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銀行大作戰: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的「三國演義」

2020-12-17 資管聊齋

文/司馬南樓

作為民營銀行的典型代表,微眾銀行、網商銀行和新網銀行,並稱國內三大網際網路銀行。

與傳統銀行不同,網際網路銀行以無實體網點為最大特徵。

(一)

微眾銀行成立於2014年12月,是三家網際網路銀行中開業最早的。與之相對應,網商銀行、新網銀行則分別於2015年6月、2016年12月開業。

有意思的是,這三家網際網路銀行無一例外均註冊在南方城市。其中,微眾銀行在深圳,網商銀行在杭州,新網銀行在成都。

三大經濟活躍的城市,為所在銀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強大的股東背景更讓其擁有難以比擬的戰略資源。

微眾銀行的最大股東是持股30%的騰訊。

背靠阿里巴巴,網商銀行的大股東是持股30%的螞蟻金服。不僅如此,在網商銀行的6家股東中,還有知名民企萬向、復星的影子。

截至去年年末,新網銀行的股東共有8家。

其中,新希望集團是新網銀行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同樣為30%。第二大股東是小米,其通過四川銀米科技持股29.50%。第三大股東,成都紅旗連鎖持股15%。除此之外,其餘股東持股比例均不足10%。

(二)

在三家網際網路銀行中,成立5年多的微眾銀行創收能力最強。

年報顯示,微眾銀行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48.70億元;實現淨利潤39.50億元。網商銀行次之,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6.28億元,實現淨利潤12.56億元。新網銀行最少。該行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6.81億元,實現淨利潤11.33億元。

在總資產規模方面,微眾銀行同樣是最大的。截至去年年末,微眾銀行總資產已經突破2900億元,網商銀行總資產為1395.5億元,新網銀行總資產僅為441.53億元。

但在資產質量方面,網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則是最高的。

截至去年年末,網商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3%,微眾銀行1.24%,新網銀行0.60%。

(三)

作為三大網際網路銀行中開業最晚的一家,新網銀行稱以「普惠補位」為市場定位,以「普存小貸、線上線下」為經營方針,以「移動互聯」作為特定戰略,走創新型、差異化的特色經營道路,服務網際網路活力人群和民營經濟、中小微企業、「三農」客戶。

實際上,除了新網銀行,微眾銀行、網商銀行都在主打「普惠金融」。

自開業以來,微眾銀行構建了自身的發展願景,即「科技、普惠、連接」。據該行稱,其使命是讓金融普惠大眾。

同樣,網商銀行也將普惠金融作為自身的使命。在具體的發展戰略上,網商銀行更是明確了「服務小微客戶」和「服務農村市場」兩大戰略。

可以看到,在業務發展方面,微眾銀行、網商銀行與各自的大股東合作極為緊密。

與傳統銀行業務分類不同,微眾銀行將其業務劃為三大板塊——大眾銀行、場景銀行和直通銀行。微粒貸是微眾銀行大眾銀行業務的主打產品。該產品2015年5月正式推出,同年9月上線微信。毫無疑問,微信為其帶來巨大的流量與客戶。

另一邊,網商銀行藉助移動網際網路等技術,結合阿里巴巴、螞蟻金服豐富的線上電子商務平臺、線下支付交易場景的優勢,利用阿里巴巴B2B、淘寶、天貓、螞蟻金服支付寶等平臺上客戶積累的信息,向這些通常無法在傳統金融渠道獲得經營性貸款的小微客戶發放 「金額小、期限短」的純信用小額貸款及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截至2019年年末,網商銀行歷史累計服務小微企業和小微經營者客戶2087萬戶。

對網商銀行來說,與大股東業務協同還在進一步強化。就在去年,網商銀行對其組織架構進行大調整。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阿里生態部和螞蟻生態部的設立。

此外,新網銀行與股東的方面也不乏合作。

去年年報披露,新網銀行董事會會議曾審議通過《關於將與上海小米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客戶導流合作納入重大關聯交易管理的議案》《關於與重慶市小米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開展聯合貸業務涉及重大關聯交易的議案》《關於小米好人貸渠道引流續籤、提價、主體變更涉及重大關聯交易的議案》《關於與成都紅旗連鎖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定期存款合作業務涉及重大關聯交易的議案》等等。

(四)

由於純靠線上渠道,因此科技創新對網際網路銀行業務發展至關重要。

據微眾銀行稱,其堅持以科技驅動業務發展,持續在區塊鏈、 人工智慧、大數據和雲計算等關鍵核心技術的底層算法研究和應用方面開展技術攻關,自主研發的聯邦學習人工智慧算法和主導研發的區塊鏈底層平臺FISCO BCOS陸續開源,在攜手行業共建科技生態、建立行業標準、提供基礎設施等方面跨入國內、國際先進行列等。

「我們堅信銀行就是科技企業,面向未來的銀行不僅需要深度應用科技,更需要把科技能力轉化為核心產品和服務。」按照微眾銀行董事長顧敏的說法,2019年微眾銀行科技人員佔比近六成,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重近10%, 2019年公開的發明專利申請量632件,居全球銀行業前列。

同微眾銀行一樣,網商銀行、新網銀行也在發力金融科技。

通過打造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及資產管理平臺,網商銀行實現了小微企業從上下遊應收帳款管理、保理融資與擔保、資產證券化流轉的全生命周期區塊鏈化;在同業資金交易方向,實施了基於機器學習的「資金交易機器人」項目,提升信用風險、利率風險的事前管控能力。通過打造電票在線貼現能力,使得中小企業貼現需求3分鐘申請,1秒鐘放款到帳,0人工審核,全流程線上化完成等等。截至去年年末,網商銀行員工總數為841人。其中,科技人員佔比52.2%。

至於新網銀行,則憑藉金融科技服務輸出,促進自身中間業務快速突破。新網銀行稱其秉持「技術立行」的理念,著力打造數字科技普惠銀行。

2019年,新網銀行圍繞線上普惠業務,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布式技術等方面持續投入。截至去年年末,其累計申請專利139項、軟體著作權37項。

相關焦點

  • 盤點18家民營銀行科技人員:微眾銀行超千人,新網銀行佔比達70%
    尤其是在科技人員投入方面,民營銀行與傳統銀行之間的差距十分驚人,彰顯其網際網路基因。 頭部民營銀行科技人員佔比超過50%。目前,新網銀行的科技人員佔比最高,高達70%。其次是億聯銀行,佔比為65%,此後是微眾銀行的54%。
  • 微眾、網商持續領跑:19家民營銀行的最新變化
    可以看出微眾銀行和網商銀行目前的總資產規模合計達到4307億元(佔17家民營銀行的47%左右)。  (2)排在第三、第四位的民營銀行分別為蘇寧銀行和三湘銀行,總資產規模分別為639億元和516億元,緊隨其後的是富民銀行(452億元)、新網銀行(442億元)、眾邦銀行(419億元)、華瑞銀行(396億元)、億聯銀行(313億元)、金城銀行(307億元)、藍海銀行(304億元)。
  • 中國最賺錢的民營銀行:一年大賺40億,馬雲的網商銀行也比不上它
    其中,微眾銀行正式成立於2014年7月,是國內第一家被批准籌建的民營銀行;網商銀行成立於2015年6月,是國內第二家成立的民營銀行;新網銀行則成立於2016年12月,是國內成立的第三家民營銀行。由此可見,在成立民營銀行這塊,網際網路公司確實走在了前頭。
  • 微眾銀行:網際網路上的「黃世仁「
    而微眾銀行作為線上小額貸款開始最早、發展最快、賺錢最多的網際網路銀行,也當仁不讓的成為了這個時代網際網路上的"黃世仁"。微眾銀行到底有多賺錢不少人可能對於這家網際網路銀行感到陌生,那看完下面這些數據,你就會對它的賺錢能力有更深的了解。
  • 微眾銀行案例分析及中美網際網路銀行與實體銀行差異對比
    而網際網路銀行在to C業務中是更有優勢的,它們利用科技手段服務小微企業和個體戶,通過線上觸達、大數據風控和人工智慧,實現大規模、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務,開創了我國獨有的普惠金融創新模式。目前國內發展比較快的網際網路銀行當屬螞蟻金服的網商銀行和騰訊的微眾銀行。
  • 政策性銀行與網際網路銀行首次牽手:農發行與網商銀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政策性銀行與網際網路銀行首次達成全面戰略合作。9月16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獲悉,農業發展銀行與網商銀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現有轉貸款、小微直貸等業務合作的基礎上,擴大規模和領域,圍繞農村金融、產業金融、聯合風控、金融科技等領域深化合作。
  • 非接觸式銀行,是科技型銀行還是有銀行牌照的科技公司?
    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是民營銀行中僅有的三家擁有異地展業資格的網際網路銀行,而其背後的股東分別是騰訊、阿里、小米三家網際網路巨頭,目前業績處於民營銀行的第一梯隊。三家銀行的股東資源、發展基礎、業務定位各不相同,產品結構、人員架構等也各有特點,因此在數據上也呈現出明顯的差異。
  • 微眾銀行發實體卡了,網際網路銀行升級Ⅰ類戶背後潛藏怎樣的風險
    而WEMONEY研究室近日了解到,微眾銀行已合作了幾家銀行進行Ⅰ類戶升級,進而可以申請實體儲蓄卡。另外,百信銀行百度閃付卡也可以依靠母行中信銀行進行Ⅰ類戶升級。不過,行業人士指出,網際網路銀行和他行合作帳戶升級,進而發放實體卡的模式,也存在潛在的風險。
  • 網際網路銀行的發展趨勢與展望
    12月15日,由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等主辦的2020第四屆中國網際網路金融論壇在京召開,會上發布了《2020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年報》(簡稱「年報」)。年報分析了網際網路金融發展的總體現狀,並分別對網絡支付、個體網絡借貸、網際網路保險、網際網路銀行、網際網路消費金融、網際網路證券、網際網路股權融資等細分領域進行了詳細梳理與展望。
  • 360入主天津金城銀行,傍上網際網路巨頭,民營銀行就能「翻身」嗎?
    截至目前,國內的19家民營銀行中,已經有10家的股東具備"網際網路基因"。其中,定位於純網際網路銀行的有3家——微眾銀行(騰訊系)、網商銀行(阿里系)、新網銀行(小米系);打著網際網路概念的有6家——華通銀行、億聯銀行、眾邦銀行、蘇寧銀行、中關村銀行和藍海銀行。
  • 疫情下的網際網路銀行科技戰略:錯位競爭凸顯
    那麼,疫情對網際網路銀行的業務開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在這一過程中,網際網路銀行對科技的應用如何。1.網商銀行:專注小微企業信貸支持網商銀行自誕生之初,其主要產品就是針對企業客戶的。網商銀行調研顯示,疫情影響線下消費業務開展,81.9%的小店面臨資金缺口,36.2%的小店將借款補充運營資金作為應對疫情的主要手段。
  • 解密微眾銀行小鵝花錢與騰訊視頻
    前段時間,微眾銀行低調上線小鵝花錢,文章裡也簡單介紹過。今天說說為什麼微眾銀行會選擇在騰訊視頻推廣小鵝花錢。1、首先第一點,大家要知道微眾銀行是民營的開放銀行,其實國家在2012年就鼓勵開放銀行的建設,到現在民營的還有網商,微眾,新網,眾邦,他們的特點就是沒有那麼多線下網點,不像四大行。2、那什麼是開放銀行?
  • 360正式成金城銀行第一大股東!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布局銀行搶灘...
    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布局銀行再下一城。近日,360數科關聯方360集團宣布入股天津金城銀行30%獲得銀保監會批覆,這使得金城銀行成為第三家由網際網路公司任大股東的民營銀行,其他兩家分別為阿里系螞蟻集團入股的網商銀行和騰訊入股的微眾銀行。
  • 網際網路巨頭扎堆:16家民營銀行大PK 2家躋身「千億俱樂部」
    民營銀行核心指標比拼 「網際網路系」霸榜除了迎來新股東三六零的金城銀行,在我們統計的16家民營銀行中,還有6家銀行主要股東具有網際網路背景:微眾銀行(騰訊)、網商銀行(螞蟻金服)、蘇寧銀行(蘇寧易購)、新網銀行(小米)、億聯銀行(美團)、中關村銀行(用友網絡科技),接近全部樣本的一半。
  • 進擊的民營銀行:2019財報全線大漲,微眾再度登頂 | 馨金融
    除了微眾銀行之外,另外一家巨頭系民營銀行網商銀行也在2019年實現了超過90%以上的淨利潤增長,資產規模接近1400億元。  從業務與營收量級來看,其他銀行與前兩者還是有著較大差距,其中規模較大、在消費金融業務方面相對激進的新網銀行淨利潤突破11億;三湘銀行、富民銀行和億聯銀行雖然淨利潤規模還停留在1到3億的量級,但都實現了三位數的同比增長。
  • 2019年網商銀行淨利潤大增90.8% 這是為什麼?
    根據年報,截至2019年年末,網商銀行總資產達1395億元;營業收入達66.28億元,同比增長5.7%;淨利潤達12.56億元,同比增長90.8%。此前,民營銀行中已有6家民營銀行,新網銀行、三湘銀行、富民銀行、億聯銀行、金城銀行、振興銀行公布財報顯示其營收規模分別為26.67億元、12.55億元、10.45億元、9.56億元、7.73億元、7.17億元。網商銀行2019年營收已超過後5家民營銀行的總和。
  • 前車之鑑,付費文章請不要綁定微眾銀行收款
    心裡那個高興啊,無法言表……屁顛屁顛按照平臺要求,進行小額打款驗證,等著嘗鮮下,微信的付費文章是什麼樣的騰訊員工效率不錯哦,16:07打款,16:27就審核通過了,我欣慰的笑了笑,這效率槓槓就這樣過了三天,小編寫了篇文章,準備測試下付費閱讀文章還沒發,打開付費功能,彈出個大框框納裡(=@__@=)開戶行沒有錯啊銀行名稱
  • 網際網路銀行催生銀行新形態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2014年獲批開業的首家網際網路銀行——微眾銀行,沒有設立物理櫃檯和網點,獲客、風控、服務等業務均可以在移動App端完成,成為網際網路時代的一種新的銀行形態。有學者表示,「碎片化金融」的出現,使得全能型的銀行帳戶不再是大眾所必需的,如微眾銀行一樣,擁有相對完善的存款、理財投資的Ⅱ類帳戶的新型銀行,成為人們追求簡單便捷的另一選擇。這也是像微眾銀行、網商銀行這類網際網路銀行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 MYbank=馬雲的銀行?丨網際網路金融
    網商銀行的目標定位與傳統銀行也有鮮明差別,這家註冊資本40億元、由螞蟻金融服務集團等六家股東發起設立的網商銀行,以網際網路為平臺,面向小微企業和消費者開展金融服務,模式是「小存小貸」,主要提供20萬元以下的存款產品和500萬元以下的貸款產品。目前,網商銀行高管團隊已全部就位,具體業務有望於7月落地。
  • 網商銀行:打造中國式開放銀行
    小微企業和農戶的融資缺口依然不小,為了更好地服務小微客戶,下一個五年,網商銀行的核心戰略是打造中國式開放銀行。以此為開端,網商銀行業務規模增長不斷提速。依靠服務線上「網商」和線下「碼商」兩大群體,成立至今,網商銀行用戶量呈指數級增長。從網商銀行發布的成績單來看,截至2020年6月末,網商銀行累計服務了2900萬小微經營者,包括網店、路邊店、經營性農戶。這些小微經營者戶均貸款3.6萬元,80%此前從未獲得銀行經營性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