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鐘極速搭建kubernetes集群

2020-09-03 Python集結號


kubernetes的集群搭建有多種方式:二進位、kubeadm、ansible自動化、minikube。minikube方式比較簡單,但是只是單節點,適合學習kubernetes基礎的時候使用。其他的方式安裝都會出各種問題。我花了一個星期,嘗試了這幾種方式,除了minikube,其他都沒有成功。從centos到Ubuntu,心力交瘁。

前幾天在跟同事聊天的時候,我對他說,kubernetes的學習終止於環境搭建。同事神秘的一笑,對我說,我有一個秘籍,五分鐘搭建、百分百成功,看你骨骼驚奇,一包辣條賣給你吧。

我以不相信的語氣說,憋™吹牛逼了,你倒是說呀。同事伸出兩根手指

  • 拉取rancher容器
  • 在rancher界面安裝kubernetes

超過五分鐘,說明你網速不好。我一聽果然是我不知道的一種方式,下班後立馬回家嘗試,於是有了以下的記錄。

主機準備

我們一定要保證以上環境的初始化信息正常,主要是IP和主機名,IP一定要配置為靜態IP,主機名一定要修改為不同的,具體可參考上一篇文章

k8s-master上執行初始化

  • 安裝rancher

在所有機器上安裝yum install -y ntp ntpdate 修改/etc/ntp.conf,注釋掉server開頭的幾行,增加如下server ntp3.aliyun.com iburst 注釋掉這一行F8F8F8; --tt-darkmode-bgcolor: 修改/etc/ntp.conf,注釋掉server開頭的幾行,增加如下server 192.168.143.130 prefer restrict 127.0.0.1# 保存以上文件後,在控制臺執行以下命令同步一次ntpq -p

在rancher上執行初始化操作

上面我們已經在主機上安裝好了rancher,通過瀏覽器打開https://192.168.143.130,先設置admin用戶的密碼,然後下一步就行了

修改語言為簡體中文,然後點擊左上角的集群,再點擊右邊的添加集群

選擇Custom,表示自建kubernetes集群,如果已經有了集群,可以點擊import,導入現有集群

名稱隨便填,其他的先不用管,點擊下一步

首先把三個都選中,我們這裡是要先創建kubernetes集群的master節點,所以必須都選中,否則創建不成功,然後點擊生成命令旁邊的複製,複製需要執行的命令後,在我們的k8s-master主機執行此命令,執行成功後會在以上界面的左下角顯示一臺主機已註冊,然後點擊Done

回到集群界面,點擊集群右邊的三個小點,選擇編輯,有些版本這裡顯示的升級,就點擊升級按鈕

在這個界面選中控制和工作節點,然後複製命令,在其他的主機上去執行命令,每個主機執行完後,都會在左下角顯示主機已註冊,都執行完後點擊保存。每個主機加入集群後都會進行一番初始化操作,這個時間視機器的情況而定。

主機註冊完後,就會在上面這裡看到我們已經註冊的集群,點擊後顯示如下

點擊節點就可以看到我們的主機機器,我們的三節點kubernetes集群就搭建完成了。是不是非常簡單,而且是界面化操作,非常方便,幾乎不會出現錯誤。

rancher可以安裝kubernetes,也提供了很多操作,但是我還是建議通過kubectl命令進行操作。如果你已經非常熟悉了,使用可視界面能提高效率,如果你剛接觸kubernetes,命令行方式更利於學習。

異常問題

在搭建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是機器初始化的問題,比如多個機器的主機名相同或者IP位址相同,只要注意這兩點,幾乎不會出任何問題。

相關焦點

  • 在 Windows 下使用 WSL2 搭建 Kubernetes 集群
    本文我們將介紹如何在 Windows10 下使用 WSL2 和 KinD 來搭建一套 Kubernetes 集群。在過去幾年,Kubernetes 已經成為了容器編排領域事實上的標準。安裝 Ubuntu安裝完成後,第一次打開 Ubuntu 的時候,將打開一個控制臺窗口,會等待幾分鐘來進行配置,啟動完成後為 Ubuntu 創建一個用戶和密碼。
  • 半小時搭建一套帶Dashboard的kubernetes(K8S)集群
    它旨在提供「跨主機集群的自動部署、擴展以及運行應用程式容器的平臺」。它支持一系列容器工具, 包括Docker等。我們可以將Docker看成Kubernetes內部使用的低級別組件。為什麼要使用kubernetesDocker這個新興的容器化技術當前應用越來越廣,並且其從單機走向集群也稱為必然,而雲計算的蓬勃發展正在加速這一進程。kubernetes作為當前普遍被業界廣泛認可和看好的docker分布式系統解決方案,前景非常可觀。
  • k8s集群搭建
    kubeadmkubeadm 是官方社區推出的一個用於快速部署 kubernetes 集群的工具。這個工具能通過兩條指令完成一個 kubernetes 集群的部署:創建一個Master節點kubernetes init
  • Prometheus監控Kubernetes 集群節點及應用
    、kubedns/coredns等組件的運行狀態編排級的metrics;比如Deployment的狀態、資源請求、調度和API延遲等數據指標監控方案Kubernetes集群的監控方案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案Heapster:Herapster是一個集群範圍的監控和數據聚合工具,以Pod的形式運行在集群中Kubelet/cAdvisor之外,我們還可以向Heapster
  • .Net微服務實戰之Kubernetes的搭建與使用
    無論是概念上還是在實施搭建時,K8S的門檻比docker Compose、Docker Swarm高了不少。我自己也經過了多次的實踐,整理出一套順利部署的流程。  我這次搭建花了一共整整4個工作實踐與一個工作日寫博客,中間有一個網絡問題導致reset了集群重新搭了一次,完成後結合了Jenkins使用,還是成就感滿滿的。如果對大家有用,還請點個推薦與關注。
  • 如何部署一個Kubernetes集群
    1、系統環境準備要安裝部署Kubernetes集群,首先需要準備機器,最直接的辦法可以到公有雲(如阿里雲等)申請幾臺虛擬機。而如果條件允許,拿幾臺本地物理伺服器來組建集群自然是最好不過了。正是基於這樣的痛點,在志願者的推動下Kubernetes社區終於發起了kubeadm這一獨立的一鍵部署工具,使用kubeadm我們可以通過幾條簡單的指令來快速地部署一個kubernetes集群。後面的內容,就將具體演示如何使用kubeadm來部署一個Kubernetes集群。
  • Minikube:輕鬆創建單機版Kubernetes集群
    然而,在搭建本地開發環境這塊,一直處於缺失的狀態。 為了改進這個現狀,過去幾個月,Kubernetes社區的幾個開發者一直致力於GitHub上Minikube庫的開發。我們的目標是在Mac、Linux和Windows上面使用一條命令就可以構建一個易於使用、高保真的kubernetes集群。
  • 在kubernetes上部署consul集群
    作者:歐陽廣陌 來源:kubernetes中文社區原文連結: https://www.kubernetes.org.cn/4435.html本教程將幫助你在kubernetes上部署一個擁有
  • CentOS7下利用Rancher搭建K8s集群
    Rancher用戶可以選擇使用Rancher Kubernetes Engine(RKE)創建Kubernetes集群,也可以使用GKE,AKS和EKS等雲Kubernetes服務。Rancher用戶還可以導入和管理現有的Kubernetes集群。
  • Kubernetes集群之路(二)etcd集群部署
    相關的TLS證書,kubernetes集群自身所有配置相關信息都存儲在etcd之中,而flannel也將網絡子網網段註冊到etcd之中並為集群中節點的pod提供了加入同一區域網的能力。因此接下來我們安裝部署etcd集群。因為flannel插件也依賴於etcd存儲信息,所以我們首先需要安裝etcd集群,使之實現高可用。
  • kubeadm搭建高可用集群
    PS: 最近經常有朋友問我有沒有用kubeadm搭建高可用集群的文檔,說實在的我確實沒有,我自己測試的話就用kubeadm單master版,公司用的話就用二進位搭建的。所以就找了個下班時間搭建測試了一番。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10 分鐘部署一個 Kubernetes 集群,無坑版,小白也能跑起來
    老鐵,請關注一波kubeadm是官方社區推出的一個用於快速部署kubernetes集群的工具。這個工具能通過兩條指令完成一個kubernetes集群的部署: 將一個 Node 節點加入到當前集群中$ kubeadm join <Master節點的IP和埠>1.
  • Minikube-快速搭建Kubernetes環境~適合新手
    介紹#https://minikube.sigs.k8s.io/docs/Minikube 用於快速在本地搭建 Kubernetes 單節點集群環境,它對硬體資源沒有太高的要求,方便開發人員學習使用,或者進行日常的開發。
  • kubernetes部署PXC集群
    PXC集群以節點組成(推薦至少3節點,便於故障恢復),每個節點都是基於常規的 MySQL Server,意味著你可以從集群中分離出某節點單獨使用,集群中每個節點都包含完整的數據。kubernetes1、下載部署文件git clone -b v1.5.0 https://github.com/percona/percona-xtradb-cluster-operator
  • Prometheus 監控外部 Kubernetes 集群
    前面我們的文章中都是將 Prometheus 安裝在 Kubernetes 集群中來採集數據,但是在實際環境中很多企業是將 Prometheus 單獨部署在集群外部的,甚至直接監控多個 Kubernetes 集群,雖然不推薦這樣去做,因為 Prometheus 採集的數據量太大,或大量消耗資源,比較推薦的做法是用不同的 Prometheus 實例監控不同的集群,然後用聯邦的方式進行匯總。
  • 使用Kubeadm設置Kubernetes集群的高可用性
    當我們為生產環境在本地設置Kubernetes(k8s)集群時,建議以高可用性部署它。高可用性意味著在HA中安裝Kubernetes主節點或工作節點。在本文中,我將演示如何使用kubeadm實用程序設置高可用性的Kubernetes集群。
  • Kubernetes 1.14 二進位集群安裝
    Kubernetes 1.14 二進位集群安裝Kubernetes本系列文檔將介紹如何使用二進位部署Kubernetes v1.14集群的所有部署,而不是使用自動化部署(kubeadm)集群。在部署過程中,將詳細列出各個組件啟動參數,以及相關配置說明。在學習完本文檔後,將理解k8s各個組件的交互原理,並且可以快速解決實際問題。
  • 使用kubeadm的方式搭建K8S高可用集群
    PS: 最近經常有朋友問我有沒有用kubeadm搭建高可用集群的文檔,說實在的我確實沒有,我自己測試的話就用kubeadm單master版,公司用的話就用二進位搭建的。所以就找了個下班時間搭建測試了一番。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如何在 Kubernetes 集群中部署 ceph-csi
    本文詳細介紹了如何在 Kubernetes 集群中部署 ceph-csi (v3.1.0),並使用 RBD 作為持久化存儲。新建用戶為 Kubernetes 和 ceph-csi 單獨創建一個新用戶:$ ceph auth get-or-create client.kubernetes mon &39; osd &39; mgr &39;[client.kubernetes] key = AQBnz11fclrxChAAf8TFw8ROzmr8ifftAHQbTw
  • Kubernetes核心原理和搭建
    ,各個容器之間也是是隔離的,它比虛擬機鏡像更容易搭建,並且可以很方便在不同的主機上移動。Kubernetes的搭建5.1 準備工作因為Kubernetes的一切都是基於分布式的,那麼,要想搭建Kubernetes就需要準備多臺伺服器主機,因為條件有限,這裡我採用搭建多臺虛擬機系統的方式進行,所以需要將虛擬機和鏡像系統準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