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創作屬於海南島的軍隊連歌

2020-12-24 海南日報數字報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任憑時光的指針走過了一個甲子,「向前進, 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冤讎深」,這鼓舞人心的旋律依舊響亮;任憑歲月的流逝在人們的面龐上留下痕跡,95歲高齡的作曲家黃準聲音依然洪亮,海南島留給她的美好回憶依然清晰。

  上世紀60年代初,由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 謝晉導演、祝希娟和王心剛等人主演的電影《紅 色娘子軍》紅遍大江南北。電影主題歌《娘子軍 連歌》氣勢十足,朗朗上口,流傳至今。這首歌由 電影編劇梁信作詞,供職於上影廠的作曲家黃準 作曲。近日,海南日報記者電話採訪了長居上海 的黃準。雖年事已高,但黃準依舊思路清晰,向 記者講述當年這首歌曲的創作經歷。

  「還記得當時謝晉導演給我打電話,說下午 有事情找我,跟我約在廠門口見面。到了之後他就說有一個劇本想給我看看。」黃準說,第一次看過劇本後,她就表達出自己對劇本的喜愛。「這個劇本的風格、故事,特別是它發生的地方——海南島,我都很喜歡。當時我還沒有去過海南島。加上我已經同謝晉導演有過幾次合作,所以就應下了給電影作主題歌的任務。」

  按照當時的工作節奏,電影作曲工作往往 「開工」比較晚,很多都是等電影拍攝到一定階段 後,作曲者才參與進來,根據主題內涵等開始創 作歌曲。而且,很多作曲人員並不需要和攝製組 一樣去到拍攝現場。

  「我當時很想去海南看看,很湊巧的是,上影 廠就安排我擔任電影《紅色娘子軍》攝製組臨時 黨支部的支部書記。因為有了這個職務,我就需 要和攝製組成員們同時前往海南島。」黃準說,攝 制組是來拍攝,她作為支部書記也跟著「下生 活」,這一趟來海南,她一待就是半年。

  「當時,我們一直以為海南的娘子軍有自己 的連歌,可到了之後經過再核實和確認,才發現並沒有這樣一首合適的連歌。」黃準說,起初,攝製團隊希望為這部電影選擇一首已經家喻戶曉的進行曲,比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但是這個故事發生在海南,娘子軍又非常具有海南代表性,所以我就堅持要為這個故事和群體重新創作一首歌曲,一首屬於海南島的軍隊連歌,屬於娘子軍的連歌。」

  「這首歌在電影裡是娘子軍成立的時候大家 唱的一首歌,所以當時我就想必須要有進行曲的 味道,而且還要有娘子軍的特色以及地方特色。」 就這樣,感受著海南島上的椰風海韻,黃準很快 就創作出了這首《娘子軍連歌》。據她回憶,當時 拿到的歌詞並不是特別契合進行曲的節奏,所以 她對歌詞又進行了修改,使其與進行曲的節奏配 合得更加流暢。

  「這首歌是我在海南時就寫好的。當時攝製 組還在拍攝外景,我就把它完成了。海南島上的 美麗景色,還有這裡的人都給予我很大的啟發。 我覺得雖然這是一首軍隊連歌,是一首軍歌,但 它還是有一些海南的味道的。」

  那時的黃準很想在美麗的海南島工作時留 下一些紀念,但卻礙於當時的條件,沒能拍攝一 張工作照片。

  電影取得成功後,上世紀60年代,周恩來總 理提議並親自組織了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創排。據黃準回憶,《娘子軍連歌》隨著電影的影響而取得熱烈反響,在芭蕾舞劇創作排練時,周恩來總理就提議在舞劇裡也用上這首歌。「所以,我就將這首歌拿給了舞劇的創作團隊。」黃準說。

  紅色娘子軍已然是今天全力推進自由貿易 港建設的海南擁有的一張重要的紅色文化名 片。經典永流傳,在海南島解放70周年之際,黃 準也很欣慰,自己譜寫的歌曲能夠成為這張紅色 文化名片中的亮眼一筆。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哩哩美」別養在深閨人未識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特約記者 吳孝俊 通訊員 陳家良  「哩呀哩呀哩哩美,哩哩個美嘞噯……動聽優美的旋律,實在讓人著迷
  • 海南日報數字報-獨木成器 道出瓊州古風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圖\海南日報記者 宋國強  核心提示  名貴木材,珍稀物種,天然的地理優勢讓海南島自古以來就是一座寶庫。生活在此的世代黎族人民就地取材,用勞動人民的智慧書寫著人類與自然之間和諧共生的篇章。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田糧舊事
    文\海南日報記者 梁君窮 見習記者 李夢楠  如今現代化的交通網絡四通八達,三亞陵水等地的荔枝可以在一天內運送到大洋彼岸,海南的冬季瓜菜在疫情期間也能快速馳援湖北;而足不出島的海南人,也能吃到北方產的麵粉、高粱、蘋果等等。
  • 海南日報數字報-彩墨淋漓 氣魄宏大
    ■ 衛小林    讀國畫,感受最深的便是水與墨的不同運用,有的給人濃淡相宜之感,有的給人濃烈扎眼印象,但看再多的畫家和作品,莫不都給人「黑黢黢」一片的直覺,即便有大家李可染大膽用色的《萬山紅遍》,紅得濃豔刺目,但其他畫家,還是甚少在國畫上用彩,即使有,也只不過是「萬黑叢中一點紅」而已,這或許就是幾百上千年中國畫創作的傳統面貌
  • 海南日報數字報-30年繪就瓊島黃金海岸
    文\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你見過的海南島海岸線有哪些?在環島1944餘公裡的海岸線上,一處海岸就是一處別致的景色。處處是景,處處不同。
  • 海南日報數字報
    作為國際旅遊島樓市風向標的三亞春節房展集天時地利人和,為拉動三亞旅遊經濟起到了十分積極有效的作用。  最後,她由衷地表示:「三亞是個美麗的城市,也是個時尚的城市,更是個注重傳統文化的城市。三亞房展在春節盛裝綻放,不僅為三亞吸引來眾多國內外遊客和置業海南的『候鳥』人群,也為美麗時尚的三亞帶來了濃濃的年味兒,為三亞春節旅遊文化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 海南日報數字報-鸚哥嶺樹蛙:高山精靈跡難尋
    文\海南日報記者 王迎春  鸚哥嶺樹蛙——這是一種僅生活在鸚哥嶺高山上的精靈,全身碧綠,蹤跡隱秘。  起源於一顆受精卵,經過卵裂和分化後,烏黑鋥亮的小蝌蚪在水裡自由地穿梭。
  • 海南日報數字報-臨高「哩哩美」:漁歌鷗影伴潮歸
    1977年,海南人民熟悉的作曲家黃準也到臨高新盈漁村採風,這位創作了《紅色娘子軍連歌》《軍愛民、民擁軍》等一批經典音樂的大師,聽了哩哩美後也大加讚賞,稱其為中國最好聽的漁歌之一。  2007年,創作了《請到天涯海角來》《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等名曲的著名詞作家鄭南也到臨高採風,在充分吸收了哩哩美的音樂元素後,創作了一首膾炙人口的《山海哩哩美》。
  • 海南日報數字報-古風漫畫 激蕩人心
    海南日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晴霽何處》的主創團隊。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2019年暑假對海南動漫迷來說,是一個格外特別的「動漫元年」。國產首部IMAX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引爆暑期檔,引發公眾對「振興國漫」的熱烈討論;而海南本土漫畫作品《晴霽何處》上線月餘,便有過億人氣值,成為漫畫圈的一匹黑馬,吸引了不少海南動漫人的關注。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民歌韻味長
    該劇主演——總政歌舞團青年歌唱家王宏偉、海政文工團青年歌唱家陳笠笠日前飛抵海南,領銜演員團隊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9月10日上午,他們在排練間隙接受了海南日報記者專訪。  王宏偉:續寫海南緣分  「我跟海南很有緣分,擔任《南海哩哩美》的男主角,算是這段緣分的續寫。」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組特殊號碼風靡海南微信朋友圈
    ,一組特殊號碼「1633-2222-12651」風靡海南微信朋友圈,為更好理解「美好新海南」提供了全新的解讀方式。  今天中午,海南日報微信公眾號(ID:hnrb1950)在頭條位置,推出題為《真的沒想到,美好新海南還有這樣的「打開方式」》的新媒體產品,署名「申皕」的作者,別出心裁地從號碼「1633-2222-12651」入手,從「頂層思維」、「離島思維」、「『裡子』思維」深度闡釋了作者理解的美好新海南,贏得了大量網友的點讚。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卷詩書穿越500春秋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與丘濬、海瑞、張嶽崧齊名的「海南古代四大才子」之一——王佐,以詩文見長,一生著作甚豐,其著作計有《雞肋集》《瓊臺外紀》《經籍目略》《家塾原教》《金川玉屑集》《庚申錄》《珠崖錄》等多種。
  • 海南日報數字報-「奔跑海南」瓊海站活動各組別報名滿額
    ■ 本報記者 袁宇  由省旅文廳、瓊海市政府、海南日報報業集團共同主辦的「奔跑海南」2019環島全民健跑(瓊海站)活動
  • 海南日報數字報-雪花
    ■ 沈清良  到海南島過冬已兩年了。
  • 海南日報數字報-文化浸潤 雕鏤鄉愁
    近年來,海南文化下鄉活動搞得紅紅火火。臨近春節,送文化下鄉活動更是豐富多彩,受到廣大基層群眾和社會各界的歡迎與支持。  ■ 本報記者 杜穎 實習生 王蔡雨  「嘟弟,嘟弟(海南話,意為書記書記),海桃阿姨什麼時候再來村裡呀?」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尋覓萬年鸚哥
    ■ 歐大雄(海南)  我自從辦南海探寶會館後,對收藏著火入魔了般。
  • 今天這個節日,屬於海南島真正的「原住民」!
    今天這個節日,屬於海南島真正的「原住民」!海南長臂猿是海南島真正的「原住民」已經在海南「落戶」萬年以上!目前僅存1個野外種群現存數量33隻吳興財 攝「國際長臂猿日」宣傳周活動將陸續走進海南大學、海南師範大學、海南醫學院、瓊臺師範學院、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海南職業技術學院等6所高校,通過校園廣播播放長臂猿保護知識、有關歌曲以及詩歌。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美亭大決戰」解放海南的關鍵一役
    清明節的腳步並未走遠,位於海南省澄邁縣金江鎮美亭舊墟西邊1公裡處的解放海南戰役決戰勝利紀念園格外寧靜,園內松柏蒼翠,清風徐徐,解放海南戰役決戰勝利紀念碑巍然聳立。
  • 海南日報數字報-第一個提問機會給了境外媒體
    「海南代表團在服務細節方面做得很貼心,為我們充分準備了新聞背景材料,讓我們能夠全方位地了解海南的重要發展成就,令人十分解渴。」日本《讀賣新聞》記者東慶一郎告訴海南日報記者,開放活動開始前,當他和其他媒體的記者來到會議廳入口處時,就發現桌面上擺放著《海南紮實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實現良好開局》等新聞背景材料,供前來採訪的境內外媒體隨意取閱。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口好味品春天,快樂GO!
    海南全島有多少個有特色夜市、有哪些吸引人的海鮮大排檔,甚至就連深藏於街巷中的小吃店,島主也得知道個「門清」,才能帶著島外親朋好友們品嘗到海島美食的精髓。  我省剛剛發布的《海南省旅遊業疫後重振計劃——振興旅遊業三十條行動措施(2020-2021年)》,明確提出「激發大眾旅遊熱情,有序釋放消費潛力」,同時也把「海南人遊海南」活動作為重振市場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