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你的U盤嗎?u盤的工作原理和修復小知識!
U盤是每一個小夥伴都使用過的一個移動儲存工具,那麼在這些年的工作、學習、生活中,你足夠了解你的u盤嗎》下面小編來說說關於U盤的小知識。
一、U盤的結構 :
U盤的結構基本上由五部分組成:USB埠、主控晶片、FLASH
(快閃記憶體)晶片、PCB底板、外殼封裝。
U盤都是USB接口的,屬USB設備,USB埠負責連接電腦,通過差分信號來傳輸數據;主控晶片負責協調管理各部件以及對FLASH的操作,使計算機可以識別U盤,它是U盤的「大腦」; FLASH是快速保存數據的一個晶片,其特點是斷電後數據不會丟失,能長期保存;PCB底板將整個U盤連接在一起,構成一個U 盤電路。外部封裝起保護內部電路的作用,使用起來更方便!U盤是快閃記憶體的一種,也叫閃盤、優盤,最大的特點就是:小巧、存儲容量大、儲存速度快,價格便宜。因此是最好的可攜式存儲設備!
二.U盤基本工作原理:
通用串行總線(Universal serial Bus)是一種快速靈活的接口,當一個USB設備插入主機時,由於USB設備硬體本身的原因,它會使USB總線的數據信號線的電平發生變化,而主機會經常掃描USB總線。當發現電平有變化時,它即知道有設備插入。
當USB設備剛插入主機時,USB設備它本身會初始化,並認為地址是0。也就是沒有分配地址, 當一個USB設備插入主機時,,它會問:「你是什麼設備」。並接著會問,你使用什麼通信協議等等。當這一些信息都被主機知道後,主機與USB設備之間就可以根據它們之間的約定進行通信。 當一個U盤插入主機時,你立即會發現你的資源管理器裡多了一個可移動磁碟。 當USB設備插入主機時,主機首先就會要求對方把它的設備描述符傳回來,這些設備描述符中就包含了設備類型及製造商信息。又如傳輸所採用的協議是由接口描述符確定,而傳輸的方式則包含在端點描述符中。U盤屬於海量存儲類。 通用海量存儲設備實現上是基於塊/扇區存儲的設備。USB組織定義了海量存儲設備類的規範,這個類規範包括4個獨立的子類規範。主要是指USB總線上的傳輸方法與存儲介質的操作命令。
三、數據傳輸方式:USB通信
USB使用一根屏蔽的4線電纜與網絡上的設備進行互聯。數據傳輸通過一個差分雙絞線進行,這兩根線分別標為D+和D-,另外兩根線是Vcc和Ground,向USB設備供電。
傳統的傳輸方式大多使用「正信號」或者「負信號」二進位表達機制,這些信號利用單線傳輸。 如果遇到強幹擾,極易造成數據傳輸出錯。一般說來,總線頻率越高,線路間的電磁幹擾就越厲害,而USB卻克服了這種缺點,使其具有極強的抗幹擾性
四、U盤的保養
絕對不要在閃盤的指示燈閃得飛快時拔出閃盤,因為這時U盤正在讀取或寫入數據,中途拔出可能會造成硬體、數據的損壞。不要在備份文檔完畢後立即關閉相關的程序,因為那個時候U盤上的指示燈還在閃爍,說明程序還沒完全結束,這時拔出U盤,很容易影響備份。所以文件備份到閃盤後,應過一些時間再關閉相關程序,以防意外;同樣道理,在系統提示"無法停止"時也不要輕易拔出U盤,這樣也會造成數據遺失。
注意將U盤放置在乾燥的環境中,不要讓U盤口接口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否則容易造成表面金屬氧化,降低接口敏感性。不要將長時間不用的U盤一直插在USB接口上,否則一方面容易引起接口老化,另一方面對U盤也是一種損耗。
U盤的數據傳送速度一般與數據接口和U盤質量有關,因為U盤用的是FLASH快閃記憶體,不像硬碟的存儲存在硬碟的轉速,他只跟USB的接口類型有關;以前用於區分速度的USB1.1和USB2.0標準現在已經統一改成USB2.0 Full Speed和USB 2.0 High Speed,電腦邦小劉在一些檢測軟體中也可能會顯示成 USB2.0 (FS)和 USB2.0 (HS),所以購買的時候一定要確認是HS的接口,要是統一說成USB2.0而沒有標明速度一定要當場測試,一般來說HS速度可以達到5~10M/S,而FS則在1M/S以下,這個很容易區分。
五、U盤修復的方法
依次打開控制面板、管理工具、計算機管理、存儲、磁碟管理,就會出現有如圖的界面,在文字「磁碟1」上單擊右鍵,選擇「初始化磁碟」,直接單擊「確定」。初始化完成後,U盤的狀態變成為「聯機」狀態。注意此時U盤的鎖要處於打開狀態,否則會出現如下提示:「由於媒體受防寫,要求的*作無法完成。」
右邊的白框上單擊右鍵,選擇「新建磁碟分區」,進入新建磁碟分區嚮導,直接單擊下一步,選擇分區類型(主磁碟分區、擴展磁碟分區或邏輯驅動器),一般選擇主磁碟分區即可。(註:下面的對話框會順序出現,所以就不在這裡給出其屏幕拷貝了。)下一步-選擇磁碟空間容量:一般使用默認大小。下一步-指派一個驅動器號(或不指派)。下一步-選擇「按下面的設置格式化這個磁碟分區」設置格式化的形式(文件系統類型、分配單位大小、卷標)(不用選擇快速格式化)。下一步-成功完成格式化嚮導。單擊完成等待其格式化完成即可。格式化完成後,U盤狀態顯示為「狀態良好」,即大功告成。
這種修複方法一般都能將U盤恢復。但是這種修複方法也有一個弊端,就是不能恢復U盤上原有的數據(數據全部丟失!!!)。如果U盤上原有的數據不是很重要,這種方法比較使用。
u盤常見故障
U盤~請將磁碟插入驅動器~相關問題。
故障原因:在往U盤內傳輸數據時,更改盤符所致。
故障現象:Windows XP SP2作業系統,U盤為清華紫光OEM
1、在插入U盤後,」我的電腦」裡顯示」可移動磁碟(H:)」,但」雙擊」顯示」請將磁碟插入驅動器(H:)」
2、查看」可移動磁碟(H:)」屬性,」已用空間」和」可用空間」均為0位元組
3、直接用右鍵」格式化」,提示」驅動器H中沒有磁碟 請插入一張磁碟,然後再試一次」
4、在」計算機管理」的」磁碟管理」中,上面看不到盤符」H:」,下面可以看到」磁碟1 可移動 無媒體」
5、用ManageX工具修復,相應的」格式化」等功能選項均為灰色不可用;用Iformat工具格式化,系統識別不到可用的USB設備
今天對於U盤知識的介紹就到這裡,希望以上內容可以幫助到你,U盤是一個非常實用的小工具,小夥伴們在使用的時候要愛護它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