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計時,學生大都進入自學狀態。有的同學認為,就剩幾天時間,再複習也不會有多大進步,於是就放鬆了。其實,這段時間正是高考得高分的關鍵時刻,你完全可以利用這幾天靜下心來,回歸物理基礎知識、強化基本技能、基本概念,要理解、掌握整個知識體系,就必須從它們入手,以它們作為起點,重點查缺補漏,建立知識點之間的連貫性。同時考試過程中,做到認真審題,不漏條件,避免過失性失分。下面列舉幾個常考的知識點及易漏易錯點供同學們參考。
高中物理知識常考點
1.勻變速直線(曲線)運動
「勻變速直線運動」考查的重點是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和v-t圖。考試大綱在能力要求中提出:「必要時能運用幾何圖形、函數圖像進行表達、分析」。因此,圖像問題一直佔有一定的比例。在歷年的高考題中,考核學生對直線運動以及曲線運動(平拋運動圓周運動)的理解有著充分的體現。
2.天體(或衛星)運動
由牛頓第三定律演繹出的萬有引力定律及其應用—天體(或衛星)運動。高考中涉及利用萬有引力定律進行有關量的估算問題以及萬有引力定律的應用,基本模型就是繞某一天體(如太陽、地球)做圓周運動,根據其受到的萬有引力充當它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可推導出線速度、角速度、周期與軌道半徑間的關係。
利用萬有引力定律、牛頓運動定律、圓周運動綜合解決天體(或衛星)運動這幾年年年考,以選擇題居多,主要是對不同環境下的衛星進行比較,例如圍繞同一行星的兩顆衛星,或圍繞不同星球運動的兩顆衛星。
3.牛頓運動定律
牛頓定律是動力學的核心,是歷年高考的必考內容,作為一個孤立的知識點單獨考查的命題並不多,更多的是體現在綜合問題中,甚至與力、電場中帶電粒子、磁場中的通電導體、電磁感應現象等結合起來,作為綜合試題中的一個知識點加以體現。雖然動量、動能定理都是由牛頓定律導出的,但並不能因此把動量和能量放在從屬地位。動量定理,動能定理和相應的守恆定律,有著更廣泛的適用範圍,往往可以使問題更容易得到解決。對於牛頓運動定律,整體法與隔離法的運用是牛頓第二定律的核心。解答問題時,不能把整體法和隔離法對立起來,而應該把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從具體問題的實際出發,靈活選取研究對象,恰當使用隔離法和整體法。在選用整體法和隔離法時,要根據所求的力進行選擇,若所求為外力,則應用整體法;若所求為內力,則用隔離法。
4.功能關係
功和能的概念是物理學中重要的基本概念。功能關係以及各種不同形式的能相互轉化和守恆的規律,貫穿在全部物理學中。而機械能及機械能守恆定律是學習各種不同形式的能量轉化規律的起點。功能關係不僅為解決力學問題開闢了一條重要途徑,而且為分析解決電磁學,熱學等物理現象提供了重要依據。涉及相應知識的命題在高考中不僅年年有,題型全,份量重,而且多年的高考壓軸題均與功、能知識點有關,故大家應牢記某種力做功對應的能量轉化關係。
5.帶電體在磁場中的運動
磁場部分涉及的內容包括五個概念:磁感應強度、磁感線、磁通量、安培力、洛倫茲力;兩個定則:安培定則和左手定則。對安培定則和左手定則的考查基本上是定性的分析,題型多是選擇題和填空題,比如對電流磁場的判斷、電流或運動電荷在磁場中的受力分析、通電直導線在磁場中受力所發生的運動等,分析通電線圈在磁場中所受磁場力的合力,這些都是較為基本的內容。而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是考查的熱點和重點之一。此類問題的特點是:帶電粒子僅受洛倫茲力的作用,在磁場中做勻速圓周運動,但磁場卻是有邊界的,粒子的運動軌跡是一個殘缺圓,題中常常會形成各種各樣的臨界現象。由於此類問題和力學、電學、數學(如平面幾何、立體幾何的知識)聯繫緊密,所以綜合性強,能力要求高,對考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分析推理能力以及與其他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都有較高的要求。從近幾年的高考題看,命題素材較為新穎,往往與生產、科技相聯繫,這也是今後的命題方向。
6.交變電流
交變電流是前面學過的電磁學知識的發展和應用,複習「交變電流」時注意交變電流的產生、傳輸過程,特別對變壓器的功能、結構、規律要進行重點掌握。了解遠距離輸電。可以說這部分是整個電磁學內容的提高和升華,並且與生產、生活有著密切聯繫。
7.熱學
從熱學主要在選擇題中單獨命題可以知道,熱學部分考點固然不多,但難度並不小,在計算上要求較高的主要有:①由阿伏加德羅常數來聯繫微觀與宏觀的關係,要求建立分子模型;②計算質量一定的理想氣體的溫度、體積、壓強是每年必考的知識點。同時, 熱學中有很多形式相似而本質不同的概念,學生很容易混淆,如物體的內能、熱量、溫度、熱運動、熱現象、平衡態、熱平衡以及布朗運動和分子運動的區別,固體的性質等,容易被作為一個不定項選擇題的選項讓學生甄別判斷。
8.原子物理
原子物理大致歸為這幾類進行考查:①與原子結構模型相關問題,這些涉及到物理學史的大量內容,對幾個著名實驗和重要的物理學理論進行記憶考查;②原子能級躍遷問題,氫原子的能級躍遷是基於玻爾的原子結構模型提出的,高考中常對氫原子的能級公式、對應的軌道半徑公式、以及由此延伸的氫原子躍遷過程中原子的能量變化規律的簡單計算及與光電效應的結合考察;③與守恆定律相關的綜合題,考查的最多的是核反應中的守恆,最基本的電荷數和質量數守恆,還有就是結合愛因斯坦質能方程考查質量虧損中能量守恆問題。
高中物理知識易漏易錯點
考試過程中,仔細審題,躲開高考物理的"坑"!
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
在受力分析中,最難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別,同時最容易錯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個力。故嚴格按照重力、彈力、摩擦力、其他力的順序依次分析。
2.對摩擦力認識模糊
摩擦力包括靜摩擦力,因為它具有「隱敝性」、「不定性」特點和「相對運動或相對趨勢」知識的介入而成為所有力中最難認識、最難把握的一個力.最典型的就是「傳送帶問題」,這問題可以將摩擦力各種可能情況全部包括進去,建議同學們好好認識摩擦力。
3.萬有引力定律應用問題
萬有引力部分是高考常考內容,這部分內容的特點是公式繁雜,主要以比例的形式出現。學生在使用公式的過程中會出現張冠李戴的錯誤,其實,只要掌握其中的規律與特點,就會迎刃而解的。最主要的是在解決問題時公式的選擇。最好的方法是,首先將相關公式一一列出來,即mg=GMm/R2=mv2/R=mω2R=m4π2R/T2,再由此對照題目的要求正確的選擇公式。
易錯點:在認識行星做橢圓運動時的向心力大小及速度大小時易錯,行星的運動符合能量守恆定律,它們離太陽近時半徑小,速度大,向心力也大;離太陽遠時半徑大,速度小,向心力也小,另一個易錯點是橢圓運動和天體的圓周運動線速度大小認識不清楚。結合衛星的變軌問題就可以區分出橢圓運動與天體圓周線速度大小問題。
忽略點:本節中的行星運動的軌道為橢圓,是曲線運動,行星在軌道上任一點的速度方向沿該點的切線方向,速度方向易忽略,如:有部分同學認為行星的速度方向垂直於行星與太陽的連線,這種認識是錯誤的,是將行星的運動視為圓周運動,而實質上其軌道為橢圓。
4.在電磁場中所涉及到的帶電粒子是否考慮重力的問題
一般情況下:微觀粒子如電子(β粒子)、質子、α粒子及各種離子都不考慮自身的重力;如果題目中告知是帶電小球、塵埃、油滴或液滴等帶電顆粒都應考慮重力。如無特殊說明,題目中附有具體相關數據,可通過比較或物體的具體運動情況來確定是否考慮重力。特別注意那種本該考慮重力卻忽略重力的情況,題目一定有說明,大家要注意看清楚。
5.要特別注意題目中的臨界狀態的關鍵詞
無論在力學還是在電磁學中,物理問題總會涉及到一些特殊狀態,其中臨界狀態就是常見的特殊狀態。對於比較難的題目,這種狀態往往就隱含在各種條件裡面,需要認真審題挖掘,建議特別注意下列關鍵詞語:「恰好「、」剛好」、「至少」等。找到了這臨界狀態的關鍵詞就能找到解題的「突破口」了。
助力高考精彩文章
昭通2020名師助考52丨高考英語短文改錯及書面表達解決方案
昭通2020名師助考㊿丨考試臨近,我們還能為數學做點什麼?
昭通2020名師助考㊽丨高考臨考階段的數學複習策略
昭通2020名師助考㊻丨增強政治複習的有效性問題探究
來源丨@昭通日報 微信(ID:hdwk2158200)
審核丨@晶姑娘
運營總監丨@俺是大笨蛋
責任編輯丨尹婕
原標題:《昭通2020名師助考55丨把握物理基礎知識》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