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統計機構發布了中國智慧型手機應用處理器出貨量報告。報告顯示,在第二季度,聯發科處理器的出貨量份額達到了驚人的38.3%,超過第二名高通,成功拿下了手機處理器出貨量第一的好成績。
聯發科能拿下這麼好的成績,全新的天璣系列處理器真的是功不可沒,今天我給大家盤點一下目前已經發布的聯發科天璣系列處理器。
天璣1000系列
天璣1000系列是聯發科的高端系列,這個系列不僅有7nm工藝加持,還有最新的A77架構和最新的GPU,它的綜合性能表現完全可以達到安卓陣營第一梯隊的水平。也正是憑藉這個系列的強力表現,我們在安卓高端晶片市場又可以重新看到聯發科處理器的身影了。
天璣1000於2019年11月正式登場,它集成了5G基帶,在跑分上完全不輸給驍龍865和麒麟990,就當大家以為聯發科要靠這顆晶片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的時候,天璣1000的降頻版——天璣1000L卻率先隨OPPO Reno3系列上市。
OPPO Reno3高配版使用的是驍龍765G處理器,而它的標準版卻搭載的是天璣1000L。從定位上來看,天璣1000L貌似並沒有被OPPO打磨至完美,因此OPPO Reno3標配版在上市後,它的整體性能表現很一般。
其實,被閹割過的天璣1000L只能算一顆中端晶片,再加上沒有被好好優化,它的實力自然是發揮不出來的。看到天璣1000L的不符合預期的性能表現,網友們表示很失望,於是紛紛希望天璣1000能夠早點出來。然而又是經過漫長的等待,大家依然沒有等到天璣1000,而是等到了它的超頻版——天璣1000+。
2020年5月,聯發科發布了天璣1000+,經過官方超頻後,這顆處理器的性能更強,但價格依舊良心。
首發天璣1000+的是高性價比神機iQOO Z1,這款手機的價格直接定在了2198元起,超低的價格再一次凸顯了聯發科處理器的高性價比優勢。
不過,由於iQOO品牌實力不足,首發天璣1000+的iQOO Z1並沒有火。真正把天璣1000+帶到廣大消費者面前的手機是紅米K30至尊紀念版,它售價1999元起,再一次展現了天璣1000+的高性價比優勢。憑藉天璣1000+,聯發科算是徹底回到了高端晶片市場,但是能不能持續站穩高端市場,還得看聯發科以後的產品了。
天璣800系列
如果說天璣1000系列讓聯發科站穩了高端晶片市場,那麼天璣800系列就讓聯發科在中端市場一戰成名。這個系列主要有兩款晶片——天璣820和天璣800,它倆都是中端定位,都擁有旗艦級4大核CPU架構,並且都採用7nm製程打造。
天璣800於今年1月正式登場,搭載這款晶片的機型有很多,它們主要是售價千元的走量機型,比如榮耀play4、華為暢享Z、OPPO A92s等等。
天璣820發布於今年5月,定位要比天璣800高一些,綜合性能也更強,它的對手主要是驍龍765G和麒麟820。有意思的是,由於高通太能擠牙膏了,驍龍765G根本不是天璣820和麒麟820的對手,於是有些手機廠商把原先預定的驍龍765G機型換成了天璣820機型。
相比麒麟820,天璣820的跑分性能雖然要高些,但由於聯發科的打磨手藝差點意思,導致天璣820的功耗表現不太理想,因此麒麟820才是目前綜合實力最強的中端5G晶片。當然,天璣820的表現也不差,特別是它的性價比非常高,未來華為的一些中端機型將會用上這顆處理器。
天璣800系列還有一名成員——天璣800U,這顆處理器是今年8月發布的,只擁有兩顆大核,性能跟它的兩位哥哥沒法比,與其說它屬於天璣800系列,不如說它屬於天璣700系列。
天璣720
天璣720發布於今年7月,定位中低端,它擁有2顆A76大核和6顆A55小核,CPU性能接近驍龍765G。天璣720的主要任務要拉低5G手機的售價,OPPO A72就搭載了這顆處理器,售價1399元起,性價比還算不錯。
總結
可以看到,在聯發科天璣系列處理器中,無論是旗艦定位,還是中端定位,它們都有著共同的特徵,那就是在各自的領域內挑戰高溢價,讓性能更強勁的產品以更實惠的價格上市。
我還記得當初聯發科把高端晶片低價賣給小米時,聯發科副董事長謝清江說的那句話:「我只有2個選擇,一個是含淚數鈔票,一個是含淚不數鈔票。」現在的聯發科是成了,但想要維持現狀,仍然需要聯發科自己加大投入,推出更多類似天璣系列的處理器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