍵技術攻關,340項成果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獎勵,引領企業轉型升級、智能化建設。  目前,山東能源集團建成煤液化及煤化工國家重點實驗室等8個國家級研發平臺,以及大數據創新中心、5G+智慧礦山研究中心等5個創新研究中心,推動煤炭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及5G創新場景應用。
  • 中國最大的一片露天煤礦,可開採煤量達7.3億噸,就在內蒙古
    中國最大的一片露天煤礦,可開採煤量達7.3億噸,就在內蒙古能源的發展能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一個國家的發展實力,在這樣的發展過程當中受到的關注也是越來越多的,我國一直以來的發展其實並不是比較好的,由於我們的起步比較晚,所以在很多方面就落後了其他的國家,但是能源資源上的發展,我們就佔據了面積大這一優勢,所以物產也是相對比較豐盛的。
  • 陽煤集團新元公司總工程師辦公室主任李曉林--推進煤礦綠色充填...
    其中,《陽煤集團煤巷掘進多級氣相致裂卸壓防突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陽煤集團鬆軟煤層頂板順層巖石長鑽孔多泵協調壓裂增透關鍵技術研究》等項目經過中煤協會鑑定,被評為國際先進項目,在陽煤集團新元公司瓦斯治理方面得到很好的應用,並在全國煤炭行業中得到推廣。
  • 山東能源集團衝擊地波事故 或將再次引發相關礦井降產能
    衝擊地壓礦井繼續降產能山東新巨龍能源有限公司隸屬於山東能源集團新礦集團,礦井位於菏澤市巨野縣煤田中南部,井田面積約142平方公裡,地質儲量15.8億噸,核定產能624萬噸。煤種以肥煤和1/3焦煤為主,屬低灰、低硫、低磷、高發熱量、強粘結性的優質稀缺性煉焦煤,是山東能源集團的主力礦井。
  • 煤炭工業「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
    我國能源工業深入貫徹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推動傳統能源資源開發利用向資源環境、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轉變,煤炭行業即將邁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需求側變革、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煤炭行業向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創新發展的轉型時期。
  • 中國煤科西安研究院承辦「2019年煤炭安全高效綠色開採地質保障...
    「2019年煤炭安全高效綠色開採地質保障技術研討會」在深圳隆重召開。,同時對煤炭開採地質保障技術的發展作出了展望。  謝和平院士在《煤炭革命與科技創新》專題報告中,提出了煤炭開發利用一體化、礦井建設與地下空間利用一體化、煤基多元清潔能源協同開發和煤炭潔淨低碳高效利用四大新理念,規劃了煤炭革命的發展路徑及戰略目標,系統闡述了不同階段實現目標需要突破的重大理論和前沿技術。
  • 國際能源署:2020年俄羅斯煤炭開採量預計同比降8.3%
    俄PRIME通訊社12月18日報導,據國際能源署(IEA)統計數據,2020年俄煤炭開採量將達3.94億噸,相比2019年4.3億噸的水平減少8.3%。2021年俄煤炭開採量為3.97億噸,增幅僅為0.6%。
  • 獨家丨國家煤炭深加工產業示範項目: 伊吾疆納新材料550萬噸低階煤...
    伊吾疆納新材料有限公司於2018年3月在伊吾縣註冊成立,主要從事高性能複合材料產品、礦產資源領域資源綜合利用、生產、銷售和技術服務等業務。依託自有的疆納礦業興盛露天煤礦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按照「煤-炭-油-氣-電-熱-化」產業定位,計劃投資120億元建設550萬噸/年低階煤分級分質清潔高效深加工綜合利用一體化項目。
  • 國家能源集團準能集團:讓黑色煤炭踏上環保綠色循環之旅
    國家能源集團準能集團,滾滾烏金奉獻於社會的同時,將荒涼的黃土高原,變成了今日的綠色家園。  節能減排的開採工藝  準格爾煤炭天生就帶著「綠色」基因,屬於低硫、特低磷、高灰熔點、較高揮發份和中高發熱量的長焰煤,是優質動力、氣化及化工用煤,以低汙染而聞名,被譽為「綠色煤炭」。
  • 明確「1366」發展新規劃 山東能源集團打造世界一流能源企業
    在資源協同上,瞄準優勢資源和目標企業,立足山東、放眼世界,參與全球市場競爭,實施跨區域、跨所有制兼併重組,增加優質煤炭資源儲備,實現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雙促進,拓展企業可持續發展空間。堅持投速、投量、投向、投效相結合,聚焦主業投資一批對企業具有根本性、全局性作用的項目,逐步剝離非主業和低效無效資產。做強做優「六大主業」。
  • 2020年我國兩億噸以上煤炭企業增至4家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統計與信息部初步統計,2020年,由於山西、山東推進大型煤炭企業重組,煤炭行業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年原煤產量超億噸企業為6家,比上年減少1家(原兗礦集團產量併入新重組的山東能源集團),產量合計約為16.8億噸,同比增產約0.5億噸,佔全國原煤產量的43%左右。
  • 2020年煤炭行業穩步智行
    智能化元年 示範礦井批量啟動  智能化建設事關250萬煤礦職工安全,事關煤企的高質量發展,事關能源生產技術革命。但煤礦智能化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策激勵、裝備投入、技術創新、管理科學等多環節支撐,既不宜操之過急,又要避免「一刀切」。  抗疫度夏暖冬 煤企全力保供見擔當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煤炭行業積極主動復工復產。
  • 山西煤企重組加速 將組建晉能控股集團
    從規模來看,新組建的晉能控股集團,有望成為中國新晉第二大煤企。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2019年,國家能源集團煤炭產量約5.15億噸、中煤集團約2.1億噸,分別為中國第一、第二大煤企。今年7月,兗礦集團與山東能源集團籌劃戰略重組事宜,兩者均為山東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實際控制的企業。 雙方重組後的煤炭產量達2.91億噸,超越中煤集團成為中國第二大煤企,也是中國第三個年產量超2億噸的煤企。
  • 我國現「超級煤田」,2236億噸,我國煤礦穩居前列
    三是要有相當一部分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或領先水平。雖然近年來風能、核電、水電、地熱、石油等能源的消耗量所佔比例有所上升,但已開採使用千年的煤炭資源仍佔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仍是當今工業用能中最需要的商品之一。我們都知道,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進口國,有數據顯示,去年中國煤炭進口量達到了2.8億噸,也創下了歷史最高記錄。這種局面也引起了許多主要煤炭供應商的關注。
  • 袁 亮院士——煤炭精準開採透明地質條件的重構與思考
    煤炭生產需要圍繞清潔、低碳、安全、高效4個核心要素,減少開採、轉化、燃燒發電到終端消費全產業鏈的汙染物產生,有效控制和利用二氧化碳,開發集約化、規模化和高效率的煤炭開採、聯產轉化和發電技術。基於國際能源發展戰略前沿需求,全面推動煤炭綠色智能開採、煤炭清潔高效燃燒、現代煤化工及高效利用、廢棄礦井資源綜合利用及CCUS開發利用的基礎研究、前沿科學研究及應用研究,助力國家碧水藍天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