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雜的工作對象,高負荷的工作壓力,領導的不當管理,長期的工作壓力下,職場人需要面對很多負面情緒,而長期處於負面情緒狀態,會帶來心神不寧、精神疲憊、思維遲鈍、記憶力和注意力大大減弱,工作不再順利,成績不再優秀,循環往復之下,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情緒是每個人正常的身心反應,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大量體驗著喜怒哀樂的情緒,管理得當會對我們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管理失當,也會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4個關鍵詞,助你駕馭和管理自己的職場情緒。
01.自覺。
不管你處在何種負面情緒中,先接受自己真正的情緒。然後認清自己的情緒,才有機會掌握情緒,才能對自己的情緒負責,而不會被情緒所左右。
把情緒的包裝或偽裝,充分展示在自己的內心深處,不被情緒的表面所影響,讀懂自己真正的需求或感受。認清自己的情緒歸根結底是不平、不滿、生氣,還是羞恥、愧疚、尷尬,將原本模糊、籠統的情緒,分化成比較具體、明確的情緒,從而進一步利用情緒所帶來的線索加以應對。
02.理解。
認識「負面情緒」只是第一步,正確理解「負面情緒」,發揮的作用才是最重要的。情緒並無好壞之分,它只是心理因素反應在表面的症狀而已,所以要有一個健康的情緒調控理念。
樂觀者身處逆境而不抑鬱,因為他們相信:「這一切終將過去,在生活中還有很多值得我們去追求的東西」。但是並非要強行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硬要做到「喜怒不形於色」,是情緒管理思維的退化而並不是進步,也不是正常人所應有的狀況,而是一種病態表現,會給人的身心健康帶來危害。
03.運用。
美國心理學家阿爾伯特·艾利斯通過研究發現,如果人們能夠調控他們的思考模式,也就能夠調節他們如何感覺和如何行為,所以要學會運用正確的思維和行為模式管理情緒。
人們並不是被事件所煩惱,而是被自己看待事件的方式所煩惱,引發情緒的原因主要是自己的信念。用明晰的、理智的思考模式,來清除那些不斷反覆,使人們的情緒失調、行為失當的不合邏輯的信念,同時改換成正確的信念。這是成熟職場人控制「負面情緒」的一種有效方式。
04.擺脫。
既然知道「負面情緒」對自己會帶來不良的影響,那麼,擺脫情緒,用合適的方式疏解情緒,有意識地把自己的情緒轉移,才能使人感到心靈的自由和新生。
如有的人在盛怒時拼命幹活或者做運動,肯定會事倍功半,還會對自身產生危害;所以,當產生消極的情緒時,通過逛街、聽音樂、娛樂來分散注意力,用時間上的推移來淡化內心的煩惱,用積極的情緒來消解負面的情緒非常重要,這種行為具有緩和、撫慰、穩定情緒的作用,至少可以阻止你做出不該發生的憾事。
05.結語。
「負面情緒」的積蓄效應,會對職場人的狀態帶來惡劣影響。所以,必須採取一些能夠放鬆的方式,打開一扇窗,給情緒一個可以宣洩的出口,給自己的心情放個假,才能迎來一個不一樣的天空。(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