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經濟大省的廣東省和江蘇省,GDP總量對於其他省份來說是一騎絕塵,但彼此卻一直處於你追我趕的狀態。2019年廣東省的GDP總量為107671億元,江蘇省為99631億元,數據可以說非常之接近。而非常有意思的是,這兩個第一梯隊的沿海經濟大省,各有一所海洋高校:廣東海洋大學和江蘇海洋大學。
下面讓我們來了解下2所大學的相關情況,並分析下它們的綜合實力。
所處城市狀況:
廣東海洋大學:坐落廣東省海濱城市湛江市,截至2018年末,湛江常住人口733.2萬人。2019年湛江市GDP數值為3064.72億元,廣東省排名第10位。
江蘇海洋大學:坐落江蘇省海濱城市連雲港市,2017年常住人口為451.84萬人。2019年連雲港市GDP數值為3139.29億元,江蘇省排名第12位。
以GDP數值來看,2個城市可以說針尖麥芒、相差無幾,但從歷史來看,2個城市可以說都是一個被海洋耽誤的城市。因為連雲港、湛江市都是我國1984年批准的第一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在14個開放城市中,這2個城市的經濟都是在倒數三、四名之間徘徊。地理優勢、政策支持,都沒有讓這2個城市有大的飛躍。
建校歷史
廣東海洋大學:創建於1935年,當時的校名是廣東省立高級水產職業學校,後來升級為農業部直屬的湛江水產學院。直至1997年,水產學院和當時的湛江農業專科學校合併組建成了湛江海洋大學。2005年,經教育部批准,湛江海洋大學更名為廣東海洋大學。
江蘇海洋大學:創建於1985年,前身是淮海大學。非常有意思的是,只有第一屆畢業生的畢業證上出現了「淮海大學」字樣,因為淮海大學在1989年便更名為淮海工學院。後來江蘇鹽業學校、連雲港水產學校和連雲港化工高等專科學校先後併入,經過多年籌備和努力的淮海工學院終於在2019年更名為江蘇海洋大學。
廣東海洋大學建校史比江蘇海洋大學久遠,江蘇海洋大學還是標準的「80後」。
高校規模
廣東海洋大學:校舍總建築面積達77.93萬平方米,下設19個二級學院、1個獨立學院,有77個本科專業,39個高職高專專業。現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近3.3萬人。
廣東海洋大學其實一直是屬於二本招生,在2017年升級為一本招生。不過對於廣東考生而言,這個意義已經不大,因為廣東高考已經取消了一本二本批次的劃分,統一合併為本科錄取批次。
江蘇海洋大學:校舍總建築面積65.74萬平方米,下設19個二級學院,開設67個本科專業。有全日制本科及研究生20000餘名。
江蘇海洋大學是老牌的二本院校,不過在2019年江蘇省教育部發文公布了江蘇海洋大學有10個專業入選了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所以升級為一本院校還是指日可待的。根據高考改革的發展趨勢,江蘇省取消一本二本劃分的可能性也是很高的。
專業優勢
廣東海洋大學:國家級特色專業:水產養殖、海洋漁業科學與技術、動物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
江蘇海洋大學:國家級特色專業:海洋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水產養殖學。
2所學校雖然都是同為海洋大學,但廣東海洋大學的專業側重還是以海洋專業為主,而江蘇海洋大學畢竟前身是工學院,所以工科專業佔比比較大,尤其是前身是機械工程學院現為機械與海洋工程學院曾經一度一家獨大。
江蘇海洋大學比較拿得出手的海洋專業就是水產養殖學,和廣東海洋大學同為全國4星。至於其他的海洋專業排名,都不及廣東海洋大學。
所以,於海洋二字而言,廣東海洋大學還是實至名歸的。
錄取及就業率
廣東海洋大學:2019年本省考生錄取分數線:普通本科理科類458分,文科類521分。廣東省2019年普通本科錄取分數線為:普通本科理科類390分,文科類455分。江蘇海洋大學2019屆畢業生的就業率為94.14%。
江蘇海洋大學:2019年本省考生錄取分數線:本科二本理工投檔最低分323分,文史類327分。江蘇省2019年第二批錄取分數線為:文科277分,理科307分。廣東海洋大學2019屆畢業生的就業率為92.46%。
由此可以看出,廣東海洋大學的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如果雙方公布的就業數據準確的話,江蘇海洋大學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會稍好於廣東海洋大學。
寫在結尾:
聯合國指出,21世紀是海洋世紀。因此,哪個國家在海洋領域佔優勢誰就有話語權。我國也在重點支持海洋建設,同時也亟需海洋專業人才的持續輸出,如果有興趣的高考生也可以考慮填報這些海洋高校的海洋專業,相信也會有比較高的就業率。
大家對這2所高校有什麼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下。
文中有些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