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司馬南樓
作為民營銀行的典型代表,微眾銀行、網商銀行和新網銀行,並稱國內三大網際網路銀行。
與傳統銀行不同,網際網路銀行以無實體網點為最大特徵。
(一)
微眾銀行成立於2014年12月,是三家網際網路銀行中開業最早的。與之相對應,網商銀行、新網銀行則分別於2015年6月、2016年12月開業。
有意思的是,這三家網際網路銀行無一例外均註冊在南方城市。其中,微眾銀行在深圳,網商銀行在杭州,新網銀行在成都。
三大經濟活躍的城市,為所在銀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而強大的股東背景更讓其擁有難以比擬的戰略資源。
微眾銀行的最大股東是持股30%的騰訊。
背靠阿里巴巴,網商銀行的大股東是持股30%的螞蟻金服。不僅如此,在網商銀行的6家股東中,還有知名民企萬向、復星的影子。
截至去年年末,新網銀行的股東共有8家。
其中,新希望集團是新網銀行的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同樣為30%。第二大股東是小米,其通過四川銀米科技持股29.50%。第三大股東,成都紅旗連鎖持股15%。除此之外,其餘股東持股比例均不足10%。
(二)
在三家網際網路銀行中,成立5年多的微眾銀行創收能力最強。
年報顯示,微眾銀行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48.70億元;實現淨利潤39.50億元。網商銀行次之,去年實現營業收入66.28億元,實現淨利潤12.56億元。新網銀行最少。該行去年實現營業收入26.81億元,實現淨利潤11.33億元。
在總資產規模方面,微眾銀行同樣是最大的。截至去年年末,微眾銀行總資產已經突破2900億元,網商銀行總資產為1395.5億元,新網銀行總資產僅為441.53億元。
但在資產質量方面,網商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則是最高的。
截至去年年末,網商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3%,微眾銀行1.24%,新網銀行0.60%。
(三)
作為三大網際網路銀行中開業最晚的一家,新網銀行稱以「普惠補位」為市場定位,以「普存小貸、線上線下」為經營方針,以「移動互聯」作為特定戰略,走創新型、差異化的特色經營道路,服務網際網路活力人群和民營經濟、中小微企業、「三農」客戶。
實際上,除了新網銀行,微眾銀行、網商銀行都在主打「普惠金融」。
自開業以來,微眾銀行構建了自身的發展願景,即「科技、普惠、連接」。據該行稱,其使命是讓金融普惠大眾。
同樣,網商銀行也將普惠金融作為自身的使命。在具體的發展戰略上,網商銀行更是明確了「服務小微客戶」和「服務農村市場」兩大戰略。
可以看到,在業務發展方面,微眾銀行、網商銀行與各自的大股東合作極為緊密。
與傳統銀行業務分類不同,微眾銀行將其業務劃為三大板塊——大眾銀行、場景銀行和直通銀行。微粒貸是微眾銀行大眾銀行業務的主打產品。該產品2015年5月正式推出,同年9月上線微信。毫無疑問,微信為其帶來巨大的流量與客戶。
另一邊,網商銀行藉助移動網際網路等技術,結合阿里巴巴、螞蟻金服豐富的線上電子商務平臺、線下支付交易場景的優勢,利用阿里巴巴B2B、淘寶、天貓、螞蟻金服支付寶等平臺上客戶積累的信息,向這些通常無法在傳統金融渠道獲得經營性貸款的小微客戶發放 「金額小、期限短」的純信用小額貸款及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截至2019年年末,網商銀行歷史累計服務小微企業和小微經營者客戶2087萬戶。
對網商銀行來說,與大股東業務協同還在進一步強化。就在去年,網商銀行對其組織架構進行大調整。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阿里生態部和螞蟻生態部的設立。
此外,新網銀行與股東的方面也不乏合作。
去年年報披露,新網銀行董事會會議曾審議通過《關於將與上海小米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客戶導流合作納入重大關聯交易管理的議案》《關於與重慶市小米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開展聯合貸業務涉及重大關聯交易的議案》《關於小米好人貸渠道引流續籤、提價、主體變更涉及重大關聯交易的議案》《關於與成都紅旗連鎖股份有限公司開展定期存款合作業務涉及重大關聯交易的議案》等等。
(四)
由於純靠線上渠道,因此科技創新對網際網路銀行業務發展至關重要。
據微眾銀行稱,其堅持以科技驅動業務發展,持續在區塊鏈、 人工智慧、大數據和雲計算等關鍵核心技術的底層算法研究和應用方面開展技術攻關,自主研發的聯邦學習人工智慧算法和主導研發的區塊鏈底層平臺FISCO BCOS陸續開源,在攜手行業共建科技生態、建立行業標準、提供基礎設施等方面跨入國內、國際先進行列等。
「我們堅信銀行就是科技企業,面向未來的銀行不僅需要深度應用科技,更需要把科技能力轉化為核心產品和服務。」按照微眾銀行董事長顧敏的說法,2019年微眾銀行科技人員佔比近六成,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重近10%, 2019年公開的發明專利申請量632件,居全球銀行業前列。
同微眾銀行一樣,網商銀行、新網銀行也在發力金融科技。
通過打造基於區塊鏈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平臺及資產管理平臺,網商銀行實現了小微企業從上下遊應收帳款管理、保理融資與擔保、資產證券化流轉的全生命周期區塊鏈化;在同業資金交易方向,實施了基於機器學習的「資金交易機器人」項目,提升信用風險、利率風險的事前管控能力。通過打造電票在線貼現能力,使得中小企業貼現需求3分鐘申請,1秒鐘放款到帳,0人工審核,全流程線上化完成等等。截至去年年末,網商銀行員工總數為841人。其中,科技人員佔比52.2%。
至於新網銀行,則憑藉金融科技服務輸出,促進自身中間業務快速突破。新網銀行稱其秉持「技術立行」的理念,著力打造數字科技普惠銀行。
2019年,新網銀行圍繞線上普惠業務,在人工智慧、大數據、分布式技術等方面持續投入。截至去年年末,其累計申請專利139項、軟體著作權37項。