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中芯國際n+1先進位程工藝流片成功,7nm就在前方

2020-10-01 iFrees

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位程工藝的晶片流片成功了!中芯國際向7nm邁出堅實一步。所謂流片成功,意味著該製程工藝已達到有意義的良率,可以進行批量生產嘗試了,且良率有望進一步提升。

這其中,我們領先的IP和晶片設計企業芯動科技功不可沒,自2019年10月份開始,芯動科技在明知N+1工藝還不成熟的背景下,組織了精英團隊全程攻堅克難,這其中投入數百萬美元,和中芯國際共同調試基於N+1製程的第一款晶片,並一次性圓滿完成流片。

不利的環境下,中芯國際沒有放棄先進位程的追趕

儘管中芯國際目前最先進的製程只有14nm,距離晶片製造龍頭臺積電相差2-3代的技術工藝,但中芯國際依然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也是我們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配套服務最完善、跨國經營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在邏輯工藝領域,中芯國際是我們唯一可以實現14納米FinFET量產的晶片代工企業,代表大陸自主研發集成電路製造技術的最先進水平。

隨著晶片製程不斷突破物理極限,集成度越來越高,晶圓廠資本開支,在每代工藝節點的增速平均達30% 。例如,每萬片月產能,在12英寸晶圓的初代節點(90nm)時,只需要4.8億美金資本開支,而進入14nm則需要20億美金的資本開支,7nm則高達25億美金。

2018年,聯電、Global Foundries在抵達14nm或12nm節點後,宣布退出更高製程的探索,10nm 工藝以下的玩家,只剩下臺積電、英特爾和三星。第二梯隊中,唯有中芯國際沒有放棄。

缺少EUV光刻機支持的7nm製程挑戰

中芯國際目前的路線圖包括使用FinFET電晶體的工藝技術,並依賴於深紫外 DUV 光刻技術。雖然中芯國際在2019年向ASML 購買了一款極端紫外線 EUV 光刻掃描儀,但到目前為止尚未交付。

在14nm之外,中芯國際未來的目標還有基於14nm工藝的12nm工藝改良版,此前官方表示12nm工藝比14nm電晶體尺寸進一步縮微,功耗降低20%、性能提升10%,錯誤率降低20%,目前已經啟動試生產,與客戶展開深入合作,進展良好,處於客戶驗證和鑑定階段。

在往後還有N+1、N+2代工藝,其中N+1工藝相比於14nm性能提升20%、功耗降低57%、邏輯面積縮小63%,SoC面積縮小55%,之後的N+2工藝性能和成本都更高一些。

關於中芯國際N+1製程的說明

「N+1」是中芯國際的官方代號,中芯國際並沒有說它是7nm節點。而且從公布的參數上看,所謂N+1製程,並不完全是網上傳的第一代7nm 工藝。

與14nm工藝相比,N+1性能提高了20%,功耗降低了57%,邏輯面積降低了63%,SOC面積降低了55%。大部分參數與通俗意義上的7nm相比,在實際功率和穩定性方面非常相似或接近,唯一的區別是性能,N + 1的性能提高了約20%,這距離7nm 的35%的提升有一些差距,當然,這是唯一的差距。

這樣來看,n+1 製程如果形成量產,其實在性能上,還是低於臺積電計劃的30%和實際的35%,而業界現在以35%為市場基準。這麼低的性能提升顯然不能被稱為7nm,它更像三星的第二代10nm和第三代10nm(就是8nm)。

接下來,中芯國際將撞上7nm EUV工藝這面高牆,雖然n+1階段可以暫時躲開ADML 的EUV光刻機, 基於DUV 7nm技術,也可以將良率和可靠性做得很好,但最大的缺點就是貴。

英特爾在7nm節點上,為成本堅持DUV成熟工藝的教訓歷歷在目。Intel 10nm與臺積電7nm+特徵尺寸同水平,Intel工藝選擇DUV(193i)+SAQP多重曝光,未採用EUV,長期良率無法突破,導致工藝被臺積電階段性超越,AMD+臺積電組合贏得部分CPU市場份額。

芯動科技率先完成中芯國際N+1工藝流片,成為裡程碑

無論如何,芯動科技率先完成中芯國際N+1工藝流片,也抵達了我們晶片史上的重要裡程碑。

芯動科技多年來深耕研發、持之以恆,聚焦全球先進工藝IP和晶片定製技術,多次填補國內空白,是國內唯一獲得全球前6大代工廠籤約支持、國內市場份額連續領先10年的高速混合電路晶片技術提供商。

芯動科技與中芯國際已有十幾年國產IP生態共建的合作經驗,從成熟工藝(0.11um,65nm/55nm,40nm,28nm等)到先進的FinFET14nm等工藝不斷跨越,在各工藝中進行規模IP授權和定製批量生產,尤其在14nm工藝實現多名客戶量產,曾連續多年獲得中芯國際「最佳IP合作夥伴」獎。此次成功流片是芯動科技基於中芯國際最新工藝的又一力作,強強合作,順利突破N+1工藝瓶頸。

結語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目前我們還不能獲得EUV光刻機的加持,這意味著7nm EUV節點,乃至目前臺積電已經成熟大規模量產的5nm EUV,我們的代工企業還無法涉及。不過還好,我們現如今還有14nm 到 先進的7nm 這一段路,需要堅實的走過,夯實基礎,哪怕是12nm,N+1,N+2工藝,仍然需要我們的晶片企業通力合作,付出巨大的代價實現技術攻關。

而這期間,註定還有更多的風風雨雨,未來的處境仍將非常艱難,製造中國芯任重而道遠。

相關焦點

  • 重大突破,中芯國際n+1先進位程工藝流片成功,7nm就在前方
    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位程工藝的晶片流片成功了!中芯國際向7nm邁出堅實一步。所謂流片成功,意味著該製程工藝已達到有意義的良率,可以進行批量生產嘗試了,且良率有望進一步提升。,這其中投入數百萬美元,和中芯國際共同調試基於N+1製程的第一款晶片,並一次性圓滿完成流片。
  • 突破14nm,中芯國際n+1製程流片成功,國產7nm還遠嗎
    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位程工藝的晶片流片成功了!中芯國際向7nm邁出堅實一步。所謂流片成功,意味著該製程工藝已達到有意義的良率,可以進行批量生產嘗試了,且良率有望進一步提升。不利的環境下,中芯國際沒有放棄先進位程的追趕儘管中芯國際目前最先進的製程只有14nm,距離晶片製造龍頭臺積電相差2-3代的技術工藝,但中芯國際依然是全球領先的集成電路
  • 中芯國際傳來好消息,N+1工藝流片成功,華為或就此迎來轉機
    S M I C也已經進入發展的快車道,不僅45天就完成了上市計劃,而且通過上市,一次性就募資532.3億元,相信很多網友都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有了這麼大一筆資金,S M I C突破晶片製程也加快了不少,近日,中芯國際傳來好消息,N+1工藝流片成功。
  • 中芯國際n+1工藝流片成功,實際線寬12nm,離臺積電還多遠
    首先祝賀中芯國際!無數工程師和一線技術大牛們奮戰了數百個日日夜夜,終於在昨天通過其合作的晶片設計公司芯動科技婉轉宣布:n+1工藝晶片流片成功!1工藝距離臺積電7nm製程還有多遠?民間普遍有一個認知錯誤是,要達到7nm工藝就得從ASML進口7nm精度的光刻機。但實際上,以中芯國際現有的裝備力量,理論上已經可以加工7nm晶片,方法就是傳說中的n+2、即多次曝光工藝。
  • 中芯國際正式宣布:7nm製程「取得突破」!
    近日,在中興通訊宣布5G基站7nm晶片實現商用的同一天,中芯國際第二代FinFET工藝也湊巧曝出新進展。據珠海市委機關報《珠海特區報》發布的信息顯示,IP和定製晶片企業芯動科技已完成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所有IP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性通過。
  • 7nm晶片指日可待!中芯國際傳來好消息,N+1工藝取得突破
    不過,日前中芯國際傳來好消息,N+1工藝取得重大突破,不僅讓7nm晶片的量產指日可待,還擺脫了對高端EUV光刻機的依賴!這意味著中芯國際的N+1工藝達到了頂尖水平,很快就能實現7nm晶片的量產。早在去年的時候,中芯國際CEO梁孟松就表示,N+1的功率和穩定性與7nm工藝非常類似,只是性能提升不明顯而已。
  • 中芯國際:先進位程全面遇阻,企業內耗何時停止?!
    經中芯國際初步評估,被列入「實體清單」短期內對公司運營及財務狀況無重大不利影響,但對10nm及以下先進工藝的研發及產能建設有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將持續與美方相關部門進行溝通,並視情況採取一切可行措施,積極尋求解決方案,力爭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即便在先進位程全面受阻的情況下,中芯國際高層內耗也未有消退之意。
  • 國產晶片的突破:所有IP全自主國產,中芯國際先進位程迎來突破
    7nm 製程迎來新突破最新消息,中芯國際被曝 7nm 先進位程晶片取得了重大突破,其首款「N+1」工藝晶片流片成功。「N+1」是中芯國際對其第二代先進工藝的代號,其與現有的 14nm 工藝相比,性能提升了 20%,功耗降低了 57%,邏輯面積縮小了 63%,SoC 面積減少了 55%,也被稱為「國產版」的 7nm 晶片技術。
  • 中芯國際N+1工藝晶片流片成功!等效7nm
    10月12日消息,IP和定製晶片企業芯動科技已完成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所有IP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性通過。在半導體領域,晶片流片也就等同於「試生產」,即設計完電路以後先小規模生產幾片幾十片以供測試用使用,如果測試通過後就能開始大規模量產。
  • 中芯國際完成「國產版」7nm晶片流片,晶片將成為白菜價
    一直以來我們國家都缺少高製程的晶片,而以中芯國際為代表的企業也在不斷的努力中,現在好消息傳出,中芯國際的7nm流片取得成功。該製成晶片是基於n+1先進工藝。該工藝與目前的14nm相比,性能提升了20%,邏輯面積縮小了63%,功耗降低了57%,堪稱「國產版」的7nm晶片。
  • 中芯國際在「7nm工藝」上取得突破
    ,中芯國際聯席執行長梁夢嵩今年早些時候曾透露,該製程在功率和穩定性方面與7nm製程非常相似,並且不需要EUV光刻機。珠海特區新聞報導,Innosilicon首次基於中芯國際先進工藝進行的晶片出帶和成功測試,不僅意味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內核心」再次打破了國外壟斷,而且表明中國製造的7nm晶片製造業。該技術已被破壞。
  • 國產晶片突圍:中興5G基站7nm商用,中芯國際7nm FinFET N+1工藝突破
    在中興通訊宣布5G基站7nm晶片實現商用的同一天,中芯國際第二代FinFET工藝也湊巧曝出新進展。10月11日,珠海市委機關報《珠海特區報》發布報導,IP和定製晶片企業芯動科技已完成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所有IP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測試通過。
  • 首款基於中芯國際「N+1」工藝的晶片成功流片
    近日,首款基於中芯國際「N+1」工藝的晶片成功流片,這意味著中芯國際在沒有EUV光刻機的情況下,實現了8nm製程工藝。為什麼說是8nm,不是7nm呢?「N+1」工藝是中芯國際在第一代先工藝14nm量產之後的第二代先進工藝的代號。
  • 中芯國際傳來好消息,7nm晶片取得突破
    目前,國內大陸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名為中芯國際,雖然它在全球範圍內也能排進前五,但是與世界第一的臺積電相比,中芯國際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據了解,中芯國際最先進的晶片製程為14nm,能夠滿足大部分晶片的生產要求,但是並未達到高端水平。
  • 中芯國際14nm工藝的規模量產達標,風雨中砥礪著的非凡意義
    中芯國際發布2020年Q3財報,得益於14nm工藝的爆發,其中單季營收首超1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值得一提的是,中芯國際Q3季度不僅產能利用率達到了97.8%,而且先進工藝佔比快速提升,14/28nm工藝佔比達到了14.6%,上季度中是9.1%,去年同期是4.3%。中芯國際在公告上表示,14nm 工藝已在去年四季度量產,良率已達業界量產水準。
  • 中芯國際(00981.HK):淨利潤好於預期,N+1先進位程小量試產,維持...
    我們長期看好公司成熟製程持續擴產做大規模,14nm以下先進位程研發持續推進並取得良好進展,認為公司具備超越國際二線廠商的能力,長期有望躋身國際一線行列,為晶片製造國產替代核心標的。公司收入規模連續兩季度創新高,產能利用率維持高位,維持「買入」評級。▍2020Q3收入符合預期,收入提升由大客戶集中訂貨以及其他業務共同貢獻。
  • 3年突破7nm製程,晶片大佬梁孟松或離開中芯,中國晶片遭重創
    根據報導,中芯國際聯合CEO梁孟松遞交了書面辭呈,或將出走中芯,而梁孟松的出走無論是對中芯國際,還是中國晶片產業,都是巨大的損失。 當時在負責先進模組的梁孟松和資深研發副總蔣尚義兩個人的努力下,在銅製程技術上成功超越了IBM,突破了130納米,憑藉此,臺積電穩坐晶圓代工市場龍頭寶座。
  • 中國芯重大突破,7納米被攻克,有望擺脫封鎖
    近日,據《珠海特區報》消息,中芯國際官宣完成了FinFET N+1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所有IP全部是自主國產,而且功能一次測試通過!這意味著,美國卡著ASML公司不賣給中芯國際7nm極紫外光刻機的問題被突破了,即便沒有了這臺光刻機,中芯國際也能夠實現7nm晶片的生產。中芯的工藝技術獲得突破,不僅能夠給麒麟晶片帶來機會,對於整個國產半導體領域都是極大利好。
  • 芯動科技:全球首發基於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工藝晶片
    昨日(11日)消息,中國一站式IP和定製晶片企業芯動科技(INNOSILICON)昨日宣布:已完成全球首個基於中芯國際FinFET N+1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所有IP全自主國產,功能一次測試通過。
  • 3年突破7nm製程,晶片大佬或離開中芯國際,中國晶片或遭重創
    據報導,中芯國際聯合CEO梁孟松最近遞交了書面辭職,可能會離開中芯國際,梁孟松的離任對中芯國際和中國晶片行業來說都是不小的損失。梁孟松曾經就讀於加州大學,畢業後他在美國企業AMD工作了幾年。到了1992年,40歲的他回到了臺積電,後來他在銅製程技術上獲得突破,這使臺積電確定了其在晶圓代工市場上的龍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