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開學季,各類商家又開始在校園大搞促銷,記者卻發現,這裡面少了推銷信用卡的銀行。據了解,由於大學生透支消費糾紛頻發,目前多家銀行已停辦大學生信用卡,或提高了「門檻」。
又到開學季,商家忙促銷
卻難見銀行推銷信用卡
最近一段時間,記者在揚州大學南校區、揚州職業大學、南郵通達學院等高校走訪發現,很難看到銀行的促銷身影。
在揚州大學南校區,雖然有一家銀行的攤點,但對方表示,不辦理信用卡,而為與該校合作推出的「校園卡」服務。這種校園卡只是借記卡,沒有透支功能,主要用來交學費。
事實上,幾年前,校園曾是各家銀行爭奪信用卡業務的一塊重要市場。每到開學時,都會有好幾家銀行到校園推銷信用卡。如今,為何銷聲匿跡呢?
對此,市區一銀行信用卡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各銀行信用卡已經告別「跑馬圈地」的發卡方式,更重視風險的防控。「以前確實在校園搞過大促銷,沒有任何收入的學生也能輕易辦到信用卡。但是,很快問題就出現了。由於在銀行辦理信用卡的高校學生生源地比較分散,畢業就業去向也遍布全國,他們聯繫方式變化很大。部分借款人由於對個人信用問題認識不足,會造成逾期還款情況,有的則是人都找不到,追償很困難。所以,這塊業務我們也就不怎麼搞了。」
多家銀行停辦大學生信用卡
有的則要求先獲父母「授權」
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已有多家銀行停辦大學生信用卡;即使未停辦的銀行,審批普遍也非常嚴格。
據了解,中信銀行(601998,股吧)、浦發銀行(600000,股吧)等股份制銀行都不再接受大學生信用卡申請。一些表示還可以辦理大學生信用卡的銀行,也都紛紛提高了辦卡的門檻。
「事實上,幾年前銀監會就出臺了規定,禁止銀行向未滿18歲的學生發卡;向已滿18歲的學生發卡,須經父母等第二還款來源方的書面同意。也就是說,需要父母的書面授權才好辦;而且即使辦下來,額度一般也非常低,可能只有象徵性的千把元。這種大學生信用卡,更多的只是方便學生用於看電影、吃飯等享受打折優惠。」一銀行人士如此表示。
據介紹,由於一些學生刷卡消費過程中不注意維護自己的信用記錄、風險意識不夠強,導致出現頻繁辦卡、頻繁換卡、逾期還款等問題,對個人、家庭造成比較惡劣的影響,再加上銀監會有一系列嚴格的規定,所以現在各家銀行對為大學生辦信用卡比較謹慎,審批都很嚴格。
部分網絡借貸平臺乘虛而入
大學生仍需提防借貸陷阱
雖然大學生信用卡已難覓蹤影,但記者也發現,一些網絡借貸平臺乘虛而入,仍在瞄準校園市場。
由於外地發生多起學生網絡借貸背下巨額債務的事件,有關部門已對「校園貸」進行了多次整治,目前網絡平臺的「校園貸」推廣活動有所收斂,但一些針對大學生的借貸廣告仍時有出現。比如一個貼吧裡,記者就看到一家國內大型網絡借貸平臺在以「大學生助學貸款」的名義,進行業務推廣。
對此,銀行人士提醒,無論是大學生信用卡,還是網絡「校園貸」,對大學生都是弊大於利。這些雖然能普及一些金融知識,為大學生救一時之急,但由於大學生普遍年齡較小、自控能力較差、風險意識較低,很容易掉入借貸陷阱,最終欠下沉重債務。另外,一旦大學生使用信用卡經常出現逾期還款,或者長期欠款不還,很容易造成不良信用記錄。這些記錄將長期保留在銀行徵信系統,對日後大學生的就業以及貸款買房等活動,產生很多不良影響。
記者 何世春
(責任編輯: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