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東源縣委七屆十二次全會召開,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主題,奮力推動東源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中走在全市前列。
孔德勝代表縣委常委會作報告。
12月31日,中國共產黨東源縣第七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在縣工人文化宮召開。全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以及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十二屆十一次、十二次全會精神和市委七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研究謀劃「十四五」時期我縣經濟社會發展,審議《中共東源縣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 在新徵程中奮力當好「示範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主力軍的實施意見》和《中共東源縣委關於制定東源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奮力推動東源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中走在全市前列,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縣委常委會主持會議。縣委書記孔德勝代表縣委常委會作報告,並就《建議(討論稿)》向全會作說明。縣委副書記、縣長秦衛民出席會議。
會議指出過去五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引下,東源團結帶領全縣幹部群眾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兩個河源」發展思路,積極搶抓「雙區」建設、「一核一帶一區」建設等重大歷史機遇,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發展平衡性協調性持續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持續提高,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東源「十三五」發展取得重大成就,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奠定堅實基礎。
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全省在新徵程中的總定位總目標,自覺肩負起在奮進新徵程中當好「示範區」「排頭兵」和「兩個河源」建設主力軍的使命擔當。一要準確把握總書記關於國際國內形勢的重大判斷,堅定東源彎道超車跨越發展的信心決心,在新徵程中積蓄髮展後勁、塑造發展優勢,以走在前列的擔當作為搶佔先機、開闢新局,在危中尋機、化危為機中努力辦好東源自己的事。二要準確把握總書記關於新發展階段的重要論述精神,找準東源在「一核一帶一區」建設中的發展定位、比較優勢,堅持用發展的眼光認清東源的優勢和短板,謀劃好我縣「十四五」重點任務,努力把優勢做大做亮,把短板補齊把弱項做強。三要準確把握總書記關於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抉擇,積極探索東源全面融入新發展格局的有效路徑,運用改革思維和改革辦法,積極參與國內統一大市場建設,不斷拓寬「買賣全球」的雙向貿易通道,努力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贏得先機、佔得主動,把服務全省打造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同構建「一核一副三重四組團」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建設具有東源特色的現代化經濟體系有機銜接起來。四要準確把握總書記關於「十四五」時期目標任務和重要原則,堅決把工作重心放在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上,把「五個堅持」重要原則貫徹到「十四五」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加強「十四五」規劃綱要同國家和省、市「十四五」規劃的銜接,把新階段東源高質量的路子走對走實走好。五要準確把握總書記賦予廣東在新徵程中的總定位總目標,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好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兩個河源」發展思路,發揮好東源的比較優勢、後發優勢,為全國全省加快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提供「東源方案」,為全省走在全國前列、創造新的輝煌作出東源貢獻。
會議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主題,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中走在全市前列。一要堅持走生態文明發展道路,在綠色發展中走在前列。要建設美麗東源,培育壯大生態產業,深入探索「兩山」轉化有效路徑,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二要搶抓「雙區」建設機遇,在「融深」「融灣」中走在前列。要在「融深」「融灣」中發揮比較優勢,統籌推進「融深」「融灣」的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融深」「融灣」的體制機制,全域全面「融深」「融灣」中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三要發揮東源在三大高質量發展平臺的功能作用,在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要全力建設燈塔盆地農高區,與市高新區聯動互動,高質量建設河源濱江新城。四要大力實施「東強西優南擴北實」發展戰略,在分類指導協調發展中走在前列。要強化分類指導、錯位發展,完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深入推進縣城新型城鎮化,大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五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中走在前列。要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行動,要深化農業改革,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六要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走在前列。要提高居民就業質量和收入水平,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兩個文明」協調發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東源。
會議強調要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為奮鬥「十四五」、奮進新徵程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一要堅定不移加強政治建設,始終把政治紀律政治規矩擺在首位,堅持旗幟鮮明講政治抓政治,堅持用黨的創新理論「鑄魂」,嚴格執行省委堅決落實「兩個維護」十項制度機制,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要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完善黨委研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分析經濟形勢、研究重大政策的工作機制,完善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嚴密組織體系,完善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督查考核機制,構建從縣委到基層黨組織政令統一、運行順暢、充滿活力的工作體系。三要建設一支政治過硬、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幹部隊伍,著力增強幹部幹事創業能力,持續優化幹部隊伍結構,建立健全科學高效的用人激勵機制,充分激發各級領導班子和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和勁頭。四要持之以恆正風肅紀反腐,壓緊壓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鍥而不捨糾「四風」,構建覆蓋權力運行全領域全過程的風險防範機制,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以崇廉尚廉、廉潔廉政助推東源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縣委委員、候補委員出席會議。正處級老同志,不是縣委委員、候補委員的縣人大常委會、縣政府、縣政協領導班子成員,縣紀委常委、縣監委委員,不是縣委委員、候補委員的鄉鎮黨委書記、鄉鎮長,縣直和省、市駐東源副科以上各單位黨員主要負責同志,縣委鄉村振興辦、縣國資公司(1+7)平臺公司主要負責同志列席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