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訊(通訊員 王亞晶)4月20日-21日,湖州師範學院主辦的首屆「博雅浙學:明體達用與基礎教育展望」中學校長高峰論壇成功召開。論壇以「『明體達用』人才培養視域下中學教育競爭力與創新精神」為主題,吸引了來自省內外六十餘所中學的校長和相關領導。來自浙江省教育廳、浙江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北師範大學、上海開放大學,及學術出版機構的領導和專家學者100餘人參會。
開幕式上,湖州師範學院黨委書記劉劍虹研究員致歡迎辭。他簡要介紹了學校的發展歷程,以及在教育科研、學科建設、招生就業等方面取得的成績,並對「明體達用」的校訓作了深入闡釋。劉劍虹指出,本次論壇以「明體達用與基礎教育展望」為主題,共同探討基礎教育領域所關心的問題,就是要打造湖州師範學院與中學交流的平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希望通過此次論壇舉辦,與會專家能夠碰撞觀點、交流思想、凝聚共識,使博雅浙學論壇成為我校和中學合作共贏的基石。
其他與會嘉賓作了專題發言。陝西師範大學原校長、博士生導師趙世超教授結合自身十年的治校實踐經驗,同與會校長分享了三點體會:一是校長一定要把團結放在第一位,很多的問題都是在相互妥協、相互讓步中向前推進;二是堅持以師生為本,把愛惜教育作為教學的重要考量,充分尊重骨幹教師;三是妥善處理好啟發式教學與灌輸式教學之間的矛盾,這是當前教改的核心和本質問題。
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計翔翔先生從「博雅」與「明體達用」兩個關鍵詞切入,指出「明體達用」的基礎是通達,「博雅」的關鍵也是通達,教學中必須講求內容、方法與思維的通達,注重不同學科的巧妙聯繫。通達的關鍵還在於古今之辯,理解今世的通達,處理變和不變的辯證關係,做到以不變應萬變。
浙江省湖州中學校長周國平先生指出,進入新時代「明體達用」的內涵要有新的解讀,需要體現新課改、新高考,更需要新思考與新探討。從傳統教育中尋找智慧,把德行教育和知識傳授有效結合起來,回歸教育本質,在改革中再次思考依據與方向。
開幕式後,浙江省教育考試院副院長邊新燦圍繞浙江省新高考改革,上海開放大學鮑鵬山教授圍繞挖掘傳統文化教育資源,西北師範大學劉旭東教授圍繞師範院校培養優秀教師,長興教育局副局長欽國強圍繞「新高考下優秀學生培養的形勢與對策」等主題分別作了精彩的主旨演講。
在分論壇研討環節,與會校長分別圍繞「教育本質的回歸與理想的眺望」「高考綜合改革與中學教育的選擇」「中學教育與教師教育改革」「高等教育視角下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國際化視野下的學生競爭力鍛造」等內容進行熱烈研討。
閉幕式環節,餘姚中學、海寧高級中學、吳興實驗中學、青海師大二附中、桐鄉高級中學、海亮實驗中學等六所名校校長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感言,黨委副書記蔣雲良教授代表學校向各位與會代表表達衷心感謝,希望大家繼續關心支持學校改革發展,共同為教育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論壇結束後,與會專家、校長赴吳興實驗中學新校區進行考察。
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推進新時代高師院校與中學合作發展,有效銜接高等教育與基礎教育,共同構建創新人才培養體系,打造高師院校與基礎教育發展命運共同體,既是高師院校的使命,也是高師院校矢志不渝的責任和方向。通過此次高峰論壇的成功舉辦,與會專家、校長增進了友誼,凝聚了共識,促進了校際互動,必將推動高師院校與中學更深層次的合作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