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2 1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天!今天!
就在今天!
臺山市新檔案館正式投入啟用
啟用後
原檔案館(位於臺城中山路21號)將關閉
臺山市新檔案館選址位於臺城南區德政路,與行政服務中心隔路相對,與華僑文化博物館為鄰。主體工程投資約6000萬元,總建築面積約12000平方米,面積為舊館的10多倍。地上7層,地下1層。其中,一層為檔案查閱廳、展覽廳等對外服務用房;二層為檔案殺蟲消毒、裱糊修復等技術用房及行政辦公區域;三層為機房、數字檔案館及檔案庫房;四至七層為檔案庫房。
與原檔案館相比,新館設備更加齊全、先進、現代化,不僅解決了以往庫房分散、庫容不足等問題,還升級改造查閱廳,設置開放展覽廳,最大限度服務好查閱利用者,讓檔案真正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新館的建成,實現了「兩基地」(檔案保管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三中心」(檔案利用中心、政府公開信息查閱中心、電子文件備份中心)的「五位一體」,全面滿足我市檔案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功能需求。
臺山檔案館自1958年12月成立至今,已愈甲子之年。至2019年底,市檔案館有館藏檔案83500多卷(包括大量民生檔案,涉及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教育、婚姻等方面),其中文書檔案38000多卷,專門檔案43700多卷,照片檔案350冊(11000多張),聲像檔案近200盒,實物檔案近900件。館藏資料共11500多冊,當中不乏有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原版本《新寧縣圖》、列入首批廣東省檔案文獻遺產名錄的「新寧鐵路檔案」、1909年《新寧雜誌》創刊號等珍貴的國家重點檔案,被視為「鎮館之寶」。另外,還收集整理到民國時期《大同日報》等本地報刊,歷年的《人民日報》《中國檔案報》《南方日報》《江門日報》等報紙資料以及《新寧雜誌》等我市僑刊鄉訊。
時至今日,市檔案館(市委黨史研究室、市人民政府地方志辦公室)已編研出版書籍、刊物多冊,當中包括:《臺山縣誌》《臺山市志》《臺山年鑑》《陳宜禧與新寧鐵路》《臺山碉樓》《臺山名優特產》《林基路傳》等,對增強我市文化軟實力、加深文化底蘊、提供決策依據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臺山是中國著名的僑鄉,近年來,伴隨「尋親熱」的掀起,市檔案館充分利用資源優勢,積極向尋親群眾提供寶貴線索,助力尋根達成。
下面
阿布為大家送上
檔案查閱利用攻略
交通指南
一、百度地圖APP導航至「臺山市檔案館」(德政路),或高德地圖APP導航至「臺山市華僑文化博物館」(東為臺山市檔案館)。
二、公交出行
搭乘803路公交車至「臺山行政服務中心」站下車後,向南步行約120米到達。
查閱指南
一、查閱時間:周一至周四上午8:30至12:00,下午2:30至5:30,周五上午8:30至12:00。
二、查閱地點:臺山市新檔案館
三、聯繫方式:0750-5529345
四、需攜帶的證件及證明:利用者須憑合法證件(介紹信、工作證、居民身份證)查閱檔案、資料和圖書。查閱屬於控制範圍的檔案、資料和圖書,須辦理有關領導批准手續。
五、查閱須知:利用者須填寫《借閱登記簿》,在指定的位置查閱。利用者可以自行檢索館藏開放檔案目錄,非開放範圍的檔案、資料由工作人員負責檢索,提供利用。本館檔案、資料和圖書不外借,只供在閱覽室查閱,需翻印、複印、掃描檔案、資料和圖書的,須徵得本館工作人員同意,由本館提供複製件。經過批准摘抄的檔案、資料,須經本館工作人員審查、核對,註明出處,加蓋檔案館證明印章,方能用作憑證。查閱檔案、資料和圖書時保持肅靜,不可大聲喧譁,以免影響他人查閱。愛護檔案、資料和圖書,不得塗劃、汙損、摺疊、拆散、損壞檔案、資料和圖書,如出現以上損壞情況,應說明原因,並按價賠償。不得在閱覽室吸菸、吃食物,保持閱覽室整潔。
六、臺山市檔案館網址:http://www.cnts.gov.cn/zsdw/sdaj/index.html
來源:臺山檔案館、臺山融媒(記者:楊塵 廖寶成 張旭 攝影:曾浩年)
原標題:《臺山新檔案館啟用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