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推出多款雲原生資料庫升級版 全面布局「雲原生+分布式」

2020-09-22 資料庫技術達摩院

9月18日雲棲大會,阿里雲正式推出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PolarDB-X、雲原生數據倉庫AnalyticDB等多款雲原生資料庫產品的重磅升級版本。至此,阿里雲已擁有完整的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產品矩陣,通過「雲原生+分布式」的深度結合以及存儲計算分離、資源池化、彈性擴展、智能運維等技術能力,幫助企業從容應對業務高峰,加速邁入數字原生時代。




以雲原生為基礎,專註解決在線資料庫瓶頸

為了更高效地支持用戶高並發交易及在線複雜查詢的訴求,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PolarDB-X升級發布兩大全新企業級功能:混合負載HTAP及全局二級索引


據悉,PolarDB-X基於雲原生存儲計算分離架構,可支撐千萬級並發、承載PB級海量存儲。新增的混合負載HTAP特性能夠同時覆蓋高並發實時交易和部分在線數據分析處理場景,確保在線複雜查詢的數據一致性和實時性。相比傳統集中式資料庫,在線交易和在線複雜查詢效率最高可提升10倍


PolarDB-X另一新功能——全局二級索引,具備多維欄位拆分、透明分布式拆分能力,可滿足業務對不同維度查詢拆分的訴求,整體處理效率較此前提升百倍,大幅降低業務資料庫使用成本


此外,PolarDB MySQL版是目前全球唯一支持所有MySQL現役版本(5.6/5.7/8.0)的雲原生關係型資料庫,已在全球19個地域部署。用戶通過PolarDB全球資料庫網絡(GDN),0代碼改造即可實現系統全球化部署。作為雲原生資料庫的代表,PolarDB首創「計算包」和「存儲包」,讓用戶兼顧經濟性和靈活性,享受「水電計費」般自由靈活的資源使用體驗。


性能與成本兼顧,讓分析更簡單

在數據分析領域,傳統自建分析系統面臨擴展性差、建設成本高昂等一系列挑戰,用戶無法充分發揮數據價值。阿里雲資料庫持續加強離在線一體化的實時分析能力,通過雲原生數據倉庫AnalyticDB、雲原生數據湖分析Data Lake Analytics(DLA)為企業的實時商業決策提供了精準快速的數據基礎。


在本次產品能力再升級中,AnalyticDB MySQL版發布計算資源分時彈性功能,滿足用戶對差異化工作負載的資源需求,實現計算資源的動態擴縮容,用戶最高可節省80%資源成本。新增數據冷熱分層存儲及資源組隔離等功能,通過業務資源隔離及分析數據分層存儲,有效滿足數據分析性能的同時,極大程度降低企業數據分析成本。


AnalyticDB PostgreSQL版推出多Master功能,提供並發線性擴展能力,可輕鬆應對高並發場景。其基於自研Laser引擎,性能較原生Greenplum提升一倍以上,為滿足分析計算實時化提供了有力保證。


在今年國際最權威的資料庫性能基準測試TPC-H和TPC-DS中, AnalyticDB刷新了兩大榜單的世界紀錄,榮登雙榜第一


雲原生數據湖分析DLA提供一站式數據湖構建管理能力及Serverless計算分析能力。此次全新發布Serverless Spark功能,基於雲原生技術,一分鐘可拉起300個計算節點。用戶只需按實際運行作業付費,計費精確至秒級,相較於自建系統,性價比提升300%,大大提升數據分析性價比。


融合託管和自建優勢--雲資料庫專屬集群MyBase重磅發布

為更好地滿足多元化的用戶需求,阿里雲重磅推出了面向企業級客戶,優化的資料庫上雲解決方案——雲資料庫專屬集群MyBase,支持MySQL、PostgreSQL、SQL Server、Redis等資料庫引擎。在現有雲資料庫服務的基礎上,兼具自建資料庫的低成本、自運維優勢,具有雲資源獨享、可資源超分配、可自主資源調度、開放部分資料庫和OS權限等特點。


資料庫將全面進入雲原生分布式時代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高級研究員李飛飛


作為數位化轉型的重要一環,資料庫已全面升級進入雲原生+分布式的時代。阿里云云原生分布式資料庫產品矩陣充分發揮了雲平臺彈性和分布式優勢,基於資源池化、彈性擴展、智能運維以及離在線一體化4大核心特性,滿足企業在突發流量、降本增效等方面的核心需求,幫助用戶更敏捷、更智能化、更低成本實現數位化轉型與升級。

據了解,阿里雲自研的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現已深入各行各業,服務了眾多事關國計民生的社會基礎服務,覆蓋金融、製造、零售、航空、物流、政務等多個領域的龍頭企業,包括中國郵政、中國南方航空、海爾、美的等,助力客戶完成數位化轉型升級。


目前,阿里雲已穩居亞太雲資料庫市場份額第一,超過10萬企業用戶選擇阿里雲資料庫,40多萬個資料庫實例遷移到阿里雲上。

相關焦點

  • 阿里雲全面布局雲原生資料庫產品體系,點亮企業數據上雲之路
    (原標題:阿里雲全面布局雲原生資料庫產品體系,點亮企業數據上雲之路)
  • 阿里李飛飛:資料庫將全面進入雲原生分布式時代
    雲原生與分布式是近年來技術發展的熱點,各方爭相布局。2020雲棲大會期間,阿里巴巴正式成立雲原生技術委員會,阿里巴巴高級研究員蔣江偉擔任委員會負責人,達摩院資料庫首席科學家李飛飛、阿里雲計算平臺高級研究員賈揚清、阿里雲原生應用平臺研究員丁宇等多位阿里技術負責人參與其中。
  • 為什麼雲原生+分布式是資料庫的未來?
    此舉也標誌著阿里雲資料庫全面進入了雲原生+分布式時代。那麼,什麼是雲原生資料庫?資料庫行業的業界趨勢是什麼?阿里雲在雲原生資料庫方面如何布局?在全面上雲、全面數位化的背景下,傳統的資料庫根本無法滿足企業在海量存儲、智能化、突發流量應對等方面的訴求。雲原生資料庫所具備的雲端全面的資源池化、運營平臺化,按需付費、快速彈性、分布式存儲、智能運維等特性,毫無疑問將會全面超越傳統資料庫,因此,為什麼需要雲原生資料庫,答案顯而易見。
  • 阿里雲全面布局雲原生資料庫產品體系 點亮企業數據上雲之路
    9月18日雲棲大會,阿里雲智能資料庫產品事業部負責人、達摩院資料庫與存儲實驗室負責人、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李飛飛正式推出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PolarDB-X、雲原生數據倉庫AnalyticDB、雲原生數據湖分析Data Lake Analytics(DLA)、雲原生多模資料庫Lindorm等多款產品的發布與升級。自此,阿里雲資料庫正式全面升級到雲原生資料庫時代。
  • 阿里雲資料庫李飛飛:雲計算推動資料庫向雲原生快速演進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雲智能資料庫事業部總裁李飛飛表示,雲計算正在推動資料庫向雲原生快速演進,阿里雲資料庫已全面布局雲原生。深耕11年10萬餘客戶2020年11月,「完美日記「上市了。迅速崛起的「完美日記」,從2017年的全新品牌,到如今的 「國貨之光」,成為今年創投圈的現象級案例。快速的業務發展背後,是高壓力的系統挑戰。
  • 進入雲原生、分布式的時代,什麼才是資料庫的正確打開方式
    就像Gartner分析師在報告中所說的那樣:「阿里雲擁有豐富的資料庫種類覆蓋度和完善的產品布局,為用戶提供了多種關係型、分析型和非關係型資料庫產品,還提供了混合雲環境部署,同時集成了備份、數據遷移與同步等能力,並且阿里雲有非常強大的技術實力與創新能力。」
  • 阿里巴巴成立雲原生技術委員會 推動企業全面升級雲原生
    、阿里雲原生應用平臺研究員丁宇等多位阿里技術負責人參與其中。同時,阿里雲推出包括軟硬結合的沙箱容器2.0、離線實時一體化數據倉庫MaxCompute、雲原生多模資料庫Lindorm在內的多款雲原生產品。
  • DTCC2020阿里雲李飛飛: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與數據倉庫系統點亮數據...
    簡介: 資料庫將面臨怎樣的變革?雲原生資料庫與數據倉庫有哪些獨特優勢?在日前的 DTCC 2020大會上,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雲資料庫產品事業部總裁、ACM傑出科學家李飛飛就《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與數據倉庫系統點亮數據上雲之路》進行了精彩分享。
  • 阿里巴巴成立雲原生技術委員會 推動企業全面升級雲原生
    賈揚清、阿里雲原生應用平臺研究員丁宇等多位阿里技術負責人參與其中。同時,阿里雲推出包括軟硬結合的沙箱容器2.0、離線實時一體化數據倉庫MaxCompute、雲原生多模資料庫Lindorm在內的多款雲原生產品。
  • 對話阿里雲李飛飛:雲原生資料庫的時代來了
    在資料庫這一技術領域已成魁首的李飛飛,由學術界進入產業界已有兩年多,這也是阿里雲資料庫全面開花的兩年,譬如 OLTP 的 PolarDB、OLAP 的 AnalyticDB 和 DLA、NoSQL 的 Tair 與 Lindorm 等。在王堅院士的《在線》一書中,他深入地談到對「進化」的思考,網際網路是世界向「在線」進化,雲計算是計算機向「計算」進化。
  • 對話阿里雲李飛飛:雲原生資料庫的時代來了
    在資料庫這一技術領域已成魁首的李飛飛,由學術界進入產業界已有兩年多,這也是阿里雲資料庫全面開花的兩年,譬如 OLTP 的 PolarDB、OLAP 的 AnalyticDB 和 DLA、NoSQL 的 Tair 與 Lindorm 等。在王堅院士的《在線》一書中,他深入地談到對「進化」的思考,網際網路是世界向「在線」進化,雲計算是計算機向「計算」進化。
  • 李飛飛: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
    阿里妹導讀:12月3日,由阿里雲CIO學院主辦的【2020中國企業數字創新峰會】在杭州舉行。400位企業CEO、CTO、CIO齊聚一堂,共同探討企業數位化轉型經驗。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達摩院資料庫首席科學家李飛飛發表了題為《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系統——挑戰與機遇》的演講,探討雲原生資料庫的價值和商業應用。文末福利:《阿里雲資料庫客戶案例集》開放下載。
  • 阿里巴巴成立雲原生技術委員會,雲原生升級為新技術戰略
    (以下簡稱委員會),阿里巴巴高級研究員蔣江偉擔任委員會負責人,達摩院資料庫首席科學家李飛飛、阿里雲計算平臺高級研究員賈揚清、阿里雲原生應用平臺研究員丁宇等多位阿里技術負責人參與其中。同時,阿里雲推出包括軟硬結合的沙箱容器 2.0、離線實時一體化數據倉庫 MaxCompute、雲原生多模資料庫 Lindorm 在內的多款雲原生產品。
  • 阿里巴巴成立雲原生技術委員會 雲原生升級為阿里技術新戰略
    >、阿里雲原生應用平臺研究員丁宇等多位阿里技術負責人參與其中。同時,阿里雲推出包括軟硬結合的沙箱容器2.0、離線實時一體化數據倉庫MaxCompute、雲原生多模資料庫Lindorm在內的多款雲原生產品。
  • 阿里巴巴成立雲原生技術委員會,雲原生升級為阿里技術新戰略
    達摩院資料庫首席科學家李飛飛、阿里雲計算平臺高級研究員賈揚清、阿里雲原生應用平臺研究員丁宇等多位阿里技術負責人參與其中。同時,阿里雲推出包括軟硬結合的沙箱容器2.0、離線實時一體化數據倉庫MaxCompute、雲原生多模資料庫Lindorm在內的多款雲原生產品。雲原生是一種新型技術體系,被視為雲計算未來的發展方向。雲原生應用也就是面向「雲」而設計的應用,在使用雲原生技術後,開發者無需考慮底層的技術實現,只需做好自己的業務,就可以充分發揮雲平臺的彈性+分布式優勢,實現快速部署、按需伸縮、不停機交付等。
  • 阿里成立雲原生技術委員會
    、阿里雲原生應用平臺研究員丁宇等多位阿里技術負責人參與其中。同時,阿里雲推出包括軟硬結合的沙箱容器2.0、離線實時一體化數據倉庫MaxCompute、雲原生多模資料庫Lindorm在內的多款雲原生產品。
  • 阿里巴巴李飛飛:雲原生點亮數據上雲之路 | 資料庫的前瞻趨勢
    雲原生分布式資料庫帶來了四大特性,很好的解決了企業用戶的核心訴求。利用資源池化,彈性擴展,智能運維、離在線一體化等核心的特性,資料庫全面地進入雲原生+分布式的時代。本次演講邀請了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李飛飛(飛刀)為大家分享資料庫的前瞻趨勢,解讀雲原生如何點亮數據上雲之路。
  • 分布式系統架構與雲原生—阿里雲《雲原生架構白皮書》導讀
    1 雲原生與分布式系統架構的關係  1.1 雲原生架構的定義  《雲原生架構白皮書》中對於雲原生架構的定義為「基於雲原生技術的一組架構原則和設計模式的集合,旨在將雲應用中的非業務代碼部分進行最大化的剝離,從而讓雲設施接管應用中原有的大量非功能特性(如彈性、韌性、
  • 阿里雲全面擁抱雲原生,或將重構雲計算的發展方向
    在首日宣布進軍機器人賽道、發布雲電腦「無影」之後,阿里雲又推出一項重磅舉措:成立雲原生技術委員會,並加速阿里經濟體雲原生化,同時還將助力更多行業雲原生化。、阿里雲原生應用平臺研究員丁宇在內的多位阿里技術負責人參與其中。
  • 阿里雲發布分布式資料庫PolarDB-X,應對海量數據管理
    日前,阿里雲也舉辦了一場線上的活動——雲上的峰會,在會上阿里雲發布了包括第七代ECS、POLARDB-X資料庫、視覺智能開放平臺、新一代阿里雲數據中臺、阿里雲專有雲敏捷版和混合雲管理平臺、雲原生數據倉庫和數據湖解決方案,以及城市大腦3.0、政務中臺、阿里巴巴未來社區等眾多行業解決方案。從全面上雲到加速重構近幾年,雲計算在中國得到快速普及,不少企業或多或少從雲計算技術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